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讨论是指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拟定讨论内容,师生一起探讨,切磋琢磨,集思广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拟从课堂讨论的实际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 的环节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课堂讨论;合理分组;问题设置;组织和监督;总结和评价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本人现在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点儿心得体会。
目前课堂讨论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拘泥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讨论被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也有一些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课堂上讨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能驾驭学生的讨论
尽管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了课堂讨论教学。但是,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教师难以驾驭。诸多问题的出现都反映一个问题: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
三、管理欠缺,调控不当
在分组讨论实施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讨论时间给的不够,学生还没有讨论透彻,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就赶紧让学生打住,进行其他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英语课堂讨论的实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外在形式,而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第一环节: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一般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一组为宜。在每一小组内应该指导以明确的分工,如设置organizing、shorthand、reporting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在定期内进行互换。同时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这样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二环节:教师认真准备,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好讨论形式和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紧扣本单元topic,体现教学重难点。②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浅显;又不能过于深奥。③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因“组”施“题”,便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④拓展问题,延伸有度,具有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其次,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课堂讨论,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实践体验作为“支撑”,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课堂讨论中组织讨论是关键。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一是充分尊重学生,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过程在中应尽量讲得少,让学生多说,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在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更需要以鼓励的眼神予以赞赏。同时要以一个讨论成员、巡视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鼓励大胆发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开心屝,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农村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organizing、shorthand、reporting等角色在讨论中各尽其职,尽量多的由学生来归纳讨论结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不宜过短或太长,否则就会有讨论之形而没有讨论之实或是偏离中心,难以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加强讨论的组织和监控
1.讨论的策划与组织: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使讨论高效、有序地进行。因此,精心的策划和严密的组织是保证课堂讨论活动高效的关键。
2. 讨论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根据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选用不同的讨论形式和方法,以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 讨论时间的控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以提高讨论的质量。
4. 讨论活动的整体把握:教师应根据讨论的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选择讨论形式。讨论气氛的热烈、活泼是课堂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王才仁、曾葡初,1999)。教师充分课堂气氛,使每位学生都乐于发言,并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另外,教师应注意控制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讨论任务。
第五个环节: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中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很关键的一步。总结有及时总结和延时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在讨论中产生反映后找个适当时机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6期2002第1、9期
2 《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王坦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 《教学艺术》王北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266—278
【关键词】 课堂讨论;合理分组;问题设置;组织和监督;总结和评价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本人现在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点儿心得体会。
目前课堂讨论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拘泥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讨论被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也有一些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课堂上讨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能驾驭学生的讨论
尽管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了课堂讨论教学。但是,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教师难以驾驭。诸多问题的出现都反映一个问题: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
三、管理欠缺,调控不当
在分组讨论实施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讨论时间给的不够,学生还没有讨论透彻,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就赶紧让学生打住,进行其他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英语课堂讨论的实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外在形式,而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第一环节: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一般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一组为宜。在每一小组内应该指导以明确的分工,如设置organizing、shorthand、reporting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在定期内进行互换。同时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系统”,这样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二环节:教师认真准备,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好讨论形式和讨论的问题。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紧扣本单元topic,体现教学重难点。②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浅显;又不能过于深奥。③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因“组”施“题”,便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④拓展问题,延伸有度,具有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其次,指导学生做好准备。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课堂讨论,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实践体验作为“支撑”,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要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课堂讨论中组织讨论是关键。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一是充分尊重学生,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过程在中应尽量讲得少,让学生多说,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在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更需要以鼓励的眼神予以赞赏。同时要以一个讨论成员、巡视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鼓励大胆发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开心屝,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农村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organizing、shorthand、reporting等角色在讨论中各尽其职,尽量多的由学生来归纳讨论结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不宜过短或太长,否则就会有讨论之形而没有讨论之实或是偏离中心,难以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加强讨论的组织和监控
1.讨论的策划与组织: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讨论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使讨论高效、有序地进行。因此,精心的策划和严密的组织是保证课堂讨论活动高效的关键。
2. 讨论方法的指导:教师应根据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选用不同的讨论形式和方法,以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 讨论时间的控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以提高讨论的质量。
4. 讨论活动的整体把握:教师应根据讨论的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选择讨论形式。讨论气氛的热烈、活泼是课堂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王才仁、曾葡初,1999)。教师充分课堂气氛,使每位学生都乐于发言,并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另外,教师应注意控制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讨论任务。
第五个环节: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中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很关键的一步。总结有及时总结和延时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在讨论中产生反映后找个适当时机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6期2002第1、9期
2 《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王坦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 《教学艺术》王北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26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