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传统与自觉担当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救国图存,革故鼎新的20世纪的时代精神是革命和批判,是大破和大立。在中国画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西风东渐,中西融合,使中国画变得空前“时代”化。西方教育模式和文艺理论框架引入了美术的高等教育,不缺乏题材,不缺乏形式,不缺乏诸种造型手段—结构、透视、解剖、色彩……不缺素描。缺什么呢?缺千年以来形成的书写性、写意精神和笔墨表现,而这些正是中国画赖以生存的关键。即便如此,中国画的发展并未停步。黄宾虹、齐白石的成就创立了中国画新的高峰。同时,一批对民族文化具有自觉担当精神的人士继续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坚定的文化立场和非凡的艺术见识。启功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启功先生不仅是一位国学大家,还是杰出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国画家。在以“创新”与否论高下的当代,鲜有人论及启功先生的笔墨成就。也因他的笔墨在书法领域更为辉煌,他的绘画往往被忽略。他不重形式和图式的内美追求也非一般欣赏者所能接受,所以,画名不显。但是,当我们系统地欣赏启功先生的画作,研究一下他的笔墨质量和境界诉求,会发现,启功先生是20世纪下半叶杰出的大家,尤其是他作品中的传承性,会留入史册。
  启功先生绘画之风格一如其书法之风格以至为人之风格,淳正、秀雅、笔精墨妙。重文气,见学养,境界远非同时代画家可比。他的作品承接着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品格,直将书法入其画法。笔性高古,落落大方,无甜俗气,更无火气,气象中正平和,淡雅蕴藉,续接了中国山水画的正脉,延续了士夫精神,这在20世纪是极为少见的。中国画的文人性、诗性和程式性在元以后逐步成熟并臻高峰,绘画已是修养、功力和灵性、才情的综合反映。其中的程式性是一门古老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所以,千载以来,临摹是中国画家入门的功课和必备的功夫。启功先生于此曾下过苦功。
  他虽转益多师,但目标明确,尤喜临元四家及清四家之作品。如其自题《枯木竹石图》诗中所云:“问余借得谁家稿,请向元人卷里看。”对于“仿”,主要是借以笔墨表现思想与精神的手段,状物退到了次要地位,因此,彰显个人志趣怀抱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中国画淡于功利的自娱性、抒情性功能在启先生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心态从容、淡定,极讲究笔墨趣味和山川境界,所以他的“山水”已不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一种精神怀抱的寄托。
  民国以来,有论家认为“仿古”的作画式,限制和阻碍了画家的创造能力。这是因为没有洞悉“仿”的深意,历来大家借“仿”出“己”,依傍前人经验寻求进入山川门径,已成学习山水画的规律。如果我们把这些仅看作是抄摹前人图式,缺乏时代特色,并认为不足取,这种观点是狭隘的。殊不知,隋唐至宋元以来,“仿古”乃是续接传统中国绘画正脉的良方。“仿古”成为中国画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开启画家继承和延续中国画的原创之路。正是因为“仿”具有这种双重功用,董其昌才能够假复古之名,托古改制;黄宾虹才能够成为“传统笔墨集大成者”,将中国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历来大家,在“仿”中寻到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同时又不失格法。“仿”成为中国书画学习的重要法门,甚至是不二法门。遗憾的是这个法门在20世纪下半叶被彻底破坏了。
  从临摹入手学习传统并不意味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而是精读格法,寻找规律,研究前人经验和各家家法,这都是“仿”的目的。启功先生的作品完全印证了这一点。讲功力,重格法,从临摹学习入手的启先生为什么未被重视?这倒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百余年来关于中国画学习规律的研究,争议甚大。西方教学体制引入后,对于临摹的问题形成极大的误解,在相当一段时间临摹被悬置起来,因各种原因少人问津或浅尝辄止。一味强调“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临摹遂被忽视。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启功先生文化立场坚定,毫不为世风左右,立足传统文化精粹,潜心研究笔墨规律,从临摹和精研画论入手,复读山川造化,数十年而不辍。
  启功先生能将历史上的画家与其作品放在绘画史的“文脉”之中考察研究,而不是从孤立静止的观点出发进行片面的评价,这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启功先生的艺术道路极为重要。启功先生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它们根据前人典范参入个人对山川的理解和感悟,并融入了他自己的学识素养和品格性情,变前人成为自己。他的作品,是传统中国画文化延续与弘扬,是对以颠覆为主流的20世纪的贡献。
