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书信体散文内容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赵熙的手札等书信材料,结合有关的历史背景,对赵熙的书信体散文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本重点研究赵熙的书信内容,归纳其在书信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进而分析其一生在为人、论文、论艺方面的主张。
  关键词:赵熙;书信体散文;书信内容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四川荣县文学家赵熙,以诗、词、戏曲等诸多成就名噪当时(书法、绘画也有很大影响),扬名后世,有“蜀中诗豪”之称,声誉极大,其改编的戏曲《情探》成为“各个剧种移植的一个范本”,在近代文坛影响颇深。赵熙同样“工古文辞”,近年,文坛逐渐出现关于其散文的研究,但关于他的书信体散文,还少有人涉及。因此,本文将对赵熙的书信散文进行初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使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赵熙的书信体散文。
  一、赵熙书信体散文创作概况
  赵熙的书信体散文主要是他与亲人、朋友、师徒、同僚、军阀间进行远距离交流沟通时所作,多散存于各个家庭,当时也未料到其文学价值,没有进行专门的保存,故为数不多。就目前找到的保存于现在的书信散文,共八十二篇。其中,有三十一篇保留在《赵熙集?香宋文录》里;余下部分散存于各名家手札、书画里的书信,被统称为《赵熙集?香宋文录》集外。
  二、赵熙书信散文主要内容
  在交通、通信极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赵熙与其亲友、同僚间交流的唯一方式。他用书信向亲友传递自己的近况及对他们的关心与思念,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见解,向他们传递身边发生的一切。总的来说,赵熙的书信内容是广泛而丰富的,正如他自己曾对友人说的:“信札包罗万象”。
  1.文论思想 赵熙“毕生精力于学术诗文,尝自谓“‘我是学者,非辞章家’”。仔细阅读赵熙写给友人的书信,可知他常常和朋友邀约出游,在山水之间吟诗作赋;通信时附上各自的新作相互评论,相互切磋、相互促进;探讨古人诗词文章的优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赵熙的文论思想日渐丰富且成熟,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与古为徒。
  赵熙非常推崇古人的作品,提倡向古人学习。具体而言,就是广采八代,以唐宋为重,取各家所长。
  赵熙尤为推崇唐诗宋词,书信往来中多次谈及。无论是某一时期的主要流派,还是具体到诗人的风格,都能做细致分析。赵熙在《致李雅南》中写到:“书中留意八法,怡情心画,与古为徒,然区区所愿于吾贤仍须成熟一二种书,以作毕生资。”赵熙认为,写文章者应该熟读古书,勤学精究,了解、学习前人的创作方法,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才能使作品自立,少几分俗气,“否则匠气”,“如成都写家是也”,最后变成一工匠而非文人。
  (2)句句用意。
  赵熙在书信中多次提到作文应该注重立意,“窃以为诗与文皆重立意”(《与人书四》)、“凡文字忌一溜而去,中无余韵,古人诗一句中含意无尽”(《与人书一》)、“每作必求句句有意”、“句句用意,勿使一句落空”等等。
  他认为无论作诗或是写文章,都必须有意味,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围绕主旨表达思想主题,不能有一句空话或是无意义的字。这样能使文章多几分充实,少几分无趣;多几分高雅,少几分江湖习气。在他看来每一句“含义无尽”(《与人书一》)是写诗的第一要义。要做到意无尽则必须诚心,不可任意而为。任意而为,是写诗的大忌。对于写诗的诚意,他甚是赞扬了当时的一些军人,虽然出身行伍,却也研究诗书。这一点,从他与洪文旅长等人的通信中即知。
  (3)忌俗气。
  诗文不仅要句句用意,还应该避免俗气。
  他认为,诗文俱忌江湖气,忌市井气。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向古人学习,“古法多一分,即俗气少一分”。在他看来,当时许多人的诗,为土音,只有唐宋大家的诗,才称得上上乘,为官话。要分辨土音与官话,就需要勤学,“先取古人之卓然者,精思而究之。”(《与人书二》),对前人的优秀作品多做精细的研究,久之自能远离凡俗。
  在脱离俗气上,赵熙还提出了“旧学有得,新学有才”(《与人书》)。在他看来,像古人学习时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形成自己的东西;还要不停的学习时新的的知识,当然,要选择有内涵的,能做到这两项,皆能脱离俗气。
  (4)贵精不贵多。
  赵熙认为诗文“贵精不贵多”(《答方鹤斋》),诗文要传于千秋,不在有多少作品,或是作品的篇幅有多大,而在于诗文的质量如何。
  因此,赵熙提出了为文时一定要力加删减,“先删其篇次,次删其句文,无漫衍之作,必可观矣。”写诗则需要切,“其未尽切者,或稍删之,或略改之,期于情事了然,亦必可观矣。”
  2.治学为人
  赵熙尚古,熟读孔孟、《通鉴》、《后汉书》、唐宋诗词等,晚年更是如此。在他写给林山腴的信札中如是说:“日日与孔、贾为缘,方觉秉烛余生之幸。”赵熙在与朋友通信时常有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甚少看书,“指《论》、《孟》而茫然者皆是矣”。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勤学,一方面于知识有所积累;另一方面,读书过程中多学习古人作诗作文章的方法;年复一年的学习,必会使人长进,且能温故而知新,不至于晚年江郎才尽;再者,常读书,总能习得古人一技之长,对自己有所裨益。
  赵熙出生于同治年间,但其主要活动于光绪、宣统、民国时期。此时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受到西方的冲击。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外国理念和书籍不断的流入中国,挑战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面对此种局面,赵熙认为:“非必重行制造也,中学多看经世之书,外籍多看实业之书。”中国的学说和外国的学说各有擅长,应该兼顾学习。
  3.时事政治 赵熙是一位享誉四川的文人,但他同样是一位关心国事的爱国者。在他的书信散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社会内容,表现着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时期的变迁和风云激荡。”
  (1)讲学兴农 。
  讲学兴农、以启民智,是赵熙提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政治主张。清朝末期,清政府日益衰败。经历过1898年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庚子之乱后,赵熙更不满于清政府的吏治腐败、权臣误国。他在写给好友尹仲锡和江叔海的书信中,充分体现了他在经历戊戌、庚子之乱后的政治主张,其中讲学兴农、以启民智是其主旨。
  (2)军阀混战。
  在赵熙的书信散文中,反映了当时四川军阀混战的的情况及其影响。在写给费笵九的信中便详细记录了民国时期四川二十一军军长刘湘和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两位军阀的混战。此次混战开始于1932年冬,结束于1933年夏。在四川军阀的三百余次大小混战中,这是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当然,伤亡也是巨大的,两军约伤亡五万人。赵熙认为,此次混战的原因为“第一明目张胆非圣无法,其次乃争城争地之战”。军队本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却也明目张胆、目无法纪,为了自己的贪欲而争城夺地,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3)各修四民。
  近代四川,军阀混战,必然出现大部分军人,但战乱终会平息。彼时,这些军人必会失业,难以维生。因此,赵熙向宗长先生提出了“少年各修四民,素也从军”(《赵熙集·香宋文录》集外书信)的对策。把参军当做业余事业,平时则将重点放在学习、工作上,学得一技之长,既能保家卫国,也能维持社会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
