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人作文时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布局,本文以几篇经典古文为例,探讨了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以期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代文学 起承转合 写作
教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这几篇课文,会发觉古代文人在宴聚雅集、登高观景、感悟自然的时候,比较规律地展示出对无限的时空与有限的人生的感叹。特别是经典之文起承转合,峰回路转,境界忽然开阔。人文山水更见有规律的生命哲思。
元,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笔者试图从经典古文来看作者如何比较规律地共鸣人文山水的自然律动。
首先,来看《兰亭集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风物雅静:
承是: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吟咏之雅与视听之娱。
转是: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的承上启下,引发对生活的感慨,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生之美好。然终会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失去生命的美好。再以“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联系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齐彭殇),并力批其非(为虚诞、为妄作)。最终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即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从自然永恒,而感慨人生美好短暂,得出死生亦大矣。此文起承转合中的合不明显。
其次,谈《秋声赋》,起承转合如下
起:秋夜读书耳闻秋声,与童子问答起:
承:由秋状(色、容、气、意、声)、秋义(刑官、兵象、音乐)承;
转:由秋声转到人事,从形象转到抽象。触景生情,感悟人生:
合:作者由秋而心潮起伏,但童子全然不解,秋虫和鸣衬托着悲凉的心境。虫声亦秋声。秋声映心声,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效。
《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欧阳修已53岁。《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连的音声情象的悲感,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根在人事,人生之秋,有人生苦短的痛楚,有宦海沉浮的感慨,有世事艰难的忧心。有理想抱负的叹息。文章以全新的角度来立意,让传统的悲秋情怀更有深沉意味。
再次。《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起是: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承是:继续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歌词从《月出》诗生发而来,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是作者在遭贬后,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不过“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已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
转是:对天地自然界浩渺的赞美之乐引出了对人生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洞箫悲咽低回,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触景生怀,伤时忧国,却从怀古落笔。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是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了极点。文意似乎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合是:苏轼对客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的驳斥,水——逝者如斯,日夜奔流然不曾逝,月——盈虚者如彼,月圆月缺终不增减。天地万物一刻不停,万古江山相对永恒。变:天地不能一瞬,人生短暂。不变:物与我皆无尽,精神可存。尤其是自然美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们更应该乐天知命,把握人生。
最后。看《滕王阁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承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闾阎扑地、舸舰弥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转是:兴尽悲来,觉宇宙之无穷、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表现了作者识盈虚之有数的无奈的宿命感和看破宿命的旷达:天柱高而北辰远的与王公高第的距离感和生活的边缘感;谁悲失路之人的人生之途的孤独感和羁旅无定的漂泊感:更有奉宣室以何年的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兰亭已矣好景不长的幻灭感;空余报国之情、非无圣主。岂乏明时的反省反思。
合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想人格境界,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赞欢”的高尚人生观。“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表现乐观开朗的自勉情怀,再以“孟尝高洁”“阮籍猖狂”微讥孟尝,非议阮籍,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四篇文章都有“兴尽悲来”。由写景叙事转而抒发感慨和议论。但是更可贵的是文意“转”后有“合”,“合要渊水”。从“合”更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言志的人文气息,沉郁顿挫伤时忧事为报国。文意更展现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同时打开这四篇文章,“承要春容”,“承”部分往往写景文采优美,“转”部分往往“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一篇文章最出彩的该是“合”的亮丽、阳光,那是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是历尽艰险仍然有对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是乐观开朗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是平凡之极依然有不息的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虞红敏。浙江省宁波中学教师。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代文学 起承转合 写作
教学《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这几篇课文,会发觉古代文人在宴聚雅集、登高观景、感悟自然的时候,比较规律地展示出对无限的时空与有限的人生的感叹。特别是经典之文起承转合,峰回路转,境界忽然开阔。人文山水更见有规律的生命哲思。
元,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笔者试图从经典古文来看作者如何比较规律地共鸣人文山水的自然律动。
首先,来看《兰亭集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风物雅静:
承是: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吟咏之雅与视听之娱。
转是: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的承上启下,引发对生活的感慨,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生之美好。然终会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失去生命的美好。再以“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联系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齐彭殇),并力批其非(为虚诞、为妄作)。最终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即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从自然永恒,而感慨人生美好短暂,得出死生亦大矣。此文起承转合中的合不明显。
其次,谈《秋声赋》,起承转合如下
起:秋夜读书耳闻秋声,与童子问答起:
承:由秋状(色、容、气、意、声)、秋义(刑官、兵象、音乐)承;
转:由秋声转到人事,从形象转到抽象。触景生情,感悟人生:
合:作者由秋而心潮起伏,但童子全然不解,秋虫和鸣衬托着悲凉的心境。虫声亦秋声。秋声映心声,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效。
《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欧阳修已53岁。《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连的音声情象的悲感,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根在人事,人生之秋,有人生苦短的痛楚,有宦海沉浮的感慨,有世事艰难的忧心。有理想抱负的叹息。文章以全新的角度来立意,让传统的悲秋情怀更有深沉意味。
再次。《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起是: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承是:继续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歌词从《月出》诗生发而来,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是作者在遭贬后,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不过“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已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
转是:对天地自然界浩渺的赞美之乐引出了对人生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洞箫悲咽低回,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触景生怀,伤时忧国,却从怀古落笔。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是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了极点。文意似乎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合是:苏轼对客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的驳斥,水——逝者如斯,日夜奔流然不曾逝,月——盈虚者如彼,月圆月缺终不增减。天地万物一刻不停,万古江山相对永恒。变:天地不能一瞬,人生短暂。不变:物与我皆无尽,精神可存。尤其是自然美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们更应该乐天知命,把握人生。
最后。看《滕王阁序》的起承转合
起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承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闾阎扑地、舸舰弥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转是:兴尽悲来,觉宇宙之无穷、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表现了作者识盈虚之有数的无奈的宿命感和看破宿命的旷达:天柱高而北辰远的与王公高第的距离感和生活的边缘感;谁悲失路之人的人生之途的孤独感和羁旅无定的漂泊感:更有奉宣室以何年的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兰亭已矣好景不长的幻灭感;空余报国之情、非无圣主。岂乏明时的反省反思。
合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理想人格境界,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赞欢”的高尚人生观。“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表现乐观开朗的自勉情怀,再以“孟尝高洁”“阮籍猖狂”微讥孟尝,非议阮籍,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
四篇文章都有“兴尽悲来”。由写景叙事转而抒发感慨和议论。但是更可贵的是文意“转”后有“合”,“合要渊水”。从“合”更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言志的人文气息,沉郁顿挫伤时忧事为报国。文意更展现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同时打开这四篇文章,“承要春容”,“承”部分往往写景文采优美,“转”部分往往“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一篇文章最出彩的该是“合”的亮丽、阳光,那是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是历尽艰险仍然有对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是乐观开朗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是平凡之极依然有不息的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虞红敏。浙江省宁波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