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赏
按语:为庆祝建国60周年,由王皓月、王秋林编剧、山东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党员》日前在济南历山剧院进行了彩排演出。该剧以全新视角观照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以油田环境为特定背景,在对新旧几代油田人的塑造中透射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崭新的时代风貌。该剧目前正作全方位加工修改、完善提高。本刊特刊发几篇专家点评,以求对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有所俾益。
一、从向国庆献礼说起
伟大祖国的六十周年庆,是举国欢腾、万民齐乐的隆重庆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盛大的节日。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人类仍有国家存在的时候,国庆节就必然是最为重要的、最有纪念意义的全民性节日。
戏剧和庆典有着不解之缘,戏剧的仪式性特征就来源于祭祀神灵或者上帝的庆典,尔后衍化为各种具有纪念性意义或红白喜事的仪式。作为一种聚众参与群体观赏的艺术。戏剧和人类的仪式活动密切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戏剧为国庆献礼是非常适宜非常恰当的。尤其是在张扬酒神精神,烘托节日狂欢,增添喜庆气氛方面,演出戏剧比作画、塑像、印邮票、铸币、开会等形式更为生动活泼,可亲可感,可喜可乐,喜闻乐见。试想,在人们沉浸于节日的气氛中时,观赏一出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戏剧,在掌声雷动的剧场里来一次情感的高峰体验,是多么的畅心顺意的艺术享受啊!
在我看来,《党员》的创作初衷,似乎并不是专门为献礼而创作的。该剧是创作者有感而发、情思交融,内涵厚重的作品,正赶上国庆节,便被纳入了献礼剧目。所以,该剧的主调不是热烈的欢庆,也不是歌功颂德;不是酒神狂欢,也不是乐而忘忧,而是含蓄的诗情与深邃的思想的艺术合成。
我想,戏剧完全可以成为庆典的主角,暂抛悲苦烦恼,尽情欢娱狂笑,与民同乐,与国同庆,充分发挥戏剧作为公众艺术的群体效应,此乃是戏剧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应忽略或贬抑。既然有此良机,又是戏剧的拿手好戏,又能获得国家和民众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二、《党员》的主调——思想性的突显
排演突显思想性的话剧,是山东省话剧院的一个历史传统。或者说这是省话的若干重点剧目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点上,《党员》一剧和省话的传统构成了巧妙的契合。
毫无疑问,思想性(或政治倾向性、哲理性)在文艺作品中的地位,受到了商业性、游戏娱乐性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已经发展到从戏剧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上,从市场规律的法则上,从戏剧的生存策略上,全面而彻底地否定思想性对文艺的价值和意义,不但要削弱和淡化它,且要从根本上去除它。如果从这样的戏剧观念出发,那么,《党员》的思想性和省话的传统便均在否定、批评和反思之列。
对此,我的看法是:既然人是有思想的,那么,作为表现人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必然要表现人的思想。但人的思想活动是隐密的、内在的,是通过大脑思维来进行的,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部分思想可以通过“言说”表达出来,部分思想可以通过行动推论出来,还有部分思想(模糊朦胧的思考)不重表达,而无意识状态的思想则几乎无法表达。对于戏剧来说,思想是可视可听的外部动作的内在支撑,是人物行动的内在意志。它是根,但看戏主要是看花。无根,花不新鲜,无花则不能让观众去看根。
《党员》一剧的“根”,在郑建国这个人物是否符合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这个核心问题上。这是个党的建设工作中所发生的现实而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党的组织、宣传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这。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把一个“出门就是奔驰,进门就是五星酒店,拿海参鲍鱼当饭吃”的私人企业的董事长树立为“优秀共产党员”,不但油田的老队长姜铁仁想不通,,就连候选人的妻子辛静也想不通。或者,很多党员群众,很多老百姓也想不通。剧作选取的这么一个小情节,却渗透着一个普遍、厚重、复杂的党内的思想矛盾和社会矛盾。对这。一矛盾进行理论研究的难度,不亚于分析十年动乱。十年动乱毕竟结束了,过去了。但剧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但没有过去,而且正在深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提出如此重大而尖锐的时代命题本身,反映出了创作者的政治敏感、忧患意识和思想勇气,令笔者深感震动和钦佩。
