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存的明清两朝上党地区的府县方志数量颇多。从文本整体的角度看,明清两朝的上党方志文本上存在着延续性;而从文本细部看,上党地区的志书则存在着套志、繁志、简志三种大的类型。以《弘治潞州志》为首的套志在将县志附属与州志之中,属于特例,也使得珍贵的前朝文本得以保存;繁志则以内容丰富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简志作为繁志的增补,可补繁志记载内容之不足。把握这些志书的书写特点,对于研究明清时期上党地方社会、社会地理等大有助益。
【关键词】 明清上党;府县方志;地方社会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明清潞泽府县方志风俗观研究”(2019XSY010)结项成果。
“上党从来天下脊”。在三晋大地上,上党地区由于地域相对封闭、地势险要,在文化上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而研究上党地区,府县方志是基础的研究文史材料。恰如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所言,“郡之有志,尤国之有史”,方志于地方社会研究之重要性不言而愈。而在现存的上党府县方志中,以清代居首,明代次之,这为研究明清时期上党地方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
明清两朝方志编修较之宋元更为频繁。沿着宋代形成的“下轿伊始问志书”的传统,明清二朝统治者对方志编修极为重视。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即令魏俊民等大臣“类编天下州郡形势,降附始末”,对帝国统辖范围内的山川水文进行描绘。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年为修一统志则颁布了修志凡例,对方志的类目及其记载范围进行了规定。上党地区现存方志多为嘉靖、万历二朝所作,然据《弘治潞州志》所录《拙庵杜先生行状》,潞州下辖的壶关县确曾于明初纂修方志,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州县悉数为之,难于考证。虽则明初上党方志并无存留,但明朝中后期的方志显然只是在永乐朝凡例的基础上稍加调整为之,可见国家层面倡导对地方修志的深远影响。
清代受前朝影响,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皆对纂修《一统志》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康熙帝曾于康熙十一年、二十一年下诏纂修《一统志》,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方志搜集工作,“诏天下府、州、县各以其志来上”,并且要求“省征于郡,郡征于县,俾各分条别类,编次成书”,同明代相比,清代的志书修纂进一步将明代逐级修志、颁布凡例、呈报上级的制度进行了强化,这就使得清朝志书的修纂更为频繁且佳作频出。
当然,中央政府的诏命与地方上的执行始终存在着差异。明清而来,“皇权不下县”,虽则有制命为约束,但限于本区域政治经济因素、地方势力、官僚知识水平与积极性的影响,志书呈现出繁、简不同及体例上的差异。解读方志,首先应当对体例进行分析。据考察,上党地区的方志可分为套志、繁志、简志三类。
一、套志
首先说套志。所谓套志者,即在州府志之中套有其下属县邑志书的形式。这类志书在上党府县志书中仅一例,即《弘治潞州志》。此志书由时任潞州知州马暾纂辑,共分十一卷四十二目,按照“总-分”的模式编写,其中第一卷至第五卷对潞州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叙说,具体而言,第一卷从地理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分建置沿革志、郡名志、分野志、疆域志、风俗志、形胜志、城郭志、山川志、土产志、田赋志、户口志、藩府志、公署志十二目。
第二卷主要则主要从公共建筑、聚落等的角度进行了记载,分学校志、坛壝志、宫室志、铺舍志、闾里志、寺观志、祠庙志、陵墓志、古迹志、职官志、封建志等十一目。
第三卷主要从对潞州历史的人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记载,分名宦志、流寓志、人物志、孝义志、列女志、科贡志、方技志、玄释志、灾祥志九目。
第四、第五卷为祠翰志,记载潞州历代人物所作诗文。与明代上党地区其它志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弘治潞州志》在第六至第十一卷分別对其时下辖的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六县进行了叙说,但具体到每县,其每卷内部的结构则与第一至五章对潞州整体介绍的卷目设置相同。也正因为此,长子县史志办公室在整理明清长子县志时,将《弘治潞州志》之长子卷亦收录其中。当然,这种写法在上党方志中仅此孤例,然其却保存了上党地区六县的目前可见最早的志书记载,因而弥足珍贵。
