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铸剑》中眉间尺、宴之敖背后的隐性作者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所说:“不去考察作家而要判断他的作品,是很困难的。我愿意说:‘有其树,必有其果。’”作家往往将对生活的观察或人生经验付诸笔端,汇集成文字。尤其是那些苦痛的、令人记忆深刻的过往或思考,更容易被作家采撷下来,有的直接记录下来,有的很隐晦地藏匿于自己所描画的人物、情节里。结合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发展路程,品读《铸剑》,不难看出作品中的隐性作者。《铸剑》虽为故事新编,但内中蕴涵的是鲁迅先生对自我灵魂生命个体的深刻认识,是最深层次的生命展现。
  一、《眉间尺》之于《铸剑》
  《铸剑》原载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8、9两期,题作《眉间尺》,副题是《新编的故事之一》。1932年由鲁迅先生自编入《自选集》改题为《铸剑》。1936年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初收入《故事新编》一书,仍题作《铸剑》。
  鲁迅先生是一个极认真的人,于创作更加谨严。那么时隔5年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将这篇自评为“确是写得较为认真的一篇”的作品的题目改定为《铸剑》呢?这其中一定富有深意。
  题目之于文章的重要作用,它们有时是线索,有时是文眼,有时是主旨的归纳,有时是语带双关。“铸剑”相较于“眉间尺”,应更能表达鲁迅复仇小说的精神内核,也更能表现眉间尺精神的成长过程,实乃一语双关。
  二、眉间尺之于少年鲁迅
  对于小说创作鲁迅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所到达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说到《故事新编》的题材时,他说:“我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
  《铸剑》选材于《列异传》,原文大约二三百字,鲁迅在此基础上铺排开来,写成一万二千字的《铸剑》,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感受。
  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因为童年作为生命的起点和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尽管过程相当短暂,但却总是给人留下终生不渝的印象,尤其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往往打上童年经验难以磨灭的印记。
  反复阅读,不难从文字中发现作品中的隐性作者,眉间尺的身上有很多少年鲁迅的影子,是鲁迅对自己以往精神性格以及成长过程的再思考。
  《铸剑》是眉间尺锻造精神之剑的过程,也是少年鲁迅走向成熟的过程。
  同样的是丧父,同样的是由母亲一手带大,同样的是敏感、多疑,同样的是遭受旁人的欺侮、蔑视,同样的是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同样的是在十六岁时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出走”。
  眉间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了起来,鲁迅也是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中成熟了起来,眉间尺实际上就是少年鲁迅的投影。
  三、宴之敖之于“斗士”鲁迅
  “炙人的热火包裹在冰壳里,炽热的爱隐藏在僧的外表下,热情的肯定体现在否定的形式中,急待喷发的情感、思想孕育在沉默之中。”这是鲁迅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学风格。
  宴之敖,是《铸剑》中鲁迅浓墨重彩推出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声音好像鸱枭”,“眼光如两点磷火”,“对着眉间尺的头颅,冷冷地尖利地笑”。这如鬼魅般的黑衣人,外表极冷,他的一举一动,无不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正是在这严冷的外表下,透出了他内心烈焰般的激情,这正是鲁迅在《野草》中所讴歌的“看透了造物的把戏”的“叛逆的猛士”。黑色人沉着老练,勇敢决绝,具有钢铁般不可动摇的信念。他为了一己之承诺,不惜牺牲自我,慷慨赴死与眉间尺并肩战斗。但他绝不仅仅是那种古代所说的侠客义士,当眉间尺称呼他义士,询问他为何要给自己报仇时,他说:“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你不要提这些受了侮辱的名称,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我的灵魂上有这么多人所加给我的伤,我已经厌恶了我自己,聪明的孩子,告诉你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
  他要报的仇不是自己的仇,而是社会的仇。鲁迅对黑衣人的塑造,为之倾注了更丰富、更深沉、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寄寓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宴之敖之于鲁迅,不仅形似,更是神似。
  其实鲁迅骨子里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人,他的性格里具有侠士精神的内核。这大约来源于他的家乡赋予它的精神气质,鲁迅的复仇精神绝不是狭隘的私仇和黑色的江湖恩怨,而是不畏强权,敢于面对命运的挑战。
  鲁迅写作《铸剑》的时间,是他极为苦闷的时期。一方面他与弟弟周作人决裂,离开居住了12年的北京,来到了厦门任教;另一方面,时局的动荡,之前的一系列血案让他由怀疑而清醒,五卅惨案过后,鲁迅就大声疾呼:被压迫的人民,必须义无反顾地向压迫者“抽刃而起”,要“以血还血”。鲁迅是感受着广大人民所受的痛苦,代表着民族的大多数,而向敌人冲锋陷阵。
  剖析《铸剑》中的眉间尺、宴之敖的形象,可以清晰地见到作者的影子。但赏析作品,切不可将艺术形象与生活中的原型等量齐观,因为作品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也是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否则,就背离鲁迅对文学审美的要求了。