《党员》提出的思想矛盾,是“现在进行时”的矛盾。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目前正处于矛盾状态之中,而且还要继续矛盾下去。在此情形下,倘若创作者试图超越社会现实,给这一矛盾一个是非对错的结论,一个优劣好坏的科学评判,那么,这就超出了戏剧艺术的职能,使戏剧审美越位到了政治评判。这必然会造成观众的审美厌倦,亦会导致在戏剧创作上花费主要精力去把握人物、情节和台词的政治分寸,从而忽视和削弱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和审美追求。
本剧一开场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导游请油田的功勋队长、优秀党员姜铁仁给游客讲讲当年油田大会的故事,游客纷纷要去看黄河人海口的风景。姜铁仁深怀激情的讲述才开了个头就被游客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游客纷纷走了,把姜铁仁凉在原地,既尴尬又难堪。这个场面也许是试图说明现代青年不再对“过去的辉煌”发生兴趣。那么,如果换上郑建国来讲他勇于改革、创办三产的故事呢?众游客会感兴趣吗?会驻足倾听吗?肯定不会!问题不在于你讲的是老故事还是新故事,而在于这故事偏离了旅游的内涵。既是红色旅游,也不能用上政治课的方式进行。
戏剧观众的看戏虽然与旅游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便是休闲娱乐。如果全剧竟然是让观众们一起参与“郑建国是不是优秀党员”的政治讨论,那观众亦会象那些游客一样,想去看海景、喝鲜鱼汤了。
我的意思是说,戏剧可以提出问题,但不宜陷入对问题的层层深入而进入理论思考。更不宜试图给出一个圆满的理论结论。戏剧所揭示和演出的是剧中人物生活经历中那些具有审美元素的部分,能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和体验的部分,而不是进行逻辑思考和理论思考。这个任务应该交给理论家。或者让观众看了戏以后自己去思考。不然,诉诸于观赏者的视听感受的戏剧就可能变为令观众大伤脑筋的理性思考,就偏离开了戏剧之所以是戏剧的审美本质。
三、有待发挥的诗情意蕴
作为一个观众,观看《党员》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剧中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丰富而强烈的诗情。
之所以用诗情一词,是因为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都是具有情感丰富的特质。且构成了情感矛盾与表现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情境。
支撑郑建国的灵魂的。是石油大王德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剥的一文不名扔在沙漠中央,只要有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这显然是诗,是情境交融、性灵活跃,闪烁着火焰和雄心的诗!而郑建国整个人物就是被这样的诗所感染。具有丰沛的内心诗情的热血青年。柳思雨对郑建国的情感更多的是怨恨,而这怨恨中所蕴含的正是她深沉而坚毅的爱。辛静是女作家,虽然深受“左”的思想影响,但 内心的情感比柳思雨更为复杂。姜铁仁显然不是文化人,但他却是典型的多情多义的一山东汉子。这样的四个人的情感碰撞,必然是火花四溅,情感翻滚的华彩戏剧。
黄河人海口的海滩上,两个青年人相互搭救,一个是要跳海自杀的女子血泪斑斑的怨情控诉,一个是被妻子撵出家门的男子倾吐出热血沸腾的狂热雄心。大海翻腾着浩瀚的波涛,人物内心升腾着灼热的血流。一个优美至极的海鸥双飞舞姿令人心动,顿生“我欲乘风而去”的诗化境界,使观众溶化到了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我们能够想象,一直把自己沉浸到德克菲勒的“沙漠”、“驼队”之诗境中的郑建国,一定会有献给柳思雨的豪壮诗句,两个人也一定会有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和现实生活境遇,哪怕只是短暂的,偶然的,甚至是用语言来勾勒、想象的。
辛静的本色是有文采且长得漂亮,是油田的才女。因为出版了《党员》一书而小有名气的她风度翩翩,仪态优雅,本身就是个很有诗情韵味的女人。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戏是色彩斑斓的,必然会引出观众的爱怜悲喜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剧场效果。
