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大中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虎画新风画家,他笔下的虎在继承前人绘画精髓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为美术创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创新经验。同时,冯大中也是一位具有独特风采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以苍茫大野、春山晓雾、秋山芦花为境,动人情思,意味悠长,构成其绘画作品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冯大中绘画;虎画作品;山水画作品;审美意蕴
0.引言
冯大中为现当代极具才华的画家之一,他的工笔虎画更是为虎画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他从生态环境的美学角度入手,汲取悠久的中华文化,通过对虎进行深入的观察,从而提炼出了新的主题,开拓出新题材,实现了绘画技法的创新。冯大中笔下的虎雄强勇武,有的充盈着母子之情和天伦之乐,有的表现出离别哀愁之情,通过采用拟人的手法,他将心中的情感借笔下的虎抒发出来。这种富含浪漫主义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虎画的精神和意蕴。
1.虎画作品的审美意蕴
1.1造型美
从远古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开始,老虎便以勇猛威武的力量之美,或除恶驱邪的象征逐步走进了艺术的创作领域中。当代画虎巨匠冯大中通过对张善孖、高剑父、刘继卣等画虎名家的作品进行研究、临摹,智力有虎画技法和意境的创新。通过对真虎多年的观察,冯大中调动情感,展开联想,创造出了一种富有诗意化和人格化的老虎形态。
冯大中在塑造老虎造型时,反对对成品画作进行过多的临摹,主张多师造化,或师法准造化,以及观察摄影作品等,此种方法对造型的把握,线条提取能力的练习均有着极大的利处。因而在冯大中的虎画作品中,有的描绘了一群幼虎在艳阳下面相互嬉戏玩闹的场景,有时描绘了老幼几代虎相伴着去踏春游玩,有的则描绘了夫妇与幼崽依偎在一起,共同享受林泉之乐的情境,无不各具形态,美妙绝伦。在虎画作品《童年》中,冯大中描绘了19只在林间玩耍嬉戏的可爱幼虎的造型,画面逼真灵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幼虎天真活泼的形态,同时也将自己对童年的怀恋和赞美深刻地表达出来。他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笔下的老虎,通过刻画了富有仁义、温柔深情的老虎造型,描绘了一幅幅充满亲情的优美画卷。
冯大中在绘画过程中,以造型为中心,此时无“定”法,所有法皆为己法,造得型时即是“得法”,造不得型即是“非法”。他注重线条笔墨等绘画技法,无论白描或写意,渐得绘画的弹性之美;无论是勾皴点染或是色墨互破,逐渐得心应手,通过体会时差的美妙绝伦,因而得到笔墨之法。
1.2韵律美
韵律为笔墨的和谐旋律。冯大中以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摆脱了传统虎画易入匠气、俗气的模式。他画的虎极为精微细致,真实感十足,在画前,人们甚至都能感受到老虎的气息和质感。画家深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含蓄化、静态化处理虎的形态和神情,轻柔化、协调化推敲用墨、运笔、设色,朦胧化、诗意化安排环境氛围,由于画面整体气韵的驾驭能力,表现出一种轻松、柔和的韵律美[2]。
冯大中在工而有雅韵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写意的韵律美进行开拓和创新。通过以工笔造型为骨,以运墨为韵,实现了以形态体现神韵的绘画技巧。其中代表作有《回眸一笑》、《林泉高逸》、《野渡》等。以作品《回眸一笑》为例,整幅画的整体性非常强,画中老虎的头部、身体及尾巴共同形成了“S”形的动态形式,将老虎活泼的韵律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并借用“回眸一笑百媚生”诗句,增加了画面的韵律美。
1.3意境美
冯大中虎画作品中的造型和韵律,与创设的空间境界高度契合,从而体现出了新颖且浓郁的意境美。他创造的虎境与其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画家在进行虎画创作时,将老虎与花鸟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同时,花鸟山水用笔变化促进了老虎用墨的灵活性,从而营造出了老虎同花鸟山水和谐共存的自然境界。这些原生态的境界均来自于他对花间内心的感悟,创造了一种真实与艺术相互交融的意境。例如作品《早春》中,正在饮用泉水的老虎与老树新芽形成的组合,以及作品《快雪》中,卧地打滚的老虎与白雪皑皑的寒林所形成的组合等,均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他在追求平面视觉意境时,对画面节奏和情绪尤为重视。在《晓风残月》中,画家将月光下朦胧的景物采用冲洗法进行绘画,用笔非常微妙,画中的月色、溪流,以及月下的老虎和远处的丛树,共同营造出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意境,将画面色彩差别有意进行了减弱。整幅画以月光为线索,灵活地构成了画面。
