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尾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唐诗纪事》里记了一个故事:唐中宗在昆明池,命群臣作诗,请上官昭容评定,最后选出沈佺期、宋之问两首诗为上品,后来又选中宋之问的一首为最好,评语是这样的:“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大树名)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徒健鶱举(高飞)。”这里对两首诗的高下之分,是从结尾着
眼的。文章也一样,结尾结得好,文章就会更见精彩。
历来文章都强调结尾的重要,林纾在《春觉斋论文·用收笔》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结尾的方法和重要性的: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其最擅长者无若《史记》。《史记》于收束之笔不拘一格。如本文饱叙妄诞之事,结束还他到底妄诞,却用一冷隽之笔闲闲点醒,如《封禅书》之收笔也。有叙定霸巨子(指越大夫范蠡),幸免弓狗之祸,却把其退隐之逸事尽情一述,寓其微旨,如《越王勾践世家》之收笔也。有同恶之阴谋,同时败露,是天然陪客。结穴处大书彼人之罪状,句中用一“亦”字,不加议论,其义见焉,如《春申君列传》之收笔是也。有事一而人三,而每传收笔,各用似了非了之笔,雅有余味,则《魏其灌夫武安列传》之收笔是也。《荆轲传》终写荆轲之勇,行刺之难,而史公(司马迁)冷眼看出荆轲剑术之疏,于传末用勾践一言,闲闲回顾篇首,此等收笔,直入神化。由此可见,林纾对于意味深长,议论升华的结尾方法是大力赞誉的,同时也肯定了结尾具有使文章“直入神化”的功用。如贾谊《过秦论》之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杜牧《阿房宫赋》结句:“秦人不暇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些结尾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言文如此,现代文章也如此。一篇文章的好坏,结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要求写作者结尾要注意照应,画龙点睛,升华情感,深化主题,要力求新颖,别开生面,隽永悠久。
例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其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处写道:“当爱慕虚荣的路瓦栽夫人终于熬过十年艰辛,以牺牲宝贵的青春与美貌还清了债务时,却意外地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项链竟是只值几百法朗的赝品!”这个结尾乍看奇峰突起,出人意料。待我们回顾全篇,细心把玩,又不得不拍案叫绝,惊奇于艺术大师的绝妙之笔。妙就妙在莫泊桑善于在充分铺垫和渲染之后,运用出人意料的情节“突转”,把读者的想象推向一个广阔的空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鲁迅先生的《战士和苍蝇》。文章针对反动文人对已故革命家孙中山的诽谤,写道“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作者结尾义愤填鹰:“去吧,苍蝇们!虽然,生着翅膀,只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你们这些虫豸们!”这样的结尾升华情感,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有的记叙文用写景束笔,以景传神。如《一碗阳春面》的结尾:“店外,刚才还纷纷扬扬飘着的雪,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个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曳着,飘着……”细细品味,这里的白雪、明窗、清风,以及清风中摇曳的布帘子,不正预示了一种光明美好的未来吗?
有的文章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微型小说《桥》记叙着这样一个故事。面对突然爆发的山洪和慌乱的村民,老支书巍然屹立于木桥边,指挥着人们按先群众后党员的顺序依次过桥。文章写他怒吼着把一个青年党员从人群中揪出来这一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又给人造成了悬念。当最后他把那青年党员推上桥时,木桥塌了,他二人被洪水吞没了。
小说结尾写道:“五天后,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两人——丈夫和儿子。”至此,读者恍然大悟。老支书的形象到此熠熠生辉,感人肺腑。再如韩少功的《五个女子和一条绳》。五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因对奶奶、妈妈、姐姐生活方式的失望,而用一根绳子集体自杀。文章结尾不是写五个家庭的悲痛,而是写五个家庭为这根绳子是谁家的而争吵不休,其奥妙之处更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文章大家如此,高中生习作也要注意结尾。
请看下例:“以高中生活中的迟到现象为内容,以《迟到》为题目,以心理描写为重点,用第一人称手法,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
例文:又要迟到了!又要面对老师那严厉的目光,当然,“交待”迟到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闹钟坏了?不行,太老套了;自行车出毛病了?不行,中午放学被他遇上准会“穿帮”,上学途中匆匆忙忙扭伤了脚?……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做出一瘸一拐的样子,不行!上次小明用这一招,一眼被他识穿……
我好像已经听见老师的责问,已经看见同学们那一双双暗笑的眼,唉,都怪自己贪睡,这下可好!
