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脑排毒,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玉平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脑电图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华神经病学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擅长癫痫、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病、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的诊治。



  随着近年来大家保健意识的提高,“排毒”一词逐渐被大众知晓。什么是排毒呢?顾名思义就是排出毒素,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排毒就是将身体内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毒素是一种可以干预正常生理活动并破坏机体功能的物质,在我们身体里通常以自由基、尿酸、乳酸、淤血等形式存在,只有排出毒素,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人体肠胃需要排毒的理念已经被大众所认可,那么,大脑也要排毒吗?当然大脑也是需要排毒的,王主任介绍,因为大脑会代谢出一些毒蛋白,我们可以理解为毒素。这些毒蛋白会对脑神经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下降等后果。
  大脑自身的排毒能力和恢复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损伤,损伤部位很难恢复,而且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那大脑究竟是如何排毒的呢?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影响大脑的排毒能力呢?

〇 大脑毒素是“元凶”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大脑代谢的毒蛋白有多种形态,一种是沉积在細胞外的毒蛋白──Aβ淀粉样蛋白,形状像甜甜圈,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元凶”。
  另一种是沉积在神经细胞内的毒蛋白,叫Tau蛋白,形状像牛角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Tau蛋白会发生一种异常状态(过度磷酸化),每分子Tau蛋白可含5~9个磷酸基(正常含2~3个磷酸基),这会导致原有的功能丧失,并导致脑神经退化,从而加重患者病情。这两种毒蛋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〇 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少数患者在生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病情迅速发展,且女性多于男性(有关数据显示男女比率大致为1︰3)。这种疾病通常发病时间长、进展缓慢,以至于很多患者和其家属不能准确描述发病时间。
  专家告诉我们,从大脑中出现毒蛋白到症状出现需要15~20年的时间,从症状出现到病情发展为重度需要8~12年,所以早发现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其表现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事遗忘能自理
  第一阶段为轻度期,表现为对最近发生的事遗忘明显;患者不能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社交困难并明显减少;尽管仍能做些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容易生气,常有多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技能减退难独立
  第二阶段为中度期,表现为对之前和最近发生的事情遗忘明显,对所处地理位置和时间、季节定向困难;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困难;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他人帮助;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日常生活靠他人
  第三阶段为重度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他人照护,记忆力严重丧失,仅存片段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有大小便失禁等。
  专家为我们做了简单的概括:轻度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中度表现为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出现明显减退且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重度则表现为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等。



  专家为我们总结了最容易被忽略的三条线索,帮助大家自我测试:
  最近是否有熟人的名字想不起来?
  最近是否有约定好的事情记不住?
  最近是否有丢三落四的情况?
  如果您已经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提前预防。

〇 大脑排毒看睡眠


  在我们的大脑中,除了大脑组织、头皮骨头外,还有一种叫脑脊液的液体。过去认为脑脊液有保护大脑、给大脑供给营养物质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它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液体循环带走代谢的毒素,脑脊液相当于大脑的“清洁工”,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排毒的责任。   众所周知,睡眠是一种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细胞无法健康生活,从而导致某些健康问题。
  最新研究显示:人睡觉时大脑清理毒素的能力会增强。睡眠的时间越长,睡眠程度越深,大脑清理毒素的能力越强。因此,大脑的排毒能力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时长,一个是时机。



  睡眠时长很重要
  如果睡眠时间减少,大脑排毒的时间就会减少,大脑中的毒素就不能有效地被清除,从而沉积在脑子里。毒素沉积得越多,对大脑功能的损害越大,患病风险越高。专家提醒大家,青年人最佳睡眠时间为6~8小时,且最少不低于4小时,正常入睡时间在30分钟之内,而夜里苏醒超过2次、累计时间超过40分钟,则可能是睡眠质量差的信号。
  睡眠时机莫延误