2.山水画作品的审美意蕴
冯大中的山水情节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多年间,他潜心研摹李成、范宽、董源等大家作品及其用笔和技法,也曾到各名山大川中采风和写生。在冯大中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苏醒》中,采用了独特的冰裂纹画法,微妙而新颖,描绘出了浩远的意境。此后,他陆续创作了许多立意出新、具有空灵而高古、苍茫而典雅格调的山水画作品。例如《风月无边》中,画家通过采用勾勒画法,将雪下寒林的微妙变化描绘出来,从而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伟大。冯大中笔下的梅兰松竹也摆脱常见的优雅情趣,以恢弘大气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3]。
3.结语
冯大中在画坛取得了伟大成就和荣誉,取决于他对绘画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他虽未曾在专业的美术院校学习,但他坚持临摩大家名画,对实物和实景观察和写生,逐步锤炼了自身的用笔技法,积累了生活及艺术感悟。此外,由于他攻读传统画论,大力研习书法诗文,实现了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使得他从高层次的文化平台进行绘画构筑,孕育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学养、气质及绘画功力。
【参考文献】
[1]徐巧慧.论现代绘画的审美特征[J].艺术探索,2012,8(10):365-367.
[2]郭仁海.浅析绘画的几个基本要素[J].玉溪师范学报,2010,5(06):206-208.
[3]朱洪玉.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及作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2):195-197.
作者简介:周奇辉(1965.8),男,朝鲜族,辽宁丹东人,画家、作家、艺术批评家,潇湘子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从事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
收件人:周奇辉,电话:18841445085,13050265000
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解放北路72号(潇湘子艺术工作室)
【关键词】冯大中绘画;虎画作品;山水画作品;审美意蕴
0.引言
冯大中为现当代极具才华的画家之一,他的工笔虎画更是为虎画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他从生态环境的美学角度入手,汲取悠久的中华文化,通过对虎进行深入的观察,从而提炼出了新的主题,开拓出新题材,实现了绘画技法的创新。冯大中笔下的虎雄强勇武,有的充盈着母子之情和天伦之乐,有的表现出离别哀愁之情,通过采用拟人的手法,他将心中的情感借笔下的虎抒发出来。这种富含浪漫主义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虎画的精神和意蕴。
1.虎画作品的审美意蕴
1.1造型美
从远古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开始,老虎便以勇猛威武的力量之美,或除恶驱邪的象征逐步走进了艺术的创作领域中。当代画虎巨匠冯大中通过对张善孖、高剑父、刘继卣等画虎名家的作品进行研究、临摹,智力有虎画技法和意境的创新。通过对真虎多年的观察,冯大中调动情感,展开联想,创造出了一种富有诗意化和人格化的老虎形态。
冯大中在塑造老虎造型时,反对对成品画作进行过多的临摹,主张多师造化,或师法准造化,以及观察摄影作品等,此种方法对造型的把握,线条提取能力的练习均有着极大的利处。因而在冯大中的虎画作品中,有的描绘了一群幼虎在艳阳下面相互嬉戏玩闹的场景,有时描绘了老幼几代虎相伴着去踏春游玩,有的则描绘了夫妇与幼崽依偎在一起,共同享受林泉之乐的情境,无不各具形态,美妙绝伦。在虎画作品《童年》中,冯大中描绘了19只在林间玩耍嬉戏的可爱幼虎的造型,画面逼真灵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幼虎天真活泼的形态,同时也将自己对童年的怀恋和赞美深刻地表达出来。他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笔下的老虎,通过刻画了富有仁义、温柔深情的老虎造型,描绘了一幅幅充满亲情的优美画卷。
冯大中在绘画过程中,以造型为中心,此时无“定”法,所有法皆为己法,造得型时即是“得法”,造不得型即是“非法”。他注重线条笔墨等绘画技法,无论白描或写意,渐得绘画的弹性之美;无论是勾皴点染或是色墨互破,逐渐得心应手,通过体会时差的美妙绝伦,因而得到笔墨之法。
