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以了解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为主,以学习写说明文作为主要目标。本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太阳》,这篇课文语言风格平实,抓住了太阳鲜明的特点,将太阳介绍得清楚明白,是说明文中的典型范例。如何将阅读与表达巧妙关联?如何在阅读与写作中架起桥梁呢?笔者就以《太阳》这篇精读课文为例,谈谈说明文在关注文体形式、把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推进的表达策略。
一、概括性表达——检索、摘要
本单元的导语页上非常明确地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说明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即通过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介绍事物的一些特点,一般都是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相关联的意思。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典型特征,在初读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检索和摘要的能力。
检索是指从文本资料、网络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资料的过程。说明文介绍的内容比较集中,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学生对于知识信息的把握是比较精准的,提取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说,检索难度不大。摘要就是提要内容,摘取要点。结合说明文的文本特点,提取要点的过程也是一目了然。教学时教师可用“聊读”的方式,以“这篇文章介绍了太阳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个大问题统领,在学生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信息,并在师生对话中提取关键信息,将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本内容。
不管是检索还是摘要,都需要一种概括能力。其实学生有一定的概括基础,但在概括知识内容时,如果过分强调其知识性,那学生会被某些专业的术语限制住思维,课堂效果可能会沉闷无趣。所以,在关注概括性表达的同时不要缺失趣味性。如教学《太阳》时,教师在厘清课文脉络的环节,通过“一站到底”知识抢答的形式,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自然呈现出来,做到了概括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二、条理性表达——关联、推理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说明文在表达形式方面,更严谨,更有条理。教学时需关注行文的谋篇布局,对于句与句的关联要明确,要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学会推理和演绎。
如《太阳》在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时,从正反两方面来写,“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对应结尾段的“没有草、木、鸟、兽”,另外作者具体写了雨、雪、风的形成,与结尾段“没有风、雪、雨、露”相照应,文本的条理性表达本身就是科学家得出结论的推想过程。教学时可结合这样的叙述层次来展开,可以设计这样的流程:
1.自由朗讀第4~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的特点的?
2.生交流,明确作者是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这一特点的。
3.重点讲解煤炭的形成原理。提问:能不能不举这个例子呢?让学生明确:即使是埋在地下的煤炭,居然也和太阳有关,有力地证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如果没有了太阳,将会怎样呢?用“如果没有太阳,(
一、概括性表达——检索、摘要
本单元的导语页上非常明确地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说明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即通过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介绍事物的一些特点,一般都是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相关联的意思。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典型特征,在初读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检索和摘要的能力。
检索是指从文本资料、网络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资料的过程。说明文介绍的内容比较集中,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学生对于知识信息的把握是比较精准的,提取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说,检索难度不大。摘要就是提要内容,摘取要点。结合说明文的文本特点,提取要点的过程也是一目了然。教学时教师可用“聊读”的方式,以“这篇文章介绍了太阳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个大问题统领,在学生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信息,并在师生对话中提取关键信息,将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本内容。
不管是检索还是摘要,都需要一种概括能力。其实学生有一定的概括基础,但在概括知识内容时,如果过分强调其知识性,那学生会被某些专业的术语限制住思维,课堂效果可能会沉闷无趣。所以,在关注概括性表达的同时不要缺失趣味性。如教学《太阳》时,教师在厘清课文脉络的环节,通过“一站到底”知识抢答的形式,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自然呈现出来,做到了概括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二、条理性表达——关联、推理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说明文在表达形式方面,更严谨,更有条理。教学时需关注行文的谋篇布局,对于句与句的关联要明确,要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学会推理和演绎。
如《太阳》在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时,从正反两方面来写,“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对应结尾段的“没有草、木、鸟、兽”,另外作者具体写了雨、雪、风的形成,与结尾段“没有风、雪、雨、露”相照应,文本的条理性表达本身就是科学家得出结论的推想过程。教学时可结合这样的叙述层次来展开,可以设计这样的流程:
1.自由朗讀第4~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的特点的?
2.生交流,明确作者是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这一特点的。
3.重点讲解煤炭的形成原理。提问:能不能不举这个例子呢?让学生明确:即使是埋在地下的煤炭,居然也和太阳有关,有力地证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如果没有了太阳,将会怎样呢?用“如果没有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