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数学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让学生充分发展的学习活动,设置有思维探索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思维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运用过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教材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素材,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把握教材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探究意识
笔者采用的是北师大教材,该教材打破过去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中领会知识,应用数学,形成技能。根据北师大教材的这一设计理念,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发现、主动探索,使学生探究意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激发,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我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拼图与勾股定理》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拼图,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到两种不同的拼图。在展示学生作品后,我及时给予点拨,说明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外,都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由所拼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通过代数恒等变形来验证勾股定理。接着由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张邮票(如右图)上的故事引入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从而导入五巧板,并让学生动手绘制、剪裁、制作五巧板,两人合作用做好的五巧板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剪图、构图、拼图等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经历了前人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让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相互交流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并在自我探究活动中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二、拓展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变式中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的的基本载体是课本,是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但数学教学也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领域里,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例题与习题后,再进行联想、猜想,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作进一步的探索,以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或从不同的侧面深入思考数学题的各种变化,并对这些变式题进行解答,从而把潜在教材中的发现,发明的精神、方法提炼出来,使之表面化,以培养学生灵活、深刻、广阔、发散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的熏陶与锻炼后,创新意识将逐步形成,探究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教材中为巩固这一结论配备了一个例题:“如图1, AD是△ABC的高,点P、Q在BC边上,点R在AC边上,点S在AB边上,BC=60cm,高 AD=40cm,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1)△ ASR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求正方形PQRS的边长。”
在完成例题教学后,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例题适当变形,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变式一:如图2,在Rt△ABC中,∠C=90°,AC=4,BC=3.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二:如图3,若在上面的Rt△ABC内有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三:如图4,在上面Rt△ABC内有并排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四:按上述方式,在上面Rt△ABC内有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这个例题的变式设计,极大地拓展了原题的教学功能,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由特殊到一般逐步递进的探索情景,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尝试、探索和发现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反思、主动探索,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学习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事实上,在北师大教材中,可以进行变式的例题还有许多,我们如果能经常根据挖掘典型例题的特点进行适当变式,就可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改变教材呈現方式,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探究品质
矛盾和疑问是开启思维的“摧发剂”,它能催发思维的种子,激活思维的细胞,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改变了教材原有的知识呈现方式,精心设“疑”、置“错”,以激发起学生探求问题产生原因和问题最终结果的欲望,引导他们参与到自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时,学生对相似多边形所必备的两个条件往往理解的不是十分深入,常常会凭借直观感觉做出判断。为了促进学生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对课本中的“做一做:一块长3m、宽1.5m的矩形如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作了修改,设计了这样活动情境: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认为这两个矩形相似,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学生们兴奋异常,但观点各异,互不相让。这时适时推进情境的深入,请同学们动手在纸上画一画、量一量然后依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比较一下,再做判断,看看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交流。这一活动过程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源动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王国内不能盲目相信权威的意见,更不单凭直观感受进行判断,而要通过动手实践和理论证明,才能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和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要用“教科书”教。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文本和载体,所以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且在课堂实施中,灵活地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数学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让学生充分发展的学习活动,设置有思维探索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与思维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运用过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教材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素材,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把握教材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探究意识
笔者采用的是北师大教材,该教材打破过去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中领会知识,应用数学,形成技能。根据北师大教材的这一设计理念,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发现、主动探索,使学生探究意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激发,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例如,我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拼图与勾股定理》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拼图,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到两种不同的拼图。在展示学生作品后,我及时给予点拨,说明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外,都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由所拼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通过代数恒等变形来验证勾股定理。接着由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张邮票(如右图)上的故事引入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从而导入五巧板,并让学生动手绘制、剪裁、制作五巧板,两人合作用做好的五巧板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剪图、构图、拼图等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经历了前人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让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相互交流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并在自我探究活动中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二、拓展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变式中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的的基本载体是课本,是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但数学教学也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领域里,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例题与习题后,再进行联想、猜想,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作进一步的探索,以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或从不同的侧面深入思考数学题的各种变化,并对这些变式题进行解答,从而把潜在教材中的发现,发明的精神、方法提炼出来,使之表面化,以培养学生灵活、深刻、广阔、发散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的熏陶与锻炼后,创新意识将逐步形成,探究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教材中为巩固这一结论配备了一个例题:“如图1, AD是△ABC的高,点P、Q在BC边上,点R在AC边上,点S在AB边上,BC=60cm,高 AD=40cm,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1)△ ASR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求正方形PQRS的边长。”
在完成例题教学后,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将例题适当变形,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变式一:如图2,在Rt△ABC中,∠C=90°,AC=4,BC=3.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二:如图3,若在上面的Rt△ABC内有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三:如图4,在上面Rt△ABC内有并排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四:按上述方式,在上面Rt△ABC内有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这个例题的变式设计,极大地拓展了原题的教学功能,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由特殊到一般逐步递进的探索情景,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尝试、探索和发现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反思、主动探索,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学习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事实上,在北师大教材中,可以进行变式的例题还有许多,我们如果能经常根据挖掘典型例题的特点进行适当变式,就可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改变教材呈現方式,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探究品质
矛盾和疑问是开启思维的“摧发剂”,它能催发思维的种子,激活思维的细胞,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改变了教材原有的知识呈现方式,精心设“疑”、置“错”,以激发起学生探求问题产生原因和问题最终结果的欲望,引导他们参与到自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时,学生对相似多边形所必备的两个条件往往理解的不是十分深入,常常会凭借直观感觉做出判断。为了促进学生对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对课本中的“做一做:一块长3m、宽1.5m的矩形如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作了修改,设计了这样活动情境: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认为这两个矩形相似,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学生们兴奋异常,但观点各异,互不相让。这时适时推进情境的深入,请同学们动手在纸上画一画、量一量然后依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比较一下,再做判断,看看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交流。这一活动过程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源动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王国内不能盲目相信权威的意见,更不单凭直观感受进行判断,而要通过动手实践和理论证明,才能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和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要用“教科书”教。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文本和载体,所以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且在课堂实施中,灵活地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