1.2韵律美
韵律为笔墨的和谐旋律。冯大中以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摆脱了传统虎画易入匠气、俗气的模式。他画的虎极为精微细致,真实感十足,在画前,人们甚至都能感受到老虎的气息和质感。画家深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含蓄化、静态化处理虎的形态和神情,轻柔化、协调化推敲用墨、运笔、设色,朦胧化、诗意化安排环境氛围,由于画面整体气韵的驾驭能力,表现出一种轻松、柔和的韵律美[2]。
冯大中在工而有雅韵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写意的韵律美进行开拓和创新。通过以工笔造型为骨,以运墨为韵,实现了以形态体现神韵的绘画技巧。其中代表作有《回眸一笑》、《林泉高逸》、《野渡》等。以作品《回眸一笑》为例,整幅画的整体性非常强,画中老虎的头部、身体及尾巴共同形成了“S”形的动态形式,将老虎活泼的韵律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并借用“回眸一笑百媚生”诗句,增加了画面的韵律美。
1.3意境美
冯大中虎画作品中的造型和韵律,与创设的空间境界高度契合,从而体现出了新颖且浓郁的意境美。他创造的虎境与其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画家在进行虎画创作时,将老虎与花鸟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同时,花鸟山水用笔变化促进了老虎用墨的灵活性,从而营造出了老虎同花鸟山水和谐共存的自然境界。这些原生态的境界均来自于他对花间内心的感悟,创造了一种真实与艺术相互交融的意境。例如作品《早春》中,正在饮用泉水的老虎与老树新芽形成的组合,以及作品《快雪》中,卧地打滚的老虎与白雪皑皑的寒林所形成的组合等,均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他在追求平面视觉意境时,对画面节奏和情绪尤为重视。在《晓风残月》中,画家将月光下朦胧的景物采用冲洗法进行绘画,用笔非常微妙,画中的月色、溪流,以及月下的老虎和远处的丛树,共同营造出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意境,将画面色彩差别有意进行了减弱。整幅画以月光为线索,灵活地构成了画面。
2.山水画作品的审美意蕴
冯大中的山水情节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多年间,他潜心研摹李成、范宽、董源等大家作品及其用笔和技法,也曾到各名山大川中采风和写生。在冯大中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苏醒》中,采用了独特的冰裂纹画法,微妙而新颖,描绘出了浩远的意境。此后,他陆续创作了许多立意出新、具有空灵而高古、苍茫而典雅格调的山水画作品。例如《风月无边》中,画家通过采用勾勒画法,将雪下寒林的微妙变化描绘出来,从而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伟大。冯大中笔下的梅兰松竹也摆脱常见的优雅情趣,以恢弘大气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3]。
3.结语
冯大中在画坛取得了伟大成就和荣誉,取决于他对绘画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他虽未曾在专业的美术院校学习,但他坚持临摩大家名画,对实物和实景观察和写生,逐步锤炼了自身的用笔技法,积累了生活及艺术感悟。此外,由于他攻读传统画论,大力研习书法诗文,实现了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使得他从高层次的文化平台进行绘画构筑,孕育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学养、气质及绘画功力。
【参考文献】
[1]徐巧慧.论现代绘画的审美特征[J].艺术探索,2012,8(10):365-367.
[2]郭仁海.浅析绘画的几个基本要素[J].玉溪师范学报,2010,5(06):206-208.
[3]朱洪玉.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及作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2):195-197.
作者简介:周奇辉(1965.8),男,朝鲜族,辽宁丹东人,画家、作家、艺术批评家,潇湘子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从事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
收件人:周奇辉,电话:18841445085,13050265000
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解放北路72号(潇湘子艺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