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GIS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能够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研究了GIS在道路中的应用和开发,为提高道路管理的效果,寻求新的方法。
[关键字]GIS 道路管理 MapObjects组件
[中图分类号] U4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74-1
0 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从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中国道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道路的快速发展,就迫切要求提高道路管理的效果,寻求新的方法。目前道路的管理水平还相对落后,收集处理信息数据的工作量非常大,耗费时间也非常长。因而必须把提高道路的现代化管理提上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可视化分析能力被用于这个行业[1]。
1 道路管理
道路管理工作,包括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路况监测、路况评价和研究等方面。其目的就是通过日常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与道路有关的各项工作,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最少的人力资源,为道路工程各部门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提供最有足够服务水平的道路,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应对方案。在道路日常管理工作中涉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设施和外业作业路线、病害信息都具有空间特征。同时在管理工作中还涉及到大量数据,如计划、维修工程等,这些关系数据不仅是独立的抽象数据,同时也与空间信息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进一步提高道路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需要做出的宏观决策时,大量的地理信息的数据就必不可少。因此研究建立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是势在必行。
2 道路管理信息系统
2.1 系统的设计
2.1.1 道路信息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道路信息是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首先拥有数字化的地图道路数据,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道路信息的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完成任务。我们的数据源可以分为原始数据(第一手数据)或经过处理加工后的数据(第二手数据),又可将数据分为非电子数据和电子数据两类。大多数GIS中的数据是第二手数据。数据来源:(1)野外数据实测;(2)地图的数字化;(3)遥感影像或航空影像;(4)摄影测量;(5)数据格式的转换。
2.1.2 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将道路的各项要素与地理要素的空间属性联系起来,既可以从地图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地理要素查询得到相应对象的数字、文档、图形、图像及视频、音频信息,也可以由路段编号、桥梁编号等标识信息查询得到其空间方面的信息。对于道路管理中的检测结果及调查得到的路面病害等动态信息,可运用可视化技术将数量庞大的数据拟合到地理要素上,得到直观的复合地图,一目了然地了解道路或桥梁的质量,为技术和管理人员制定管理方案提供全面的参考,是道路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其也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
(1)经济方面。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使路网总体效益最优。②依据现有的路况水平和预算水平编制维修计划,提高工作效率。③分析提高或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对道路使用者费用的影响程度等。
(2)技术方面。①道路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②改进典型和维修对策,不断修正经验。③可以比较新旧技术的差异,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④完善路面使用性能预估模型,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从而做出更符合实际的维修决策。⑤建立路面的评价、预测、决策模型,为工作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3)管理方面。①促进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②提供有效的路网检测和评价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③可以分析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状况的影响,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2.2 系统的研究方向
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使数据库的设计融为一体,将道路数据库的计算提高到一个全信息化的层次。(2)系统在数据采集部分应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充分的验证。(3)图形化查询根据道路自身的地理位置连续分布的特点,道路管理系统在查询方式上不但要求有完整的条件筛选机制,还需要提供更直观的图形化查询功能,用户只需要利用鼠标点击即可查看该点对应的相关信息。在图形化查询中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保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4)道路管理系统要提供丰富完善的报表打印功能,使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定制需要的报表样式。(5)决策支持。对道路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能够根据一些规律生成一套可行的策略。道路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案可采用公式计算和经验值积累形式对此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现行的道路投资决策方案多是以主观判断为主形成的,历史投资经验、教训往往随着主管人员的变化而失去价值。(6)社会化服务。道路管理系统不但要最终满足行驶质量要求,还要对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各路段路况信息、等相关功能。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3.1 放大、缩小、漫游、地图导航等功能
通过属性查询功能,能够显示地物的属性信息,如它名称,编号等等,同时我们也可输入某个需要查找的地物,通过属性查询的功能使它高亮显示出来。
进行缓冲区分析时,我们要把所要进行分析的地物给画下来,它会自动生成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它更多的应用于道路的绿化带中。例如,在数字地图中,我们无法判断路面两侧的绿化带宽度,以及两侧的保护栏杆离路边的距离,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缓冲区分析,根据我们实际需要或是美观等的要求在地图上自己设置。我们也可通过属性查询,来检查道路两侧的缓冲区的宽度。图1和图2显示的是属性查询功能。
3.2 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通过距离和面积的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某个区域的面积,为道路的保养工作提供支持。例如:道路上收费站的设置,速度检测仪的安装等。
3.3 道路和人员安排管理
在此功能中,我们用ACCESS建立了人员个人档案,从中我们可以查询员工的基本信息,可以对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修改和删除,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传统人工建立纸质档案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劳动量。
参考文献
[1]戴学臻,胡晓,王卫峰,赵勇.《交通标准化》.2006年第2/3期.120~128.
