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越来越富裕,家长们总是会买各种零食给孩子,尤其是长辈更不会去限制孩子的零食,孩子想吃就吃,会影响了孩子正常的进餐,影响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很多孩子入园之后,对午餐进食习惯没有概念,会出现压抑进食的情况。《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中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为此,在保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要抓住生活的细节,让幼儿快乐进餐。
【关键词】 幼儿 午餐进食 快乐进餐
幼儿午餐是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抛开传统的午餐时要安静,没有声音,一定要吃完,不能剩菜这些硬性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所以,我们需对午餐管理进行改进,怎样创造愉快的午餐氛围呢?
一、概念界定
快乐午餐:指在教师的管理与营造下,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与心情下进行自觉用餐。
二、研究目标
(一)幼儿层面:
1. 通过对餐前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自觉用餐的主观意愿。
2. 通过对进餐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快乐进餐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对餐后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独立进餐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层面:
1. 通过研究,树立教师正确的进餐管理的理念。
2. 通过研究,提升教师对幼儿午餐管理的能力。
3. 通过研究,建立教师与幼儿在进餐时的融洽关系。
4. 通过研究,收集手指游戏,形成《手指游戏册》。
三、策略方针
(一)进餐前,做好准备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孩子在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时,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在餐前播放,让孩子们的情绪趋于平静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规定,在餐前30分钟内不能做剧烈的运动,进餐前15分钟我们要组织安静的活动。其次,在餐前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做一个小小的约定,允许小范围的餐前谈话,使幼儿的想法得以抒发,为愉快进餐打下基础。
(二)进餐中,激发幼儿的食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让幼儿自主打饭,针对幼儿的不同食量,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幼儿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餐。轻松、愉快、有趣的用餐氛围往往有助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采用“因人而异”的指导方法,各个击破。对个性比较自负的幼儿,采取激将法;对个性比较内向的幼儿,采取鼓励法;对比较天真文静的幼儿,采取诱导法;对比较活泼好动的幼儿,采取游戏法。
(三)进餐结束,培养幼儿主动收拾,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首先,给予自我服务的空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进餐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幼儿要轻放椅子,離开饭桌,将餐具、餐盘放到指定得点,清理好自己的桌面。《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指出进餐后用温开水漱口。教给孩子正确的漱口的方法,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乐中学。如:游戏《我的牙齿最白》《我的口气很清新》等。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其次,提供集体服务的机会。值日生、监督员,教师适时进行餐后评价等。《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规定,在餐后30分钟内不能做剧烈的运动,在进餐后15分钟我们要组织安静的活动。所以我们在饭后的15分钟内,可以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四)午餐管理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
1.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的午餐习惯。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懂得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
2. 通过主题布置,让环境感染幼儿,养成健康的午餐习惯。
在环境创设时可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给幼儿一种的暗示:让幼儿知道该怎样去做。比如:在幼儿餐桌附近张贴正确使用碗勺的图片,在水桶边画上卡通符号提醒幼儿轻轻放下餐具,在水槽边贴上饭后漱口的提示图。
还可通过实际行动及时提醒,在无声中告诉幼儿正确的就餐习惯。幼儿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进行适时的引导。
3. 通过家长沟通,让教师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进餐好习惯。
幼儿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仅靠幼儿园一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与家长积极沟通与配合,做到家园要求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同时向家长介绍一些良好的喂养方式,并鼓励幼儿在家中就餐的表现应与幼儿园中就餐的表现一致,在就餐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不是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一旦幼儿有了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
总之,一次快乐的午餐,是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安静的环境中进餐,这样,孩子们才会闻出香味,尝出味道,才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廖莹.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管理[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幼儿 午餐进食 快乐进餐
幼儿午餐是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抛开传统的午餐时要安静,没有声音,一定要吃完,不能剩菜这些硬性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所以,我们需对午餐管理进行改进,怎样创造愉快的午餐氛围呢?
一、概念界定
快乐午餐:指在教师的管理与营造下,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与心情下进行自觉用餐。
二、研究目标
(一)幼儿层面:
1. 通过对餐前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自觉用餐的主观意愿。
2. 通过对进餐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快乐进餐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对餐后管理的相关研究,形成幼儿独立进餐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层面:
1. 通过研究,树立教师正确的进餐管理的理念。
2. 通过研究,提升教师对幼儿午餐管理的能力。
3. 通过研究,建立教师与幼儿在进餐时的融洽关系。
4. 通过研究,收集手指游戏,形成《手指游戏册》。
三、策略方针
(一)进餐前,做好准备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孩子在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时,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在餐前播放,让孩子们的情绪趋于平静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规定,在餐前30分钟内不能做剧烈的运动,进餐前15分钟我们要组织安静的活动。其次,在餐前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做一个小小的约定,允许小范围的餐前谈话,使幼儿的想法得以抒发,为愉快进餐打下基础。
(二)进餐中,激发幼儿的食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让幼儿自主打饭,针对幼儿的不同食量,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幼儿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餐。轻松、愉快、有趣的用餐氛围往往有助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采用“因人而异”的指导方法,各个击破。对个性比较自负的幼儿,采取激将法;对个性比较内向的幼儿,采取鼓励法;对比较天真文静的幼儿,采取诱导法;对比较活泼好动的幼儿,采取游戏法。
(三)进餐结束,培养幼儿主动收拾,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首先,给予自我服务的空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进餐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幼儿要轻放椅子,離开饭桌,将餐具、餐盘放到指定得点,清理好自己的桌面。《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指出进餐后用温开水漱口。教给孩子正确的漱口的方法,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乐中学。如:游戏《我的牙齿最白》《我的口气很清新》等。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其次,提供集体服务的机会。值日生、监督员,教师适时进行餐后评价等。《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行为细则》规定,在餐后30分钟内不能做剧烈的运动,在进餐后15分钟我们要组织安静的活动。所以我们在饭后的15分钟内,可以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四)午餐管理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
1.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的午餐习惯。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懂得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
2. 通过主题布置,让环境感染幼儿,养成健康的午餐习惯。
在环境创设时可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给幼儿一种的暗示:让幼儿知道该怎样去做。比如:在幼儿餐桌附近张贴正确使用碗勺的图片,在水桶边画上卡通符号提醒幼儿轻轻放下餐具,在水槽边贴上饭后漱口的提示图。
还可通过实际行动及时提醒,在无声中告诉幼儿正确的就餐习惯。幼儿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进行适时的引导。
3. 通过家长沟通,让教师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进餐好习惯。
幼儿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仅靠幼儿园一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与家长积极沟通与配合,做到家园要求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同时向家长介绍一些良好的喂养方式,并鼓励幼儿在家中就餐的表现应与幼儿园中就餐的表现一致,在就餐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不是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一旦幼儿有了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
总之,一次快乐的午餐,是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安静的环境中进餐,这样,孩子们才会闻出香味,尝出味道,才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廖莹.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管理[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