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和平时期最大动员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关系到中国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
  11月1日,中国“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社会动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启动。总预算超过80亿元,分三个阶段展开:11月1-10日为入户调查阶段,600万普查员通过上门的方式对4亿户家庭进行调查;从12月起进入数据的汇总和资料的开发利用阶段;结果则于明年4月公布。
  人口普查前世今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当时,人口统计的主要用作征兵、征发劳役和赋税的一种依据。
  192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户口调查统计报告规则》进行人口调查,但以失败告终。此后在1937年、1938年、1941年和1946年又多次提出了人口普查的計划,由于抗战、政权更替等原因都搁置了。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在1953、1964、1982、1990年、2000年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项目,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全面的、比较科学的调查方法获得完整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清了全国人口的底数为58796万人。这次调查是用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来完成数据汇总的。
  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政府在1964年7月1日零时开始了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在原有的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6项上增加了“本人成分”(特有的、反映时代特色的项目)、“文化程度”和“职业”3项,人口统计为70499万人。
  结束“文革”10年后,1982年7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受到联合国关注,并派专家参与调查。这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联合国赠送的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普查项目得也增加到了19项,统计出的全国人口为101541万人,误差率小于1‰。联合国根据普查出的有效数据还确认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减少了中国的会费。
  1990年7月1日零时,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目的是检验“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八五”计划。普查项目有21个,总人口是113274万人。与前三次普查设立普查登记站的办法相比,“四普”改为主要由普查员入户点查询问、当场填报。
  200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3亿多户家庭、12亿多人口,普查项目增加到49个,工作人员达600万人,被喻为“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于11月1日启动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普查员入户持三类表格:短表、长表和外籍人员登记表、死亡登记表。其中,短表需填写18项,长表需填写35项。首次根据实际居住地而不是户口所在地进行人口统计,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掌握此前未统计的超生子女,反映不断发展的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变革
  分析指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刘易斯拐点的提前到来。由于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的淡化,人口指标成为此次普查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与此同时,住房指标也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要求,利用这次人口普查获取用于了解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
  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除了要转变生产方式就是要实现财富的更公平转移。预计明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时,全国人口普查的基本资料应该已经可以给有关方面所掌握,中国人口的生活状况、财富分配比例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定有关政策的前提。
  而对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生活在北京市东铁匠营街道蒲安里第一社区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员赵文英有着直观的认识。他表示,现在社区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在增多,户口登记在这个社区的很多年轻人则已经搬走。以往凭借户口本就能找到人,现在人和户口越来越对不上了。这个社区人口变动的特点正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两项巨大变革:老龄化和人口迁徙。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有14533万外出农民工。这意味着,每年有相当于俄罗斯全国人口的农民工在中国境内作为重要的劳动要素进行流动。
  另一方面,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制定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仅仅10年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就开始低于更替水平,至今仍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来自教育部的数据就显示,仅在2004年,全国有大约4.10万所中小学被关闭停办,因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与中小学关闭停办相对应,中国的养老院似乎已越来越多。
  新生人口增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学校、教师资源的重新搭配,可能意味着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再次改革,老年人口的增速提升则意味着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养老金、医疗、康乐服务以及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资源如何在时间和地域上配置都有赖于普查所提供的人口结构信息。
  按照设计,人口普查获取的各类信息最终还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如,分小区域分年龄的人口数可以显示在一个地区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规划学校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可以告诉我们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
  流动人口“双重登记”
  中国政府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流动人口,庞大的流动人口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最大潜在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报告,中国约有1.4亿外出务工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工作时间不定,居住地也是临时性的。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极为庞大,在中国城市的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作的农民工实际已经达2.11亿人。这个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以往的人口普查都是按照他们的户籍所在地进行统计的,在工作所在地并不获得正式登记。
  虽然年度调查会更新城乡人口数,但地方官员往往修改流动人口数,从而提升人均收入等数据。今年的人口普查将对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实行双重登记,不但确保“不重不漏”,后期还能直接解释人口流动的结构性信息。可流动人口往往不愿合作,害怕被遣返或丢掉工作,雇主也保持沉默,担心被征税或违反劳动法。
  除了2亿多的流动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表示,中国人户分离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表示,一般城市人户分离大概占到了30%到40%,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占到了50%以上。
