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得诗中香味

来源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诵读在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长恨歌》为例,探讨了诵读方法在课堂教学申的运用。
  关键词 《长恨歌》 古典诗歌 课堂教学 诵读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音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上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诵吟咏,以充分体现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由以上文字来看,诵读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应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读美、读情、读音三个角度在《长恨歌》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索。——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单元要求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篇幅较长。若句句赏析,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也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与学生共同探讨,决定使用诵读的方法,并确定诵读重点。有三点应重点诵读,即:贵妃之美、人物之情、音律之美。在课堂中,学生诵读,老师加以指导,师生同游予古典之境,不亦快哉!
  
  一、“读”出人物“美”
  
  诗中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诗人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有着惊艳之美的女主人公。人物之美集中表现在一个动作、一种状态、一次盛装出场上。此三处应该是诵读的重点所在。
  1 一个动作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的美在这一句诗中被无限放大了。“百媚生”本已是极度惊叹,然而仅仅是“回眸一笑”这一个动作,便足以使“六宫粉黛无颜色”。因此,诵读时“百媚生”、“无颜色”均应读出无限惊叹与感慨。而“回眸一笑”的动作是这一切的基础,“回眸”与一笑”都应停顿并重读,方能尽显杨玉环的惊世之美。
  2 一种状态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本句突出了杨玉环“娇”的状态。由于封建社会对女子“美”的标准是娇弱,作者写出女主人公因“无力”需要“侍儿扶起”来突出娇美的状态。因此,“娇”字自当重读,且前后应有适当停顿,并以悠长语气突出其万般矫弱、惹人怜惜的特点。
  3 一次盛装出场
  “云鬓花颜金步摇,荚蓉帐暖度春宵,”此句让人不由联想到女主人公经过精心装扮出见君王的场景。鬓如云,颜似花,并饰以精美的饰品。一般在二二三的读法中。前四字后的停顿最长,此处若如此处理便不甚恰当。应当在二二三中平均分配停顿时间,以充分表现三种美的状态。同时,应将重音置于“云”、“花”、“金”三字之上,以集中突出美的特点。
  
  二、“读”出人物“情”
  
  《长恨歌》一诗的主旨具有多元化特点,历来有多种说法。我们选取了“爱情说”作为诵读角度。为表现李杨二人的缠绵爱情,读出人物的情感是诵读的关键点。
  1 “读”出“恩爱”
  李杨二人的“恩爱”在诗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相见前的“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相见之前,李杨二人均有所“求”,且“思求”甚切。一个是统治字内,多年求索,苦苦寻觅而“求不得”;一个是“天生丽质”,欲钓金龟。因此,诵读时“御宇多年”、“天生丽质”均应读得急促、清晰,以表现心情的迫切:而“求不得”、“难自弃”应舒缓沉重,以表现心情的怅惘,以为下文的相见蓄势。
  第二是相见后“珍惜”。“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通过珍惜相遇的时光,突出如胶似漆的恩爱之情。本句“苦短”应重读,以表现对春宵易逝的无奈和珍惜。而“君王不早朝”则应以急促而惊讶的语气读出。要知道,早朝是一个封建君王的重要责任,也是臣民衡量君主英明还是昏庸的重要标准之一,玄宗竟然如此。惊讶的语气会让其“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从而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2 “读”出“难舍”
  死别是本诗的一大高潮,也是情感最为浓烈的地方。关键处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读此句,不妨以玄宗的口气来读。情感便会真切得多。一些表达情感比较集中的词语可以在一句话读完后加以重复,以加强情感的抒发。如“无奈何”、“无人收”。我们在诵读时充分体验、表达玄宗此时的无奈与悲怆,再以词语反复的手法发出由衷的呼号,读来自当震撼人心。
  3 “读”出“思念”
  君王的爱情总是让人生疑,因为有“三千佳丽”。怎能专心于一入?然而,玄宗用近乎绝望的思念,演绎了这弥足珍贵的君王之爱。本部分的关键诗句有:“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四旬集中表现了物是人非、睹物恩人的悲伤情感。读此句,应该注重前句与后句的情感对比。
  作者简介:高家胜,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充足的材料之后,写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议论文来,叙议定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只有聚焦论点,调整叙议重心,有的放矢,才能使论证精辟。本文从注意叙议方向的角度去探索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希望能给学生一些启迪。  【关键词】议论文 叙议定向 写作教学    笔者从事高三教学多年,发现不少的学生即使到了高三,积累了不少的材料,然而下笔千言,虽不是离题万里,却往往说不到点上,大
摘 要:文章以台湾師范大学为例,介绍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和特点。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文课程和通识课程部分。通识课程设计为七大领域,地区化课程数量大、种类多,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许多课程也注重在课程内容中设计地区化内容,此外开设有与地区特点密切相关的生活技能课程;不仅开设较多有关中国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且许多课程内容也包含或涉及中国文化。学校通过夏季学院、慕课等形式开展
摘要 古人作文时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布局,本文以几篇经典古文为例,探讨了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以期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代文学 起承转合 写作    教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这几篇课文,会发觉古代文人在宴聚雅集、登高观景、感悟自然的时候,比较规律地展示出对无限的时空与有限的人生的感叹。特别是经典之文起承转合,峰回路转,境界忽然开阔。人文山水更见有
【摘要】文学作品的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这种客观美和主观美的结合体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时,又需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再次结合,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体味出美之所在。本文拟探讨审美主体与客体再次结合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散文;移情;阅读理解    心理学上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主张用“移情”法,我觉得在散文阅读与理解的训练中也可训练学生自主运用“移情”法。因为散文主要抒写感悟。作者或通
[摘要]诵读法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是被现代语文教学实践忽视和遗忘的一种教学法,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创新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诵读法 语文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今,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人们热衷于这光怪陆离的手段而越来越忽视甚至遗忘了诵读这一方法。由于缺少了读。使
【摘 要】本文根据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运用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认识,从“‘呈现’无法替代想象和感悟”、“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无法调和”及“学生思考及交流的时间被剥夺”等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的误区进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探讨,并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官网2020年2月18日消息,自2020年起,日本将实施新的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方针。近年来,日本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报考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年的6000人减少至2019年的780人。为进一步鼓励社会人士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日本文部科学省基于日本教职员支援机构专家调研小组及中央教育审议会教员养成部门会议小组的讨论结果,制定了新的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方针。新方针主要在
【摘 要】发问,会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紧张起来,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发问;课堂教学;思维;效率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校于本学年特别设立了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周、教学开放月,在这期间,教师们可自由地走进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年级、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去倾听、去学习。这一活动极大地唤起了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为教师创设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师
据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Cedefop)官网2019年12月12日消息,Cedefop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八届布鲁塞尔研讨会上向欧洲政策制定者展示了“CrowdLearn”在线工作平台中的技能形成和技能匹配的研究结果,以期解决欧洲有关职业教育与培训和就业的相关问题。  这次研讨会
摘要 在高考记叙文写作中,如果能创设一些精彩的闪光点,如精美而深刻的细节描写、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适当的议论抒情句,就一定能打造一篇“出彩”的作文。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记叙文 细节 情节    近年来,高考应试作文中议论文的比重越来越大了,写议论文的比例甚至达到了令人吃惊的90%以上。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能在高考中精心打造一篇“出彩”的记叙文,相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记叙文讲究以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