  隨着睡眠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睡眠状态是在变化的。入睡后70分钟,我们才会进入深睡眠,深睡眠阶段是脑脊液清除大脑毒蛋白的最佳时机。
  当然,每个人的睡眠习惯都有所不同,专家提醒大家:规律、足够、连续的睡眠效果最好,尤其是早睡早起。而下面三种睡眠方式都不利于毒蛋白的清除。
  第一种睡眠方式:早起晚睡+回笼觉
  前一天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或很晚才睡,天一亮就起床活动,活动后再回来再打个盹,这样不仅睡眠时间不连续,质量比较差而且会影响大脑清除毒蛋白的能力。
  第二种睡眠方式:晚睡晚起
  这类人睡眠总时长可得到保证,且睡眠属于连续状态,只是黑白颠倒,不够规律,属于睡眠时相延迟。
  第三种睡眠方式:碎片式睡眠
  睡眠时间总是一段一段的,不连续,隔10~20分钟就醒一次,这种睡眠方式是最差的,既不能保证睡眠时间,也不能保证睡眠的连续、规律。

〇 训练神经的“聪明帽”


  针对睡眠质量差,记忆力减退等早期影响大脑健康的问题,专家为我们介绍了一种“聪明帽”。什么是“聪明帽”呢?它又是如何起到大脑排毒、训练神经作用的呢?
  专家介绍,大脑毒蛋白沉积后会导致脑神经活动变少,从而引起大脑活动异常和老化。而“聪明帽”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释放微弱的电流(电流范围保证安全)带动大脑神经细胞一起震颤,使其活动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规律间断的磁场帮助神经活动重新建立正常的生理节律,起到训练神经、恢复大脑功能的作用。因此,这个“聪明帽”不仅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还能起到改善睡眠、提高记忆等效果,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可知,生活习惯、脑血管病、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等诸多因素都会诱发疾病。起病时间长、发病症状不具有特殊性、病情进展缓慢等原因常常使这一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一旦病情发展至中重度将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专家提醒,阿尔茨海默病格外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老年朋友们可以经常问问自己:熟人名字、约定好的事是否都记得?有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况发生?如有发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其他文献
钟孟良  钟孟良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擅长风湿、类风湿、支气管炎、胃肠炎、血液病、急性肾炎、肝胆病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钟利群钟利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理事。擅长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小脑萎缩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日下午、周一全天、周二全天人体机窍
期刊
杨 汀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阻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慢阻肺联盟副主席。擅长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下午  赵红梅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部(含
期刊
〇 步入醫学,家人是指路的明灯  1960年,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在北京宣武医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立,由王劲的父亲王忠诚担任副所长。也正是在那一年,王劲出生。  王忠诚院士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也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父亲忙碌的身影和半夜“咚咚”的急促敲门声,至今留在王劲的记忆深处。王劲回忆,有一年中秋节,父亲
期刊
杜宏波  杜宏波  北京中醫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及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脾胃病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各型肝硬化、疑难黄疸、胃肠息肉、胆系结石、顽固腹泻、慢性便秘、脂肪肝、肝癌、慢性肠炎等疾病领域具有一定诊疗经验。气血与长寿  你知道
期刊
王 鹏王 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徐顺霖徐顺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心血管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分会委员等。擅长围手术期重症和心脏病患者运动康复、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安全评估。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下午
期刊
王 琦王 琦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原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肺系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验俱丰。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首都临床特色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现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分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擅
期刊
张伯礼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中风等重大疾病方面有丰富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期刊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单纯的体重增加,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会造成人体生理改变,引起疾病。如何判定肥胖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简称BMI,又译为身体质量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
期刊
于 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及“营养风险、不良、支持与结局”协作组副组长等。致力于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症、肾脏疾病、外科疾病等各类疾病的肠内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等。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补钙搭档一:钙  补钙的三搭
期刊
夏玉清  夏玉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部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加拿大世界中医药学会研究员、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老年病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理事、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老年病学组主任委员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脑性瘫痪、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颈腰椎病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