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中获益。本文以《青少年礼仪培养》选修课教学为例,分析了几种教学方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获取理想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礼仪;教学;方法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强对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如何让青少年树立强烈的礼仪意识,掌握娴熟的社交技能,形成规范的职业礼仪,是个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用心探索的教学实践课题。本人在从事旅游服务专业教学的几年里,开设了《青少年礼仪培养》的选修课程,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体会,希望通过对其的探索,力争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全面、更迅速地掌握相应的礼仪知识和技能。
知识的传播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选修课,老师就应该在给学生讲授礼仪培养重要性的同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本人认为,对于《青少年礼仪培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青少年学习礼仪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要对相关礼仪实践加以认识。案例教学法就很好地结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的案例,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以作出判断并作出决策,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教材中的典型案例非常丰富,在每个章节中都有体现。这些案例无不与生活中或社交中的礼仪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以第三章形象礼仪中的仪容礼仪为例,开头以典型的案例《乞丐赊账》导入,说明了在生活中形象的重要性,还引发了学生对“以貌取人”的讨论。总之通过一些经典案例的选择、展示和分析评点,让学生真正掌握、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当然本人在讲授知识点时也会通过对身边的同学朋友获取的最新资料信息和真实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案例,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其实这也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二、模拟生活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例如第二章交际礼仪中讲到介绍、称呼、握手时,教师可分别模拟商务、社交、休闲等不同的生活场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介绍礼、称呼礼、握手礼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再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演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或禁忌的情况,此时教师再利用这些场景,及时提醒学生该方面的注意事项,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有像手机礼仪中也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在感悟中更好地来学习。
三、进行角色扮演法
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而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地重要。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认真体会其过程,在体会的过程中领悟无礼的行为与礼仪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比如在讲到校园礼仪时要求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让其他同学扮演不同的课堂环境,让“老师”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体验当老师的辛苦与不易,从而让学生感受课堂礼仪的重要性。再如名片礼仪中,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分别扮演张局长、客户李先生和姚女士、记者小徐、张局长的秘书小文等不同角色,演练初次见面时该如何进行相互问候及交换名片。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名片使用的7个关键词:动作、语言、眼神、摆放、表情、收藏、联络。
四、故事情境法
故事以其生动情节,丰富情感等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因此本书中也融入了许多故事中的礼仪。比如“五里与无礼”“奇特的风景线”等故事都不同地结合了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另外,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提供的故事情境,更应该结合身边的故事这样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的节奏,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项目合作法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在人们日常沟通交往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服务与沟通过程中势必要讲究合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从而体验、感悟、论证、探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在第一章话说礼仪中,讲解礼仪溯源时,通过让学生模仿和体会古代皇室常见礼节,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古代礼节,培养兴趣,揭开学礼的序幕。又如在形象礼仪这个章节的最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四个项目(化妆大比拼、妙手巧搭配、仪态万千秀、笑迎天下客)的快乐大比拼。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进行协调,并对项目进行任务的分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大家在游戏中获得很大的乐趣,还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青少年礼仪培养》的选修课中运用外,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追求教学艺术,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要合理地利用教与学的关系,利用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习专业文明得体的个人形象规则,以适应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掌握不同环境待人处事的技巧,调节良好心态,构建和谐生活关系,打造有礼新一代。
参考文献:
[1]谈谈礼仪和礼仪教育[J].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德育网
[2]刘梦溪.礼仪之邦呼唤礼仪重建[J].人民日报
关键词:青少年;礼仪;教学;方法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强对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如何让青少年树立强烈的礼仪意识,掌握娴熟的社交技能,形成规范的职业礼仪,是个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用心探索的教学实践课题。本人在从事旅游服务专业教学的几年里,开设了《青少年礼仪培养》的选修课程,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体会,希望通过对其的探索,力争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全面、更迅速地掌握相应的礼仪知识和技能。
知识的传播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选修课,老师就应该在给学生讲授礼仪培养重要性的同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本人认为,对于《青少年礼仪培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青少年学习礼仪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要对相关礼仪实践加以认识。案例教学法就很好地结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的案例,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以作出判断并作出决策,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教材中的典型案例非常丰富,在每个章节中都有体现。这些案例无不与生活中或社交中的礼仪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以第三章形象礼仪中的仪容礼仪为例,开头以典型的案例《乞丐赊账》导入,说明了在生活中形象的重要性,还引发了学生对“以貌取人”的讨论。总之通过一些经典案例的选择、展示和分析评点,让学生真正掌握、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当然本人在讲授知识点时也会通过对身边的同学朋友获取的最新资料信息和真实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案例,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其实这也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二、模拟生活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例如第二章交际礼仪中讲到介绍、称呼、握手时,教师可分别模拟商务、社交、休闲等不同的生活场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介绍礼、称呼礼、握手礼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再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演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或禁忌的情况,此时教师再利用这些场景,及时提醒学生该方面的注意事项,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有像手机礼仪中也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在感悟中更好地来学习。
三、进行角色扮演法
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而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地重要。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认真体会其过程,在体会的过程中领悟无礼的行为与礼仪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比如在讲到校园礼仪时要求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让其他同学扮演不同的课堂环境,让“老师”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体验当老师的辛苦与不易,从而让学生感受课堂礼仪的重要性。再如名片礼仪中,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分别扮演张局长、客户李先生和姚女士、记者小徐、张局长的秘书小文等不同角色,演练初次见面时该如何进行相互问候及交换名片。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名片使用的7个关键词:动作、语言、眼神、摆放、表情、收藏、联络。
四、故事情境法
故事以其生动情节,丰富情感等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因此本书中也融入了许多故事中的礼仪。比如“五里与无礼”“奇特的风景线”等故事都不同地结合了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另外,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提供的故事情境,更应该结合身边的故事这样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的节奏,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项目合作法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在人们日常沟通交往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服务与沟通过程中势必要讲究合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从而体验、感悟、论证、探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在第一章话说礼仪中,讲解礼仪溯源时,通过让学生模仿和体会古代皇室常见礼节,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古代礼节,培养兴趣,揭开学礼的序幕。又如在形象礼仪这个章节的最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四个项目(化妆大比拼、妙手巧搭配、仪态万千秀、笑迎天下客)的快乐大比拼。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进行协调,并对项目进行任务的分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大家在游戏中获得很大的乐趣,还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青少年礼仪培养》的选修课中运用外,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追求教学艺术,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要合理地利用教与学的关系,利用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习专业文明得体的个人形象规则,以适应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掌握不同环境待人处事的技巧,调节良好心态,构建和谐生活关系,打造有礼新一代。
参考文献:
[1]谈谈礼仪和礼仪教育[J].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德育网
[2]刘梦溪.礼仪之邦呼唤礼仪重建[J].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