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虽以初中地理为基础,但难度跨度比初中地理大得多,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地理学科就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拟从中高考政策、初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要求、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找出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原因,并提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高中地理以初中地理为基础,但又比初中地理难度提高很多。因此,对广大地理教师来说,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原因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严重脱节的最根本的原因。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中考不考地理或者地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太少,导致初中地理不被重视,地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初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时间在初一、初二,初三不学地理。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地理学科就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初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差异
1.课程理念
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等几个方面,二者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不同的是,前者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首个理念,而后者则把“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首个理念,其他理念都是围绕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的。
2.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理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则重点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探究的方法,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初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差异
1.课程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地理1、地理2。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课程包括9个模块: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等。
2.课程要求
初中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问题,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因此,初中地理学习侧重“现象”,而高中地理侧重“原理”。初中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要求知道“是什么、在哪里”就可以了;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在哪里”,还得搞清“为什么、何时形成、将来怎么变化”。
(四)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受到青少年认知水平及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心理完全是“经验记忆型”。因此,教学上多采用传统的讲解法和谈话法。高中地理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转变为“探索理解型”,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
(五)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受中考制度、教学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结业考试,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地理则研究地理知识的本质,强调地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分析为主。
二、初高中地理教學的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衔接
要从根本上改变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现状,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必须首先做好初高中地理考试政策的衔接。目前,高考正在由“3 X”转向“3 3”,那么中考就应该适应这种转变,把地理纳入中考科目计入中考总分,而且分值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否则,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就是一句空话。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衔接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彻理解初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目前,高中地理课标的一个首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理念。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而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读图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才能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四)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则以理解分析为主。学生如果要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就必须主动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新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运用电脑、手机、平板等查阅资料、进行学习。
(五)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衔接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其中,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而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则是初中有而高中没有的内容。 1.对初高中共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1)地球的运动
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具、多媒体或其他办法,具体衔接如下:①在讲自转与公转的区别时,可以用三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用表格的形式,从围绕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学习;②在讲自转时,老师用一只手拨动地球仪,让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另一只手用手电筒(相当于太阳)从一个固定的方向照射地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光亮部分(白天)和黑暗部分(黑夜)的更替情况;③在讲公转时,可以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演示公转的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同时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气候
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地区,还要根据相关气候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延伸、拓展、补充,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特别对于世界气候类型,在高中不会再讲解,所以我们要尽量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全面、讲透彻一些。
2.对初中有但高中没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这些内容包括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
(1)经纬线、经纬网
在初中,只要求学生能从地球仪上看出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就行,但高中在学习地球运动、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判断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时,必须以经纬线和经纬网的知识为基础。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来讲解,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经纬线及经纬度如何划分。
(2)地图
地图部分,主要是地图三要素的教学。地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图、识图,怎样从图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
地图教学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和判读。老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或者利用微课等,让学生知道等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怎样得到和识别各种等高线地形图,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峰、山脊、山谷等,怎样在等高线图上识别陆地上的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区域地理
初中区域地理包括初一下册的世界地理和初二的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注意抓住影响各区域的主导因素,同时突出各区域的特色。比如,在教学亚洲时,要抓住亚洲面积广大这个主导因素。正是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导致经纬度跨度大,亚洲气候类型多、大陆性气候显著;地形复杂,各种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导致大江、大河多,人口、国家多。
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狠抓区域地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区域地理中的很多地理要素,不只要求学生记住名称,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
(六)初高中地理能力的衔接
根据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初高中地理应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地理能力:地图识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1.地图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只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识别基本的地理事物和基本的地理信息即可。高中地理还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中提炼出隐含信息,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的用图、读图意识,让学生逐渐养成用图、识图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不但要能“看图说话”,还要能在图中提炼出相关的地理信息,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推理。
2.地理探究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只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倡探究式学习;而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一条基本理念,就是要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可见,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地理案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平台。此外,还要主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最好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中提到,地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地理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地理实践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可以立足课堂和校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创造实践活动,并善于运用教材的活动部分进行教学。比如,用乒乓球制作经纬网地球仪、画校园平面图等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这种实践活动课。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带领或鼓励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他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孟宪杰.浅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6(3).
