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部分相同或相似课程的教学实效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分析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及实施办法与其他不同地方高校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方面的异同之处,旨在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和本科教学质量,为地方高校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支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老师上课水平有着相应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效果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音乐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和音乐人才的专业素养的要求都不断地提高,但是由于全国音乐艺术专业的扩招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专业的进入门槛和教学质量的相对下降,要求高校隨着新形势的变化,着力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来应对。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重新开拓思维,认识地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地位,研究并且制定适应地方特点的新的教学方式,理清市场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思路已迫在眉睫。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部也明确要求音乐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因此音乐教育将承担起素质教育改革的任务以及重大的责任。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综合基础性、普及应用性和特色优势特点的发展。因此,提高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水平,健全音乐教学体制建设,完善各种素质考评机制,改革音乐教学理念,开拓新的教学领域,已经是广大音乐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然而,对此类问题的探讨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对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仍然没有形成一定气候,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与事实而展开。
一、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
(一)调查背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经过12年的发展建设,由原来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系,蜕变为今日的音乐系,并逐渐发展壮大。全系现有教职工共58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28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3人,湖南音乐家协会会员10人,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者1人。现有本科学生904人。拥有本科专业: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三个,其中音乐学和舞蹈学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其下分为:声乐教学与表演、音乐教育、钢琴教育与表演、器乐教育与表演、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等五个专业方向。
现阶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公共必修课(含实践必修课)课程门数是24门,专业必修课门数是30门,限选课程门数为45门,其中声乐方向为9门;钢琴专业方向为6门;舞蹈专业方向为10门;器乐专业方向为13门;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方向为7门。
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不同学年的分布也不一样,从课程分布图表可以看出:第一学年由于以公共必修课为主,含实践必修课,第二学年在设置上分别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第三学年重要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因此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大幅度的增加,在接下来的第四学年,学生以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专业课和限选课比重仍然大于公共必修课。
做为教学的对象——学生,自始至终、最直接、最全面地接触和体会课堂教学。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对于帮助本文的研究能够起到数据支撑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进行调查结果统计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不少学生参评的自觉性不够、打分随意敷衍、评估结果区分度低等,不能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调查基本概况
1.问题构成
本次问卷一共设计了封闭型问题17个和开放型问题2个,共19个问题,以此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分四个部分: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学生对教学组织及效果以及学生对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认为应改进的最突出的问题。详见附录。
2.调查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方法为配额抽样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3.样本的构成
本次调查主要在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年级内开展,以三年级学生为主数量略高,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数量依次略有递减,分别为50人、30人、20人,从图表可以看出由于2011级学生专业学习少,2010级以及2009级的学生专业课程门数增多,故2009级的被调查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0%,2010级学生占总调查总人数的30%,2011级学生最少,占调查总人数的20%。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发放调查问卷的范围为音乐系音乐学专业2011级,2010级和2009级,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
1.调查数据统计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反馈,具体数据信息如下:
2.教师素质及表现评价分析
1、有42%的同学认为任课老师在教学中能保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声音洪亮做得非常好;有近50%的同学认为较好;由此可见同学对管理学任课老师的素质表现很满意。
2、在任课老师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方面认为做非常好的同学有38%,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有52%,说明任课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3、在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方面和教学组织能力方面,同学也高度评价,认为非常好或较好的同学占大部分,比例达到93%。这除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强外,也反映出系部对老师这些方面要求的严格。
3.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评价分析
1、有84.3%的同学对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很满意或较满意,有8.5%的同学认为一般,还有8.2%的同学认为不满意,还有由此可见,本专业对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满意度较高。 2、对本课程提供的教学辅导资料需求中,有15%的同学表示太少,说明同学的求学欲望较高,想通过辅导资料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4.教学组织及效果的调查
(1)有42.4%的同学认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很丰富,43%的同学认为较丰富,还有14.6%的同学认为一般或较差。
(2)任课教师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新动态、新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认为做得很好的有21%的同学,认为做得较好的占65%,还有14%的同学认为一般。
(3)有82%的同学认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合理,有12%的同学认为不太合理,想加强多实践教学的时间来巩固对理论课的知识。
(4)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做得非常好的,有41%的同学赞同,有40%的同学认为较好,还有19%的同学认为一般。
