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八课。这是一篇以刻画人物为主的短篇小说,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典型的农村父亲,也是一个为了活出尊严终其一生与贫困生活抗争的形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就只是停留在刚刚解决了温饱的状态,只有少数眼光敏锐头脑灵活的先行者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宽余起来。这些日子过得宽余起来的农民于是想办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修建高大宽敞的房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那些修建的新屋,地势开阔,台阶高,玻璃窗户明亮得晃眼。它们不仅是物质生活超前的代表,也是屋主在村子里活出人样活出尊严的象征。于是,这一座座有着高高台阶的新屋,刺激着也鼓舞着那些落在后面的村民们向它看齐,朝它奋斗。“父亲”就是被刺激着的人群中的一个代表。
父亲向往别人家那有着高台阶的新屋。这个愿望也许从未对人提起过,只是那看别人高台阶时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文中写道:“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课文第13段)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是因为自家的台阶实在是太低。台阶是一家之主创造了多少价值的体现,是村人面前的脸面,是挺直脊梁的筹码,是地位高低的证明。台阶低,地位当然就低。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对尊重的要求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使他为自己确立毕生的奋斗目标,那就是造一座有着高台阶的新屋。
要说父亲的这个理想似乎并不是很高远,但对于当时贫困的家境来说,这个理想还是有点奢侈。但父亲不怕。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父亲不仅有理想,有目标,有热情,而且他自我感觉还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家低矮的三级台阶是用三块青石板铺成的。那三块青石板还是打赌赢来的呢。当初父亲力气大,石匠说要是这每一块石板父亲能一口气背到家,就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课文第2段)。
父亲有了建高台阶新屋的理想后,就开始默默地着手准备了。而这个准备是艰辛而又漫长的。每捡回一块砖、一片瓦,每积攒一个角票,父亲都做得非常认真。父亲把他的每一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中“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去大山里砍一趟柴,遥远的路途能把父亲的草鞋磨穿底。父亲一次竟能狠命砍一担半柴回来,卖得一元五角钱。这样的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好几次后,父亲终于觉得造房的时机成熟,“便选定日子,破土动工”。造房过程的辛苦,文中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作者的有意的“忽略”。而读者对这种辛苦是不难想象的。文章中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父亲天没亮就起床踏黄泥。那个深秋,露水和雾气都很大,“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课文第19段)。这个细节是父亲建房过程中的一個特写镜头。无论造房如何辛苦,父亲肯定不会觉得苦,因为他的内心是甜的。
房子造好了,理想终于实现了。人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父亲的高兴也极具个性。辛苦奋斗一辈子的他因为新屋的建成而一下子进入公众的视野,让大家瞩目起来。按道理说,这是他想要的效果,是他获得地位获得尊严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他本应昂首挺胸,一脸骄傲的笑。可是老实厚道、低眉顺眼惯了的他,想挺胸挺不直,想笑露出的是尴尬的笑,想像以前那样坐到台阶上,竟然感觉不自在。究其原因,还是父亲潜藏在内的自卑心理作怪。这种自卑心理是在长期经济地位低下的境况中形成的,它在父亲的内心几乎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所以台阶突然变高之后,父亲的地位、父亲的心理并没有随之变高,所以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这不免让人心生悲凉。
更让人悲凉的还在后头。新屋造好后,曾经力大如牛的父亲,有一次挑水的时候竟然闪了腰。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偶然现象,事实上却是一种必然。父亲为造房子奋斗了大半辈子,现在人也老了,身体也已经垮了。但父亲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在闪了腰没事可干的时候,总觉得很烦躁,连跟别人聊天的兴趣都没有了。本来是收获了理想,可是却表现出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看似矛盾的结局,却是在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人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的鼓舞,身体和精神多处于亢奋状态,自身感觉是比较强大的,身体上的衰弱、不适等很容易被精神掩盖。而一旦精神支柱消失,身体上的各种毛病自然就显现出来。另一方面,父亲是个传统的农民,是个耕田种地、辛勤劳作了一辈子的农民。对他来说,劳作就是创造,劳作才有收获,劳作才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劳作就是生命。因此,一旦不能劳作,他就会感觉若有所失。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千千万万淳朴的农民的普遍现象。
再次审视“父亲”这一形象,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有自尊,不甘落人之后,他要跻身于受人尊重的行列。所以,他为自己确立了长远的生活目标,并穷尽毕生之力而为之奋斗,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也算得上感天动地。同时,他又是个老实厚道、勤劳朴实的农民,他脚踏实地一砖一瓦地劳动兴家,就像春燕衔泥,一点一点地累积,虽然慢,虽然辛苦,但他却乐此不疲。另外,在他的身上还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手足无措,习惯坐台阶的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作为读者,我们并没有被这一精神振奋,相反,笼罩心头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酸楚。想要挺直脊梁活出尊严的父亲,为什么最后竟是直不起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农村经济极端落后,使得他的创业过程无比艰难。只有发展生产力,搞活农村经济,才能改变农民的生活现状。