姜铁仁在剧中并不是一个“老工人”的戏剧符号,恰恰相反,在这位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老人身上,人们会对他给予更多的情感接受和诚恳的同情。他的质朴、坦率、情感外露,时而主人般、长辈般的高傲,时而奴仆般、愚钝般的卑微,也极具戏剧的感染力。
这样的个性各异的人物,构成有喜有悲的情感交响,怎能没有绚丽的画意和激荡的诗情呢?事实上却真的小有遗憾,戏剧的诗情在该剧的表现中含蓄有余而夸张不足,控制有余而挥洒不足。
就戏剧艺术而言,所呈现的诗情理应比真实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淋漓尽致,更为激荡人心。但《党员》一剧似乎是有意地节制甚至回避了人物的情感真实,因为一旦让人物的情感的闸门打开,把真实的激情迸发出来,那么,郑建国的优秀党员的标准问题就更难确定,所以,只能为了顾全主题而牺牲诗情了。
四、体验还是表现
在理论上,人们通常把戏剧表演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斯坦尼的体验派,追求真听真看真感觉的情感真实和艺术幻觉:二是布莱希特的表现派,追求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效应以及理论认知:三是梅兰芳的戏曲化表演,既有情感体验又有程式化表现。其实,各种艺术方法均离不开戏剧的共同的艺术本性——诗性。诗性乃是戏剧的命脉所在。只不过是布氏的理论更注重戏剧的理性意义和内涵。
就《党员》一剧而言,以深邃的政治思考作为主题,提升了戏剧的深度和价值,但却影响了诗性的呈现。这反映出剧作者在戏剧本性上的妥协。无论是商业化戏剧还是主旋律的戏剧,都需要坚持戏剧的艺术本性——诗性。在这个关节点上,把握不当,就会损伤戏剧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也同时会损伤戏剧的灵性表达。正如迪伦马特所说,越是政治性强的作品,其政治影响就越弱。
是更强调情感体验还是更强调思想性的表现?是维护住“第四堵墙”还是拆了它?现代的戏剧家不会再受这个各有片面的体系的困扰,而应更加开放、自由,更为坦然的张扬诗性。因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诗性才是人类对艺术的希冀,才是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所在。至于郑建国能否被评上优秀党员,肯定不会仅有这两个特邀评委说了算,还要有党内民主的若干环节才能完成。观众和郑建国本人都不会执意去盯这个结论。只要把人物的情感和灵魂表现得充分了,结论可以让观众去思考,让政治理论家去讨论。戏剧作品只要提出了问题、表现了思想、体验了情感,那么给观众审美感受的任务就完成了。
综上所言,《党员》一剧既具有人物丰富活跃的激情,又具有深邃的思想主题。问题在于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如何发挥戏剧艺术之所长,使这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产生更大的戏剧魅力和剧场效果。这样,即便是庆典过去了,该剧仍然会成为观众所喜爱的好戏。
是所盼焉!
按语:为庆祝建国60周年,由王皓月、王秋林编剧、山东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党员》日前在济南历山剧院进行了彩排演出。该剧以全新视角观照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以油田环境为特定背景,在对新旧几代油田人的塑造中透射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崭新的时代风貌。该剧目前正作全方位加工修改、完善提高。本刊特刊发几篇专家点评,以求对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有所俾益。
一、从向国庆献礼说起
伟大祖国的六十周年庆,是举国欢腾、万民齐乐的隆重庆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盛大的节日。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人类仍有国家存在的时候,国庆节就必然是最为重要的、最有纪念意义的全民性节日。
戏剧和庆典有着不解之缘,戏剧的仪式性特征就来源于祭祀神灵或者上帝的庆典,尔后衍化为各种具有纪念性意义或红白喜事的仪式。作为一种聚众参与群体观赏的艺术。戏剧和人类的仪式活动密切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戏剧为国庆献礼是非常适宜非常恰当的。尤其是在张扬酒神精神,烘托节日狂欢,增添喜庆气氛方面,演出戏剧比作画、塑像、印邮票、铸币、开会等形式更为生动活泼,可亲可感,可喜可乐,喜闻乐见。试想,在人们沉浸于节日的气氛中时,观赏一出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戏剧,在掌声雷动的剧场里来一次情感的高峰体验,是多么的畅心顺意的艺术享受啊!