二、繁志
繁志则数量颇多。所谓繁志,一则篇幅较大,府志多在65-70卷,县志则有30-40卷,往往有30、40万言。内容上,繁志往往山川地理、人物、艺文备载,全方位地反映出一县之历史及当世的概况。就明代而言,府志中《万历潞安府志》《万历泽州府志》,县志中的《万历沁源县志》《天启潞城县志》皆堪称之为繁志。而到了清代,府县方志更以繁志为主流。在官方颁布的修志凡例影响下,州县政府以县令为主修官,聘请地方名士或修志专家主笔撰写,正如《道光壶关县志》所言,为了修成志书“咨之耆旧,索之家乘,搜之碑碣,参之簿牒,质之经史”,动用一县之人力物力修志。繁志的大量纂修,对于保存文史资料大有裨益。
与繁志相比,简志一则篇幅不长,二则类目设置简单。出现这类志书的原因,一则志书或有散佚,二则前志毕备,续志只是稍作补充,三则由于各种原因,志书只是草草为之。在明代方志中,《正德长子县志》当属此类。据《康熙长子县志》收录的明万历年间志书序文所言,“长子故有志,不知作者为谁,草创之始,肤皮立项”,以《正德长子县志》现存文本观之,第一卷已佚,仅有第二卷而已,其中有礼仪志、制命志、纪述志、题咏志四目。和现存的其它几部明代志书比较起来,其内容确如万历时的长子县令崔尔进之言,“草创之始”。于志书而言,其确实不是一部成熟的志书。但其志风简洁,却带表了自明而来的修志风格之一端。
三、简志
简志的另一种类型是续志。所谓续志,与创修志及重修志不同,是在前志基础上进行的续补之作。明代方志中没有这样的作品,清代志书中则集中出现在光绪时期。《沁州复续志》(1880)、《襄垣县续志》(1880)、《壶关县续志》(1881)、《凤台县续志》(1882)、《黎城县续志》(1883)。光绪一朝的续志相比起清代中期卷帙繁浩的志书来说,一般仅设二到四卷,多的如《黎城县志》也不过九卷而已。所谓续,只是在内容上做了增补。它们与上党其它时期的方志相互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明清地方百科全书。 简志的另一种形式是乡土志。在清代末期,由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中枢掀起了预备立宪风潮,社会上救亡图存的声音愈演愈烈。也就是在这时,一种蒙学读物应运而生,名为《xx乡土志》。乡土志作为蒙学课本,体例较之其它时期的志书更为简单,行文则多用骈文,易于孩童记诵。但由于编纂者多为当地宿儒,故而其内容安排仍未能逃出传统方志的藩篱。据巴兆祥《方志学新论》中的统计,山西在此时共产生了七部乡土志,其中上党地区仅有阳城县编纂了《阳城县乡土志》。《阳城乡土志》由光绪年间阳城名士杨念先纂修而成,初为散体,为便童蒙记诵,又有骈体版问世。散体下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氏族、户口、人类、实业九门,骈体与散体相比则增加了宗教、地理两门。诚如时任阳城县令沈继焱在序文中总结的:“词多骈偶,取其易吟诵也;字惟浅近,取其无留滞也;文戒冗長,取其便记忆也。由此以及《括地》《食货》等志融会贯通。”相较于传统方志,阳城乡土志体裁短小,语言通俗,易于记诵,虽在我国的方志编纂史上昙花一现,却不失为一时之风格。
综上所述,明清二朝上党地区方志迭出,当中不乏佳作。有卷帙浩繁之作,也有短小精悍之笔。或者仓促而为之,或竭尽地方府县之力编修。无论从存量还是体量、风格,都显示出一定的差异。除了像《弘治潞州志》这样的个例外,同一县域不同时期的志书,在纵向时间线上可视为历时系统,作为研究地方社会历代变迁之佐证;同一时期的志书,则可以从文本的对比中窥视编纂者的编修理念。起源于两汉时期的地方志,在经历了魏晋至隋唐的发展期、宋元定型期后,在明清两朝大放异彩。举凡地理沿革、历史变化、人物风流、历代诗文,莫不具备。且由于明清两朝自上而下编修志书,府县方志可基本包括到全国范围之内,这无疑为区域社会史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及跨区域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世数量过多,以至于绝大多数志书仅仅有影印本出版,这对于研究的开展是不力的。故而整理志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晰的把握其编修体例。总之,作为佐证的明清志书,其资料性值得重视;而作为研究对象的明清志书,文本的生成于编纂理念等,值得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宋)郑兴裔撰.广陵志序.郑忠肃毅公奏议遗集 卷下[M].四库全书.
[2]明太祖实录·卷59[M].四库全书.
[3](清)张可立.康熙兴化县志·兴化县志叙[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2:5.
[4](清)吴之彦:光绪重修丹阳县志·旧序[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2:27.
