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等渗碳酸氢钠(ISB)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上的研究进展。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中,自2004年以来关于ISB与生理盐水(NS)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作用对比的研究,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通过分析总结看出,ISB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时,不仅具有NS容量扩张、增加肾小管血流量、减少肾小管内造影剂浓度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碱化尿液,升高肾小管内pH值,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对肾脏的损伤,起效相对较快,更适合需紧急冠脉介入治疗时的应用,尽管ISB在应用时还存在些缺点。结论:现有的研究支持ISB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时有效,且可能优于NS,但研究可能存在异质性或发表偏移,需要更多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支持。
关键词:等渗碳酸氢钠;生理盐水;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肾病(CIN)是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CI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碘造影剂后2-3天内血清肌酐升高至少44 ?mol/L (0.5mg/dl )或超过基础值25%[1]。肾功能正常者CIN发生率为1-2%,但慢性肾病(CKD)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CIN发生率高达25%。CIN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临床表现更复杂,死亡风险显著增高(有CKD:6.3% vs 0.8%; 无CKD:2.5% vs 0.1%;两组p值均<0.0001)。尽管对于CIN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由于依赖造影剂的操作不断增加,CIN病例数也在不断增长,因而对所有接受造影剂的患者均需评估CIN风险,对于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常采用Mehran等的CIN危险分层评分法(图1)。
图1 CIN危险分层评分
1 CIN的预防措施
目前报导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水化治疗、血液透析以及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茶碱、维生素C、N-乙酰半胱氨酸(NAC)、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方法可能有潜在的获益,但需要更多证据支持。而水化治疗因操作方便,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预防措施,其中又以静脉用生理盐水(NS)最为常用。
NS用于预防CIN的机制:在肾单位暴露于造影剂期间,NS产生并维持速率依赖的灌注,增加肾小管血流量和自由水的排出,从而稀释管腔内造影剂浓度,减少管状沉淀的可能性,防止坏死上皮细胞在管腔内阻塞,而且NS能轻度升高肾小管内pH值,导致活性氧形成减少,还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化,使肾脏血流维持在管内坏死临界值以上,从而减少CIN的发生。Trivedi等[3]一项对53例非紧急心脏导管检查的患者的研究,通过术前、术后各12小时以1 ml/kg/h速率静脉给予0.9% NS,与口服其他液体相比,结果显示NS能显著降低CIN发生率(3.7% vs 34.6%,p=0.005)。
2 ISB预防CIN的机制
ISB用于预防CIN主要有两个优势:首先,ISB除了具有容量扩张和增加肾小管血流量等作用机制外,还能增加肾小管内碳酸氢根离子缓冲区,通过升高肾小管内pH值,减少由Haber-Weiss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还能清除强过氧化物,产生一氧化氮(NO)介导的途径,从而减缓细胞凋亡,改善细胞毒性作用;另外NS含有大量的具有肾脏血管收缩作用的氯化物,这与生理体液成分不同,而ISB不含有氯化物,且碳酸氢根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因而不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其次,ISB水化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只需术前1小时负荷剂量和术后6小时常规剂量水化即可,而NS则需要术前、术后各水化12小时。其迅速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碳酸氢根与血液中的氢离子结合,迅速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显著升高动脉血中pH值、PaCO2、碳酸氢根水平。对于需紧急PCI术治疗的门急诊患者,快速起效的碳酸氢钠显然更具有优势。
但ISB在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缺点。临床试验中一般采用Merten方法配得的1.3% ISB(154mEq/L),而目前供应临床常为5%碳酸氢钠溶液(595mEq/L),浓度上的差异使得该溶液需临时配制使用,且溶液的配制有一定的复杂性,易配制出错。这些因素也限制了ISB溶液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使用。
3 ISB预防CIN的研究进展
