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中的设计与设计中的书法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书法之概念意义为切口,研讨了设计性在书法作品创作之体现及书法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之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剖析书法存在之本质属性及其与设计密不可分之关系,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是基于当代艺术的发展需求,精神文化消费及审美理念在现代生活的需求,亦出于对全球设计的探讨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书法;设计;借鉴
  设计和书法,其间关系不可分割,且勿论二者渊源及发展,抑或设计特点,组成形式及美学根源等方面皆存在诸多相同之特性,中国书法至始至终随同着中国现代设计之发展,二者联系在现代设计之环境下,不仅未得消减,未曾分割,反倒伴随中国文化飞现代化发展而情好日密。即便由外在表现观察,书法于社会之中频遭边缘化,书法与国家经济及民众利益之直接关联渐行渐远,但书法却经由设计渗透于民众生活方方面面,其间定然存在着深层次之根由。中国的书法,无论是其蕴含的深厚内涵,还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经由书法家与设计者的努力,在当代的设计中得以展现。国美电器标志的设计,亦为中国书法于设计中直接运用之佐证此标志是由/GOME0几个字母组成,采取我国行草书之形式,用毛笔一挥而就,展现了标志中最为关切之独特,标志由白色与红色组成,富有极强的对比感,几个字母之水平动态与中国的楷书横画右高左低浑然一体,与下方的/国美电器几个字配合相得益彰,其效拔群,使之初现于街头之时,大众能眼前一亮。
  一、书法中的设计
  中国的书法,本身即为一种上佳的线形设计,此类设计,自于汉字诞生之日伊始,便持续发展演变,直至今日,此类线形设计业已风靡全球,逐成诸多国外艺术家及设计师日常艺术创作之参考借鉴之对象。书法自身,仍是先进行设计 ,只是此类设计多于书法家创想之中完成,尚未化为文字及图形罢了,作为中国特有之艺术形态的书法元素0,有上千年历史,已是人类最古老之艺术,书法重在点、线和面的组成,无论是韵律和节奏,还是章法与布局,较之平面设计之构成几可谓如出一辙。实质上近于由设计角度所对书法之剖析及论述。线条乃为全球性之语言,中国书法在线条研究之中可谓首当其冲,将之视作一种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且以科举考试之试卷为证,古代试卷均有其均一之纸张大小及样式规定,如规定之字数,上下左右之留空等,由是试卷整体之格式亦为设计。当传统的书法创作夹杂入现代设计之思维,冠之以现代设计观念,书法艺术即被输入新的活力,我们谓之现代书法。现代书法即为冠以现代艺术之理念,于创作之中彰显书法之艺术格调,超越及转化一些传统书法之常规定格与特定之形式,或为淡化常规汉字之构成及书写性,突出形式感和艺术性,渐发展成区别于美术和传统书法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设计中的书法
  书法能赋予中国的现代设计浑厚孕养之形和意,何为形,何为意,简而言之,此即由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而来"意是无形体的,是普遍规律和内在本质, 形是可见事物或具体准则等" 形之具象,意之抽象,亦如物质和精神的关联。因为传统的书法存在各种独有的识别性风格及特点,众多名家名体及至其名字已变作程式化的识别性符号,实际应用时大多是其中取一选择、鉴证、复制、处理、组合的手段。而不为众所周知、习惯之特式已遗失其视觉内涵。设计者自身设计书写之几数寥若晨星,因而对书法之认知、欣赏和修养水平是为必要之条件。设计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特点之把握是其予以设计之主要依据。如甲骨文得之于刀刻,字形稚拙神秘;如金文成之于模铸,笔划圆浑、雄壮;设计者于书法的艺术形式把握之熟稔,是为应用之于设计之必要条件。由是,书法之形式是历经艺术性处理的文字书写之“设计”,巧妙应用,使得平面设计成果极具淡雅清新、栩栩如生的文化感。亦如书法之运用于报纸、杂志、书刊及产品包装文字标题或名称等各方面。诚然,运用之效果必然取决在于设计者对中国的书法与汉字之认知及对设计作品整体定位之准确领悟。书法借以各个字体形状之处理,由视觉观感上赋予视者或高歌振奋、或淡然自如等诸多意象。对此,在适度之范畴之中,书法往往能巧妙的体现出平面设计中对字体的艺术展现及信息之表达。国内一些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也常常从中国书法中获取灵感,从其作品之中,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华。此中香港的靳埭强即为个中翘楚,亦极具代表性及成就性。其诸多作品,包括其最为得意之作《中国银行标志》,无不蕴藏书法艺术之影,甚至将书法直接融于设计之中。
  三、结语
  书法如若要求发展及革新,则定然不可一成不变,而应于承扬的基础之上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之中吸取精髓,弘扬时代精神,以贴近当代人之审美需求与审美观。此外,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发展,不可毫无选择地照搬或抄袭,而亟需发掘并发扬民族土文化资源,剖析中华民族之价值观及审美观,使之民族特色跃然于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之上,令其走出家门迈进世界!因为,民族的即为世界的,艺术无国界,彼此兼容并包,书法与设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即是我编写此篇论文的原因和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振镰.书法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张春宜.书法艺术与平面构成之关系初探.书画艺术,2005(2).