所幸的是,由于国家的日益繁荣,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现在农村经济已有大幅度的提升,农民生活也得到大面积的改善。让我们的八亿农民活得有幸福感,有尊严感,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我们全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愿天下所有的农民父亲,挺直脊梁,幸福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就只是停留在刚刚解决了温饱的状态,只有少数眼光敏锐头脑灵活的先行者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宽余起来。这些日子过得宽余起来的农民于是想办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修建高大宽敞的房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那些修建的新屋,地势开阔,台阶高,玻璃窗户明亮得晃眼。它们不仅是物质生活超前的代表,也是屋主在村子里活出人样活出尊严的象征。于是,这一座座有着高高台阶的新屋,刺激着也鼓舞着那些落在后面的村民们向它看齐,朝它奋斗。“父亲”就是被刺激着的人群中的一个代表。
父亲向往别人家那有着高台阶的新屋。这个愿望也许从未对人提起过,只是那看别人高台阶时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文中写道:“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课文第13段)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是因为自家的台阶实在是太低。台阶是一家之主创造了多少价值的体现,是村人面前的脸面,是挺直脊梁的筹码,是地位高低的证明。台阶低,地位当然就低。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对尊重的要求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使他为自己确立毕生的奋斗目标,那就是造一座有着高台阶的新屋。
要说父亲的这个理想似乎并不是很高远,但对于当时贫困的家境来说,这个理想还是有点奢侈。但父亲不怕。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父亲不仅有理想,有目标,有热情,而且他自我感觉还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家低矮的三级台阶是用三块青石板铺成的。那三块青石板还是打赌赢来的呢。当初父亲力气大,石匠说要是这每一块石板父亲能一口气背到家,就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课文第2段)。
父亲有了建高台阶新屋的理想后,就开始默默地着手准备了。而这个准备是艰辛而又漫长的。每捡回一块砖、一片瓦,每积攒一个角票,父亲都做得非常认真。父亲把他的每一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中“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去大山里砍一趟柴,遥远的路途能把父亲的草鞋磨穿底。父亲一次竟能狠命砍一担半柴回来,卖得一元五角钱。这样的准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好几次后,父亲终于觉得造房的时机成熟,“便选定日子,破土动工”。造房过程的辛苦,文中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作者的有意的“忽略”。而读者对这种辛苦是不难想象的。文章中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父亲天没亮就起床踏黄泥。那个深秋,露水和雾气都很大,“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课文第19段)。这个细节是父亲建房过程中的一個特写镜头。无论造房如何辛苦,父亲肯定不会觉得苦,因为他的内心是甜的。
房子造好了,理想终于实现了。人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父亲的高兴也极具个性。辛苦奋斗一辈子的他因为新屋的建成而一下子进入公众的视野,让大家瞩目起来。按道理说,这是他想要的效果,是他获得地位获得尊严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他本应昂首挺胸,一脸骄傲的笑。可是老实厚道、低眉顺眼惯了的他,想挺胸挺不直,想笑露出的是尴尬的笑,想像以前那样坐到台阶上,竟然感觉不自在。究其原因,还是父亲潜藏在内的自卑心理作怪。这种自卑心理是在长期经济地位低下的境况中形成的,它在父亲的内心几乎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所以台阶突然变高之后,父亲的地位、父亲的心理并没有随之变高,所以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这不免让人心生悲凉。
更让人悲凉的还在后头。新屋造好后,曾经力大如牛的父亲,有一次挑水的时候竟然闪了腰。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偶然现象,事实上却是一种必然。父亲为造房子奋斗了大半辈子,现在人也老了,身体也已经垮了。但父亲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在闪了腰没事可干的时候,总觉得很烦躁,连跟别人聊天的兴趣都没有了。本来是收获了理想,可是却表现出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看似矛盾的结局,却是在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人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的鼓舞,身体和精神多处于亢奋状态,自身感觉是比较强大的,身体上的衰弱、不适等很容易被精神掩盖。而一旦精神支柱消失,身体上的各种毛病自然就显现出来。另一方面,父亲是个传统的农民,是个耕田种地、辛勤劳作了一辈子的农民。对他来说,劳作就是创造,劳作才有收获,劳作才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劳作就是生命。因此,一旦不能劳作,他就会感觉若有所失。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千千万万淳朴的农民的普遍现象。
再次审视“父亲”这一形象,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有自尊,不甘落人之后,他要跻身于受人尊重的行列。所以,他为自己确立了长远的生活目标,并穷尽毕生之力而为之奋斗,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也算得上感天动地。同时,他又是个老实厚道、勤劳朴实的农民,他脚踏实地一砖一瓦地劳动兴家,就像春燕衔泥,一点一点地累积,虽然慢,虽然辛苦,但他却乐此不疲。另外,在他的身上还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手足无措,习惯坐台阶的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作为读者,我们并没有被这一精神振奋,相反,笼罩心头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酸楚。想要挺直脊梁活出尊严的父亲,为什么最后竟是直不起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农村经济极端落后,使得他的创业过程无比艰难。只有发展生产力,搞活农村经济,才能改变农民的生活现状。
所幸的是,由于国家的日益繁荣,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现在农村经济已有大幅度的提升,农民生活也得到大面积的改善。让我们的八亿农民活得有幸福感,有尊严感,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我们全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愿天下所有的农民父亲,挺直脊梁,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