其他文献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全新理念,古语亦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基于此,时下不少语文教师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把自己的情感和别人交流,进而达到“主动学”“快乐学”的目的。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或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或一枝独秀,万马齐喑;或热热热闹,华丽假象。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运用好这种模式
期刊
所谓“高效写作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间的写作教学之后,学生写作能力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写作有无进步或发展是高效写作教学的评判标准。  一、学生无效或低效写作的几种表现  1.无病呻吟,瞎编硬套,敷衍了事,体现了学生写作功底太差。  2.信手写来,随意涂鸦,表意混乱,体现了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  3.嬉笑打诨,满纸趣谈,不见情志,体现了学生缺少生活积累。  4.语言艰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天生具有创新能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很难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达到这样的目标,作
期刊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多种,横向展开论证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所谓横向展开论证,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写好横式结构议论文关键在于布好点,即拟写合适的分论点。那么从那些角度拟写分论点呢?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拟写分论点。  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拟写,即抓住话题中心词的内涵与外延,用“话题中心词是什么”的句式。也就是给话题中心
期刊
教育是诗意的事业,教育的诗意就在于它关乎人的灵魂,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生活。良好的教育能使人心灵圣洁,灵魂崇高,具有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更加理想的生活状态,并最终学会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理想的生活状态应是诗意的,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地栖居。”诗意使生存变成了生活,语文教师更应成为诗意生活的化身和引领者。  诗意的生活当追逐简单,简单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一种审美思想,更是志
期刊
高考材料作文可以说纷繁复杂,从提炼观点的角度可以把它粗略地分成三种类型。一是观点明确,感情倾向明朗的;二是感情倾向可以朝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发展,需对观点做辩证分析的;三是可以多角度发散思维的。  一、观点明确型  如,朴素是一种自然真诚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操,同时,朴素又是一种责任。从语言情感流向来看,材料对“朴素”持一种褒扬的态度,如果以朴素为话题来写作的话,应该从正面立意比较恰当
期刊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低,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中的不争事实。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方面:从学习客体方面来说,文言文在词汇、语法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与现代文有“隔膜”,给学生一种“难且无用”之感;另外文言文篇目选编的合理性还有争议,按文学史年代编排的方法,导致难度大的篇目先在低年级学习的倒错现象。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正如有些老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当,多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古汉语知识的讲
期刊
新一轮课改的推广,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理念,逐渐为大家所接受。问题教学更贴近新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断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也是从问题开始的,能否提出恰当的问题成为课堂教学成功与
期刊
舒婷的《致橡树》,借抒情主人公倾诉爱情理想,塑造了一位见识卓然、不同凡俗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显示了一种男子之气,展现了一种阳刚之美。该诗用“木棉”的独白口吻,同“橡树”对话,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真正的爱情必须在相知、相依、相恋、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各自实现自我的价值,也就是像诗人所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这首诗一开始
期刊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神州大地,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之中。北平、天津告急!中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战火中惨遭摧残,为保存文化力量,三校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始上课。不到两个月,南京又陷入敌手。武汉告急,长沙震动!面对华北沦陷、中原动荡、三吴烽火、九夏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