  赵熙书信体散文的价值不仅在于有着丰富的文论主张和政治观点,更在于它体现了赵熙严谨的治学精神,一种把书信当做文学作品来做的治学精神。
  时至今日,赵熙虽已远去,但他书信中所包含的治学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让更多的学者关注他的书信体散文,发现更多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桦.试论川剧《情探》的改编成就[J].四川戏剧,1996,(5):29.
  [2]王文才.蜀中诗豪赵熙[A].四川省文史馆等编.四川近现代文化人物续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施明、刘志盛.赵瀞园集[B].湖南出版社,1992.
  [4]上海博物馆图书馆.冒广生友朋书札[A].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2:129~130.
  [5]曾进.赵尧生先生简历及其讲学精神[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2).
  [6]邓经武.爱国文人赵熙诗文评述[J].文史杂志,2001,(2).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643000)
其他文献
连绵的雨下得越来越小了,天空总是朦朦胧胧的,宛若湖边仍在酣睡的芦苇,缓缓摇曳,微微舒展,飞驰的时光仿佛突然慢了下来,垂落在人的耳边,变成一颗颗星星。我在自己的节奏里舒缓地生活,像一条藤枝,不疾不徐地向前蔓延。  一日,学妹沐沐突然问我想不想考雅思或者托福,我摇摇头,她又问我想不想考注册会计师,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她皱起了眉头,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我身边有好多同学都在考雅思、托福,我也想考,万一以后
摘要:四川郫县团结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过程中,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把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社团活动经历了德育课题研究载体,尝试纳入课程计划,正式纳入课程计划三个阶段。社团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开展活动越来越规范,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家长、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素质教育;社团活动;课程;综合素质  一、学生社团建设的背景  素质教育
如何让孩子爱上你的数学课呢?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名言大家都知道,可如何让学生对这一学科感兴趣呢,孩子们普遍喜欢上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因为这些课让他们觉得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没有什么负担,那怎么让数学课也给他们带来快乐呢?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
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射在天空中的水滴上,天边有时会出现一条像仙女彩带似的七色彩虹。它贴着蓝天,宁静而柔和地折射着五光十色,惹得大人驻足,孩子雀跃。彩虹在天边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大自然里有一种身上长着“彩虹”的树,名叫剥桉。  走近剥桉,你会看到它的树皮擁有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等多种颜色。“彩虹”这个名字正是源于它这奇特的“外套”。不过,可千万不要认为是有人故意在上面泼了彩色的油
黄庆军是大庆油田的电工。年轻时,他迷恋上了摄影。母亲用尽全家的积蓄,给他买了一台新的照相机。照相机,是他最重要的“家当”。  2003年,有了家当的黄庆军,开始了他的《家当》摄影系列创作。他花了16年时间,为102户中国家庭拍摄了一种特殊的全家福。每户人家都被要求将一家一当搬到家门口的空地上,或站或坐,与自己的家当合影。  这些人中,有电影导演、网红,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如安徽企业家,仅仅是把物品摆
摘要:城市的发展,引发了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城市化后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并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城市化;教育观;学生观;教育对策  “城市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响彻云霄的号角,从此,中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在不断地扩大。加快推进城市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很多的作用。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所以,本文从教材、讲与练、学生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争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新
摘要: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三无一少”现象:学习无明确目标,学习无良好习惯,学习无自主能力,多数缺乏学习自信。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现象,积极寻找和实践让学生走上有效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我习得;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95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一种英语学习习惯的教育,是一个英语学习良好习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巧妙的“导”与学生自主的“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动共进。提倡学生“自主的学”绝不是否认或放弃教师的“导”,而應理解为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巧妙设问,引起悬念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往往自觉性不高、意志力不强,但情绪化、表现欲强,因此,诱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所应做的第一件事。巧妙地问市
摘要:面对当前课堂上出现诸如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形,本文由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感”入手,探讨幸福课堂的“样子”,努力让课堂幸福感回归。并用保持愉悦心境,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用好评价语言等几个方面去努力地构建幸福课堂!这样,可以让教师成为幸福课堂的发动机,让学生不再是分数的奴隶,从而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创造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享受教学带来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幸福感;教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