(5)认为任课老师教学概念正确,阐述无误方面教学内容熟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学有35%,认为较好的有4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做得一般。
(6)有35%的同学认为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讲授熟练,清晰透彻做得很好,有53%的同学认为较好,还有12%的同学认为一般。
(7)在板书设计方面,能否做好讲写相宜,条理清晰,准确美观,认为很好的同学有42.2%,认为较好的36.4%,认为一般的有17.3%,还有4.1%认为很差。
(8)在任课老师与同学的互动情况及课堂气氛有43.8%的同学认为很好,有36.4%的同学认为较好,12.3%的同学认为一般。
(9)有52.4%的同学任课老师课堂的授课效果很好,还有36.8%的同学认为较好。
(10)学习完本门课程,有49.4%的同学认为收获很大,有41.5%的同学认为较大。
5.调查问卷中的建议分析
在本课程教学调查中,可以看出普遍学生认为应改进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加强对教学硬件设施,应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地接收知识;增多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机会,加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加强与巩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多点传授实际事件和经验。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音乐教育认识的肤浅化
到现在为止,好多人对音乐教学意义认识的好肤浅。大多数人我甚至肤浅到就认为:“音乐不就是唱歌,只要歌唱好了,音乐不就很好了啊?学生只要唱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发的去开课?”所以就会觉得高校开所谓的音乐教学就是浪费教学及资源。其实这些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这都是些很肤浅的看法,当今社会,我们呢都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轻视音乐的教育。音乐其实在现在社会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艺术!
2.音乐教育方式的形式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实施,一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音乐教育在此环境下,显得有点尴尬。高中阶段,大家都重视文化科目,根本无暇顾及什么音乐教育,表面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更多的时候音乐教育就是一种形式,甚至很多高校音乐教育只是应付一下学生,当然更多的学生也没有心思去接受所谓的音乐教育,这样就产生了师生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这样的课堂效果我想几乎没有一点的效果。
3.音乐课程设置与音乐教学效果的曲解化
音乐教学的效果的保证,要以学生自身素质和学校目标要求为前提。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教学”、“自住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对旧的课堂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扭转,以前课堂,大多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自己“念经”学生在下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对待音乐这门课程,再者课堂乏味无趣,学生根本没有积极性去体验音乐课堂,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会有效果么?如果音乐课程是这样的设置,那干脆还要这门课程做什么,还不如每天让学生回去睡睡觉,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说大多的课堂教学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效果,那必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的发展与完善。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规范性。对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利用了高校、产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多种教育环境,将理论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产學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让实践与教学同步进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的养分而更加鲜活和富有特色。一方面积极接洽社会上各种大、中、小型演出活动,并组织学生见习或实习演出,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艺术类比赛。另一方面,依托排演厅进行不定期的专业汇报演出,参加省、国家等举行的大型专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与循环推进的教学格局,使学生能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形成基础教学和演出实践的一体化,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型艺术人才。要积极发展各类 “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中小型演艺团体形成以演艺为龙头,各专业联动互补的文化演艺的产业框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的养分而更加鲜活和富有特色。
2.革新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
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承载者。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关系着音乐专业理论课的质量,同时也是积极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必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这样的教学观念不仅限制了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丰富性,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3.提高专业技能,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音乐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去解决、提高、实现。因此,可以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在课程设置、授课模式、效果评价中都对实践教学制定具体的方案;通过艺术实践教学体系、艺术表演实践体系、毕业实习、毕业音乐会、毕业论文等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多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和舞台艺术表演。
4.开发相关专业,优化课程结构
音乐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复调、配器、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在音乐领域中开展的音乐教学、艺术创作和文艺指导活动等做好充实的准备。[7]我们要在原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和评估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考试大綱、教学日历及教案等教学文件,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要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知识行为的扩展,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知识讲座等。
结论:
本论文主要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调查对象,分层抽样调查,具有局限性、范围小等不足。由于数据分析手段过于简单,样本过小,往往不能很好的接近事实真相。同时由于地方高校专业的局限性,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应有的气候。因此,希望本论文起着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人能来研究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广大音乐教育者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为广大音乐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提供良好的帮助。我国未来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而音乐的教育是文化事业的重点之一,如何改革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对音乐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经验支撑,有助于管理者科学更加深入了解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规律,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华丽.地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 .
[2]王丽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外资?2011(6) .
[3]李小峰.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
[4]范华继.试论音乐兴趣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0) .
