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8例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38例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对各指标率的变化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CysC、GFR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GFR与对照组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TGF-β生成并减少细胞外基质,抑制MCP-1生成,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降低对比剂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足细胞损伤,改善肾脏血管疾病,对内皮功能和血管舒张功能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造影;肾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股动脉或其他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1]。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2.3±19.4)岁。观察组3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3.5±1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 始予阿托伐他汀片40 mg,1 次/日睡前口服,对照组仅在术后后48 h 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 1 次/日睡前口服。所用阿托伐他汀片商品名立普妥,为美国辉瑞公司生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CysC、GFR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GFR与对照组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超过70%,这种具有明确意义的狭窄称为病变[2]。冠状动脉狭窄处于30%~70%之间的病变是无明确意义的病变,亦称为临界病变,临界病变的同义词是中等病变。对首发症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猝死的患者,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并不严重的事实要求人们深入认识临界病变。对临界病变的患者,应当结合症状的严重程度,通过压力导丝测定跨狭窄压力阶差,测定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应用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测定冠状动脉截面积,判定斑块的稳定性,全面衡量临界病变的意义[3]。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它通过特制的动脉插管插入冠状动脉,并选择性地注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X线的导引下,通过下肢的股动脉或上臂的肱动脉送入一根心导管,其顶端分别送到左、右冠状动脉口,再注入造影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清晰分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否狭窄、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情况,可明确心室的功能状态[4]。本检查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出血、栓塞,偶有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本组资料显示,通过采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对比剂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实验证明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较20mg,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肾小管的急性损伤,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预防CAN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敬,吕树铮,宋现涛,等. 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探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01:7-11.
[2]叶廖沙,石宇杰,李俊峡,等.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误诊误治,2015,01:91-94.
[3]郭筱燕,黄学成,王琦武. 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02:295-300.
[4]付文波,丁世芳,陈志楠,等.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01:39-41.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造影;肾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导管经股动脉或其他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1]。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2.3±19.4)岁。观察组3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3.5±1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 始予阿托伐他汀片40 mg,1 次/日睡前口服,对照组仅在术后后48 h 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 1 次/日睡前口服。所用阿托伐他汀片商品名立普妥,为美国辉瑞公司生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CysC、GFR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GFR与对照组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超过70%,这种具有明确意义的狭窄称为病变[2]。冠状动脉狭窄处于30%~70%之间的病变是无明确意义的病变,亦称为临界病变,临界病变的同义词是中等病变。对首发症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猝死的患者,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并不严重的事实要求人们深入认识临界病变。对临界病变的患者,应当结合症状的严重程度,通过压力导丝测定跨狭窄压力阶差,测定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应用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测定冠状动脉截面积,判定斑块的稳定性,全面衡量临界病变的意义[3]。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它通过特制的动脉插管插入冠状动脉,并选择性地注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X线的导引下,通过下肢的股动脉或上臂的肱动脉送入一根心导管,其顶端分别送到左、右冠状动脉口,再注入造影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清晰分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否狭窄、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情况,可明确心室的功能状态[4]。本检查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出血、栓塞,偶有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本组资料显示,通过采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对比剂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实验证明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较20mg,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肾小管的急性损伤,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预防CAN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敬,吕树铮,宋现涛,等. 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探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01:7-11.
[2]叶廖沙,石宇杰,李俊峡,等.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误诊误治,2015,01:91-94.
[3]郭筱燕,黄学成,王琦武. 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02:295-300.
[4]付文波,丁世芳,陈志楠,等.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