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内驱力,只有引发学生的习作冲动,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学生广开思路,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逐渐对习作产生兴趣。
关键词: 苏北农村 小学生 习作兴趣
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既要重视课上的阅读,更要重视个人经常性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如在阅读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断等都要摘录下来。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读、讲故事活动,使学生的阅读与口语交际能力相辅相成,并逐步养成广闻博记的习惯。见识广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敏捷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就会逐步增强,作文时就会有写不完的话,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些学生一见上作文课,就产生厌烦情绪,拿到作文题目,无从下手,憋了半天,写了几句大白话,空洞无感情。这就是学生作文最常见的困难"没得写",学生自然也没有写作的欲望。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才不会感到言之无物、索然无味。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内容,才会有写作的信心,进而写作兴趣才会真正被激发出来。
三、做好榜样写下水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下水”,可亲自尝试写作的甘苦,掌握习作的要点,指导起来更得心应手。还可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知道好作文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教师首先要打好腹稿,将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利用密切的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而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更能感染学生。教师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消除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作文。
四、多多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引发抵触情绪。在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數,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五、搭建让学生展示的平台
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小学生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地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让小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那对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尤显重要。
1.好文章及时发表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建议学生办手抄报,每周一期,选优秀的作文刊登。没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都踊跃投稿,都想在手抄报上发表自己的“豆腐块”文章。另外,还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及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作文“乐”的境界。
2.利用好课堂主阵地
为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满足,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都增加对作文的喜爱。
3.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竞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希望向人们展示自己,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表现欲比成人强,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学校、班级应该每学年定期开展一或几次次作文竞赛活动,评选出最优秀的习作,在全校、全班交流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每学年还应该精心组织挑选学生最优秀的习作,通过筛选,汇编成主体性的“作文集”,在这方面的努力,肯定会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此活动。
六、用音乐激起学生感情的火花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故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亲爱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妈妈的吻》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诉诸笔端,妈妈的形象就会更丰满、感人。
总之,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要从起始年级开始,从教师自身做起,范文开道,抛砖引玉;学会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笔,持之以恒,激活情趣,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大大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益芬.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J].江苏教育,2006(12).
[2]张聪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淡化”和“三个强调”[J].教育论坛,2003(2).
关键词: 苏北农村 小学生 习作兴趣
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既要重视课上的阅读,更要重视个人经常性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如在阅读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断等都要摘录下来。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读、讲故事活动,使学生的阅读与口语交际能力相辅相成,并逐步养成广闻博记的习惯。见识广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敏捷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就会逐步增强,作文时就会有写不完的话,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些学生一见上作文课,就产生厌烦情绪,拿到作文题目,无从下手,憋了半天,写了几句大白话,空洞无感情。这就是学生作文最常见的困难"没得写",学生自然也没有写作的欲望。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才不会感到言之无物、索然无味。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内容,才会有写作的信心,进而写作兴趣才会真正被激发出来。
三、做好榜样写下水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下水”,可亲自尝试写作的甘苦,掌握习作的要点,指导起来更得心应手。还可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知道好作文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教师首先要打好腹稿,将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利用密切的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而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更能感染学生。教师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消除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作文。
四、多多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引发抵触情绪。在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數,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五、搭建让学生展示的平台
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小学生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地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让小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那对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尤显重要。
1.好文章及时发表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建议学生办手抄报,每周一期,选优秀的作文刊登。没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都踊跃投稿,都想在手抄报上发表自己的“豆腐块”文章。另外,还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及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作文“乐”的境界。
2.利用好课堂主阵地
为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满足,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都增加对作文的喜爱。
3.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竞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希望向人们展示自己,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表现欲比成人强,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学校、班级应该每学年定期开展一或几次次作文竞赛活动,评选出最优秀的习作,在全校、全班交流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每学年还应该精心组织挑选学生最优秀的习作,通过筛选,汇编成主体性的“作文集”,在这方面的努力,肯定会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此活动。
六、用音乐激起学生感情的火花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故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亲爱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妈妈的吻》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诉诸笔端,妈妈的形象就会更丰满、感人。
总之,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要从起始年级开始,从教师自身做起,范文开道,抛砖引玉;学会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笔,持之以恒,激活情趣,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大大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益芬.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J].江苏教育,2006(12).
[2]张聪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淡化”和“三个强调”[J].教育论坛,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