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RKJGY1114)资助。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效果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音乐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和音乐人才的专业素养的要求都不断地提高,但是由于全国音乐艺术专业的扩招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专业的进入门槛和教学质量的相对下降,要求高校隨着新形势的变化,着力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来应对。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重新开拓思维,认识地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地位,研究并且制定适应地方特点的新的教学方式,理清市场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思路已迫在眉睫。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部也明确要求音乐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因此音乐教育将承担起素质教育改革的任务以及重大的责任。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综合基础性、普及应用性和特色优势特点的发展。因此,提高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水平,健全音乐教学体制建设,完善各种素质考评机制,改革音乐教学理念,开拓新的教学领域,已经是广大音乐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然而,对此类问题的探讨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对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仍然没有形成一定气候,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与事实而展开。
一、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分析
(一)调查背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经过12年的发展建设,由原来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系,蜕变为今日的音乐系,并逐渐发展壮大。全系现有教职工共58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28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3人,湖南音乐家协会会员10人,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者1人。现有本科学生904人。拥有本科专业: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三个,其中音乐学和舞蹈学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其下分为:声乐教学与表演、音乐教育、钢琴教育与表演、器乐教育与表演、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等五个专业方向。
现阶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公共必修课(含实践必修课)课程门数是24门,专业必修课门数是30门,限选课程门数为45门,其中声乐方向为9门;钢琴专业方向为6门;舞蹈专业方向为10门;器乐专业方向为13门;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方向为7门。
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不同学年的分布也不一样,从课程分布图表可以看出:第一学年由于以公共必修课为主,含实践必修课,第二学年在设置上分别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第三学年重要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因此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大幅度的增加,在接下来的第四学年,学生以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专业课和限选课比重仍然大于公共必修课。
做为教学的对象——学生,自始至终、最直接、最全面地接触和体会课堂教学。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对于帮助本文的研究能够起到数据支撑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进行调查结果统计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不少学生参评的自觉性不够、打分随意敷衍、评估结果区分度低等,不能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调查基本概况
1.问题构成
本次问卷一共设计了封闭型问题17个和开放型问题2个,共19个问题,以此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分四个部分: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学生对教学组织及效果以及学生对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认为应改进的最突出的问题。详见附录。
2.调查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方法为配额抽样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3.样本的构成
本次调查主要在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年级内开展,以三年级学生为主数量略高,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数量依次略有递减,分别为50人、30人、20人,从图表可以看出由于2011级学生专业学习少,2010级以及2009级的学生专业课程门数增多,故2009级的被调查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0%,2010级学生占总调查总人数的30%,2011级学生最少,占调查总人数的20%。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发放调查问卷的范围为音乐系音乐学专业2011级,2010级和2009级,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
1.调查数据统计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反馈,具体数据信息如下:
2.教师素质及表现评价分析
1、有42%的同学认为任课老师在教学中能保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声音洪亮做得非常好;有近50%的同学认为较好;由此可见同学对管理学任课老师的素质表现很满意。
2、在任课老师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方面认为做非常好的同学有38%,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有52%,说明任课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3、在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方面和教学组织能力方面,同学也高度评价,认为非常好或较好的同学占大部分,比例达到93%。这除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强外,也反映出系部对老师这些方面要求的严格。
3.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评价分析
1、有84.3%的同学对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很满意或较满意,有8.5%的同学认为一般,还有8.2%的同学认为不满意,还有由此可见,本专业对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满意度较高。 2、对本课程提供的教学辅导资料需求中,有15%的同学表示太少,说明同学的求学欲望较高,想通过辅导资料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4.教学组织及效果的调查
(1)有42.4%的同学认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很丰富,43%的同学认为较丰富,还有14.6%的同学认为一般或较差。
(2)任课教师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新动态、新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认为做得很好的有21%的同学,认为做得较好的占65%,还有14%的同学认为一般。
(3)有82%的同学认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合理,有12%的同学认为不太合理,想加强多实践教学的时间来巩固对理论课的知识。
(4)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做得非常好的,有41%的同学赞同,有40%的同学认为较好,还有19%的同学认为一般。
(5)认为任课老师教学概念正确,阐述无误方面教学内容熟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学有35%,认为较好的有48%.只有17%的同学认为做得一般。
(6)有35%的同学认为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讲授熟练,清晰透彻做得很好,有53%的同学认为较好,还有12%的同学认为一般。
(7)在板书设计方面,能否做好讲写相宜,条理清晰,准确美观,认为很好的同学有42.2%,认为较好的36.4%,认为一般的有17.3%,还有4.1%认为很差。
