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导入新课、让教学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数学课。
关键词:兴趣 导入新课 贴近生活 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些难度,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学起来将得心應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新课开头的成功与否,对上好整节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兴趣、注意力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其道理正在于此。
有些数学问题我们可以把新课例题采取先拆后并、改换数量、补充条件或改换问法,从而导入新课。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每天做多少套?”
导入题补充条件:
1.一个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的服装,平均每天做75套
2.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3天做完,______?
合并1、2为例题,如何解答这道应用题?
板书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降低了坡度,扫清了障碍,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疏通了学生解题的思路。
有些数学知识在讲解的时候可直接点题,也就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起点时,直接向学生导入新课。如几何初步知识“角的认识”、“线的认识”等,由于这部分知识有其独特的独立性,只能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这就需要灵活处理了。使用这种方法,其实质是在于节省时间,以达成效。
二、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记得我在一年级教“认钟表”时,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情况,我让他们各自谈谈对钟表的认识。不想,学生的交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老师,我知道钟面上有长针、短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学生生活经验中的“教学现实”尽管比较肤浅,但这些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粗浅认识”构成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理解、内化和创新。作为老师,我们不应漠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学生生活经验的储备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受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他们并不能自觉地对与新知识学习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生活经验做出选择与调度,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新知,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生活体验。如: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关键在于“平均分”,而日常生活中学生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因而新知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平均分?”依据这一线索,进行搜索。于是,“拔河比赛前,我们都要先把比赛人员平均分成两组”、“拿筷子时,我们总是两根一份、两根一份地分”等等,这些蕴含着“平均分”原理的生活经验被一一激活,有了这些鲜活、生动的实例支撑,理解并建构“平均分”的意义自然就显得更为得心应手了。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成就感。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行解决一些新问题,那么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并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与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异同;(2)会求发芽率、出粉率、出油率、出勤率等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3)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思考和教师的适合引导,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想问题、找方法,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新学的知识与认知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是决定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我非常重视创设探讨新知的情境。例如,教学“分数乘以正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填空:
(1)5+5+5= ( ),表示( )个5相加。 (2)0.5+0.5+0.5=( )×( ),表示( )。
(3)1/2+1/2+1/2=( )×( ),表示( )。
学生因有前面3道算式的启发,很容易答出1/2+1/2+1/2应等于1/2×3,它表示3个1/2相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相同加数”可以是指哪些数?学生通过对(1)、(2)、(3)式观察后,得出:这“相同加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是分数。这样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就能有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新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过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多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学习数学,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 导入新课 贴近生活 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些难度,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学起来将得心應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新课开头的成功与否,对上好整节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兴趣、注意力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其道理正在于此。
有些数学问题我们可以把新课例题采取先拆后并、改换数量、补充条件或改换问法,从而导入新课。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每天做多少套?”
导入题补充条件:
1.一个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的服装,平均每天做75套
2.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3天做完,______?
合并1、2为例题,如何解答这道应用题?
板书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降低了坡度,扫清了障碍,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疏通了学生解题的思路。
有些数学知识在讲解的时候可直接点题,也就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起点时,直接向学生导入新课。如几何初步知识“角的认识”、“线的认识”等,由于这部分知识有其独特的独立性,只能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这就需要灵活处理了。使用这种方法,其实质是在于节省时间,以达成效。
二、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记得我在一年级教“认钟表”时,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情况,我让他们各自谈谈对钟表的认识。不想,学生的交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老师,我知道钟面上有长针、短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学生生活经验中的“教学现实”尽管比较肤浅,但这些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粗浅认识”构成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理解、内化和创新。作为老师,我们不应漠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学生生活经验的储备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受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他们并不能自觉地对与新知识学习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生活经验做出选择与调度,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新知,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生活体验。如: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关键在于“平均分”,而日常生活中学生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因而新知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平均分?”依据这一线索,进行搜索。于是,“拔河比赛前,我们都要先把比赛人员平均分成两组”、“拿筷子时,我们总是两根一份、两根一份地分”等等,这些蕴含着“平均分”原理的生活经验被一一激活,有了这些鲜活、生动的实例支撑,理解并建构“平均分”的意义自然就显得更为得心应手了。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成就感。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行解决一些新问题,那么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并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与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异同;(2)会求发芽率、出粉率、出油率、出勤率等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3)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思考和教师的适合引导,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想问题、找方法,在达到目标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新学的知识与认知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是决定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我非常重视创设探讨新知的情境。例如,教学“分数乘以正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填空:
(1)5+5+5= ( ),表示( )个5相加。 (2)0.5+0.5+0.5=( )×( ),表示( )。
(3)1/2+1/2+1/2=( )×( ),表示( )。
学生因有前面3道算式的启发,很容易答出1/2+1/2+1/2应等于1/2×3,它表示3个1/2相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相同加数”可以是指哪些数?学生通过对(1)、(2)、(3)式观察后,得出:这“相同加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是分数。这样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就能有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新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过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多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学习数学,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