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个体介入阅读活动所形成的独特的阅读方式与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教师应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我感悟的氛围,而不是越俎代庖,把阅读课变成教师的独白或宣讲的场所。因此,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途径显得很有意义。
一、唤醒主体阅读意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唤醒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就是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想读,我能读”。主体的自主追求才有永久的动力,自主的追求才有深究的决心,深究才有深刻的感悟。
传统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成了知识的囊袋。惰性的教法使得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思维的惰性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天赋,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调动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深刻而独特的感知,才能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深刻的内涵,这就是阅读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方法有多种:(1)引导学生自觉制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个体的自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有所追求。(2)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思考题第一题往往是“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就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当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第五册)时,学生可以“半闭眼睛”美美地朗读,可以表演海底动物不同的姿态,可以想象画画、“图解课文”,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补充详实……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就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扎实,读书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拓展个性想象空间,创设自由争辩氛围
拓展个性想象空间,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事先设定框框,不规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补充。学生大胆质疑,大胆争辩,思维就会不断扩展,不断活跃。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在个性化阅读中,阅读主体的“心理图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建筑材料(或模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所有的已有知识在头脑中经过整理类化,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图式。在阅读这个动态过程中,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成为阅读主体的即时体验,并呈链式状态。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心理图式”不同,因而对作品的体验和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见解,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教学《坐井观天》(人教版第三册),在熟读课文,理解了青蛙和小鸟在为天的大小而争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提出:“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小鸟怎么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呢?”“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他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跳出来呢?”问题不断提出,知识在探索中拓展,学生在想象空间中飞翔。然而也有“意外”,在讨论“青蛙要怎样才能跳出井来”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道:“井水会满出来吗?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把青蛙托上来吗?”乍看这个问题和这篇课文没有太大关系,可仔细一想,这也是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是学生完全融入到课文,体验到青蛙必须跳出井口,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后,才会有此一问。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去读课文,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学生凭着对课文的感悟,对事物的理解,提出了富有个人见解的问题,大大拓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巧妙创设有效场景,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强调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阅读的主导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上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所提问题的开放性和合理性,把发问点放在教材中最具思维价值的地方,做到发问利于多向思维,结论多处可找依据。一方面,教师设计问题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引起思维矛盾,诱发思维兴趣。如教学《将相和》(人教版第十册)一课,当蔺相如发现秦王并无拿城换壁的诚意后,便先用计将宝玉取回,然后对秦王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教师这时适时发问:“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在当时情况下,蔺相如会不会真的去撞?为什么?”这个提问巧妙之处在于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多种答案,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同学回答:“蔺相如不会去撞,他只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有的说:“蔺相如会撞的,因为他来秦国之前就有了为赵国献身的准备,他不是怕死的,因此会去撞。”也有的说:“如果秦王强迫他交出和氏璧的话,蔺相如就会去撞,他宁可玉碎身亡,也绝不让秦王的诡计得逞;如果秦王没有强迫他的话,他是不会去撞的,因为他要保住和氏璧,也要保全自己。”学生思维活跃,其回答各具特点,但又是很有道理的。还可以从获取的答案出发,深入寻找文本多角度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描写的细致精到之处,深刻领会作者的匠心独具之处,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应该说,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以主人的心态面对文本,把阅读视为一次丈量作者心域的精神劳作,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智慧探秘,一次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圩东陵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一、唤醒主体阅读意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唤醒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就是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想读,我能读”。主体的自主追求才有永久的动力,自主的追求才有深究的决心,深究才有深刻的感悟。
传统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成了知识的囊袋。惰性的教法使得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思维的惰性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天赋,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调动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深刻而独特的感知,才能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深刻的内涵,这就是阅读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方法有多种:(1)引导学生自觉制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个体的自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有所追求。(2)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思考题第一题往往是“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就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当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第五册)时,学生可以“半闭眼睛”美美地朗读,可以表演海底动物不同的姿态,可以想象画画、“图解课文”,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补充详实……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就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扎实,读书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拓展个性想象空间,创设自由争辩氛围
拓展个性想象空间,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事先设定框框,不规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补充。学生大胆质疑,大胆争辩,思维就会不断扩展,不断活跃。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在个性化阅读中,阅读主体的“心理图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建筑材料(或模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所有的已有知识在头脑中经过整理类化,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图式。在阅读这个动态过程中,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成为阅读主体的即时体验,并呈链式状态。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心理图式”不同,因而对作品的体验和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见解,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教学《坐井观天》(人教版第三册),在熟读课文,理解了青蛙和小鸟在为天的大小而争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提出:“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小鸟怎么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呢?”“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他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跳出来呢?”问题不断提出,知识在探索中拓展,学生在想象空间中飞翔。然而也有“意外”,在讨论“青蛙要怎样才能跳出井来”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道:“井水会满出来吗?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把青蛙托上来吗?”乍看这个问题和这篇课文没有太大关系,可仔细一想,这也是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是学生完全融入到课文,体验到青蛙必须跳出井口,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后,才会有此一问。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去读课文,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学生凭着对课文的感悟,对事物的理解,提出了富有个人见解的问题,大大拓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巧妙创设有效场景,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强调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阅读的主导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上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所提问题的开放性和合理性,把发问点放在教材中最具思维价值的地方,做到发问利于多向思维,结论多处可找依据。一方面,教师设计问题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引起思维矛盾,诱发思维兴趣。如教学《将相和》(人教版第十册)一课,当蔺相如发现秦王并无拿城换壁的诚意后,便先用计将宝玉取回,然后对秦王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玉就要向柱子上撞。教师这时适时发问:“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在当时情况下,蔺相如会不会真的去撞?为什么?”这个提问巧妙之处在于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多种答案,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同学回答:“蔺相如不会去撞,他只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有的说:“蔺相如会撞的,因为他来秦国之前就有了为赵国献身的准备,他不是怕死的,因此会去撞。”也有的说:“如果秦王强迫他交出和氏璧的话,蔺相如就会去撞,他宁可玉碎身亡,也绝不让秦王的诡计得逞;如果秦王没有强迫他的话,他是不会去撞的,因为他要保住和氏璧,也要保全自己。”学生思维活跃,其回答各具特点,但又是很有道理的。还可以从获取的答案出发,深入寻找文本多角度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描写的细致精到之处,深刻领会作者的匠心独具之处,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应该说,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以主人的心态面对文本,把阅读视为一次丈量作者心域的精神劳作,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智慧探秘,一次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圩东陵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