最早Merten等研究显示,在拟行冠脉造影术的稳定CKD患者,ISB(154mEq/L)和NS以术前1小时3 ml/kg/h的速率、术后6小时1 ml/kg/h的速率静脉灌注,结果显示ISB显著降低CIN发生率(13.6% vs 1.7%;p=0.02)。在此后的几个研究,均采用上述Merten关于ISB的给药方法进行水化治疗,NS则改采用经典的术前、术后各12小时以1 ml/kg/h的速率水化,结果显示ISB在降低CIN发生率上优于NS。也有研究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如术前1小时以3 ml/kg/h速率灌注,术后4小时以1.5 ml/kg/h速率灌注的给药方法,也显示ISB在预防CIN上优于NS。
关于ISB在CIN预防作用上与NS对比的荟萃分析也日益增多。Hogan等[5]的Meta分析纳入2000年至2007年10月的7个关于ISB与NS在预防CIN作用对比的临床试验,共包括1307例患者,主要观察终点为CI-AKI发生率,结果显示ISB相对于NS显著降低CI-AKI发生率。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结果显示ISB预防CIN作用的优势性不确切。如Zoungas等[4]的研究显示ISB预防CIN作用不确切,而Hoste等的研究也显示ISB预防CIN发生率的作用仅具有边缘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我们也看到多数试验入选人群虽然为中度肾功能不全(Scr > 1.1 mg/dl 或 eGFR < 60 ml/min),但均为小样本量试验,是否能将试验结果推及至所有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仍存在疑问;大多数试验按Merten方案给予ISB水化治疗,而一些试验并非按Merten方案给药,如术前、术后各6小时1ml/kg/h给予静脉ISB,不同的给药方案也可能造成Meta分析结果的偏差;有些研究观察和随访时限仅为48小时,而目前关于CIN发生的时间有不同定义,如2011年ESUR指南定义为3天内,而2012年KDIGO指南定义为48h内,这意味着对于CIN发生时间并不是很确切,因此观察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低估肾功能损伤的风险,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高估ISB的治疗效果。在使用Egger回归检验后,结果表明存在较明显的出版偏差(截距-1.57, 95% CI:-3.137 到 0.003,p=0.05)。在2009年之前的研究结果更多的是ISB相比NS显著减少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而在2009年之后试验结果多是中立结论,表明两者预防CIN结果相当。使用χ2统计和I2检验分析亚组的异质性显示存在中度异质性(χ2=42.92,I2=58%,P=0.008)。因此对于试验得到的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更多的临床研究。 除此之外,目前多是通过检测血清肌酐浓度,计算肌酐清除率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CIN的患病率。该方法存在一定滞后性,即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3-1/2时,血清肌酐才有明显变化,且其还受性别、饮食、肌肉量等多因素影响,因此血清肌酐并非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指标。Briguori 等[6]通过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的对比研究,指出血清肌酐需在造影剂暴露后48-72小时才能测得变化,而胱抑素C在24小时内升高<10%即可排除CI-AKI。表明胱抑素C是预测肾功能的理想标志物,若采用胱抑素C预测CIN,那么基于血清肌酐的水化治疗方案是否同样适用,这可能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013年中国《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1]推荐:动脉内给造影剂者,在造影剂注射前6-12小时静脉内补充不少于100ml/h的 NS或ISB溶液,持续24小时;2012年《KDIGO急性肾损伤指南》推荐:在CI-AKI风险增加的人群中,静脉给予NS或ISB扩张容量,而不是非静脉扩容(Ⅰ,A);2011年《ESUR造影剂肾病更新指南》推荐:NS或ISB能够有效预防CIN(Ⅰ, C)。从上述推荐看出,国内外主要指南均有推荐ISB用于水化治疗,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由于研究间存在着异质性和出版偏差,其预防CIN的作用是否优于NS可能需要更多大型RCT结果来支持。
5 结论
综上所述,ISB在预防CIN时具有其特有的作用机制,且水化治疗起效快,从而显示出其在预防CIN的作用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但由于市面上缺少ISB的供应,可能会限制其在临床的推广使用。目前ISB水化保护肾脏的作用已被临床各研究所证实,但尚不能做出ISB预防CIN的作用其是否优于NS的判断,其预防CIN的效果是否优于NS需要更多大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M].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47(10): 869-872.
[2]Trivedi HS, Moore H, Nasr S, et al,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to assess the role of saline hyd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st nephrotoxicity[J]. Nephron Clin Pract, 2003, 93(1):C29-34.
[3]Hogan SE, L'Allier P, Chetcuti S, et al, Current role of sodium bicarbonate–based preprocedural hydr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A meta-analysis[J]. Am Heart J, 2008, 156(3): 414-421.
[4]Zoungas S, Ninomiya T, Huxley R, Systematic Review: Sodium Bicarbonate Treatment Regime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J]. Ann Intern Med, 2009, 151(9): 631-638.
