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的参数化\数学模式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71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学理论、法律论证模糊是影响案件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学因为其特有的语言、逻辑而容易令人信服。本文提出了刑事司法参数与数学模式概念,分析了刑事司法参数化和数学模式化的理论依据,并对犯罪构成、量刑、审查逮捕、证据审查使用等重要诉讼环节的数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刑事司法;法律论证;参数化;数学模式化
  
  理性常常欺骗我们,我们须在理性的翅膀上系上重物,防止它飞跃:一切错误都是由推理造成的。
  ——弗兰西斯,培根
  “披着狼皮的羊还是披着羊皮的狼?”,引起司法界、学术界和媒体广泛质疑的彭宇案件在中央电视台春晚小品上显现。该案的事实到底是“见义勇为”还是“撞倒老太”、判决书有理还是学术论文有理,各有各的说法。其实在社会生活缤纷多彩的今天,对某一事件、案件存在争议是正常的,刑事司法领域也如此。即使在查明事实基础上,适用法律、量刑及所适用程序等,无不存在交锋与争议,其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执法办案中不知不觉地将法律要素参数化,并在判断中运用数学模式,使我们确信案件处理结果的准确,使司法对象信服。因此,能否在刑事司法领域引入较为精确的理论?即建立刑事执法的数学模式,帮助我们提高刑事执法的准确性和公信力,这是笔者在本文提出的观点。
  
  一、何为司法的数学模式?
  
  法学属于社会、人文科学范畴,而数学是以数理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刑事司法作为法学项下的一种实践活动,表面看与数学相隔遥远,而事实上这种实践活动经常运用了数学方法、数学模式。如量刑就使用了代数中的不等式:a≤x≤b(a-某罪名法定最低刑'b-为某罪名法定最高刑);数罪并罚:x≤a+b(a-甲罪确定刑罚,b-乙罪确定刑罚);定罪时就使用了:x=abed(abcd一为犯罪各构成要件,分别在0和1范围内取值);逮捕条件:x=abc(a-有无犯罪事实,b-是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c-有无逮捕必要,3个参数在0或1问取值)。
  同样我们在分析、推理与判断时候也常常运用到数学的证明方法,分析证据是否充分使用了概率理论,在推理时运用了数学证明中“充分必要条件”理论。总之,数学模式的直观明了、逻辑严密和较强说服力是文理论证所不能比拟的。
  在此,我们不妨对刑事司法数学模式作如下定义:所谓刑事司法的数学模式是指司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将案件事实、法律要素参数化,并将这些参数转换为裁判、决定等结论所使用的思维、推导、判断的数学公式。该公式主要为简明的初等代数式,也包括证明基本步骤等演算方式;使用公式要以确定有关参数为前提,事实参数由司法人员取舍,法律参数原则属法律规定,将法律要素和事实要素参数化是中心环节;该公式对司法人员具有约束力,属于“经验法则”。
  所要说明的是,笔者无意将所有刑事司法活动都参数化、数学模式化,这其实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在理性司法基础上,将数学模式引入解读事实、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等关键环节,以此作为传统法学理论、法律论证的补充,使得理解法学理论(教义)、法律论证明了简单化,并提倡把数学模式成为一种法律文化,以提高案件处理结果的准确性与公信力。
  
  二、将数学模式引入刑事司法的依据
  
  (一)单纯法律论证存在模糊、不确定性
  刑事司法的参数化、数学模式化实质是司法经验与司法逻辑的结合,引入参数、模式的目的是更好表达司法。
  由于案件客觀事实的相对性、法律条文的弹性以及司法人员司法经验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相同案件在不同时间空间有着不同处理结果,其根本原因就在基于司法经验、逻辑基础上的法律论证方式不一致。这种情况不仅国内常有,欧美国家也常见。正如托马斯·格雷所说“由于霍姆斯不恰当地把‘经验’放在‘逻辑’的对立面,使得好几代的律师、法官和法学教授(不管是否沿着霍姆斯的道路)事实上没有把严格的逻辑形式研究放在法律课程的恰当位置。结果,美国的法律文化——表现在法学院、律师简报、法官司法意见的撰写、法学教授的法理学思考——普遍地缺乏清晰的司法论证,法官和律师简报既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理性的、清晰的水平。事实上,法学教授甚至更加推崇理性的不清晰,把它当作法律论证的优点”。
  