(8)在任课老师与同学的互动情况及课堂气氛有43.8%的同学认为很好,有36.4%的同学认为较好,12.3%的同学认为一般。
(9)有52.4%的同学任课老师课堂的授课效果很好,还有36.8%的同学认为较好。
(10)学习完本门课程,有49.4%的同学认为收获很大,有41.5%的同学认为较大。
5.调查问卷中的建议分析
在本课程教学调查中,可以看出普遍学生认为应改进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加强对教学硬件设施,应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地接收知识;增多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机会,加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加强与巩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多点传授实际事件和经验。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音乐教育认识的肤浅化
到现在为止,好多人对音乐教学意义认识的好肤浅。大多数人我甚至肤浅到就认为:“音乐不就是唱歌,只要歌唱好了,音乐不就很好了啊?学生只要唱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发的去开课?”所以就会觉得高校开所谓的音乐教学就是浪费教学及资源。其实这些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这都是些很肤浅的看法,当今社会,我们呢都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轻视音乐的教育。音乐其实在现在社会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艺术!
2.音乐教育方式的形式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实施,一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音乐教育在此环境下,显得有点尴尬。高中阶段,大家都重视文化科目,根本无暇顾及什么音乐教育,表面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更多的时候音乐教育就是一种形式,甚至很多高校音乐教育只是应付一下学生,当然更多的学生也没有心思去接受所谓的音乐教育,这样就产生了师生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这样的课堂效果我想几乎没有一点的效果。
3.音乐课程设置与音乐教学效果的曲解化
音乐教学的效果的保证,要以学生自身素质和学校目标要求为前提。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教学”、“自住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对旧的课堂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扭转,以前课堂,大多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自己“念经”学生在下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对待音乐这门课程,再者课堂乏味无趣,学生根本没有积极性去体验音乐课堂,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会有效果么?如果音乐课程是这样的设置,那干脆还要这门课程做什么,还不如每天让学生回去睡睡觉,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说大多的课堂教学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效果,那必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的发展与完善。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规范性。对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利用了高校、产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多种教育环境,将理论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产學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让实践与教学同步进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的养分而更加鲜活和富有特色。一方面积极接洽社会上各种大、中、小型演出活动,并组织学生见习或实习演出,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艺术类比赛。另一方面,依托排演厅进行不定期的专业汇报演出,参加省、国家等举行的大型专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与循环推进的教学格局,使学生能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形成基础教学和演出实践的一体化,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型艺术人才。要积极发展各类 “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中小型演艺团体形成以演艺为龙头,各专业联动互补的文化演艺的产业框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的养分而更加鲜活和富有特色。
2.革新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建设
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承载者。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关系着音乐专业理论课的质量,同时也是积极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必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这样的教学观念不仅限制了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丰富性,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3.提高专业技能,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音乐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去解决、提高、实现。因此,可以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在课程设置、授课模式、效果评价中都对实践教学制定具体的方案;通过艺术实践教学体系、艺术表演实践体系、毕业实习、毕业音乐会、毕业论文等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多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和舞台艺术表演。
4.开发相关专业,优化课程结构
音乐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复调、配器、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课程,它不仅为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在音乐领域中开展的音乐教学、艺术创作和文艺指导活动等做好充实的准备。[7]我们要在原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和评估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考试大綱、教学日历及教案等教学文件,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要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知识行为的扩展,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知识讲座等。
结论:
本论文主要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为调查对象,分层抽样调查,具有局限性、范围小等不足。由于数据分析手段过于简单,样本过小,往往不能很好的接近事实真相。同时由于地方高校专业的局限性,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应有的气候。因此,希望本论文起着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人能来研究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广大音乐教育者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为广大音乐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提供良好的帮助。我国未来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而音乐的教育是文化事业的重点之一,如何改革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对音乐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经验支撑,有助于管理者科学更加深入了解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规律,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华丽.地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 .
[2]王丽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外资?2011(6) .
[3]李小峰.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
[4]范华继.试论音乐兴趣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10) .
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RKJGY1114)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