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有我和无我之论现已不新鲜,但绝非过时。我手写我心,读吴少东的诗歌,一个鲜明印象是几乎每一首都凸显强烈的自我意识,可谓无“我”不成诗。中年写作也不新鲜,泱泱诗国,除了一些“后浪”汹涌而来还够不着中年的河堤外,相当数量的诗人跌入了中年写作的旋涡。中年的疏松及疏松并发症,让大多数人的体力、心力和笔力相继松垮坍塌。所谓“月到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吴少东的迥异处在于身处中年,或有左右摇晃之时但没有陷入其间,终以睿智而巧妙的词语化解术纵跃出来,气定神闲地立于中年的峰巅,拈花一笑。纵览吴少东诗歌,气象万千、题材广泛、手法多变、立意丰赡,可研究的课题很多,尤其在中年迷津和现代性迷津的探绎描摹以及巧妙突围方面,文本宏富精致,值得荐读。
本组诗,没有离开过“我”和“中年”的表意符号和精神指向,古典和现代融通一气,大千世界和主体意志尽力和合,人间万象,笔底波澜,一切都可以是镜子,照出一个钟灵毓秀的“我”。
中年的滋润和干枯,顺畅和艰辛是精神的两极,而心灵的土地对于干裂是最为敏感和不忍的。“那场雨还未下来”,这像一个祈求,一个呼唤,一个隐喻,是中年人最内在的声音。当下诗坛,中年书写屡见不鲜,停滞、颓废、油腻、奔忙、奔溃、娱乐、矫情、媚俗、任其熵值日增、反道德或道德绑架不一而足。吴少东身处中年迷津,临危而沉稳,腾挪而清流,覆压而刚健,保持诗性的指南和光柱。于是,人到中年,月到中天,河到中段,清辉滂沱,水势壮阔不已。
“中年以来,在前行与回归的途中/我努力放轻步履,不让每一个夜晚/落下去”(《对称的夜晚》)。这一句作为这首诗的结句,像秤砣一样平衡了一首诗的延伸和失重。而开头连用四个“暗过”,暗示“我”的炫亮。高度主体性表意,统摄整首诗,“我”像一颗启明星一样,在“亥尽子现”时分,静悄悄平衡了“霓虹灯愈发明亮的城市”。这种写法将作者旨意高调标示,是表现主义的做派。“前行与回归”不是刻意,而是出于自然,显示了中年的沉稳、分寸和从容。
这一组里最值得说道的是《所在》,这是一首家庭地图,也是中年的定位之歌。“我买药归来/提着温经散寒的几味药/站在一株暮春的槐树下”(《所在》),这一刻有一种中年的眩晕。这一刻,作为中心节点,连接了出门之前,连接了妻儿上山进香,连接了槐树叶,连接了中年之躯、之药以及“从锡箔里破壁而出/在地板上滚过雷声/却无处找寻的那一粒”,以及它们的慈悲。中年的这一刻,五味杂陈。“我们携带迥异的浮世之脸”,出现在不同的浮世线面上。读吴少东的诗歌,总有一种深沉的东西,像桃之内核,坚硬而实在。买药的经历,吃药的经历,病痛的经历,与妻儿分喝三杯水的经历,落叶漂浮的经历,雷声滚过头顶依旧没有一点雨的经历或许不在同一个时点上,但是,诗人就能让它们在这个时点成为诗歌元素,获得诗歌构成。
在诗集《万物的动静》后记里,吴少东说:“我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真诚的,诗与人是合一的。……我视情感、美感、痛感与意义为创作的圭臬。我发现我的中年依然包裹着青春的内核,我的习性与作派依然来自青春的萌蘖与辐射。”
这个诗学主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是有充分体现的。在《拔牙记》里,诗人明确写道,“不要怀疑我写下的分行文字/那些都是真诚的。那些/鱼泡般顶出水面又破裂的/都是我能够告诉这世界的”。深邃的中年之声,隐忍的男人之声,“青春过后,我一直紧咬牙关/不能松口,更不愿松口”都化作了诗句,在一个拔牙的经历里,踩过心灵的池堤,意义感很明显。中年作诗或诗到中年,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吴少东从不浪费一字。