  启功先生在作画时讲究笔墨的丰富性—枯湿浓淡,虚实变化。在水墨运用方面吸取了许多“南宗”文人画技法,尤善于留白。中国山水画中的“白”处非云即水,“空白”绝非空白,实在是画中之妙。正如龚贤所云:“山下白处为云,要留云之款式方是云。云头自下汛上,此不画之画也。”启功先生深得“留云之款式”之理,在他的画中,虚处亦是实处,留得云是云、水是水,留得空而不空、白而不白、虚而不虚。故其所作山川树石,烟云秀润,拙中带秀,蕴蓄丰厚。这在他的山水和花鸟中得到了明显的印证。
  他的画总体上继承了董源而下的写意精神,注重士夫气息。用笔的技法上吸收了元人山水画中注重“线”的表现,尤其追求“苍”、“润”效果。他画的山石树木总是经过多次的皴擦渲染,墨色极其浓重,而浓重里运用笔线皴法隐含着丰富细微的明暗变化,通过层层积墨效果的对比关系来传达山水的“浑厚”与“苍秀”。用笔做到了龚贤所说的“欲秀而老”。“秀而老”既是准确而简练,又是流畅兼沉厚。启先生晚年用笔大胆泼辣而苍劲活泼,凸显出了他用笔的“秀而老”。启功先生于绘画不甚谈丘壑之景、造化之奇,却对“笔墨”二字津津乐道。须知,这正是山水画的深处文章。一般人求奇、求新,求与众不同、夺人眼目。这并不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境界。山水画中,皴法最关笔墨宏旨,而笔墨最达气韵之源。“气宜浑厚,色宜苍秀”,也正是启功先生对山水画笔墨精神的追求。
  从表现的艺术形式看,启功先生的作品似乎并没有新颖不凡的创见,但细节品味之,却处处耐观,笔笔可品。中国画创造性并非仅着眼于外在形式,赋予旧形式内涵以新的感悟,则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启功先生的作品,初看平,但平中见奇,细节讲究。其构图层次丰富:山水之画,遥峰淡远,近岭盘旋,瀑流溪水环绕其间,具有深远之空间感;视点中心处,古木葱郁,亭舍俨然,略加点缀之人物更有画龙点睛之妙。竹石花木之图,搭配巧妙,浓淡有致,疏密错落,各据部位,欹正相依,相应成趣。哪怕仅是几笔兰竹,也意境不凡。其用笔点染相宜,相得益彰。细致处笔触精细,笔笔皆有交代:古木坚石,皴染苍老,古朴浑雄;新箨修竹,笔力挺拔,灵动婀娜;浑然处用笔简省,润染自如,然亦常在铺染及虚白处略加勾勒,淡淡几笔,顿显奇趣。其设色以淡雅为尚,即使纯水墨,亦多用淡墨,偶用色,亦多以淡彩为主。总之,澄澈、淡雅、明快为先生有意追求之基调。其作品看上去赏心悦目,想必启先生作画状态快乐平静,是祛病增寿的手段。
  启先生在醉心传统、继承的同时,也有随意的生发。在其绘画创作中时有体现。如其对色彩之大胆使用即颇见此种精神。他的《秋山》一图,色彩斑斓,其题跋云:“近获诸色颜料一小盒,试笔得此,堪发方家一噱”。若论启先生对色彩之大胆处理,不能不谈及其竹、松。先生曾自嘲云:“以免批我为‘黑画’也。”此见先生幽默。继而又云:“其实,又何有墨色之松竹,不过聊为遣兴而已。”先生此语方为正解,亦为对绘画艺术之卓识。无论墨竹,还是朱竹,其实皆为画家托色写志之媒介,并非实际之状。墨竹洒脱遒劲,朱竹热烈奔放,各有情致寓意,观者又何必斤斤于用墨用色乎?故启先生题红竹诗曰:“风标只合朱研写,禁得旁人冷眼看。”
  启功先生本是当代著名之旧体诗人,自幼即受到良好之诗词教育,作得一手好诗。而尤为难得者,其绘画、书法、诗词均能打通,得一“融”字。先生之老师皆为通学硕儒,皆强调其中相通之处。对诗而言“工夫在诗外”,对画而言“工夫在画外”。启先生在画跋诗文中多次谈到这一见解,如《张见阳画云山袖卷跋》云:“见阳不以画名,此临米家山,楚江云物,宛然在目。盖其胸襟蕴蓄,不减敷文,发于笔墨,故能沉着痛快如此。”《竹涧幽深》图自跋云:“拈毫不费推敲力,自有心声纸上吟。”此“胸襟蕴蓄”,此“心声”,正画家所必须具备的人文修养。而先生专门著有《谈诗书画的关系》一文,更有许多精彩之论,如云:“(倪瓒和八大的画与诗)所以说他们是瑰宝,是杰作,并不因为作者名高,而是因为这些诗人、画家所画的画,所写的字,所题的诗,其中都具有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纸上表现出的艺能,不过是他们的灵魂、人格、学养升华后的反映而已。”
  在以“独创性”论英雄的20世纪,传承被忽视了,许多带有“时代性”的创新之作成了没有根砥的浮萍,不耐看、站不住,是不可能传世的。启功先生作品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保存了中华民族书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这在传统精神断裂、传统优秀价值观缺失的今天尤其宝贵。启先生的绘画,成为典雅中国绘画传统的遗响,对于后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郑寒白
其他文献
吉林省博物院是全国著名的文博单位,其收藏古代书画以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大而著称。就书法而言,其收藏以宋后为主,具有覆盖面广,流派纷呈、精品林立、内容丰富等特点,今将其部分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作以简要论述,以飨同仁。  一、苏轼“二赋”  宋代书法以行书为最,能在晋唐名家之外另辟蹊径。苏、黄、米、蔡号称四大书家,其中苏轼(1037—1101)书法最有代表性。黄庭坚《跋东坡墨迹》曰:“东坡道人,少日学
期刊
创作感言:  生长于江南,在新金陵画派的滋养孕育下,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宋、元、明、清及金陵钱、亚、宋、魏的优秀艺术传统。我从传统中汲取百家之长,大胆取舍,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中国传统山水画多以水墨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欣赏绘画的能力不断提升,更多希望看到既有传统根基又有新时代面貌的作品。我从金陵画派以及吴湖帆的绘画中吸取更多新的营养,作品大部分采用没骨法,色彩亮丽,并应用西画的特征使我的画面
