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2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21-0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综合征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推拿治疗有一定风险,与脊髓型颈椎病一起被某些医学界权威列为推拿禁忌症。本人自2000年开始至今收治了48例本病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48例,男18例,女30例;最小者44岁,最大者75岁,其中44~50岁者8例,51~60岁者20例,61~70岁者14例,70岁以上者6例。
患者颈肩痛或枕区痛、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视物模糊,有时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持物不稳及猝然晕倒。往往因头部转动而发作,改变为正常位置可迅速好转。少数病例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假性心绞痛等症状。
笔者收治的48例患者中18人有不同程度的头痛,4人血压偏高,14人血压偏低,6人血压不稳定,余者血压正常;4人伴有耳鸣;30人一侧上肢麻木无力,其中4人伴同侧下肢麻木,X光片显示30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2 治疗方法及过程
2.1患者取俯卧位,将头探出床外,头正颈直,双上肢曲肘置于两侧。术者在脊柱两侧背俞穴处施掌推、掌根揉、肘拨等法。点肺俞、心俞、天宗、肩贞等穴。
2.2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前方,一手穿过其颈后以中指、无名指勾拨对侧颈部大筋(自上而下)然后换另手重复上法;接著双手多指对揉两侧颈部大筋(自上而下),点风池、风府,轻缓垂直拔伸颈部片刻。
2.3患者取俯坐位,前臂屈曲放于桌面,将头置于双臂背侧。术者轻握拳,用指背自上而下梳理其颈部大筋10余次,然后双拇指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分别拨两侧大筋数遍,接着用双拇指自上而下对按两侧大筋数遍,从风府至大椎间用拇指弹拨颈韧带数遍。
2.4患者仍取坐位,挺胸抬头。术者用双手掌根(相当于豌豆骨处)分别置风池与对侧头维穴处相对按压片刻,再交替进行按压另侧。可以起镇头痛作用(高血压患者和动脉硬化患者慎用)。在头部以十指抓法、扣击法,使其头清目明,同时向上拔伸颈部片刻,(一手托后枕部,另手用肘置下颌部)稍作停留再迅速向上伸引1次,再在对侧重复使用1次。注意绝对不可扭转颈部以免发生意外(昏厥或猝倒)。
2.5辨证取穴:颈项僵直者,拿肩颈,对点肩贞、肩内俞;偏头痛者,掐曲池、合谷;恶心眩晕者,点内关、三阴交;头顶痛者加点涌泉、太冲。2.6横搓大椎穴200余次,轻轻拍打肩背部数次结束。
3 疗效标准及疗效
3.1痊愈:症状全部消失,3年以上无复发者14例(占29%)。
3.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反复,有过轻微眩晕者16例(占33%),其中6例复诊治疗。
3.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但是3年内有过多次反复者6例(占13%)。
3.4无效:虽在治疗期间有所好转,但终止治疗后疗效不佳者12例(占25%)。
本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最长者10余个疗程,最短者仅3天。
4典型病例
刘某,女,49岁,2008年4月初诊。主诉:头痛、目眩3个月余,尤以晨起为重。醒后不敢睁眼,稍动即感房间、床旋转倾斜,20分钟后慢慢翻身起床。经地区医院X光与CT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以静脉滴注15日,小针刀松解术治疗20次均不见效。来我诊所治疗,按上述疗法治疗3天症状明显减轻,10日后基本消失,又经1个疗程巩固治疗而治愈,1年后随访无明显反复。
5 讨论与体会
5.1人体颈部损伤,劳累过度以及局部感受风寒湿之邪,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随年龄增大均可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和错位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钩椎关节出现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或后伸性锥体半脱位使上关节突向前滑脱或关节突骨刺或后侧型颈椎间盘突出,不仅可引起颈周围组织痉挛、炎症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使供血受阻,导致交感神经丛甚至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发生痉挛,而且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使供血受阻,进一步导致脑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
5.2椎动脉型颈椎病必须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①美尼尔氏症:平时症状不显,往往因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工作疲劳和强视某物而突然发作,眼球震颤,怕光,伴有恶心呕吐等症;②内听动脉拴塞:突然发作耳鸣、耳聋、眩晕,症状严重无间歇性。
5.3俯卧位进行推按揉拨等手法目的是松解肌筋,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对成年妇女,较肥胖者应慎用,以免胸部不适。
5.4仰卧位进行勾拔,相对按揉颈部两侧大筋是在肌肉、韧带十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有利于力的渗透,从而使深层的挛缩的短而细的肌纤维恢复常态。仰卧位牵伸颈部是在比较安全的前提下使轻微紊乱的颈椎小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头痛、头晕的目的。
5.5俯坐位梳理、弹拨、相对按揉等手法,能使颈部肌肉韧带进一步放松,使僵硬的肌肉和老化的韧带恢复其弹性和柔韧性,缓解或解除其对椎动脉的挤压以使血流畅通,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两次拔伸颈部可以使扭曲的椎动脉充分理顺,拉直同样可以使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增加进而改变脑部的微循环,解除本病的主要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会伴有神经根型、交干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本文不做赘述。
作者简介
