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针刺加白虎桂枝汤(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加消炎痛(对照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82例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1周后对疗效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4%,对照组75.0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9.45,P<0.01);血尿酸与血沉两项化验指标显示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加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卓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主题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针刺疗法 穴,阿是穴 穴,足三里 白虎桂枝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28-02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自2002年,笔者采用针刺加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
4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0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者2年;血尿酸(SUA)358~768umol/L,平均563umol/L;血沉48mm/h~80mm/h,平均64mm/h。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1岁,平均50.5岁;病程最短的半天,病程最长2年;血尿酸(SUA)365~753umol/L,平均559umol/L;血沉32mm/h~87mm/h,平均59.5mm/h。
1.2诊断标准:参照《1997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1]确定诊断
标准。⑴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⑵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结节中含尿酸盐结晶。⑶具备以下12条中6条或6条以上者;a.急性关节炎发作多于1次;b.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c.急性单关节炎发作;d.患病关节可见皮肤呈暗红色;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f.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跗骨关节;h有可疑痛风结节;i.高尿酸血症;j.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k. 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l.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符合以上⑴、⑵、⑶中任何一个条件者即可诊断为痛风。
2. 治疗方法:治疗组:⑴针刺疗法: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支沟、内庭、三阴交,1日1次,7天1疗程,⑵中药疗法:以《金匮要略》中白虎桂枝汤加减,方药如下:生石膏(先煎)、银花藤、生地各30g,知母、桂枝、姜黄、黄柏、防己、桑枝、丹皮各10g, 连翘、威灵仙、海桐皮各15g,生甘草6g,1d1剂,水煎分2次服,7剂为1疗程。
对照组:⑴秋水仙碱:可每小时口服0.5mg或每2小时口服1mg,
或者第1小时为1mg,以后每小时分别为0.5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或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或已用至大剂量6mg时停用。⑵口服消炎痛胶囊,
日服3次 ,每次50mg,疗程1周。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痛风疗效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变;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2例,痊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4%;对照组40例,痊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75.00%。
3.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见表1。
4. 病案举例:
王某,男、30岁,干部,已婚,于2010年饮酒后夜间突发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忍,难以入眠。化验结果:白细胞计数15×109/L,血尿酸433 umol/L。自述经服痛风定胶囊4粒、一日三次、口服后症状好转。其后就经常因为饮酒、感冒、劳累后容易复发。于2012年6月11日来我门诊,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伴左足跟疼痛,午夜后加重,得冷稍舒,痛不可触,伴口渴,烦闷不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白细胞计数15.4×109/L,血尿酸441.9 umol/L。双足拍片正常。中医诊断:痹病(风湿热痹),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按上法针刺,取穴右第一跖趾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支沟、内庭、三阴交,每天针刺1次,7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共3疗程。中药按上方上法服3疗程后,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无红肿热痛,白细胞和血尿酸化验已经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病程颇长,未累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寿命,且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如防治不当,不仅急性发作有很大痛苦,且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大大影响其生活质量。有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但尽管尿毒症是17%~25%痛风患者的致死原因,由于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故大多数痛风患者是死于心脏和脑血管病(60%)或恶性疾病[2]。痛风常用西药如消炎痛、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糖皮质激素,西药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大。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痛风、历节或脚气等范畴。痛风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内生湿邪,郁而化热,复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热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邪热壅于经络、关节,以致气血郁滞不通,导致受累关节红肿热痛,而形成风湿热痹。针刺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是腧穴的近治作用,起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清热利湿,支沟泄热通便、内庭为足阳明经远端取穴,可清泄阳明火热之邪。中药以《金匮要略》中白虎桂枝汤加减,方中生石膏、知母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银花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散风,姜黄、防己、桑枝、威灵仙、海桐皮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生甘草调和诸药。综上所述针刺配合中药达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藏药网:
http://www.zyao.cn/news/goutC/067211550541886967.shtml
[2] 尹培达,余步云.风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9:324.
主题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针刺疗法 穴,阿是穴 穴,足三里 白虎桂枝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28-02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自2002年,笔者采用针刺加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
4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0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者2年;血尿酸(SUA)358~768umol/L,平均563umol/L;血沉48mm/h~80mm/h,平均64mm/h。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1岁,平均50.5岁;病程最短的半天,病程最长2年;血尿酸(SUA)365~753umol/L,平均559umol/L;血沉32mm/h~87mm/h,平均59.5mm/h。
1.2诊断标准:参照《1997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1]确定诊断
标准。⑴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⑵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结节中含尿酸盐结晶。⑶具备以下12条中6条或6条以上者;a.急性关节炎发作多于1次;b.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c.急性单关节炎发作;d.患病关节可见皮肤呈暗红色;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f.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跗骨关节;h有可疑痛风结节;i.高尿酸血症;j.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k. 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l.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符合以上⑴、⑵、⑶中任何一个条件者即可诊断为痛风。
2. 治疗方法:治疗组:⑴针刺疗法: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支沟、内庭、三阴交,1日1次,7天1疗程,⑵中药疗法:以《金匮要略》中白虎桂枝汤加减,方药如下:生石膏(先煎)、银花藤、生地各30g,知母、桂枝、姜黄、黄柏、防己、桑枝、丹皮各10g, 连翘、威灵仙、海桐皮各15g,生甘草6g,1d1剂,水煎分2次服,7剂为1疗程。
对照组:⑴秋水仙碱:可每小时口服0.5mg或每2小时口服1mg,
或者第1小时为1mg,以后每小时分别为0.5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或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或已用至大剂量6mg时停用。⑵口服消炎痛胶囊,
日服3次 ,每次50mg,疗程1周。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痛风疗效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变;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2例,痊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4%;对照组40例,痊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75.00%。
3.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见表1。
4. 病案举例:
王某,男、30岁,干部,已婚,于2010年饮酒后夜间突发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忍,难以入眠。化验结果:白细胞计数15×109/L,血尿酸433 umol/L。自述经服痛风定胶囊4粒、一日三次、口服后症状好转。其后就经常因为饮酒、感冒、劳累后容易复发。于2012年6月11日来我门诊,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伴左足跟疼痛,午夜后加重,得冷稍舒,痛不可触,伴口渴,烦闷不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白细胞计数15.4×109/L,血尿酸441.9 umol/L。双足拍片正常。中医诊断:痹病(风湿热痹),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按上法针刺,取穴右第一跖趾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支沟、内庭、三阴交,每天针刺1次,7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共3疗程。中药按上方上法服3疗程后,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无红肿热痛,白细胞和血尿酸化验已经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病程颇长,未累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寿命,且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如防治不当,不仅急性发作有很大痛苦,且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大大影响其生活质量。有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但尽管尿毒症是17%~25%痛风患者的致死原因,由于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故大多数痛风患者是死于心脏和脑血管病(60%)或恶性疾病[2]。痛风常用西药如消炎痛、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糖皮质激素,西药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大。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痛风、历节或脚气等范畴。痛风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内生湿邪,郁而化热,复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热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邪热壅于经络、关节,以致气血郁滞不通,导致受累关节红肿热痛,而形成风湿热痹。针刺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是腧穴的近治作用,起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清热利湿,支沟泄热通便、内庭为足阳明经远端取穴,可清泄阳明火热之邪。中药以《金匮要略》中白虎桂枝汤加减,方中生石膏、知母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银花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散风,姜黄、防己、桑枝、威灵仙、海桐皮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生甘草调和诸药。综上所述针刺配合中药达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藏药网:
http://www.zyao.cn/news/goutC/067211550541886967.shtml
[2] 尹培达,余步云.风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