说到现代性的迷津,每一个当代诗人都会遇到。现代性又分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分不清这两种现代性,就无法给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表述。社会现代性一般指崇尚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相信理性、进步学说、科技造福人类、自由主义与民主法治。审美现代性一般指关注人性和伦理,反对工具理性、科层制与人的异化。本文提到的吴少东诗歌里“现代性的迷津”指的是社会现代性,用诗歌的方式对前者的质疑和解构,近似于审美现代性。
这一组诗里有《鸣叫的鸟笼》《暴雨后》《雪限》《阳台上的空花盆》,都不是简简单单写风物的,都寄托了诗人缜密的心思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抗或反思。鸟在笼中,人在哪里?人也在笼中,鸟又在哪里?这样的比喻不新鲜,但在疫情期间,读者是感同身受的,极具冲击力。你当然可以跳开疫情来读这首诗,这首诗的内涵与张力是较大的。人是脆弱的,只要一种“病毒”就可以把你關在“笼中”。这就是《鸣叫的鸟笼》。而《暴雨后》,诗人的感受就是顿悟,思和感是一体的,充满了知性之美。“种粒脱落/又衔于飞鸟口中/走神的瞬间坠下眩晕的苞芽”,释然过往扼腕英才早逝,接受万物各自的法则。“无暇细看/只以大步避开小微的生活”,一场暴雨令一个人清澈通透,洒脱而去。而《雪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踏雪夜行,带出了风雪中的林冲,“豹子头在五内奋蹄”,貌似灵魂附体。任何制度都在制造着“铁幕”,一场大火就可以连接山神庙和梁山。“雪限”是多么脆弱!这一首颇能折射中年的现实,只不过点到为止。
《阳台上的空花盆》是一首温暖而痛切的亲情诗,与他的名篇《描碑》《孤篇》《青石——给父亲》《伸往水中的青石》可参照阅读。仅从这个题目,读者可能想不到要写什么,从鸟鸣、晨曦、懒散、花草、麻雀、空花盆一路读下来,卒章显旨地写到“盆中,唯母亲生前培过的土/还在。我时常探望,忧伤时浇水”,这种叙事,简朴自然,构思精巧,堪称高妙之至。
本期还有《垂直的钉子》《这世界》可放在一起阅读。《这世界》写的可能就是一个牢骚或腹诽,但诗人没有回旋片刻就跳了出来,“简洁与常识构成犀利的剪刀/锋刃的罅隙间/我已能容忍世俗的所得”,“让一些人满场跑动吧/我……不去抢断,保持有效的二分”。这种沉稳和机智是属于中年人的。《垂直的钉子》这首值得重视。回到老宅,幻见老父亲踩着梯子钉钉子,这是一个生动而令人仰慕的场景,作为晚辈多想承其衣钵,爬上更高的梯子,做更大的事情——“生活的板块一松再松,/整饬与撞击力,缺失已久”,然而,“我找不着那把高举的铁锤”以及“点穴的银针”!诗人借助这样一首诗,将父亲和我,钉子和锤子,松动和整饬,银针和挤胀感几对元素放在一起,揭橥出中年的问题:疏松,缺失坚硬;整饬,缺失捶打;顽疾,缺失良药。 深究诗歌的意义和深刻性,往往被人诟病。似乎现代诗歌就是一堆莫名其妙的分行。现代甚嚣尘上的口语诗洪流,通篇采用简单的叙事方式,全然不顾叙事的有效性、诗意性和诗载道之传统,吴少东诗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弘扬现代诗性光辉的前提下,打通古典与现代,吸纳中外优秀诗学传统,融汇调和,为我所用。对于“意义和深刻性”,非但不回避,还视其为“创作的圭臬”。
吴少东几乎可以将一切所见入诗,平和、奇崛、自然地引出意象,或化为意象。《在亳州》划归他的“三叠”系列创作,以现实切入,及物而不止于及物,想象力如蘑菇云一般腾空而起,形成自己的文学气象。他写“在亳州”,省却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迅速进入文化意义上的亳州,从地下运兵道到地上云日天,涡河杨柳岸,暮雨花戏楼,芍药华祖庵,泡桐陌上烟。庄子,老子,华佗,曹操,“我”……一起照面相聚。先圣旧贤俱往矣,当下所见所有即将随风而去。在亳州,偷来浮生半日工夫,得到的是千年文化洗礼,现实焦灼与紧张感的瞬间纾解。