  (作者简介:廖炜琳(1975.04-),男,江西新余人,本科,新余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书法、国画以及油画。)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网络用语的丰富,催生一些新的语言现象。重叠现象在网络用语中大量出现。本文对网络用语中的重叠现象进行分类,并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网络用语中重叠现象的语用意图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用语;重叠;认知;语用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布赖特(W.Bright)提出的“共变论”(co-variance)的观点,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
期刊
摘要:池莉小说的语言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她小说中的语言多用于表现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尤其是都市社会生活,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功能,能自如地抒写大众情怀,再现形形色色的生存本相。但这种语言艺术在某些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憾,影响到作家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池莉小说;语言;艺术特征  池莉是汉派有名的小说作家,她的小说尤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池莉及其小说创作确实给我们的文学评论界出了一道不大不
期刊
摘要: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是对国人影响最深的一种流派。“仁”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心,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概念到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也”的转变,简单说来应该是孔子的“仁爱”到孟子的“仁政”的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孔孟对于“仁”的理解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伦理和政治两个方面。  关键词:仁;仁爱;恻隐之心;仁政  孔子的“仁者爱人”拉开了中国儒家学说关于“仁”的探索的序幕, “仁”可以说是
期刊
摘要:沧月的小说作为新兴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她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多数都拥有各自的性格特征,这些或相同或不同的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沧月小说中的‘侠’”一文从分析沧月小说的特点入手,如细腻的场景描写,大量地运用人生哲理,以武技衬托人性等,以几个典型人物为例,说明“侠”的特点,即顽强心智,不受礼教制约和肩担大义,阐述侠性即人性的观点。  关键词:沧月;武侠;心智;义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媒技术的革新,现代视觉图像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改变了文化的交流方式。公共图像已经取代了文字语言占有并左右着人们主要的审美文化生活。公共图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这种影响只会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在此背景下,当代艺术何去何从无疑成了每一个艺术家和批评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像;当代艺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按自己的趣味去塑造自己心中
期刊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孔子最先提出“学”,当时的孔门究竟所学的是什么东西,又怎样学的,历来的儒者,从汉到清代都为“学”做解释,可以说争论纷纭,莫争一事。现在我们把“学”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阐释求得对孔子有一个粗略的轮廓。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学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即复习、温习。如果把“习”只解作“复习”、“温习”则不够全面。因而“学而时习之
期刊
摘要:《查尔达什舞曲》是小提琴演奏曲目中不朽之作,现为小提琴八级考试曲目之一,一直以来这首曲子的演奏都讲究充分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效果,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演奏能力及其对这首曲目的充分理解。文章通过对此曲创作时代背景和小提琴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分析,以期为人们更好的演奏此曲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提琴;曲式结构;浪漫主义  一、《查尔达什舞曲》的创作背景  十九世纪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期刊
摘要:写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写生形象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写生对象,但写生形象却不能直接适应于动画作品,它必须加以提炼、简化,才能达到动画作品所要求的标准。本文从素描基础课中对人物写生的形象转换进行探讨,为两者之间渐进式的转换打下基础。  关键词:动画造型;数字艺术;素描  素描,作为艺术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必修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对物体形象的一种直接描绘和造型能力的把握。同时,对物
期刊
摘要:民族声乐是民族艺术中的一直奇葩,不但有着丰厚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受众,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新时期下,文化发展环境有了新变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发展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这门艺术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作为高校民族声乐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民族声乐的发展。文章即是对民族声乐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民族艺术,能够在文化多
期刊
摘要:古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焕发着生命力,古筝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民族乐器,也是民族文化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古筝音乐,我们会发现古筝音乐不仅具有形态美、情态美、意境美,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之美。因此欣赏古筝音乐不仅能获得一种美学体验,更是在享用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关键词:古筝音乐;美学;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未来社会的畅想中指出未来社会应当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