[2]潘玉利.路面管理系统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
[3]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关键字]GIS 道路管理 MapObjects组件
[中图分类号] U4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74-1
0 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从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中国道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道路的快速发展,就迫切要求提高道路管理的效果,寻求新的方法。目前道路的管理水平还相对落后,收集处理信息数据的工作量非常大,耗费时间也非常长。因而必须把提高道路的现代化管理提上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可视化分析能力被用于这个行业[1]。
1 道路管理
道路管理工作,包括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路况监测、路况评价和研究等方面。其目的就是通过日常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与道路有关的各项工作,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最少的人力资源,为道路工程各部门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提供最有足够服务水平的道路,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应对方案。在道路日常管理工作中涉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设施和外业作业路线、病害信息都具有空间特征。同时在管理工作中还涉及到大量数据,如计划、维修工程等,这些关系数据不仅是独立的抽象数据,同时也与空间信息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进一步提高道路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需要做出的宏观决策时,大量的地理信息的数据就必不可少。因此研究建立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是势在必行。
2 道路管理信息系统
2.1 系统的设计
2.1.1 道路信息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道路信息是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首先拥有数字化的地图道路数据,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道路信息的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完成任务。我们的数据源可以分为原始数据(第一手数据)或经过处理加工后的数据(第二手数据),又可将数据分为非电子数据和电子数据两类。大多数GIS中的数据是第二手数据。数据来源:(1)野外数据实测;(2)地图的数字化;(3)遥感影像或航空影像;(4)摄影测量;(5)数据格式的转换。
2.1.2 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道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将道路的各项要素与地理要素的空间属性联系起来,既可以从地图上的路段、桥梁、涵洞等地理要素查询得到相应对象的数字、文档、图形、图像及视频、音频信息,也可以由路段编号、桥梁编号等标识信息查询得到其空间方面的信息。对于道路管理中的检测结果及调查得到的路面病害等动态信息,可运用可视化技术将数量庞大的数据拟合到地理要素上,得到直观的复合地图,一目了然地了解道路或桥梁的质量,为技术和管理人员制定管理方案提供全面的参考,是道路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其也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
(1)经济方面。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使路网总体效益最优。②依据现有的路况水平和预算水平编制维修计划,提高工作效率。③分析提高或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对道路使用者费用的影响程度等。
(2)技术方面。①道路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②改进典型和维修对策,不断修正经验。③可以比较新旧技术的差异,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④完善路面使用性能预估模型,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化,从而做出更符合实际的维修决策。⑤建立路面的评价、预测、决策模型,为工作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
(3)管理方面。①促进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②提供有效的路网检测和评价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③可以分析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状况的影响,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2.2 系统的研究方向
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使数据库的设计融为一体,将道路数据库的计算提高到一个全信息化的层次。(2)系统在数据采集部分应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充分的验证。(3)图形化查询根据道路自身的地理位置连续分布的特点,道路管理系统在查询方式上不但要求有完整的条件筛选机制,还需要提供更直观的图形化查询功能,用户只需要利用鼠标点击即可查看该点对应的相关信息。在图形化查询中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保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4)道路管理系统要提供丰富完善的报表打印功能,使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定制需要的报表样式。(5)决策支持。对道路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能够根据一些规律生成一套可行的策略。道路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案可采用公式计算和经验值积累形式对此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现行的道路投资决策方案多是以主观判断为主形成的,历史投资经验、教训往往随着主管人员的变化而失去价值。(6)社会化服务。道路管理系统不但要最终满足行驶质量要求,还要对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各路段路况信息、等相关功能。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3.1 放大、缩小、漫游、地图导航等功能
通过属性查询功能,能够显示地物的属性信息,如它名称,编号等等,同时我们也可输入某个需要查找的地物,通过属性查询的功能使它高亮显示出来。
进行缓冲区分析时,我们要把所要进行分析的地物给画下来,它会自动生成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它更多的应用于道路的绿化带中。例如,在数字地图中,我们无法判断路面两侧的绿化带宽度,以及两侧的保护栏杆离路边的距离,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缓冲区分析,根据我们实际需要或是美观等的要求在地图上自己设置。我们也可通过属性查询,来检查道路两侧的缓冲区的宽度。图1和图2显示的是属性查询功能。
3.2 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通过距离和面积的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某个区域的面积,为道路的保养工作提供支持。例如:道路上收费站的设置,速度检测仪的安装等。
3.3 道路和人员安排管理
在此功能中,我们用ACCESS建立了人员个人档案,从中我们可以查询员工的基本信息,可以对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修改和删除,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传统人工建立纸质档案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劳动量。
参考文献
[1]戴学臻,胡晓,王卫峰,赵勇.《交通标准化》.2006年第2/3期.120~128.
[2]潘玉利.路面管理系统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
[3]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