  (二)现代科学分类中数学居于基础地位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他以简洁的语言、符号、逻辑、方法来揭示自然、社会的规律。同时数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结果准确,也属于形式科学范畴,即工具性的基础学科。
  形式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它们不涉及是在事物(来源于事物却不直接涉及事物),但无论科学抑或技术都需要应用数学与逻辑学。自然科学中物理学(力、热、光、电)、化学及技术制品(人工自然、信息技术)等领域,必须依靠逻辑分析与数学计算,才使得我们处理经验和推导公式变得确凿有效。文化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文史等,虽然使用逻辑分析多、运用数学模式少,但引入数学模式对于文化学科的学习、研究运用是具有意义的。
  作为法学项下的刑事司法是对刑事法律的应用,公平、公正、准确、有说服力是刑事司法的基本要求,而数学的方法恰恰迎合了这些要求。
  
  (三)各学科相互依赖交错为数学应用于司法变得可行
  钱学森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他在(科学学、科学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科学学要深入研究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在现代,首先明确提出科学统一纲领的是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1891—1970)认为:1、科学是人类所具有的唯一有系统、有根据的知识,科学的方法是唯一的使人取得知识的方法;2、数理逻辑是研究哲学的唯一有效方法;3、不同知识和学科之间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和严谨结构。所以,卡尔纳普在学科分类问题上把科学分为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两大类:形式科学由逻辑和数学确立的分析命题构成;经验科学由在事实知识的不同领域确立的综合命题构成。
  在此分类中,刑事司法学属于应用学科是无异议的。关键是司法实践中,我们的误区是过分重视文字分析、说理,把刑事司法看做是纯人文学科,以至于理越说越不明,道越说越不清,简单问题搞复杂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法律事实、法律条文参数化,把分析判断过程数学模式化,使法律能被大多数人预见。
  
  (四)解释法律和解读事实是司法人员提取参数的过程
  刑事司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刑法解释与法律事实的把握。把握事实就是司法人员提取对作出判断有意义情节的过程,法律解释就是探求法律规范的意义。解释、把握过程是规范向着事实、事实向着规范不断接近对应和融合的过程。虽然解释立场有主观论和客观论之分,主观论探索规范的立法原义,客观论追求规范的现实意思;实践中,不同的司法人员有不同的选择,同一司法人员在不同的场合也会作不同的选择。但从现行法律文本看,绝大多数条文的构成要素还是明确的,如诈骗罪名由非法占有、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数额(后果)、法则等3个要素构成(事实上其中量刑、数额本身就数字化了),共同犯罪由意思联络、共同行为、多主体等要素构成;在把握事实上,也同样可以把事实分成各环节、片段,办案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法律素养或司法原则把这些片段、环节转化为参数,为裁判、决定做好准备。
  
  三、刑事司法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数学模式化
  
  刑事司法的参数化、数学模式化是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司法界、学术界不断探索与努力。笔者仅在熟悉领域提出见解。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数学模式
  我国目前遵循的犯罪构成理论仍然秉承苏俄四要件理论,不少学者已质疑该理论,认为应汲取德日的“三层次”理论。两种理论孰好孰坏,笔者不加评论,为了便于理解比较,我们不妨以数学模式将两种理论表达。
  1、四要件理论:x=abed(x-某种犯罪构成,a、b、c、d为犯罪的4个主客观要件,各参数均在1或0取值,x值为各参数乘积,其值为l表示已构成犯罪,0表示不构成某种犯罪)。
  2、三层次理论:x=[(ab)c]d(a、b-为构成要件该当性,本文选取2个参数,实际可能多于或少于2个;c-违法性;d-有责性;取值方式与上同)。
  将两式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各参数是平面的,“各要件是共存关系,一有俱有,一无俱无”,这是四要件理论受质疑之处;后者主要从案件客观表现出发,有层次、有次序推进法律适用的分析判断。事实上,在司法实务中司法人员操作次序是:首先从案件事实的客观表现出发,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判断客体、主观等要件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作为一种司法操作模式,虽说四要件理论存在逻辑缺陷,但该理论也有精华之处,其精华在于各要件项下的要素分析,如主观方面的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主体方面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这些要素也是两种理论共同涉及的。因此,将这些要素参数化在实践是不存在障碍的。
  