在我看来,《党员》的创作初衷,似乎并不是专门为献礼而创作的。该剧是创作者有感而发、情思交融,内涵厚重的作品,正赶上国庆节,便被纳入了献礼剧目。所以,该剧的主调不是热烈的欢庆,也不是歌功颂德;不是酒神狂欢,也不是乐而忘忧,而是含蓄的诗情与深邃的思想的艺术合成。
我想,戏剧完全可以成为庆典的主角,暂抛悲苦烦恼,尽情欢娱狂笑,与民同乐,与国同庆,充分发挥戏剧作为公众艺术的群体效应,此乃是戏剧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应忽略或贬抑。既然有此良机,又是戏剧的拿手好戏,又能获得国家和民众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二、《党员》的主调——思想性的突显
排演突显思想性的话剧,是山东省话剧院的一个历史传统。或者说这是省话的若干重点剧目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点上,《党员》一剧和省话的传统构成了巧妙的契合。
毫无疑问,思想性(或政治倾向性、哲理性)在文艺作品中的地位,受到了商业性、游戏娱乐性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已经发展到从戏剧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上,从市场规律的法则上,从戏剧的生存策略上,全面而彻底地否定思想性对文艺的价值和意义,不但要削弱和淡化它,且要从根本上去除它。如果从这样的戏剧观念出发,那么,《党员》的思想性和省话的传统便均在否定、批评和反思之列。
对此,我的看法是:既然人是有思想的,那么,作为表现人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必然要表现人的思想。但人的思想活动是隐密的、内在的,是通过大脑思维来进行的,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部分思想可以通过“言说”表达出来,部分思想可以通过行动推论出来,还有部分思想(模糊朦胧的思考)不重表达,而无意识状态的思想则几乎无法表达。对于戏剧来说,思想是可视可听的外部动作的内在支撑,是人物行动的内在意志。它是根,但看戏主要是看花。无根,花不新鲜,无花则不能让观众去看根。
《党员》一剧的“根”,在郑建国这个人物是否符合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这个核心问题上。这是个党的建设工作中所发生的现实而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党的组织、宣传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这。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把一个“出门就是奔驰,进门就是五星酒店,拿海参鲍鱼当饭吃”的私人企业的董事长树立为“优秀共产党员”,不但油田的老队长姜铁仁想不通,,就连候选人的妻子辛静也想不通。或者,很多党员群众,很多老百姓也想不通。剧作选取的这么一个小情节,却渗透着一个普遍、厚重、复杂的党内的思想矛盾和社会矛盾。对这。一矛盾进行理论研究的难度,不亚于分析十年动乱。十年动乱毕竟结束了,过去了。但剧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但没有过去,而且正在深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提出如此重大而尖锐的时代命题本身,反映出了创作者的政治敏感、忧患意识和思想勇气,令笔者深感震动和钦佩。
《党员》提出的思想矛盾,是“现在进行时”的矛盾。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目前正处于矛盾状态之中,而且还要继续矛盾下去。在此情形下,倘若创作者试图超越社会现实,给这一矛盾一个是非对错的结论,一个优劣好坏的科学评判,那么,这就超出了戏剧艺术的职能,使戏剧审美越位到了政治评判。这必然会造成观众的审美厌倦,亦会导致在戏剧创作上花费主要精力去把握人物、情节和台词的政治分寸,从而忽视和削弱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和审美追求。
本剧一开场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导游请油田的功勋队长、优秀党员姜铁仁给游客讲讲当年油田大会的故事,游客纷纷要去看黄河人海口的风景。姜铁仁深怀激情的讲述才开了个头就被游客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游客纷纷走了,把姜铁仁凉在原地,既尴尬又难堪。这个场面也许是试图说明现代青年不再对“过去的辉煌”发生兴趣。那么,如果换上郑建国来讲他勇于改革、创办三产的故事呢?众游客会感兴趣吗?会驻足倾听吗?肯定不会!问题不在于你讲的是老故事还是新故事,而在于这故事偏离了旅游的内涵。既是红色旅游,也不能用上政治课的方式进行。
戏剧观众的看戏虽然与旅游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便是休闲娱乐。如果全剧竟然是让观众们一起参与“郑建国是不是优秀党员”的政治讨论,那观众亦会象那些游客一样,想去看海景、喝鲜鱼汤了。
我的意思是说,戏剧可以提出问题,但不宜陷入对问题的层层深入而进入理论思考。更不宜试图给出一个圆满的理论结论。戏剧所揭示和演出的是剧中人物生活经历中那些具有审美元素的部分,能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和体验的部分,而不是进行逻辑思考和理论思考。这个任务应该交给理论家。或者让观众看了戏以后自己去思考。不然,诉诸于观赏者的视听感受的戏剧就可能变为令观众大伤脑筋的理性思考,就偏离开了戏剧之所以是戏剧的审美本质。