吴少东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常现奇崛,切入低处而立意高远,胸襟豪迈而不同流俗,叙事精当而气贯长虹,精准大于分行,审美大于抒情,意境大于意义,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别具一格。吴少东有一首名诗叫《给予》,一个人的给予是有限的,但给予之心是无限的。在诗歌创作中,乐观并非代表力量和成果,而恰恰是真实的写意和精准的切入,直抵存在本身,才具力量。
本文提到的“中年问题”和“现代性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常常因为复杂力量的撕扯而忧虑不堪,中年问题的重点往往不是渐老,而是内心莫名其妙的变化。如何接受中年角色定位和价值转变,是中年境遇的要旨。而现代性进入写作的范畴,基本上是审美现代性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拨。现代性是什么?福柯提出现代性是一种态度,反对视其为某一个阶段,仿佛在当今后现代、后工业社会,它已经时过境迁似的。我们今天谈论的社会现代性,它延续启蒙运动的传统:坚信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时间就是金钱替代了时间就是力量,推崇理性,崇拜成功。
进入诗歌的现代性书写,其实是审美现代性的独自月下横槊。月明星稀,绕树三匝,吴少东自有他的“短歌行”。
纵观吴少东的诗歌,中国传统诗学修养深厚,现代诗性坚挺而饱满,不论写山写水,写人写物,写亲情或自我剖析,笔触精细,境界宏阔,作品成色很高,在“及物”和“不及物”两方面均有构建,堪称百年新诗在当代可贵的成果之一。迷津和突围,往往不能瞬间完成,完成也充满了悖论,如《烈日》具有巨大的隐喻性:人到中年,人人都是伐木工,内心都有一棵“枯死的杨树”,砍斫是工作,也是本能。人体如果是一座森林的话,这些杨树却无谓地遮蔽了光亮。砍伐是为了内心腾出更大的空间,更好地优化“生态”。而渐渐露出的或轰然倒下的“烈日”,既是中年的光源,也是灼伤中年的紫外线,于是,中年陷入了悖论。
本组诗,没有离开过“我”和“中年”的表意符号和精神指向,古典和现代融通一气,大千世界和主体意志尽力和合,人间万象,笔底波澜,一切都可以是镜子,照出一个钟灵毓秀的“我”。
中年的滋润和干枯,顺畅和艰辛是精神的两极,而心灵的土地对于干裂是最为敏感和不忍的。“那场雨还未下来”,这像一个祈求,一个呼唤,一个隐喻,是中年人最内在的声音。当下诗坛,中年书写屡见不鲜,停滞、颓废、油腻、奔忙、奔溃、娱乐、矫情、媚俗、任其熵值日增、反道德或道德绑架不一而足。吴少东身处中年迷津,临危而沉稳,腾挪而清流,覆压而刚健,保持诗性的指南和光柱。于是,人到中年,月到中天,河到中段,清辉滂沱,水势壮阔不已。
“中年以来,在前行与回归的途中/我努力放轻步履,不让每一个夜晚/落下去”(《对称的夜晚》)。这一句作为这首诗的结句,像秤砣一样平衡了一首诗的延伸和失重。而开头连用四个“暗过”,暗示“我”的炫亮。高度主体性表意,统摄整首诗,“我”像一颗启明星一样,在“亥尽子现”时分,静悄悄平衡了“霓虹灯愈发明亮的城市”。这种写法将作者旨意高调标示,是表现主义的做派。“前行与回归”不是刻意,而是出于自然,显示了中年的沉稳、分寸和从容。
这一组里最值得说道的是《所在》,这是一首家庭地图,也是中年的定位之歌。“我买药归来/提着温经散寒的几味药/站在一株暮春的槐树下”(《所在》),这一刻有一种中年的眩晕。这一刻,作为中心节点,连接了出门之前,连接了妻儿上山进香,连接了槐树叶,连接了中年之躯、之药以及“从锡箔里破壁而出/在地板上滚过雷声/却无处找寻的那一粒”,以及它们的慈悲。中年的这一刻,五味杂陈。“我们携带迥异的浮世之脸”,出现在不同的浮世线面上。读吴少东的诗歌,总有一种深沉的东西,像桃之内核,坚硬而实在。买药的经历,吃药的经历,病痛的经历,与妻儿分喝三杯水的经历,落叶漂浮的经历,雷声滚过头顶依旧没有一点雨的经历或许不在同一个时点上,但是,诗人就能让它们在这个时点成为诗歌元素,获得诗歌构成。
