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    侃


龚    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医促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肿瘤委员会委员。擅长复杂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包括前列腺癌个体化规范化全程诊断治疗,复杂疑难性肾癌的全程化诊治,膀胱癌、肾盂/输尿管癌、肾上腺肿瘤等,以及复杂疑难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手术、药物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8年前,孙先生为了减脂买了一台健身器材在家锻炼,可这不练不要紧,一练却发现了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他在一次偶然的仰卧起坐锻炼后,出现双腿沉重、行走困难的症状,但自己没当回事,依旧坚持上班。随后,孙先生出现了低烧持续不退,在家吃药休息两天后,症状也没有好转。于是他赶忙到附近医院就诊,经过两次B超检查,竟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孙先生转去专科医院接受诊断,却被告知已是癌症晚期,希望渺茫,不如在有生之年及时行乐。“人的生命在癌症面前不值一提。”他在不敢相信的同时,也回忆起了自己半年前的一次常规体检。



  2012年5月,孫先生通过体检发现肾脏上有一个很小的肿物,大小仅有零点几厘米,医生建议他注意观察和定期复查。孙先生的身体一直很好,他自己根本没把这个“渺小”的东西放在眼里,只觉得它不痛不痒,也不影响生活,没有定期复查的必要,却没想到半年后再见到这个“小东西”,就已是癌症晚期。孙先生找到龚侃主任时,只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没想到却真的重获生机。

〇 两个动作,巧护膝关节和腰椎


  龚主任介绍,威胁孙先生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当时,孙先生的肿瘤已经长成了十几厘米大小,并且顺着人体最大的一条血管,也就是沿静脉腔继续向心脏方向生长。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说,若肿瘤在静脉腔中形成高位瘤栓,患者的生存概率则很渺茫。若出现这种情况,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并且,像孙先生这样的肾癌晚期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也很高,术中易出现大出血,夺走患者的生命。



  肾癌危险在何处
  一般而言,人们对常见的肝癌、肺癌或一些胃肠道的肿瘤比较熟悉,却很少能了解到肾癌的知识。其实,肾癌是一种“沉默”且“杀伤力惊人”的癌症。
  与肠癌、乳腺癌等吻合的癌症不同,肾癌发生的位置导致它在晚期会“疯狂”发展。肾脏是一个富血管的器官,它的血运丰富,癌细胞会通过血管在全身流转。因此,肾癌患者往往会合并有瘤栓,而瘤栓破裂,将引起下肢静脉堵塞、肺栓塞,甚至影响到心脏,致死率极高。龚主任介绍,人体中最粗大的血管叫作“腹主动脉”,此处若被瘤栓侵占导致破裂,患者短时间内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而孙先生的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与下腔静脉被瘤栓堵塞有关,下腔静脉分布的血管是下肢血液回流的必经之路,被瘤栓堵塞后导致血液无法形成回流。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它会吸收人体大量的营养,晚期患者常常会出现低热、消瘦、浑身乏力,以及一些影像学检查异常的情况。



  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各地的发病率虽各不相同,但发达国家的肾癌发病率总体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50~70岁。据统计,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008年,肾癌已经成为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的可怕杀手。肾癌在所有泌尿系肿瘤中的死亡率居高位,虽然在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有90%的希望让患者获得五年生存率,然而它的症状却极其隐匿,很难被发现。因此,多数罹患肾癌的人,都是在晚期才确诊,五年生存率骤降到只有10%,即使通过手术和各种方式治疗,仿佛也只是徒劳。这样看来,肾癌是一个“矛盾体”,虽然患者早期治疗的预后良好,但人们却很难在早期发现它的踪影,难道我们真的无法找到肾癌的蛛丝马迹吗?
  其实不然。龚侃主任告诉我们,虽然肾癌棘手,但依然存在早发现的方法,以及预防的手段。