三、有待发挥的诗情意蕴
作为一个观众,观看《党员》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剧中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丰富而强烈的诗情。
之所以用诗情一词,是因为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都是具有情感丰富的特质。且构成了情感矛盾与表现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情境。
支撑郑建国的灵魂的。是石油大王德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剥的一文不名扔在沙漠中央,只要有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这显然是诗,是情境交融、性灵活跃,闪烁着火焰和雄心的诗!而郑建国整个人物就是被这样的诗所感染。具有丰沛的内心诗情的热血青年。柳思雨对郑建国的情感更多的是怨恨,而这怨恨中所蕴含的正是她深沉而坚毅的爱。辛静是女作家,虽然深受“左”的思想影响,但 内心的情感比柳思雨更为复杂。姜铁仁显然不是文化人,但他却是典型的多情多义的一山东汉子。这样的四个人的情感碰撞,必然是火花四溅,情感翻滚的华彩戏剧。
黄河人海口的海滩上,两个青年人相互搭救,一个是要跳海自杀的女子血泪斑斑的怨情控诉,一个是被妻子撵出家门的男子倾吐出热血沸腾的狂热雄心。大海翻腾着浩瀚的波涛,人物内心升腾着灼热的血流。一个优美至极的海鸥双飞舞姿令人心动,顿生“我欲乘风而去”的诗化境界,使观众溶化到了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我们能够想象,一直把自己沉浸到德克菲勒的“沙漠”、“驼队”之诗境中的郑建国,一定会有献给柳思雨的豪壮诗句,两个人也一定会有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和现实生活境遇,哪怕只是短暂的,偶然的,甚至是用语言来勾勒、想象的。
辛静的本色是有文采且长得漂亮,是油田的才女。因为出版了《党员》一书而小有名气的她风度翩翩,仪态优雅,本身就是个很有诗情韵味的女人。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戏是色彩斑斓的,必然会引出观众的爱怜悲喜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剧场效果。
姜铁仁在剧中并不是一个“老工人”的戏剧符号,恰恰相反,在这位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老人身上,人们会对他给予更多的情感接受和诚恳的同情。他的质朴、坦率、情感外露,时而主人般、长辈般的高傲,时而奴仆般、愚钝般的卑微,也极具戏剧的感染力。
这样的个性各异的人物,构成有喜有悲的情感交响,怎能没有绚丽的画意和激荡的诗情呢?事实上却真的小有遗憾,戏剧的诗情在该剧的表现中含蓄有余而夸张不足,控制有余而挥洒不足。
就戏剧艺术而言,所呈现的诗情理应比真实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淋漓尽致,更为激荡人心。但《党员》一剧似乎是有意地节制甚至回避了人物的情感真实,因为一旦让人物的情感的闸门打开,把真实的激情迸发出来,那么,郑建国的优秀党员的标准问题就更难确定,所以,只能为了顾全主题而牺牲诗情了。
四、体验还是表现
在理论上,人们通常把戏剧表演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斯坦尼的体验派,追求真听真看真感觉的情感真实和艺术幻觉:二是布莱希特的表现派,追求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效应以及理论认知:三是梅兰芳的戏曲化表演,既有情感体验又有程式化表现。其实,各种艺术方法均离不开戏剧的共同的艺术本性——诗性。诗性乃是戏剧的命脉所在。只不过是布氏的理论更注重戏剧的理性意义和内涵。
就《党员》一剧而言,以深邃的政治思考作为主题,提升了戏剧的深度和价值,但却影响了诗性的呈现。这反映出剧作者在戏剧本性上的妥协。无论是商业化戏剧还是主旋律的戏剧,都需要坚持戏剧的艺术本性——诗性。在这个关节点上,把握不当,就会损伤戏剧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也同时会损伤戏剧的灵性表达。正如迪伦马特所说,越是政治性强的作品,其政治影响就越弱。
是更强调情感体验还是更强调思想性的表现?是维护住“第四堵墙”还是拆了它?现代的戏剧家不会再受这个各有片面的体系的困扰,而应更加开放、自由,更为坦然的张扬诗性。因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诗性才是人类对艺术的希冀,才是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所在。至于郑建国能否被评上优秀党员,肯定不会仅有这两个特邀评委说了算,还要有党内民主的若干环节才能完成。观众和郑建国本人都不会执意去盯这个结论。只要把人物的情感和灵魂表现得充分了,结论可以让观众去思考,让政治理论家去讨论。戏剧作品只要提出了问题、表现了思想、体验了情感,那么给观众审美感受的任务就完成了。
综上所言,《党员》一剧既具有人物丰富活跃的激情,又具有深邃的思想主题。问题在于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如何发挥戏剧艺术之所长,使这部非同寻常的作品产生更大的戏剧魅力和剧场效果。这样,即便是庆典过去了,该剧仍然会成为观众所喜爱的好戏。
是所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