作者简介:朱竞成(1974—),男,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在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担任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擅长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高中地理以初中地理为基础,但又比初中地理难度提高很多。因此,对广大地理教师来说,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原因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差异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严重脱节的最根本的原因。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中考不考地理或者地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太少,导致初中地理不被重视,地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初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时间在初一、初二,初三不学地理。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地理学科就成了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初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差异
1.课程理念
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等几个方面,二者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不同的是,前者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首个理念,而后者则把“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首个理念,其他理念都是围绕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的。
2.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理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则重点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和探究的方法,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初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差异
1.课程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地理1、地理2。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课程包括9个模块: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等。
2.课程要求
初中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问题,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因此,初中地理学习侧重“现象”,而高中地理侧重“原理”。初中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要求知道“是什么、在哪里”就可以了;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在哪里”,还得搞清“为什么、何时形成、将来怎么变化”。
(四)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受到青少年认知水平及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心理完全是“经验记忆型”。因此,教学上多采用传统的讲解法和谈话法。高中地理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转变为“探索理解型”,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
(五)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受中考制度、教学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结业考试,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地理则研究地理知识的本质,强调地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分析为主。
二、初高中地理教學的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地理教育考试政策的衔接
要从根本上改变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的现状,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必须首先做好初高中地理考试政策的衔接。目前,高考正在由“3 X”转向“3 3”,那么中考就应该适应这种转变,把地理纳入中考科目计入中考总分,而且分值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否则,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就是一句空话。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衔接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彻理解初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目前,高中地理课标的一个首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理念。
(三)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而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读图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才能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四)初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而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则以理解分析为主。学生如果要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就必须主动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新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运用电脑、手机、平板等查阅资料、进行学习。
(五)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衔接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其中,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而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则是初中有而高中没有的内容。 1.对初高中共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1)地球的运动
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具、多媒体或其他办法,具体衔接如下:①在讲自转与公转的区别时,可以用三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用表格的形式,从围绕的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学习;②在讲自转时,老师用一只手拨动地球仪,让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另一只手用手电筒(相当于太阳)从一个固定的方向照射地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光亮部分(白天)和黑暗部分(黑夜)的更替情况;③在讲公转时,可以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演示公转的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同时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气候
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地区,还要根据相关气候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延伸、拓展、补充,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特别对于世界气候类型,在高中不会再讲解,所以我们要尽量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全面、讲透彻一些。
2.对初中有但高中没有的教学内容的衔接
这些内容包括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区域地理。
(1)经纬线、经纬网
在初中,只要求学生能从地球仪上看出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就行,但高中在学习地球运动、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判断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时,必须以经纬线和经纬网的知识为基础。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来讲解,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经纬线及经纬度如何划分。
(2)地图
地图部分,主要是地图三要素的教学。地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图、识图,怎样从图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
地图教学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和判读。老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或者利用微课等,让学生知道等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怎样得到和识别各种等高线地形图,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峰、山脊、山谷等,怎样在等高线图上识别陆地上的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区域地理
初中区域地理包括初一下册的世界地理和初二的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注意抓住影响各区域的主导因素,同时突出各区域的特色。比如,在教学亚洲时,要抓住亚洲面积广大这个主导因素。正是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导致经纬度跨度大,亚洲气候类型多、大陆性气候显著;地形复杂,各种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导致大江、大河多,人口、国家多。
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狠抓区域地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区域地理中的很多地理要素,不只要求学生记住名称,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
(六)初高中地理能力的衔接
根据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初高中地理应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地理能力:地图识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1.地图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只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识别基本的地理事物和基本的地理信息即可。高中地理还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中提炼出隐含信息,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地理事物的特点,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所以,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的用图、读图意识,让学生逐渐养成用图、识图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不但要能“看图说话”,还要能在图中提炼出相关的地理信息,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推理。
2.地理探究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只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倡探究式学习;而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一条基本理念,就是要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可见,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地理案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平台。此外,还要主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最好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标中提到,地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地理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地理实践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可以立足课堂和校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创造实践活动,并善于运用教材的活动部分进行教学。比如,用乒乓球制作经纬网地球仪、画校园平面图等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这种实践活动课。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带领或鼓励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他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孟宪杰.浅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6(3).
作者简介:朱竞成(1974—),男,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在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担任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擅长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