[5](清)茹金修,吕鸣歧纂·道光壶关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03.
[6]巴兆祥.方志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06:147.
[7](清)杨念先.阳城县乡土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08:8-9.
作者简介:
郭炳亮,男,汉族,山西壶关人,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
张大凡,男,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关键词】 明清上党;府县方志;地方社会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明清潞泽府县方志风俗观研究”(2019XSY010)结项成果。
“上党从来天下脊”。在三晋大地上,上党地区由于地域相对封闭、地势险要,在文化上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而研究上党地区,府县方志是基础的研究文史材料。恰如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所言,“郡之有志,尤国之有史”,方志于地方社会研究之重要性不言而愈。而在现存的上党府县方志中,以清代居首,明代次之,这为研究明清时期上党地方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
明清两朝方志编修较之宋元更为频繁。沿着宋代形成的“下轿伊始问志书”的传统,明清二朝统治者对方志编修极为重视。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即令魏俊民等大臣“类编天下州郡形势,降附始末”,对帝国统辖范围内的山川水文进行描绘。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年为修一统志则颁布了修志凡例,对方志的类目及其记载范围进行了规定。上党地区现存方志多为嘉靖、万历二朝所作,然据《弘治潞州志》所录《拙庵杜先生行状》,潞州下辖的壶关县确曾于明初纂修方志,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州县悉数为之,难于考证。虽则明初上党方志并无存留,但明朝中后期的方志显然只是在永乐朝凡例的基础上稍加调整为之,可见国家层面倡导对地方修志的深远影响。
清代受前朝影响,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皆对纂修《一统志》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康熙帝曾于康熙十一年、二十一年下诏纂修《一统志》,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方志搜集工作,“诏天下府、州、县各以其志来上”,并且要求“省征于郡,郡征于县,俾各分条别类,编次成书”,同明代相比,清代的志书修纂进一步将明代逐级修志、颁布凡例、呈报上级的制度进行了强化,这就使得清朝志书的修纂更为频繁且佳作频出。
当然,中央政府的诏命与地方上的执行始终存在着差异。明清而来,“皇权不下县”,虽则有制命为约束,但限于本区域政治经济因素、地方势力、官僚知识水平与积极性的影响,志书呈现出繁、简不同及体例上的差异。解读方志,首先应当对体例进行分析。据考察,上党地区的方志可分为套志、繁志、简志三类。
一、套志
首先说套志。所谓套志者,即在州府志之中套有其下属县邑志书的形式。这类志书在上党府县志书中仅一例,即《弘治潞州志》。此志书由时任潞州知州马暾纂辑,共分十一卷四十二目,按照“总-分”的模式编写,其中第一卷至第五卷对潞州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叙说,具体而言,第一卷从地理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分建置沿革志、郡名志、分野志、疆域志、风俗志、形胜志、城郭志、山川志、土产志、田赋志、户口志、藩府志、公署志十二目。
第二卷主要则主要从公共建筑、聚落等的角度进行了记载,分学校志、坛壝志、宫室志、铺舍志、闾里志、寺观志、祠庙志、陵墓志、古迹志、职官志、封建志等十一目。
第三卷主要从对潞州历史的人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记载,分名宦志、流寓志、人物志、孝义志、列女志、科贡志、方技志、玄释志、灾祥志九目。
第四、第五卷为祠翰志,记载潞州历代人物所作诗文。与明代上党地区其它志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弘治潞州志》在第六至第十一卷分別对其时下辖的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六县进行了叙说,但具体到每县,其每卷内部的结构则与第一至五章对潞州整体介绍的卷目设置相同。也正因为此,长子县史志办公室在整理明清长子县志时,将《弘治潞州志》之长子卷亦收录其中。当然,这种写法在上党方志中仅此孤例,然其却保存了上党地区六县的目前可见最早的志书记载,因而弥足珍贵。
二、繁志
