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比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方法,1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方法;两组开始治疗后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4周后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4周及10周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数目(RBC)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腹膜透析组的Hb、RBC及HCT等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上述指标对比治疗4周后均有所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膜透析组的Hb值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可对肾性贫血的相关症状予以改善,二者相比腹膜透析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76-02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4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1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所有病例均为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3个月内无输血及出血史;血液透析组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9±4.8岁,腹膜透析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 51.3±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如下:采用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及空心纤维透析器,膜面积1.6m2,透析液选择碳酸氢钠,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透析液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5L,血流量控制在每分种200-260L;超滤量视干体质量状况而定,每周三次,每次4h。腹膜透析治疗方法如下:采用百特双连接系统,采用浓度为1.5%的透析液,如患者出现浮肿则增加透析液的浓度至2.5%。所有患者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透析量控制在每天7000ml左右。所有患者均在开始透析治疗后给予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3次,每次4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周2次给予铁剂,每次100mg,总量1000mg;配合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蔗糖铁注射液100mg,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进行稀释缓慢静点;治疗后4周、10周分别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Hb、RBC及HCT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周、10周治疗,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肾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前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优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分析
组别治疗阶段Hb(g/L)RBC(*1012)HCT(%)腹膜透析组治疗前74.97±6.852.32±0.5323.64±5.83治疗4周83.15±7.242.71±0.4228.2±4.87治疗10周96.07±8.123.33±0.7133.34±5.84血液透析组治疗前74.66±6.372.31±0.4623.34±5.68治疗16周80.92±5.632.52±0.5325.65±3.83治疗22周90.23±5.633.03±0.6530.62±5.23 注:腹膜透析组对比治疗前,P<0.05;对比血液透析组,P<0.05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并发肾性贫血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肾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主要致病原因,肾脏组织慢性病变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出现分泌障碍,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红细胞分化,对肾性贫血起到缓解作用。
腹膜透析是发挥腹膜的弥散作用及超滤作用,可有效清除机体的代谢废物,对机体水、电解质的紊乱状态予以纠正,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效果更好,具體原因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腹膜透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残余肾功能,从而加强水、氢、钠、钾离子的排泄控制效果,促进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其次,尿毒症的毒素会对红细胞及促红细胞生产素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而腹膜透析可持续清除尿毒症的毒素,以延长红细胞的产生及生存时间。最后,血液透析会出现出针后穿刺部位出血、透析器与管路内残留血、体外循环易凝血等相关性失血。
由本组研究数据可知,两种透析方法在治疗4周及10周后,所有患者的Hb值均有所升高,对比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无论采用哪种透析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延长红细胞寿命。治疗过程中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患者的肾性贫血可起到纠正作用,且与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对比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前者的Hb、RBC及HCT等值均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均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与蔗糖铁注射液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相比之下,腹膜透析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 顾勇.应充分重视和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3(7) :411-412.
[2] 马特安,叶朝阳.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老年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7 (140-141.
[3] 焦宝珠.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4(1) :4748.
[4] 孙馥云,李丽华,孙文英,等.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差异[J].河北医药,2009,31 (2) :195-196.
[5] 檀金川,杨凤文. 延肾1号冲剂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34
[6] 蒋蕴琴. 血液透析中意外失血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医药,2012,40(5):282-284
[7] 沈清瑞,叶任高. 血液净化与肾脏移植[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6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76-02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4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1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所有病例均为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3个月内无输血及出血史;血液透析组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9±4.8岁,腹膜透析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 51.3±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如下:采用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及空心纤维透析器,膜面积1.6m2,透析液选择碳酸氢钠,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透析液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5L,血流量控制在每分种200-260L;超滤量视干体质量状况而定,每周三次,每次4h。腹膜透析治疗方法如下:采用百特双连接系统,采用浓度为1.5%的透析液,如患者出现浮肿则增加透析液的浓度至2.5%。所有患者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透析量控制在每天7000ml左右。所有患者均在开始透析治疗后给予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3次,每次4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周2次给予铁剂,每次100mg,总量1000mg;配合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蔗糖铁注射液100mg,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进行稀释缓慢静点;治疗后4周、10周分别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Hb、RBC及HCT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周、10周治疗,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肾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前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优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分析
组别治疗阶段Hb(g/L)RBC(*1012)HCT(%)腹膜透析组治疗前74.97±6.852.32±0.5323.64±5.83治疗4周83.15±7.242.71±0.4228.2±4.87治疗10周96.07±8.123.33±0.7133.34±5.84血液透析组治疗前74.66±6.372.31±0.4623.34±5.68治疗16周80.92±5.632.52±0.5325.65±3.83治疗22周90.23±5.633.03±0.6530.62±5.23 注:腹膜透析组对比治疗前,P<0.05;对比血液透析组,P<0.05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并发肾性贫血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肾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主要致病原因,肾脏组织慢性病变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出现分泌障碍,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红细胞分化,对肾性贫血起到缓解作用。
腹膜透析是发挥腹膜的弥散作用及超滤作用,可有效清除机体的代谢废物,对机体水、电解质的紊乱状态予以纠正,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效果更好,具體原因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腹膜透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残余肾功能,从而加强水、氢、钠、钾离子的排泄控制效果,促进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其次,尿毒症的毒素会对红细胞及促红细胞生产素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而腹膜透析可持续清除尿毒症的毒素,以延长红细胞的产生及生存时间。最后,血液透析会出现出针后穿刺部位出血、透析器与管路内残留血、体外循环易凝血等相关性失血。
由本组研究数据可知,两种透析方法在治疗4周及10周后,所有患者的Hb值均有所升高,对比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无论采用哪种透析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延长红细胞寿命。治疗过程中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患者的肾性贫血可起到纠正作用,且与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对比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前者的Hb、RBC及HCT等值均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均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与蔗糖铁注射液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相比之下,腹膜透析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 顾勇.应充分重视和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3(7) :411-412.
[2] 马特安,叶朝阳.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老年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7 (140-141.
[3] 焦宝珠.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4(1) :4748.
[4] 孙馥云,李丽华,孙文英,等.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差异[J].河北医药,2009,31 (2) :195-196.
[5] 檀金川,杨凤文. 延肾1号冲剂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34
[6] 蒋蕴琴. 血液透析中意外失血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医药,2012,40(5):282-284
[7] 沈清瑞,叶任高. 血液净化与肾脏移植[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