  60岁的李凤英(音)负责收集所住楼住户的信息,她反映,“这可真不是个轻省活……过去楼里多数都是常住人口,大家彼此很熟。现在住了好多外地人。人们的思维也跟过去很不一样。他们不愿意公开隐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区如高档社区,名人、外地人、境外人口多,入户难度更大”。
  专家称,这或许说明10年之后,隐私意识在普查和被普查方都在增强。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分层显然已经在中国大众利益多元化格局以及社会心理上造成了剧烈变动。
  此次人口普查的另一大里程碑在于增加了对城市外国常住人口、就业人口的统计。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09年,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出入境人员3.48亿人次,其中港澳台居民2.09亿人次,外国人4372.7万人次,但这些人来内地后如何分布始终是个谜。此次调查虽然安排8个问题问答,但这些信息的登记将由此解开这一迷团。
  破解超生瞒报难题
  随着全球化的人口迁移增加,漏报已成为全球人口普查共同的难题。就上两轮人口普查而言,各国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漏报率在1%-2.19%之间,非洲、拉美一些国家的漏报率则大都在3%以上。
  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发现,普查的重报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净漏报率则高达1.81%,按当时发表公报使用的手工快速汇总总人口124336万计算,漏报人口大约有2247 万。
  在中国导致人口漏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超生瞒报。按照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超计划生育人口可以上户口,但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又叫“超生罚款”)。于是一些居民因害怕被罚而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甚至对普查十分不配合。
  此次人口普查,中国政府将确保这部分人纳入统计从而准确的计算中国的出生率和性别比,作为决定明年是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为此,公安部门、人口普查机构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亦专门发文,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的登记落户,对于如实填报信息的超计划生育人口,社会抚养费可以按低标准缴纳,只收取标准罚款28万元的30%(一般是罚款的70%),如果困难家庭实在交不起,通过申请还可以分批缴。
  据介绍,此次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在普查摸底、普查登记与复查、快速汇总、编码以及数据处理阶段;事后质量抽查时点为2010年11月26日零时。全国将抽取402个普查小区,约4万户、12万人,抽查范围为抽中普查小区的完整地域。
  而准确掌握人口普查数据将对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评估,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十二五”、“十三五”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安排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将其上升到了“关系到中国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的高度。
  
  
其他文献
日前,内地媒体爆出最具震撼力的新闻——“引渤海水入新疆”,顿时引发各界热议,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不少评论者都说,由此联想到了冯小刚电影里葛优所饰角色刘元所言“将喜马拉雅山炸一个口子,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引入青藏高原,将雪域高原变为江南水乡”的笑谈。  尽管随后有报道澄清“引渤入疆立项说”不实,然而,既然该项目传得绘声绘色,恐亦非全是捕风捉影。  在今日之内地,由于社会及科学技术界均存在浮躁及好大喜
期刊
“100元能买什么?”——近来,随着一些网站相继推出此类问卷调查,中国的通胀压力扑面而来。  发行于1988年的百元人民币,在上世纪是名副其实的“大钞”。一个久远的传说是,一位工程包工头的老婆当时常拿着100元人民币在众人面前抱怨:“这个钱一点都不好用,去买东西别人都不要,找不开。”  拿100元来炫耀显摆,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现在的100元能做什么?一位网友的回答是:买18只有机洋葱或一
期刊
全中国近期大幅度降温,且“千年极寒说”给不少用煤大户带来心理压力,纷纷提前储煤,让煤炭价格持续上涨,1个月涨幅超过50%,被网友戏称为“煤超疯”。  天气转冷带动用煤旺季提前,中国煤炭价格10月以来一涨再涨,11月3日每吨再涨人民币30至50元,创下今年2月8日以来新高。煤价攀升也提前引爆抢煤大战。而2011年煤电谈判即将正式开锣,煤价又可能每吨再涨40元。  大陆网友戏称,这是继“蒜你狠”、“豆
期刊
由深圳市纪委主办的深圳明镜网11月15日发布消息称,因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李林已被深圳市纪委立案调查。但并没有透露更多案情及其他涉案人员。  在深圳市民中心4层金融办,李林的办公室里大门紧闭,据报道,门缝上塞着一份标注为11月13日的文件,深圳金融办人士称李林当天已没有在办办公室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4岁的李林,湖北嘉鱼县人,曾担任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深圳
期刊
“房票门”揭示楼市双重病灶  据《楚天金报》11月7日报道,浙江台州最近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房票”——许多楼盘须凭“票”才买得到,“房票”便宜的要五六万元,最贵的要几十万元。台州一工商系统干部涉嫌倒卖“房票”,一次转手赚了20万元,目前已被停职,有关部门正在调查。  评论: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开发商把好房源以“房票”的形式留给官员,让他们倒卖牟利,这不是典型的利益输送吗?倒卖“房票”牟利的管理者,在
期刊
通货膨胀在中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但中国发改委专家近来提出,中国国民要做好准备忍受较高通货膨胀压力,却是很罕见的。  中国发改委的一名未曾透露姓名的官员,不久前对媒体发表分析称:因为中央银行即便加息,也不可能有效控制目前物价上涨的势头,因此社会必须做好承受一定程度的通胀的准备。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包括官方一级媒体新华社在内,各级报刊在不断刊载据称是网民的反应,认为发改委如此做法简直就是混蛋逻辑
期刊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被定将在两年后接过胡锦涛的权力棒之后,他的歌唱家夫人彭丽媛开始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海外媒体猜测,其有别于已往高官夫人的特别身份是否将改变中国一贯的第一夫人文化。  美国《华盛顿时报》对习近平和彭丽媛是这样描述的:“她长着一头浓发,是一位富有魅力的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他是一个拘谨的领导人,这是多数中国领导人塑造的毫不出奇的公众形像。”  评论说,习近平的政治生涯中出现了
期刊
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太空漫游2001》中宇航员的生活点滴、《星球大战》中旖旎的外太空风景、《第五元素》中豪华级的星级远洋客轮“失落的天堂”号……这些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如今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空旅游、太空宾馆、太空蔬菜、太空能源,太空以无限的发展潜力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2007年9月,时任美国宇航局局长的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
期刊
郑青原的评论文章被认为代表中央政治局的观点,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定方向、定基调”的号角。    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上,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新署名“郑青原”横空出世,连续刊登文章,其中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推广24小时以上。这一前所未有的现象,说明了“郑青原”署名文章的重要性,也暗示该署名的不一般,一时引发海内外舆论的各种猜测与解读。    代
期刊
俗话说“铁公鸡——一毛不拔”。在中国,人们常把铁路、公路、航空形象地称为“铁公机”,其字面背后别有用意。目前中国“铁公机”绝大部分资源都垄断在国有资本手中,长久以来中国民营资本“只许看不许摸”。出乎传统定势思维的判断,随着中国政府鼓励民资进入“铁公机”领域相关政策的颁布,同时受经济发展多元化态势的促使,一些地区“铁公机”也开始出现下“金蛋”的希奇现象!对此,是“惊喜”还是“忧虑”,是“关心”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