繁志则数量颇多。所谓繁志,一则篇幅较大,府志多在65-70卷,县志则有30-40卷,往往有30、40万言。内容上,繁志往往山川地理、人物、艺文备载,全方位地反映出一县之历史及当世的概况。就明代而言,府志中《万历潞安府志》《万历泽州府志》,县志中的《万历沁源县志》《天启潞城县志》皆堪称之为繁志。而到了清代,府县方志更以繁志为主流。在官方颁布的修志凡例影响下,州县政府以县令为主修官,聘请地方名士或修志专家主笔撰写,正如《道光壶关县志》所言,为了修成志书“咨之耆旧,索之家乘,搜之碑碣,参之簿牒,质之经史”,动用一县之人力物力修志。繁志的大量纂修,对于保存文史资料大有裨益。
与繁志相比,简志一则篇幅不长,二则类目设置简单。出现这类志书的原因,一则志书或有散佚,二则前志毕备,续志只是稍作补充,三则由于各种原因,志书只是草草为之。在明代方志中,《正德长子县志》当属此类。据《康熙长子县志》收录的明万历年间志书序文所言,“长子故有志,不知作者为谁,草创之始,肤皮立项”,以《正德长子县志》现存文本观之,第一卷已佚,仅有第二卷而已,其中有礼仪志、制命志、纪述志、题咏志四目。和现存的其它几部明代志书比较起来,其内容确如万历时的长子县令崔尔进之言,“草创之始”。于志书而言,其确实不是一部成熟的志书。但其志风简洁,却带表了自明而来的修志风格之一端。
三、简志
简志的另一种类型是续志。所谓续志,与创修志及重修志不同,是在前志基础上进行的续补之作。明代方志中没有这样的作品,清代志书中则集中出现在光绪时期。《沁州复续志》(1880)、《襄垣县续志》(1880)、《壶关县续志》(1881)、《凤台县续志》(1882)、《黎城县续志》(1883)。光绪一朝的续志相比起清代中期卷帙繁浩的志书来说,一般仅设二到四卷,多的如《黎城县志》也不过九卷而已。所谓续,只是在内容上做了增补。它们与上党其它时期的方志相互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明清地方百科全书。 简志的另一种形式是乡土志。在清代末期,由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中枢掀起了预备立宪风潮,社会上救亡图存的声音愈演愈烈。也就是在这时,一种蒙学读物应运而生,名为《xx乡土志》。乡土志作为蒙学课本,体例较之其它时期的志书更为简单,行文则多用骈文,易于孩童记诵。但由于编纂者多为当地宿儒,故而其内容安排仍未能逃出传统方志的藩篱。据巴兆祥《方志学新论》中的统计,山西在此时共产生了七部乡土志,其中上党地区仅有阳城县编纂了《阳城县乡土志》。《阳城乡土志》由光绪年间阳城名士杨念先纂修而成,初为散体,为便童蒙记诵,又有骈体版问世。散体下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氏族、户口、人类、实业九门,骈体与散体相比则增加了宗教、地理两门。诚如时任阳城县令沈继焱在序文中总结的:“词多骈偶,取其易吟诵也;字惟浅近,取其无留滞也;文戒冗長,取其便记忆也。由此以及《括地》《食货》等志融会贯通。”相较于传统方志,阳城乡土志体裁短小,语言通俗,易于记诵,虽在我国的方志编纂史上昙花一现,却不失为一时之风格。
综上所述,明清二朝上党地区方志迭出,当中不乏佳作。有卷帙浩繁之作,也有短小精悍之笔。或者仓促而为之,或竭尽地方府县之力编修。无论从存量还是体量、风格,都显示出一定的差异。除了像《弘治潞州志》这样的个例外,同一县域不同时期的志书,在纵向时间线上可视为历时系统,作为研究地方社会历代变迁之佐证;同一时期的志书,则可以从文本的对比中窥视编纂者的编修理念。起源于两汉时期的地方志,在经历了魏晋至隋唐的发展期、宋元定型期后,在明清两朝大放异彩。举凡地理沿革、历史变化、人物风流、历代诗文,莫不具备。且由于明清两朝自上而下编修志书,府县方志可基本包括到全国范围之内,这无疑为区域社会史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及跨区域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世数量过多,以至于绝大多数志书仅仅有影印本出版,这对于研究的开展是不力的。故而整理志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晰的把握其编修体例。总之,作为佐证的明清志书,其资料性值得重视;而作为研究对象的明清志书,文本的生成于编纂理念等,值得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宋)郑兴裔撰.广陵志序.郑忠肃毅公奏议遗集 卷下[M].四库全书.
[2]明太祖实录·卷59[M].四库全书.
[3](清)张可立.康熙兴化县志·兴化县志叙[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2:5.
[4](清)吴之彦:光绪重修丹阳县志·旧序[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2:27.
[5](清)茹金修,吕鸣歧纂·道光壶关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03.
[6]巴兆祥.方志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06:147.
[7](清)杨念先.阳城县乡土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08:8-9.
作者简介:
郭炳亮,男,汉族,山西壶关人,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
张大凡,男,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