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心校长”高万祥》系时任编辑、现任总编韩丽晴的采访文章,刊发于本刊2000年2期。
  作为《莫愁》家教版采访的第一位中学校长,高万祥见证了家教版的起步和发展。今年是《莫愁》创刊35周年,本刊回访高校长,向各位读者传递他的教育思想,开启一段走近名家的教育之旅。
  高万祥,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市首届名校长。2004年入选《中国教育报》全国首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多部专著。
  我知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是因为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
  2001年5月19日,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萨芙琴卡、基辅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依鲁莲娜到张家港高级中学访问,我和同事前去学习、采访。
  在学校里,我们见到了校长高万祥。高校长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亲切、随和,讲一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使他更有了一种儒雅气质。和我们交流时,高校长提到了《“爱心校长”高万祥》一文,对那篇采访文章赞不绝口,感谢《莫愁》杂志对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关心。
  高校长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极其推崇。他说,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学著作里,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他认为,我国师范院校的学生,不能不读苏霍姆林斯基;在职的教师和校长,要想读教育学著作,首选的一定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5月19日,萨芙琴卡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做了第一场讲座。讲座中有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得。当她讲到苏氏第四代后人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在乌克兰基辅市一所普通小学读书时,高校长情不自禁对着话筒说:“请转告卡娅(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如果她愿意把小外孙送到中国来读书,我们学校愿意承担全部费用。”此语一出,收获了全场掌声。
  后来,我在高校长的著作《我的教育苦旅》中,也读到了这个细节。高校长在书中写道:此言发自内心,退一步说,哪怕由个人资助,我也乐于表此诚心。
  在返回南京的时候,我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原以为是教育理论书,可能比较深奥不太好读。读时才发现越是大家,文字越平和。
  转眼,离本刊第一次采访高校长已过去20年。高校长已经退休。这20年间,张家港高级中学的老师来稿不断,成为我们刊物的重要作者,比如郭静娟、周萍、陈友锋。和这几位老师交流,他们对高校长十分感激,感谢他的培养,让自己能爱上写作、坚持写作,为自己的发展设定了一个高远目标。

读书能带来什么


  《莫愁》:高校长,在《“爱心校长”高万祥》一文中,我对您的一句话印像特别深:“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
  高校长:是的,我希望教师身上充满书卷气,学校充满书香气。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读书能带来什么?我自己的体会,一切美好的词都可以形容读书的感受。
  我规定教师每学期一定要读学校推荐的经典名著。我还让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笔记、写文章,硬性规定每个月、每个学期一定要完成多少篇。
  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张家港高级中学涌现出了一批有思想、教学好、爱学习、爱思考、能写作的优秀教师。
  《莫愁》:张家港高级中学有很多教师成为我们的优秀作者。他们提起您都很敬重,说您对他们严格,但您对自己更严。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教师,首先要有书香校长。您平时爱读哪一类书?
  高万祥: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肯定。我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家里藏书中人物传记比较多。我习惯一边看书一边做读书笔记,还会对一些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当然,作为教师,我也喜歡读教育家的传记。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我特别喜欢中国现代一些伟大的教育家,比如张伯苓、晏阳初、马寅初、陈嘉庚,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等。我收集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关于他们的书报资料。大量的阅读摘抄、简报剪贴和资料整理,让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能够融汇贯通。
  我没有统计过我一共有多少本读书笔记和摘抄剪贴本,也许100本,也许200本。

语文教学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莫愁》:您提出了大语文概念。您认为大语文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高万祥:语文教学终级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人的表达能力。说话是口头表达,写作是书面表达。我特别重视学生的演讲口才训练和作文教学。我甚至主张高中语文能以作文教学为主,用写作来促进阅读、带动阅读。
  写作是一种伟大的能力。让学生用语文、用作文走遍天下,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莫愁》:您鼓励学生读名著,读文学作品,这也是您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高万祥:是的,每个初入张家港高中的学生,都会收到我以书友的身份写的一封信,我在信中会给他们开书单。我以为,语文教育还肩负一种责任和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莫愁》:您提出语文教材应该以文学作品为主。为什么?
  高万祥: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美和善的源头,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培养善良的人性和正直的人格。还可以让学生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读书的大国,也是一个文章的大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有这么多的作家、诗人,有这么丰厚的文化传承,有这么多优秀文学作品,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作为中国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家庭教育的核心