在诗集《万物的动静》后记里,吴少东说:“我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真诚的,诗与人是合一的。……我视情感、美感、痛感与意义为创作的圭臬。我发现我的中年依然包裹着青春的内核,我的习性与作派依然来自青春的萌蘖与辐射。”
这个诗学主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是有充分体现的。在《拔牙记》里,诗人明确写道,“不要怀疑我写下的分行文字/那些都是真诚的。那些/鱼泡般顶出水面又破裂的/都是我能够告诉这世界的”。深邃的中年之声,隐忍的男人之声,“青春过后,我一直紧咬牙关/不能松口,更不愿松口”都化作了诗句,在一个拔牙的经历里,踩过心灵的池堤,意义感很明显。中年作诗或诗到中年,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吴少东从不浪费一字。
说到现代性的迷津,每一个当代诗人都会遇到。现代性又分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分不清这两种现代性,就无法给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表述。社会现代性一般指崇尚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相信理性、进步学说、科技造福人类、自由主义与民主法治。审美现代性一般指关注人性和伦理,反对工具理性、科层制与人的异化。本文提到的吴少东诗歌里“现代性的迷津”指的是社会现代性,用诗歌的方式对前者的质疑和解构,近似于审美现代性。
这一组诗里有《鸣叫的鸟笼》《暴雨后》《雪限》《阳台上的空花盆》,都不是简简单单写风物的,都寄托了诗人缜密的心思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抗或反思。鸟在笼中,人在哪里?人也在笼中,鸟又在哪里?这样的比喻不新鲜,但在疫情期间,读者是感同身受的,极具冲击力。你当然可以跳开疫情来读这首诗,这首诗的内涵与张力是较大的。人是脆弱的,只要一种“病毒”就可以把你關在“笼中”。这就是《鸣叫的鸟笼》。而《暴雨后》,诗人的感受就是顿悟,思和感是一体的,充满了知性之美。“种粒脱落/又衔于飞鸟口中/走神的瞬间坠下眩晕的苞芽”,释然过往扼腕英才早逝,接受万物各自的法则。“无暇细看/只以大步避开小微的生活”,一场暴雨令一个人清澈通透,洒脱而去。而《雪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踏雪夜行,带出了风雪中的林冲,“豹子头在五内奋蹄”,貌似灵魂附体。任何制度都在制造着“铁幕”,一场大火就可以连接山神庙和梁山。“雪限”是多么脆弱!这一首颇能折射中年的现实,只不过点到为止。
《阳台上的空花盆》是一首温暖而痛切的亲情诗,与他的名篇《描碑》《孤篇》《青石——给父亲》《伸往水中的青石》可参照阅读。仅从这个题目,读者可能想不到要写什么,从鸟鸣、晨曦、懒散、花草、麻雀、空花盆一路读下来,卒章显旨地写到“盆中,唯母亲生前培过的土/还在。我时常探望,忧伤时浇水”,这种叙事,简朴自然,构思精巧,堪称高妙之至。