〇 肾癌早诊有妙招


  血尿、肿块和疼痛,常被称为泌尿系肿瘤的三联征,它们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已经进入肿瘤晚期。“不痛不痒的,有什么好害怕?”有些患者的晚期症状中并不会伴随疼痛,他们便因此掉以轻心,不去医院检查,最后葬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实,没有疼痛的血尿是非常危险的,在泌尿外科医生眼中,这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往往提示着患者的疾病进入晚期。并且,根据统计,罹患肾癌的患者中,只有7%~8%的人会出现明显症状。所以,龚主任提醒大家,不能依靠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患病。早发现、早诊断,最经济简单的方法是定期体检。   1. 定期做腹部彩超。通过腹部彩超可以粗略地筛查出肿瘤的存在,当超声科医师对查出的肿瘤存有疑问时,会建议患者进行CT检查,方便医生更精确地了解到疾病的全貌。龚主任建议大家每年做一次腹部彩超,如果有疑问可进一步做腹部CT。
  2. 提前抽血查基因。2019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威廉·乔治·凯林发现了抑癌基因VHL基因的下游信号通路,为开发治疗肾癌的VEGF抑制剂奠定了基础。龚主任解释,VHL基因也叫“管家基因”,是每个人体内忠实的“看门人”,它的存在会把很多炎症和肿瘤挡在门外,其中就包括肾癌;若该基因失去活性,就无法起到抑制癌症的作用,肾癌就可能发生。了解VHL基因的下游信号通路,使人们对人体的炎症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机制产生新的认识。基因检测对预防和治疗肾癌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基因筛查可以了解体内这位“看门人”的状态,龚主任建议家族直系亲属有肾癌或脑部肿瘤的人群,尽早接受遗传性肾癌基因筛查。通过这个方法,患者只需一滴血就能够在其他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之前,了解自己即将发生的疾病。


〇 同是肾癌 治疗却不同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张先生是一位特殊的肾癌患者。张先生于2004年因脑血管瘤接受了手术治疗,2012年却在体检时又发现肾脏肿瘤的踪迹,当时诊断的医生建议他立刻接受手术。张先生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找龚主任做进一步诊断,龚主任却建议他不要做手术,先接受基因检测,这与之前医生的判断完全相反。果不其然,张先生的基因检测报告显示,他是一名VHL病患者,肾脏肿瘤大小约1.7厘米,完全可以继续观察,先不做手术。随后,张先生每年复查一次,直至2019年,肿瘤发展为3.6厘米,龚主任才建议他接受手术切除。至今,张先生的各项指标均正常。
  同样是可怕的肾癌,为何孙先生被确诊后,立马接受了手术,争分夺秒地与癌症和死神抗争;而这位张先生,却在确诊肾癌后被医生要求“等”?龚主任告诉我们,肾癌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两种,孙先生所患的是散发性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肿瘤;而张先生患上的则是发病年龄更早、肿瘤灶会不断发生、可能会接受多次手术的遗传性肾癌。
  这种遗传性肾癌也叫VHL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肾脏肿瘤,患者人数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4%。遗传性肾癌患者的子女患病率高达50%,且子女的发病时间相对更早,症状更严重。由于VHL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生殖细胞VHL基因突变,会导致多脏器良恶性病变,患者可能脑、眼底、内耳、肾上腺、肾脏、卵巢等多器官并发肿瘤,患者平均寿命只有46~47岁,主要致死原因是脑血管瘤和肾肿瘤。



  龚主任介绍,之所以不主张张先生在确诊之后立即接受手术,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年龄因素。遗传性肾癌患者发病时间早,散发性肾癌多见50~60岁人群,而遗传性肾癌患者很可能在30~40岁之间就已发病,甚至更早。
  第二个因素:疾病性质因素。常见的散发性肾癌,肿瘤普遍生长于同一侧肾脏,而遗传性肾癌是肾脏双侧都会出现,且多发。
  这两个因素意味着医生若立即为遗传性肾癌患者进行手术,患者的肿瘤很可能在切除后的一段时间内,又重新生长出来。人体毕竟不是“拉链”,不可能經受住反复的手术折磨。龚主任表示,作为医生必须做的就是为患者确定一个最佳的手术时机,给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根据多年经验,龚主任和他的团队研究证明,遗传性肾癌患者的肿瘤生长至4厘米左右再进行手术,能够为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