[5]路建饶,易扬,顾波等,胱抑素C 早期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杂志, 2010, 11(2): 130-132.
[6]Briguori C, Visconti G, Rivera NV,et al, Cystatin C and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J]. Circulation, 2010, 121(19): 2117-2122.
关键词:等渗碳酸氢钠;生理盐水;造影剂肾病;水化治疗;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肾病(CIN)是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CIN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碘造影剂后2-3天内血清肌酐升高至少44 ?mol/L (0.5mg/dl )或超过基础值25%[1]。肾功能正常者CIN发生率为1-2%,但慢性肾病(CKD)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CIN发生率高达25%。CIN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临床表现更复杂,死亡风险显著增高(有CKD:6.3% vs 0.8%; 无CKD:2.5% vs 0.1%;两组p值均<0.0001)。尽管对于CIN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由于依赖造影剂的操作不断增加,CIN病例数也在不断增长,因而对所有接受造影剂的患者均需评估CIN风险,对于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常采用Mehran等的CIN危险分层评分法(图1)。
图1 CIN危险分层评分
1 CIN的预防措施
目前报导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水化治疗、血液透析以及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茶碱、维生素C、N-乙酰半胱氨酸(NAC)、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方法可能有潜在的获益,但需要更多证据支持。而水化治疗因操作方便,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预防措施,其中又以静脉用生理盐水(NS)最为常用。
NS用于预防CIN的机制:在肾单位暴露于造影剂期间,NS产生并维持速率依赖的灌注,增加肾小管血流量和自由水的排出,从而稀释管腔内造影剂浓度,减少管状沉淀的可能性,防止坏死上皮细胞在管腔内阻塞,而且NS能轻度升高肾小管内pH值,导致活性氧形成减少,还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化,使肾脏血流维持在管内坏死临界值以上,从而减少CIN的发生。Trivedi等[3]一项对53例非紧急心脏导管检查的患者的研究,通过术前、术后各12小时以1 ml/kg/h速率静脉给予0.9% NS,与口服其他液体相比,结果显示NS能显著降低CIN发生率(3.7% vs 34.6%,p=0.005)。
2 ISB预防CIN的机制
ISB用于预防CIN主要有两个优势:首先,ISB除了具有容量扩张和增加肾小管血流量等作用机制外,还能增加肾小管内碳酸氢根离子缓冲区,通过升高肾小管内pH值,减少由Haber-Weiss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还能清除强过氧化物,产生一氧化氮(NO)介导的途径,从而减缓细胞凋亡,改善细胞毒性作用;另外NS含有大量的具有肾脏血管收缩作用的氯化物,这与生理体液成分不同,而ISB不含有氯化物,且碳酸氢根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因而不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其次,ISB水化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只需术前1小时负荷剂量和术后6小时常规剂量水化即可,而NS则需要术前、术后各水化12小时。其迅速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碳酸氢根与血液中的氢离子结合,迅速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显著升高动脉血中pH值、PaCO2、碳酸氢根水平。对于需紧急PCI术治疗的门急诊患者,快速起效的碳酸氢钠显然更具有优势。
但ISB在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缺点。临床试验中一般采用Merten方法配得的1.3% ISB(154mEq/L),而目前供应临床常为5%碳酸氢钠溶液(595mEq/L),浓度上的差异使得该溶液需临时配制使用,且溶液的配制有一定的复杂性,易配制出错。这些因素也限制了ISB溶液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使用。
3 ISB预防CIN的研究进展
最早Merten等研究显示,在拟行冠脉造影术的稳定CKD患者,ISB(154mEq/L)和NS以术前1小时3 ml/kg/h的速率、术后6小时1 ml/kg/h的速率静脉灌注,结果显示ISB显著降低CIN发生率(13.6% vs 1.7%;p=0.02)。在此后的几个研究,均采用上述Merten关于ISB的给药方法进行水化治疗,NS则改采用经典的术前、术后各12小时以1 ml/kg/h的速率水化,结果显示ISB在降低CIN发生率上优于NS。也有研究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如术前1小时以3 ml/kg/h速率灌注,术后4小时以1.5 ml/kg/h速率灌注的给药方法,也显示ISB在预防CIN上优于NS。