  (二)量刑的数学模式
  量刑是刑事司法的重要环节,也是较为复杂的诉讼环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实践中占绝大部分案件是有期徒刑的量刑,这是审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不妨建立如是模式:
  1、单罪监禁刑:x=a(1-b)(1-c)(1-d)…(a-某罪名在法定规格内的中间刑,b、c、d…为法定、酌定减轻或加重情节量刑幅度值,分别在±100%范围内取值,减轻情节取+,反之取一)
  例如:某人殴打被害人造成被害人右眼失明,案发后自首,并就民事损害赔偿达成和解。本案中,故意重伤案件法定刑为3—10年,a可取值6.5年,假设自首减轻20%,达成民事和解减轻30%,造成伤残加10%,得:x=6.5(1-0.2)(1-0.3)(1+0.1):4.004。对某被告人量刑为4年。
  2、数罪监禁刑量刑:a≤x≤a+b+cUx≤20(a-数罪中最高刑,bc-其余各罪分别确定刑罚,x-数罪并罚确定刑罚)。
  3、影响量刑参数的提取
  有研究表明,影响量刑因素可概括为2个:一是人身危险性,二是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又包括罪史、认罪态度、年龄、立功和自首5个参数,社会危害性包括危害恢复、优势犯罪、完成状态、公众恐惧与道德谴责5个参数。对于这些参数,我们在司法实务中可以依照一定规则对其量化,如有罪史非累犯+5%,累犯+10%,立功-20%等。当然这些参数不是死板僵化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可以规定一个适当“区间”供司法人员裁量。
  实践中提取事实参数和法律参数也与此异曲同工。
  
  (三)审查逮捕的数学模式
  审查逮捕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和办案流程,我们可以粗略将审查逮捕分成2个模式:一是利用上述犯罪构成的数学模式确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个参数,利用量刑模式估算所适用刑罚,判断是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二是对是否逮捕的模式是:x=abe a-有无犯罪事实,b-是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c-有无逮捕必要,3个参数在0或l间取值,0表示否定,1表示肯定。x=0表示不批准逮捕或不予批准逮捕,x=1表示应当批准逮捕。
  当然式中的“c”,即逮捕必要性参数的确定并非可以简单提取的,而要综合案件事实、情节及当事人、社会的承受力等因素慎重确定。
  
  (四)证据分析、认定模式
  证据是确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刑事诉讼法对审查分析证据只作了原则规定,实践中司法人员以“证据三性”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因此法庭上,证据的理解和使用成为控辩争论焦点之一。那么刑事证据的分析、采纳、使用是否能建立数学模式呢?回答是肯定的。
  笔者在此提出直接证据内容交(并)值认定法:首先以信息量最大的直接言词证据为基准,分析各证据内容、情节(也称参数),再使用数学集合方法中的交值(∪)或并值(∩)来认定案件事实。
  1、指向同一法律事实的几个直接证据取交值:
  没某案有证据A={a,b,c,d},B={a,b,c}。A,B一为直接证据,abed-为直接证据A中的参数,则:应当认定的基本事实Y=A∩B={a,b,c}。
  如某被告人交代:某晚在某处(a)撬门(b)进入房内,偷得现金2000元(c)和某品牌手机一部(d),离开现场的路上被巡逻民警抓获,放在工具袋工具、赃物被收缴;被害人陈述:某日早上在家(a)起床时发现房门被撬(b),衣服袋里手机(d)和若干现金被偷。就被告人、被害人口供只能认定a、b、d等3个参数,而对于失窃现金的数额(c)则需要结合搜查笔录与扣押清单予以确定。
  2、指向同一法律事实的不同类型证据取并值
  設直接证据A={a,b,c},间接证据B={b,c,d},则Y=A∪B={a,b,c,d}。对于证据内容来说,a、d难以印证似乎是孤证,但b、c在两不同证据中均涉及并印证,从而使我们确信证据A、B都是确实的。
  如甲供述:在某时段某地(a)偷了5辆摩托车其中2辆(b)低价销售给乙(c),3辆低价销售给丙(d)。乙承认了某时段(a)收购2辆摩托车(b)的事实。丙不承认有任何犯罪事实(φ)。则:Y=A∪B∩G={a,b,c,d}∪{a,b }∪φ={ a,b,c,d}。即甲供述内容是查证属实的,虽然丙为零口供,但可定罪。
  