〇 预防肾癌有三招


  虽然肾癌如此凶险,但大家也不必太过惊慌。只要能够在生活中避开致癌的高危因素,就可以不让肾癌缠上自己。
  1. 戒烟限酒,少碰油漆,少染发。上百种有害物质通过吸烟进入体内,会对多个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过度吸烟,更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率。因此,不管是预防哪种癌症,第一个条件都应该是戒烟。至于染发,过去有一些劣质的染发剂里面含有致癌的化学成分,如果频繁地染发,人体吸收致癌成分,诱发基因突变,极易导致癌症发生。如果要染发,可以选择纯植物提取的染发剂,染的过程中不要加热,以及染发的频率不能太勤,最多半年染一次。
  2. 多发性肾囊肿及时治。肾囊肿就如同肾脏上长了水泡,单纯的肾囊肿极少发生恶变,患者不必过度紧张;若肾囊肿为多发性囊肿,且囊肿之间有间隔并有增厚的情况,就很可能发生癌变。
  3. 不吃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中,有些成分里含有马兜铃酸,这种成分摄入过量且累积服用两周,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肾衰竭和多发的尿路上皮肿瘤。国家已经颁发了法律,禁止含有这种成分的中药销售上市,所以如果要吃中药,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开方,自己不要随意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药偏方。
  最后,龚主任提醒大家,预防肾癌还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控制体重,体脂率过高、肥胖,也是肾癌发生的诱因之一。
其他文献
杜宏波  杜宏波  北京中醫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及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脾胃病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各型肝硬化、疑难黄疸、胃肠息肉、胆系结石、顽固腹泻、慢性便秘、脂肪肝、肝癌、慢性肠炎等疾病领域具有一定诊疗经验。气血与长寿  你知道
期刊
王 鹏王 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徐顺霖徐顺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心血管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分会委员等。擅长围手术期重症和心脏病患者运动康复、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安全评估。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下午
期刊
王 琦王 琦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原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肺系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验俱丰。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首都临床特色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现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分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擅
期刊
张伯礼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中风等重大疾病方面有丰富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期刊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单纯的体重增加,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会造成人体生理改变,引起疾病。如何判定肥胖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简称BMI,又译为身体质量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
期刊
于 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及“营养风险、不良、支持与结局”协作组副组长等。致力于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症、肾脏疾病、外科疾病等各类疾病的肠内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等。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补钙搭档一:钙  补钙的三搭
期刊
夏玉清  夏玉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部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加拿大世界中医药学会研究员、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老年病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理事、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老年病学组主任委员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脑性瘫痪、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颈腰椎病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期刊
王玉平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脑电图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华神经病学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擅长癫痫、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诊治。  随着近年来大家保健意识的提高,“排毒”一词逐渐被大众知晓。什么是排毒呢?顾名思义就是排出毒素,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排毒
期刊
黑豆“两吃”:豆腐脑+炖丸子  黑豆被称为“豆中之王”,黑豆中富含花色苷,能够起到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日常饮食中,用黑豆煮粥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除此之外,黑豆还可以怎么吃呢?专家为我们推荐了两道与黑豆有关的菜肴:一道是豆腐脑,另一道是炖丸子,可以同时制作。这两种做法不仅保留了黑豆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口味丰富。  【食材】黑豆、鸡蛋、肉馅、白菜、红薯粉条、豆腐  【做法】  1.将黑豆打成豆浆,
期刊
田 伟  田 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第十八届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总编辑。系我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和智能骨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擅长上颈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脊柱侧弯的矫正;各种脊柱微创手术,以及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的外伤骨折、脊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