关于ISB在CIN预防作用上与NS对比的荟萃分析也日益增多。Hogan等[5]的Meta分析纳入2000年至2007年10月的7个关于ISB与NS在预防CIN作用对比的临床试验,共包括1307例患者,主要观察终点为CI-AKI发生率,结果显示ISB相对于NS显著降低CI-AKI发生率。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结果显示ISB预防CIN作用的优势性不确切。如Zoungas等[4]的研究显示ISB预防CIN作用不确切,而Hoste等的研究也显示ISB预防CIN发生率的作用仅具有边缘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我们也看到多数试验入选人群虽然为中度肾功能不全(Scr > 1.1 mg/dl 或 eGFR < 60 ml/min),但均为小样本量试验,是否能将试验结果推及至所有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仍存在疑问;大多数试验按Merten方案给予ISB水化治疗,而一些试验并非按Merten方案给药,如术前、术后各6小时1ml/kg/h给予静脉ISB,不同的给药方案也可能造成Meta分析结果的偏差;有些研究观察和随访时限仅为48小时,而目前关于CIN发生的时间有不同定义,如2011年ESUR指南定义为3天内,而2012年KDIGO指南定义为48h内,这意味着对于CIN发生时间并不是很确切,因此观察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低估肾功能损伤的风险,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高估ISB的治疗效果。在使用Egger回归检验后,结果表明存在较明显的出版偏差(截距-1.57, 95% CI:-3.137 到 0.003,p=0.05)。在2009年之前的研究结果更多的是ISB相比NS显著减少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而在2009年之后试验结果多是中立结论,表明两者预防CIN结果相当。使用χ2统计和I2检验分析亚组的异质性显示存在中度异质性(χ2=42.92,I2=58%,P=0.008)。因此对于试验得到的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更多的临床研究。 除此之外,目前多是通过检测血清肌酐浓度,计算肌酐清除率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CIN的患病率。该方法存在一定滞后性,即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3-1/2时,血清肌酐才有明显变化,且其还受性别、饮食、肌肉量等多因素影响,因此血清肌酐并非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指标。Briguori 等[6]通过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的对比研究,指出血清肌酐需在造影剂暴露后48-72小时才能测得变化,而胱抑素C在24小时内升高<10%即可排除CI-AKI。表明胱抑素C是预测肾功能的理想标志物,若采用胱抑素C预测CIN,那么基于血清肌酐的水化治疗方案是否同样适用,这可能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013年中国《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1]推荐:动脉内给造影剂者,在造影剂注射前6-12小时静脉内补充不少于100ml/h的 NS或ISB溶液,持续24小时;2012年《KDIGO急性肾损伤指南》推荐:在CI-AKI风险增加的人群中,静脉给予NS或ISB扩张容量,而不是非静脉扩容(Ⅰ,A);2011年《ESUR造影剂肾病更新指南》推荐:NS或ISB能够有效预防CIN(Ⅰ, C)。从上述推荐看出,国内外主要指南均有推荐ISB用于水化治疗,但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由于研究间存在着异质性和出版偏差,其预防CIN的作用是否优于NS可能需要更多大型RCT结果来支持。
5 结论
综上所述,ISB在预防CIN时具有其特有的作用机制,且水化治疗起效快,从而显示出其在预防CIN的作用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但由于市面上缺少ISB的供应,可能会限制其在临床的推广使用。目前ISB水化保护肾脏的作用已被临床各研究所证实,但尚不能做出ISB预防CIN的作用其是否优于NS的判断,其预防CIN的效果是否优于NS需要更多大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M].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47(10): 869-872.
[2]Trivedi HS, Moore H, Nasr S, et al,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to assess the role of saline hyd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st nephrotoxicity[J]. Nephron Clin Pract, 2003, 93(1):C29-34.
[3]Hogan SE, L'Allier P, Chetcuti S, et al, Current role of sodium bicarbonate–based preprocedural hydr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A meta-analysis[J]. Am Heart J, 2008, 156(3): 414-421.
[4]Zoungas S, Ninomiya T, Huxley R, Systematic Review: Sodium Bicarbonate Treatment Regime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J]. Ann Intern Med, 2009, 151(9): 631-638.
[5]路建饶,易扬,顾波等,胱抑素C 早期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杂志, 2010, 11(2): 130-132.
[6]Briguori C, Visconti G, Rivera NV,et al, Cystatin C and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J]. Circulation, 2010, 121(19): 211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