不知不觉已走到教室门前,我正准备老老实实向老师认错。一抬头,咦,怎么,老师还没来!?(作者:蔡蕾)。
例文的作者首先用大量的笔墨写“我”又一次迟到后紧张焦虑的心理活动。当读到“我”因不能“找到托辞”而准备“低头认错”时,读者似乎预测到文章的结局,可作者最后笔墨一振,情节骤转:“咦,怎么,老师还没有来!?”这个结尾,以新奇意外的结局带动全篇,收到了尺水兴波的效果。
总之,“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容斋续笔》)情节本身固然有跌宕起伏的变化,也有引人入胜的过程,作者也应注意从文章的“尾部”去经心谋篇,开发活力。
眼的。文章也一样,结尾结得好,文章就会更见精彩。
历来文章都强调结尾的重要,林纾在《春觉斋论文·用收笔》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结尾的方法和重要性的: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其最擅长者无若《史记》。《史记》于收束之笔不拘一格。如本文饱叙妄诞之事,结束还他到底妄诞,却用一冷隽之笔闲闲点醒,如《封禅书》之收笔也。有叙定霸巨子(指越大夫范蠡),幸免弓狗之祸,却把其退隐之逸事尽情一述,寓其微旨,如《越王勾践世家》之收笔也。有同恶之阴谋,同时败露,是天然陪客。结穴处大书彼人之罪状,句中用一“亦”字,不加议论,其义见焉,如《春申君列传》之收笔是也。有事一而人三,而每传收笔,各用似了非了之笔,雅有余味,则《魏其灌夫武安列传》之收笔是也。《荆轲传》终写荆轲之勇,行刺之难,而史公(司马迁)冷眼看出荆轲剑术之疏,于传末用勾践一言,闲闲回顾篇首,此等收笔,直入神化。由此可见,林纾对于意味深长,议论升华的结尾方法是大力赞誉的,同时也肯定了结尾具有使文章“直入神化”的功用。如贾谊《过秦论》之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杜牧《阿房宫赋》结句:“秦人不暇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定,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些结尾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言文如此,现代文章也如此。一篇文章的好坏,结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要求写作者结尾要注意照应,画龙点睛,升华情感,深化主题,要力求新颖,别开生面,隽永悠久。
例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其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处写道:“当爱慕虚荣的路瓦栽夫人终于熬过十年艰辛,以牺牲宝贵的青春与美貌还清了债务时,却意外地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项链竟是只值几百法朗的赝品!”这个结尾乍看奇峰突起,出人意料。待我们回顾全篇,细心把玩,又不得不拍案叫绝,惊奇于艺术大师的绝妙之笔。妙就妙在莫泊桑善于在充分铺垫和渲染之后,运用出人意料的情节“突转”,把读者的想象推向一个广阔的空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项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鲁迅先生的《战士和苍蝇》。文章针对反动文人对已故革命家孙中山的诽谤,写道“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作者结尾义愤填鹰:“去吧,苍蝇们!虽然,生着翅膀,只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你们这些虫豸们!”这样的结尾升华情感,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有的记叙文用写景束笔,以景传神。如《一碗阳春面》的结尾:“店外,刚才还纷纷扬扬飘着的雪,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个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曳着,飘着……”细细品味,这里的白雪、明窗、清风,以及清风中摇曳的布帘子,不正预示了一种光明美好的未来吗?
有的文章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微型小说《桥》记叙着这样一个故事。面对突然爆发的山洪和慌乱的村民,老支书巍然屹立于木桥边,指挥着人们按先群众后党员的顺序依次过桥。文章写他怒吼着把一个青年党员从人群中揪出来这一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又给人造成了悬念。当最后他把那青年党员推上桥时,木桥塌了,他二人被洪水吞没了。
小说结尾写道:“五天后,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两人——丈夫和儿子。”至此,读者恍然大悟。老支书的形象到此熠熠生辉,感人肺腑。再如韩少功的《五个女子和一条绳》。五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因对奶奶、妈妈、姐姐生活方式的失望,而用一根绳子集体自杀。文章结尾不是写五个家庭的悲痛,而是写五个家庭为这根绳子是谁家的而争吵不休,其奥妙之处更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文章大家如此,高中生习作也要注意结尾。
请看下例:“以高中生活中的迟到现象为内容,以《迟到》为题目,以心理描写为重点,用第一人称手法,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
例文:又要迟到了!又要面对老师那严厉的目光,当然,“交待”迟到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闹钟坏了?不行,太老套了;自行车出毛病了?不行,中午放学被他遇上准会“穿帮”,上学途中匆匆忙忙扭伤了脚?……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做出一瘸一拐的样子,不行!上次小明用这一招,一眼被他识穿……
我好像已经听见老师的责问,已经看见同学们那一双双暗笑的眼,唉,都怪自己贪睡,这下可好!
不知不觉已走到教室门前,我正准备老老实实向老师认错。一抬头,咦,怎么,老师还没来!?(作者:蔡蕾)。
例文的作者首先用大量的笔墨写“我”又一次迟到后紧张焦虑的心理活动。当读到“我”因不能“找到托辞”而准备“低头认错”时,读者似乎预测到文章的结局,可作者最后笔墨一振,情节骤转:“咦,怎么,老师还没有来!?”这个结尾,以新奇意外的结局带动全篇,收到了尺水兴波的效果。
总之,“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容斋续笔》)情节本身固然有跌宕起伏的变化,也有引人入胜的过程,作者也应注意从文章的“尾部”去经心谋篇,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