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效育人途径?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地方,而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自身判断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自身的人格出现偏差。如果教育者对小学生的人格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很容易出现偏差,将严重影响小学生今后的发展。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怎样的育人途径,对小学生健康人格进行塑造呢?
  一、利用校园文化,内化学生的人格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具有很大的潜在育人功能。在进一步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应让校园每一寸绿地、每一堵墙、每一个宣传栏都蕴涵文化教育内容。如在教室的走廊贴上《三字经》《弟子规》等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行走之间能警示修生;在楼梯墙壁上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宣传栏里,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的热情;在水龙头上方贴上“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在草地上竖着“绿色的草地多美,同学们的行为更美!”这些校园文化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净化学生的人格
  班级文化,具有教育无痕的作用。如墙壁上的班规、班训、口号、《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等,对学生的言行、生活、学习有着规范作用;教室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特色展示栏等,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室的“植物角”“图书角”都是学生自己建设的,学生在共同设计表现本班特色的教室环境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定期举行班级文化的评比活动,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一个优雅、整洁、融合、温馨的教室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净化学生的人格。
  三、挖掘学科教育功能,修正学生的人格
  课堂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地方,教师要挖掘学科人格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主渠道的教育作用,真正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领袖英雄、古代圣贤、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格言警句等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之美触动学生内心的美,使一些硬梆梆的说教通过悠扬的旋律,富有人情关怀的方式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中外名家作品的欣赏,震撼学生的心灵;自己动手去创造彰显个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心中的善和学习的进取心,陶冶学生的人格;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力;利用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而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活生生的人格教育教材,在教学中以学生直接参与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生活的道理。我们利用课堂,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人格教育的元素,有意识地将人格教育巧妙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把人格教育当作润物无声的细雨渗入到学生的心田,修正学生的人格。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
  人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到感悟和提升。如:“教师节”,我们举行“给老师做一件事”的活动,有的学生为老师倒一杯茶,有的学生为老师制作贺卡,有的学生为老师清理办公桌等等,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之恩,让学生懂得了得到爱的同时也要付出爱。
  五、用教师高尚的人格素养,感染学生的人格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师听其言,而且观其行。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成长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据调查发现:如果那个班的老师写字非常漂亮,他的学生也能写一手好字;如果那个班教师的朗读功底很强,那他带出来的学生朗读也不错的;如果那个班老师平常爱打扮的话,他班的学生也很爱美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高尚师德,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会很自然的打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应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高尚的师德去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自身的人格素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六、家校共育,塑造学生的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强调“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与家长紧密沟通、交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才有良好的效果。如利用校讯通、班级Q群、微信群、家访等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建起家校携手的心桥,使学生得到及时的教育。又如举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解决家庭教育的误区,让家庭和学校一起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一起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七、挖掘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格
  人的品德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而社会是锻炼小学生品格最好的地方。多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如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夏令营、军训等,培养学生独立生存和抗挫折能;如有些大商场联合南方都市报举行“小鬼当家”活动,发动小朋友去卖报纸,体验自力更生的生活。
  学校德育工作是为每一位学生发展与幸福奠基的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发展和学校的各项教育结合起来,在设计教育教学时注重强化学生人格培养的元素,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让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完善自我,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学前班教育是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许多好的学习习惯都要在这养成。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中接触数学和了解数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除了参考教材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数学,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刺激儿童的多种感观,有效地调动儿童
期刊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只是把学生当做特殊的器皿,老师把知识只是“装进”学生的脑容器中,而“自得”却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小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汉字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训练得出来的。如何训练?张校长一语破天机——读和感受比分析讲解更重要。训练离不开读。读本身即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读可益智,读可审美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原有的那种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在小班化教学中有效利用导学案就势在必行。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点  1.小班化教学有利教师的课堂管理  小班化学生的数量也少相对与大班额,学生的数量多教师管理不便,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就越低,更谈不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而小班额就明显不同了:由于学生的数量少,
期刊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创新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了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尝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志  侠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
期刊
说课,是教学设想的口头介绍,课堂教学的模拟呈现,时间省,限制少,容量大,效率高。通常是说课教研或评优时的最优的展示形式,语文说课孰优孰劣,如下三个环节是关键。  一、说教材——说出自己,说出问题,力求文本在心  语文教学中,目标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其主要依据就是教材——即文本。 因此,语文说课,首先要说好作为教学材料的文本。  1.概述教材,简明扼要  概述内容主要包括写作背景、材料选用、写作意图
期刊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小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每一位教师在精心探索总结的前提下,对学生作文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表达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选定正确的主题,积累材料的策略  主题正确,这是
期刊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一种最简单、最普遍、最重要的语文活动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拓展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语文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阅读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对课外阅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然而,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独立的阅读活动,学生如何辨别和取舍阅读材料,如
期刊
当今的这个世界是“知识大爆炸的世界”。知识的传递与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信息的传递与更新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以光的速度在传递。在这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世界浪潮中。我们就必须同世界先进国家进行竞争。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转化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国民素质的竞争。这些竞争归根结底实际上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的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上升为素质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是一项奠基性教学过程,也是启蒙教育中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设身处地想一想,对于刚刚背上书包进入学堂的六、七岁孩童,无须讲过多的专业名词,只需让他们知道汉字怎么写、怎么认,在每一个汉字头上戴着一顶“帽子”,那就是拼
期刊
“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该遵循人的生命规律”。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现代生命教育以人为本,其宗旨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把一个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教育带入到我们的课堂,让小学语文学科成为生命教育的沃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