  四、结语
  
  在刑事司法中引入参数化、数学模式化不仅给理性系上重物,更给理性装上翅膀。法律论证与数理分析的结合不仅缩小了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分歧,更拉近了刑事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距离。
其他文献
在刑事案件中,精神病人犯罪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犯罪,由于其嫌疑人是精神病患者,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这一类犯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近年来精神病人犯罪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07年以来,沛县检察院办理精神病人犯罪案件10件10人,特别是今年以来,精神病人暴力型犯罪呈高发趋势。应该引起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地位底层,由
期刊
摘要: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或证据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或者裁定的行为,俗称“打假官司”。在虚假诉讼越演越烈的趋势下,如不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那么将使更多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将影响我们建立会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主要从虚假诉讼存在的形式、原因和法律对虚假诉讼的对策上予以阐述,并明确提
期刊
普通程序简化审是一种创新,是对我国现有普通程序的一种完善。所谓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就是指对部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简化审理程序,快速审结案件的一种审理方式。它的目的是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实现诉讼经济原则。作为高检院2000年度公诉工作六项改革的内容之一,经过几年的试点,它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庭审重点不突出,庭审质量与效率不高等现状,突出了控辩色彩,强化了庭审功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从农村转到城镇,流动农民及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农民工子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群体,其权益保护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分析非政府组织对保护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现状与作用。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农民工;教育平等    实施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责任,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受教育者的义务也是受教育者的权利。如果仅
期刊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因此,做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全国检察机关8
期刊
摘要:民事纠纷很难用大是大非的标准来简单地判断对与错,通常涉及到情、理、法的“碰撞”,也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易发地带。亲戚、朋友或邻里时有打官司打成了路人的情况,甚至还有“一场官司三代仇”的现象出现。民事行政检察如何不偏不倚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化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办理的一起“父债子还”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以及对冲突碰撞的析理决断,最终促成案件再审改判,以个案分析了善解情理法
期刊
为了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佛山市检察机关设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未成年入案件检察部门,即在检察系统中专门负责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部门,主要负责所有涉及未成年人(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申诉人)的侦查监督、审查起诉、民事行政检察、监所检察、控告申诉等案件,并负责对在校学生和校外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同时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未成年犯罪嫌
期刊
直接言词原则是大陆法系各国刑事审判中普遍确立的基本原则。英美法系国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直接言词原则,但其传闻证据规则却与直接言词原则具有极为相似的功能。不仅如此,这种传闻证据规则在诸多方面甚至体现出了比直接言词原则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直接言词原则又是一项世界性的刑事审判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实际上包含着两项原则即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是指办理案件的法官、陪审员必须与诉讼当事人和其
期刊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第l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
期刊
刑罚执行作为刑事诉讼的最后环节,承担着惩治和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终极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稳定。长期以来,我国只注重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而忽视执行工作,使得刑罚执行成为法制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减刑、假释作为教育改造、兑现政策的重要法律手段和是否严格执行保外就医制度,是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容易滋生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环节。    1、检察机关在刑罚执行监督工作的重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