期刊
朱永灵(若无),1964年生于江苏张家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中友好美术馆(日本)、何香凝美术馆等举行“朱永灵书法艺术展”。出版有《谭以文朱永灵书画集》、《朱永灵书法艺术》等。  对汉字的解读特别能引起人们对它背后更广阔世界的好奇和想象。以“六书”的观点看,造字的起源和功能与它作为指认世界的方式有关。而当我们坐在电脑前,用各种拼音输入法不假思索地敲着键盘看着汉字一个个在面前蹦出
期刊
近读南京艺术学院薛龙春教授《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一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1月版),作者在研究中打破既往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借助对大量文献与图片的精致解读,很好地解决了书法形式与风格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该书的序言中,作者指出:“书法史研究最终是要处理形式与风格问题,或者说形式与风格问题是书法史研究的核心。如果对此也矢口否认的话,则书法史研究便不得成为一个专业。”这种认识上的极大重视
期刊
艺术原本是很难以数字计算的,但现在好多物事都数字化了,不晓得将来中国画怎么被数字化?笔者突然想到2与300和1000这么一组数字,是因为与前文《悲鸿之“罪”、烙炊饼及其他》有些联系。  世人都说蒋兆和是从素描起家的大师,他也确实有素描的天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素描几乎画得像徐悲鸿一样的好。叶浅予先生曾经说:“二三十年代,很少有人画素描人物,真正画得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徐悲鸿,一个蒋兆和,还有
期刊
作为画家的张江舟,其实还长于理论思考,这种思考似乎主要集中于当今的文化发展和导向上。而且他的思考,一方面固然见诸于文章形式,但另一方面,他主要是将这一思考带入到具体的绘画创作中,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他的人物画题材对象的选择和风格建构。我们看到,张江舟的思考之倾向乃着眼于对当下城市文明的批判和对纯朴的、带有原始意味的生存状况的关注。这样,他就很自然地将艺术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西部地区,那里的民俗风情激发了他
期刊
2012年9月,岳敏君举办了一个名字为“困”的展览。一个艺术家办一个展览,并通过这个展览反思或探讨一些问题,原本也是正常之事。但是,岳敏君的反思还是让我吓了一跳。  他的反思是这样的:“很多人说,在‘迷宫’系列中,我把传统国画的因素放在里面,是回归传统的表现。其实不是,我完全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创作‘迷宫’的。我们的民族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我们面对世界已经很久了,有人竟然还处在一种封闭之中。我想告
期刊
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浩瀚烟波中,有一座岛屿名曰焦山,因满山苍翠欲滴,宛若碧玉浮江,被称为“江中浮玉”,现在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山中连绵壮观的摩崖石刻以及宝藏众多的历代碑刻更是闻名于世,焦山也因此被誉为“书法之山”。  碑林位于美丽的江心岛中央,逶迤的焦山将之抱合其间。它坐北朝南,面向大江,拥有一组平面略呈北斗星状布局的园林式建筑,占地逾七千平方米,藏碑四百余方,规模格局实属江南之最。  走进碑
期刊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入关前于盛京(沈阳)城内奠基建设的皇家宫殿,现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之一。在这个宫殿遗址上成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珍藏的清初宫廷历史文物、明清艺术品文物和近现代书画而享誉中外。  1625年,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首建沈阳故宫“大衙门”和“十王亭”等建筑,随后由清太宗皇太极进一步扩建。1644年顺治迁都北京之后,这里成为清朝的陪都宫殿,受到历代皇帝的关注。1908年、1924年金梁
期刊
随着先秦出土文物的大量涌现,近代以来的篆书艺术表现出空前繁荣的境况,书家们考订识别,临习创作,让青铜铭文穿越时空而再次复活。篆书虽然只是书法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有着三千年辉煌历史的篆书,以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水准流传至今,吐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湛。包俊宜勤勉奋发,对大篆情有独钟,他用独具个性的笔墨展示出先秦文字的猎猎古意和蓬勃生机。  在包俊宜的书法研习历程中,他曾用心于真草隶篆诸种书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