李海涛,男,于1978年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1996年就读于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现河南推拿职业学院),于1999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兰州市盲人福利按摩院从事按摩工作.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综合征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推拿治疗有一定风险,与脊髓型颈椎病一起被某些医学界权威列为推拿禁忌症。本人自2000年开始至今收治了48例本病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48例,男18例,女30例;最小者44岁,最大者75岁,其中44~50岁者8例,51~60岁者20例,61~70岁者14例,70岁以上者6例。
患者颈肩痛或枕区痛、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视物模糊,有时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持物不稳及猝然晕倒。往往因头部转动而发作,改变为正常位置可迅速好转。少数病例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假性心绞痛等症状。
笔者收治的48例患者中18人有不同程度的头痛,4人血压偏高,14人血压偏低,6人血压不稳定,余者血压正常;4人伴有耳鸣;30人一侧上肢麻木无力,其中4人伴同侧下肢麻木,X光片显示30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2 治疗方法及过程
2.1患者取俯卧位,将头探出床外,头正颈直,双上肢曲肘置于两侧。术者在脊柱两侧背俞穴处施掌推、掌根揉、肘拨等法。点肺俞、心俞、天宗、肩贞等穴。
2.2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前方,一手穿过其颈后以中指、无名指勾拨对侧颈部大筋(自上而下)然后换另手重复上法;接著双手多指对揉两侧颈部大筋(自上而下),点风池、风府,轻缓垂直拔伸颈部片刻。
2.3患者取俯坐位,前臂屈曲放于桌面,将头置于双臂背侧。术者轻握拳,用指背自上而下梳理其颈部大筋10余次,然后双拇指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分别拨两侧大筋数遍,接着用双拇指自上而下对按两侧大筋数遍,从风府至大椎间用拇指弹拨颈韧带数遍。
2.4患者仍取坐位,挺胸抬头。术者用双手掌根(相当于豌豆骨处)分别置风池与对侧头维穴处相对按压片刻,再交替进行按压另侧。可以起镇头痛作用(高血压患者和动脉硬化患者慎用)。在头部以十指抓法、扣击法,使其头清目明,同时向上拔伸颈部片刻,(一手托后枕部,另手用肘置下颌部)稍作停留再迅速向上伸引1次,再在对侧重复使用1次。注意绝对不可扭转颈部以免发生意外(昏厥或猝倒)。
2.5辨证取穴:颈项僵直者,拿肩颈,对点肩贞、肩内俞;偏头痛者,掐曲池、合谷;恶心眩晕者,点内关、三阴交;头顶痛者加点涌泉、太冲。2.6横搓大椎穴200余次,轻轻拍打肩背部数次结束。
3 疗效标准及疗效
3.1痊愈:症状全部消失,3年以上无复发者14例(占29%)。
3.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反复,有过轻微眩晕者16例(占33%),其中6例复诊治疗。
3.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但是3年内有过多次反复者6例(占13%)。
3.4无效:虽在治疗期间有所好转,但终止治疗后疗效不佳者12例(占25%)。
本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最长者10余个疗程,最短者仅3天。
4典型病例
刘某,女,49岁,2008年4月初诊。主诉:头痛、目眩3个月余,尤以晨起为重。醒后不敢睁眼,稍动即感房间、床旋转倾斜,20分钟后慢慢翻身起床。经地区医院X光与CT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以静脉滴注15日,小针刀松解术治疗20次均不见效。来我诊所治疗,按上述疗法治疗3天症状明显减轻,10日后基本消失,又经1个疗程巩固治疗而治愈,1年后随访无明显反复。
5 讨论与体会
5.1人体颈部损伤,劳累过度以及局部感受风寒湿之邪,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随年龄增大均可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和错位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钩椎关节出现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或后伸性锥体半脱位使上关节突向前滑脱或关节突骨刺或后侧型颈椎间盘突出,不仅可引起颈周围组织痉挛、炎症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使供血受阻,导致交感神经丛甚至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发生痉挛,而且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使供血受阻,进一步导致脑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
5.2椎动脉型颈椎病必须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①美尼尔氏症:平时症状不显,往往因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工作疲劳和强视某物而突然发作,眼球震颤,怕光,伴有恶心呕吐等症;②内听动脉拴塞:突然发作耳鸣、耳聋、眩晕,症状严重无间歇性。
5.3俯卧位进行推按揉拨等手法目的是松解肌筋,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对成年妇女,较肥胖者应慎用,以免胸部不适。
5.4仰卧位进行勾拔,相对按揉颈部两侧大筋是在肌肉、韧带十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有利于力的渗透,从而使深层的挛缩的短而细的肌纤维恢复常态。仰卧位牵伸颈部是在比较安全的前提下使轻微紊乱的颈椎小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头痛、头晕的目的。
5.5俯坐位梳理、弹拨、相对按揉等手法,能使颈部肌肉韧带进一步放松,使僵硬的肌肉和老化的韧带恢复其弹性和柔韧性,缓解或解除其对椎动脉的挤压以使血流畅通,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两次拔伸颈部可以使扭曲的椎动脉充分理顺,拉直同样可以使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增加进而改变脑部的微循环,解除本病的主要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会伴有神经根型、交干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本文不做赘述。
作者简介
李海涛,男,于1978年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1996年就读于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现河南推拿职业学院),于1999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兰州市盲人福利按摩院从事按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