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你老了》这首久经吟诵的诗歌因其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真挚浓烈的爱而受到国内外无数学者高度重视。对此诗的翻译也有诸多版本,本文选取付浩﹑袁可嘉和冰心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本文试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三个版本进行分析,从中英文诗歌在两种不同文化环境下读者的接受程度,对该作品的翻译有进行进一步地鉴赏和分析。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当你老了 中文译本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献给他理想中的爱人茅德·冈的一首经典情诗。全诗语言朴实,用词简单,韵律动人,感情真挚,意境唯美。在我国,《当你老了》被翻译为多个中文译本,本文选取的是付浩﹑袁可嘉和冰心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奈达及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交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的概念。在许多论文和著作中,功能对等也被描述为动态对等,指目的语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源语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相同。
汉英两种文化生发于不同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因而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时如何能使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心中和原文在源语读者认知中产生大致对等的阅读感受,可以作为我们衡量一个译本优于其他译本的重要标准。
二、内容上的对等美
首先,从字词的选择上来看,三首译作各具风格。全诗第一节对于“grey”一词的翻译,傅译本翻译为“鬓斑”,使中国读者能立即联想到李白在《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和蔡伸的“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更加符合中文诗歌的表达习惯和用词特点。
此外对于“eye”的翻译,傅浩译为“双眸”,袁可嘉和冰心均译为“眼神”比较而言,“双眸”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言文色彩。中国古代诗词中对于双眸使用频率较高,“双眸”比“眼神”更能使人联想到爱人年轻时眼眸清澈,聪慧深情,意境更加深远,意象更加丰富。
三、形式上的功能对等
这首诗作为一首久经历传颂的诗歌本身便在韵律上极为重视,韵尾押韵整齐,错落有致。中文诗歌在押韵节律上也十分考究,严谨考究的押韵不仅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增加了诗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汉语诗歌存在节律整齐均匀的特点,这种形式符合中国人一贯的传统。原诗有三节,每节四行,傅浩和袁可嘉译本保留了此种格局,但是冰心却把全诗分为了十四个句子,每一句并不与原诗中划分的小单元对应。 傅浩译本第一节的字数分别为10,11,11,11,第二节为12,12,12,12,第三节为11,11,12,12。袁可嘉译本也将译文分为三节,每小节四行。第一节的字数是11,12,13,11,第二节字数是12,11,14,13,第三节为13,13,13,12。显然,傅浩译本每行最多字数与最少字数只差仅为一个汉字。而袁可嘉译本在这一标准上相差的字数为3,并且分布不均。因此,傅浩译本这种整齐划一的字数排列也十分符合汉语诗歌的表达习惯,不仅形式上使汉语读者产生与汉语诗词绝句和律诗同等的阅读感受,并且读起来圆润饱满,掷地有声,使读者从形式层面更加感觉到诗人对所爱之人认真严肃崇敬的爱意。又一次在形式上将英语诗歌的形式转化为汉语读者更加容易接受的对仗工整严谨的的汉语诗歌形式,虽然没有完全与原诗的韵律完全对等,却在汉语读者心中形成了大致相同的阅读体验,从而实现了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
四、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三种译本各有千秋但是并非完美。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措辞,句式,傅浩译本和袁可嘉译本比冰心译本更胜一筹,更加符合汉语诗歌的表达习惯,较能引起读者共鸣。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傅浩译本虽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没有与原诗完全对应,在全诗的整体把握上做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形成了功能上的对等,充分尊重并适应了汉语读者的额阅读体验和审美体验。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傅浩译本也存在用词过于中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原诗异域色彩的缺点在翻译理论不断完善,翻译实践不断丰富的条件下,一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译本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当你老了 中文译本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献给他理想中的爱人茅德·冈的一首经典情诗。全诗语言朴实,用词简单,韵律动人,感情真挚,意境唯美。在我国,《当你老了》被翻译为多个中文译本,本文选取的是付浩﹑袁可嘉和冰心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奈达及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交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的概念。在许多论文和著作中,功能对等也被描述为动态对等,指目的语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源语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相同。
汉英两种文化生发于不同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因而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时如何能使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心中和原文在源语读者认知中产生大致对等的阅读感受,可以作为我们衡量一个译本优于其他译本的重要标准。
二、内容上的对等美
首先,从字词的选择上来看,三首译作各具风格。全诗第一节对于“grey”一词的翻译,傅译本翻译为“鬓斑”,使中国读者能立即联想到李白在《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和蔡伸的“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更加符合中文诗歌的表达习惯和用词特点。
此外对于“eye”的翻译,傅浩译为“双眸”,袁可嘉和冰心均译为“眼神”比较而言,“双眸”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言文色彩。中国古代诗词中对于双眸使用频率较高,“双眸”比“眼神”更能使人联想到爱人年轻时眼眸清澈,聪慧深情,意境更加深远,意象更加丰富。
三、形式上的功能对等
这首诗作为一首久经历传颂的诗歌本身便在韵律上极为重视,韵尾押韵整齐,错落有致。中文诗歌在押韵节律上也十分考究,严谨考究的押韵不仅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增加了诗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汉语诗歌存在节律整齐均匀的特点,这种形式符合中国人一贯的传统。原诗有三节,每节四行,傅浩和袁可嘉译本保留了此种格局,但是冰心却把全诗分为了十四个句子,每一句并不与原诗中划分的小单元对应。 傅浩译本第一节的字数分别为10,11,11,11,第二节为12,12,12,12,第三节为11,11,12,12。袁可嘉译本也将译文分为三节,每小节四行。第一节的字数是11,12,13,11,第二节字数是12,11,14,13,第三节为13,13,13,12。显然,傅浩译本每行最多字数与最少字数只差仅为一个汉字。而袁可嘉译本在这一标准上相差的字数为3,并且分布不均。因此,傅浩译本这种整齐划一的字数排列也十分符合汉语诗歌的表达习惯,不仅形式上使汉语读者产生与汉语诗词绝句和律诗同等的阅读感受,并且读起来圆润饱满,掷地有声,使读者从形式层面更加感觉到诗人对所爱之人认真严肃崇敬的爱意。又一次在形式上将英语诗歌的形式转化为汉语读者更加容易接受的对仗工整严谨的的汉语诗歌形式,虽然没有完全与原诗的韵律完全对等,却在汉语读者心中形成了大致相同的阅读体验,从而实现了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
四、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三种译本各有千秋但是并非完美。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措辞,句式,傅浩译本和袁可嘉译本比冰心译本更胜一筹,更加符合汉语诗歌的表达习惯,较能引起读者共鸣。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傅浩译本虽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没有与原诗完全对应,在全诗的整体把握上做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形成了功能上的对等,充分尊重并适应了汉语读者的额阅读体验和审美体验。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傅浩译本也存在用词过于中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原诗异域色彩的缺点在翻译理论不断完善,翻译实践不断丰富的条件下,一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译本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