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学生可通过音乐课中的情感体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发展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审美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怎样理解“乐学”呢?乐学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师生在心境愉快、情感融洽的情况下教与学。显而易见,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所以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情世界也会潜移默化地被熏染,从而通过学习关爱周边的人、事和物,对生活的态度也会积极乐观,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一、应用多媒体,触动心弦
音乐课是一门有情感的艺术课,音乐凝聚情感,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学生的演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才会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如二年级的欣赏曲《口哨与小狗》,全曲分为三个片段,分别描述“出游”、“玩耍”、“回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光听是很难理解的。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我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MTV画面,并且配以简单的动作表演,学生对曲子内容的认识就会在听觉与视觉中完成。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音乐形象,在这基础上,再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就轻而易举了。多媒体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运用恰当,有效地服务于教学重点与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扮演角色,提高效率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当音乐教师与学生成了“朋友”时,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时,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和生机。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换角色,换换“面孔”,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
在教学一年级欣赏曲《小星星变奏曲》时,我先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远者”,而是和自己接触的“近者”。例如:在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轻轻地走到学生中间坐下,与学生处在同一学习环境中,边提问边用适当肢体语言稍做提示:“音乐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强、时而弱,想一想它表现了哪几种小星星在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一下子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紧接着,我让学生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星星。他们表现出的星星多样、丰富,令人欣喜。在学习另外一课《春天来了》时,有一个音乐游戏叫“异曲同唱”,分别是歌曲《小星星》和这首歌的旋律,我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学习歌曲,并提出问题指引学生,这两首歌曲旋律相似,只是节奏略有变化。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歌曲学习,俨然一个个“小老师”。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陶冶。通过一次次教学实践,我领悟到在情感体验中营造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学生能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体验情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端正姿态,增进情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音乐教学中,我与学生关系相处融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每堂音乐实践活动。我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和优美恰当的体态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合作、共同学习,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教室。
在教学欣赏作品《在钟表店里》一课时,我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随着音乐的不同变化同乐共舞。课上,我经常以蹲着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我尊重学生人格,采纳学生意见并融于他们之中,与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游戏,其乐无穷。我们要经常“蹲”下来,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审视、反省教学,是否是学生所爱的,是否是学生所梦想的。师生平等相处,一定最受学生欢迎。这能让学生在与教师共同的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快乐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其实很是排斥京剧的学习,我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最开始安排的是《走圆场》的学习,我先给学生观看了视频,接下来我亲自示范了几个简单有趣的京剧动作,在一片叫好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小小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现了,一堂课丰富有趣,学生学习积极。
教师应该是最富有感情和理智的,不僅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心教学,用心沟通,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的精雕细刻,让学生通过音乐感知内心情感,心灵受到震撼。
要“以情感为核心”,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审美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怎样理解“乐学”呢?乐学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师生在心境愉快、情感融洽的情况下教与学。显而易见,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所以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情世界也会潜移默化地被熏染,从而通过学习关爱周边的人、事和物,对生活的态度也会积极乐观,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一、应用多媒体,触动心弦
音乐课是一门有情感的艺术课,音乐凝聚情感,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学生的演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才会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如二年级的欣赏曲《口哨与小狗》,全曲分为三个片段,分别描述“出游”、“玩耍”、“回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光听是很难理解的。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我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MTV画面,并且配以简单的动作表演,学生对曲子内容的认识就会在听觉与视觉中完成。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音乐形象,在这基础上,再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就轻而易举了。多媒体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运用恰当,有效地服务于教学重点与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扮演角色,提高效率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当音乐教师与学生成了“朋友”时,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时,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和生机。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换角色,换换“面孔”,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
在教学一年级欣赏曲《小星星变奏曲》时,我先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远者”,而是和自己接触的“近者”。例如:在学生欣赏歌曲时,我轻轻地走到学生中间坐下,与学生处在同一学习环境中,边提问边用适当肢体语言稍做提示:“音乐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强、时而弱,想一想它表现了哪几种小星星在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一下子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紧接着,我让学生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星星。他们表现出的星星多样、丰富,令人欣喜。在学习另外一课《春天来了》时,有一个音乐游戏叫“异曲同唱”,分别是歌曲《小星星》和这首歌的旋律,我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学习歌曲,并提出问题指引学生,这两首歌曲旋律相似,只是节奏略有变化。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歌曲学习,俨然一个个“小老师”。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陶冶。通过一次次教学实践,我领悟到在情感体验中营造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学生能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体验情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端正姿态,增进情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音乐教学中,我与学生关系相处融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每堂音乐实践活动。我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和优美恰当的体态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合作、共同学习,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教室。
在教学欣赏作品《在钟表店里》一课时,我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随着音乐的不同变化同乐共舞。课上,我经常以蹲着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我尊重学生人格,采纳学生意见并融于他们之中,与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游戏,其乐无穷。我们要经常“蹲”下来,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审视、反省教学,是否是学生所爱的,是否是学生所梦想的。师生平等相处,一定最受学生欢迎。这能让学生在与教师共同的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快乐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其实很是排斥京剧的学习,我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最开始安排的是《走圆场》的学习,我先给学生观看了视频,接下来我亲自示范了几个简单有趣的京剧动作,在一片叫好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小小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现了,一堂课丰富有趣,学生学习积极。
教师应该是最富有感情和理智的,不僅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心教学,用心沟通,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的精雕细刻,让学生通过音乐感知内心情感,心灵受到震撼。
要“以情感为核心”,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