本期还有《垂直的钉子》《这世界》可放在一起阅读。《这世界》写的可能就是一个牢骚或腹诽,但诗人没有回旋片刻就跳了出来,“简洁与常识构成犀利的剪刀/锋刃的罅隙间/我已能容忍世俗的所得”,“让一些人满场跑动吧/我……不去抢断,保持有效的二分”。这种沉稳和机智是属于中年人的。《垂直的钉子》这首值得重视。回到老宅,幻见老父亲踩着梯子钉钉子,这是一个生动而令人仰慕的场景,作为晚辈多想承其衣钵,爬上更高的梯子,做更大的事情——“生活的板块一松再松,/整饬与撞击力,缺失已久”,然而,“我找不着那把高举的铁锤”以及“点穴的银针”!诗人借助这样一首诗,将父亲和我,钉子和锤子,松动和整饬,银针和挤胀感几对元素放在一起,揭橥出中年的问题:疏松,缺失坚硬;整饬,缺失捶打;顽疾,缺失良药。 深究诗歌的意义和深刻性,往往被人诟病。似乎现代诗歌就是一堆莫名其妙的分行。现代甚嚣尘上的口语诗洪流,通篇采用简单的叙事方式,全然不顾叙事的有效性、诗意性和诗载道之传统,吴少东诗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弘扬现代诗性光辉的前提下,打通古典与现代,吸纳中外优秀诗学传统,融汇调和,为我所用。对于“意义和深刻性”,非但不回避,还视其为“创作的圭臬”。
吴少东几乎可以将一切所见入诗,平和、奇崛、自然地引出意象,或化为意象。《在亳州》划归他的“三叠”系列创作,以现实切入,及物而不止于及物,想象力如蘑菇云一般腾空而起,形成自己的文学气象。他写“在亳州”,省却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迅速进入文化意义上的亳州,从地下运兵道到地上云日天,涡河杨柳岸,暮雨花戏楼,芍药华祖庵,泡桐陌上烟。庄子,老子,华佗,曹操,“我”……一起照面相聚。先圣旧贤俱往矣,当下所见所有即将随风而去。在亳州,偷来浮生半日工夫,得到的是千年文化洗礼,现实焦灼与紧张感的瞬间纾解。
一辈子有多少不能平復的事啊 淮北平原缝合了汤汤黄淮
吴少东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常现奇崛,切入低处而立意高远,胸襟豪迈而不同流俗,叙事精当而气贯长虹,精准大于分行,审美大于抒情,意境大于意义,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别具一格。吴少东有一首名诗叫《给予》,一个人的给予是有限的,但给予之心是无限的。在诗歌创作中,乐观并非代表力量和成果,而恰恰是真实的写意和精准的切入,直抵存在本身,才具力量。
本文提到的“中年问题”和“现代性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常常因为复杂力量的撕扯而忧虑不堪,中年问题的重点往往不是渐老,而是内心莫名其妙的变化。如何接受中年角色定位和价值转变,是中年境遇的要旨。而现代性进入写作的范畴,基本上是审美现代性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拨。现代性是什么?福柯提出现代性是一种态度,反对视其为某一个阶段,仿佛在当今后现代、后工业社会,它已经时过境迁似的。我们今天谈论的社会现代性,它延续启蒙运动的传统:坚信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时间就是金钱替代了时间就是力量,推崇理性,崇拜成功。
进入诗歌的现代性书写,其实是审美现代性的独自月下横槊。月明星稀,绕树三匝,吴少东自有他的“短歌行”。
纵观吴少东的诗歌,中国传统诗学修养深厚,现代诗性坚挺而饱满,不论写山写水,写人写物,写亲情或自我剖析,笔触精细,境界宏阔,作品成色很高,在“及物”和“不及物”两方面均有构建,堪称百年新诗在当代可贵的成果之一。迷津和突围,往往不能瞬间完成,完成也充满了悖论,如《烈日》具有巨大的隐喻性:人到中年,人人都是伐木工,内心都有一棵“枯死的杨树”,砍斫是工作,也是本能。人体如果是一座森林的话,这些杨树却无谓地遮蔽了光亮。砍伐是为了内心腾出更大的空间,更好地优化“生态”。而渐渐露出的或轰然倒下的“烈日”,既是中年的光源,也是灼伤中年的紫外线,于是,中年陷入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