  《莫愁》:2004年,您曾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首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那么,您对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有什么建议?
  高万祥:谢谢你们还记得这件事。关于培养读书习惯,我认为是五个开始。
  第一从零岁开始。从孩子生下来,就让孩子聆听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其实这也是一种语感的培养。
  第二从玩具开始。孩子在一两岁时,玩什么玩具很重要。比如让孩子玩图书、绘本、纸板等。
  第三从读图开始。图片也是文字阅读的一个前奏,也是一种美学的启蒙。
  第四从故事开始。莫言说,人家的文学启蒙是从眼睛开始的,我的文学启蒙是从耳朵开始的。什么意思,就是要让孩子听故事,讲故事。
  第五从父母自己开始。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莫愁》:为什么第五个开始特别重要?
  高万祥:打一个比方,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苏州人为什么爱吃甜。从教育的角度回答:因為四川人的妈妈爱吃辣,苏州人的妈妈爱吃甜。道理就在这,父母自己爱读书,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
  《莫愁》:您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吗?
  高万祥:从方式方法维度来看,家教的核心是父母的自我教育。从教育内容维度来看,我以为家教的核心一定是培养孩子的情感、情商和道德品性等。很多父母只要孩子读书好,分数高,将来考好大学,就认为家教成功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莫愁》:您离开校园后,自己创办了教育培训机构。重新站上讲台,您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吗?
  高万祥:重新教学生,我很高兴。我现在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和孩子围坐在一起读书。我会选定最贴近孩子心灵、优美经典的文学作品,因为我想让学生领略母语的美妙和文学的美好,获得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成长。阅读之后是写作训练,我想引导孩子们练就快速构思、一气呵成的写作本领。
  《莫愁》:韩总所写的文章中,提到您经常会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散步,从这头走到那头是78步。您现在还散步吗?
  高万祥:依旧散步,每天走5000多步。散步是为了健身,也是为了健脑,散步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
  《莫愁》:哪句话最能表达您从教三十多年的感受?
  高万祥:我很幸运,这辈子做了语文教师;我很幸福,我是母语的传承人。
其他文献
如果说陪孩子写作业让父母们绞尽脑汁,考试则是真正检验父母智慧的试金石。在日常咨询中,笔者发现,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父母常常会过于焦虑。如何陪伴孩子度过漫长的考试岁月,是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问题,也应该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回头看看,看见孩子  孩子没考好,他们最怕的是什么,我想一定是父母的唠叨吧。很多父母似乎都特别相信“知耻而后勇”,孩子考差了,各种指责、抱怨、冷嘲热讽,让孩子无处可逃。可是,父母们大
期刊
1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在手机上定时一分钟,然后不借助任何仪器,闭上眼睛,在心里感觉一分钟,再睁开眼睛看手机秒表,对比下你感觉的一分钟与客观的一分钟相差多少?  有的人会比较精确,有的人则相差甚远,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对一分钟的感受也会天差地别。比如,当有很多事情堆在一起时,你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这就是时间感。  知道时间感的存在,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用处呢?  在我家孩
期刊
每到周末,我常会去我妈家帮着做饭,有时还会尝试一两个创意菜。这次,正切着茄子丝,突然想起小时候吃过的茄饼锅摊,突发灵感,便想实践一下。正在房間里津津有味看电视的侄子郭小弟听说了,立马冲过来,要帮我忙。  “姑妈,让我来帮你打鸡蛋吧”“姑妈,让我帮你加牛奶吧”……索性,听从他的提议,我指导他放盐、放五香粉、放鸡精,还放了几根平菇丝作点缀。他颇有成就感地说,这样做出来,会不会变成好吃的披萨呀。我说,会
期刊
外孫铁头(学名梁胜杰),201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本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那年他只有9岁。该诗集2016年获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评选“新人新作”奖。  2017年,他的第二本诗集《月亮读书》再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想,外孙写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再深入学一些古诗,定能使他已经开启的诗心之窗更加明媚敞亮。  我系语文教师出身,很喜爱古诗词,出版过儿歌集《小鸟早起》。因此,
期刊
小舅子捉到一只小鸟,黑白相间,煞是漂亮。刚满三岁的儿子在外婆家颇受优待,小舅子对他更是宠爱有加,那只小花鸟自然也就很快落到了儿子手里。  平时只能看到鸟在天上飞,现在能亲手捧着,儿子自是乐不可支,吵嚷着要给小鸟弄住的、吃的。  妻子从邻居大婶那儿借来一只空置多年的鸟笼,清洗干净,又在食筒里放上我好不容易挖来的几条蚯蚓,在水筒里加进些许水。可是,小花鸟对食物视若不见,关进笼子后一直扑腾着翅膀乱撞乱飞
期刊
只要你用心去“看”,就一定能“见”,你的“见”便是你独有的发现。而有发现,才会有表达的渴望。这是我想告诉学生的。1  那天早上,我独自一人拿了单反来到家旁边的小园子。开始时不知道要拍什么。逛了一圈,花是花,草是草,树是树,什么特别的也没有。走到几棵桂树旁,我蹲了下来,我想我得换个姿态去“看”,或许才能“见”。  桂树下零星长了一些杂草,中间点缀着几朵小花。我挪近看时,那小花就十几厘米高,却有些特别
期刊
一提到写人物,大多同学把人物的外貌作为重点描述对象。这没什么不好,但如果抓不住人物“不一样”的外貌特征来写,这就没有新意,读者看完之后,对这个人物依然没有任何印象。  如,某些同学写得飘飘洒洒,在文中留下“两排洁白牙齿”“一双黑眼睛”“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等自鸣得意的句子,可是这样描写出来的人物有个性吗?  怎样让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他的“不一样”呢?有三种方法值得借鉴。  其一,抓住人物
期刊
每天跨进“四点半课堂”的教室,我就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  上五年级时,我搬到新家,离学校很远。这下麻烦来了,妈妈怀了小宝宝,不方便接送,爸爸要到五点半下班后才能来接我。  一开始,放学后我在教室里一边写作业,一边等爸爸来接我。后来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规定学生放学后不能留堂,我只能带着市民卡到社区图书室写作业。有时候我忘带卡了,担心爸爸下班找不到我,就只能站在图书室门口等爸爸。妈妈时常念叨,担心我的安
期刊
《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出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经过一次次教训后,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重回自己的童年时代……幽默的故事,风趣的语言,让小朋友在开怀大笑中领悟成长的真谛。《米小圈上学记》(套装共4册)  北貓 著  四川少儿出版社  编辑
期刊
想象从天空中俯视犀牛来之前的草原,草原广袤而安静。野生动物们善于保持安静,仿佛它们早于人类熟知“黑暗森林法则”。你所以为的广袤,事实上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分属不同的物种,一块块私有领地标示着看不见的“禁止闯入”的牌子,我们要以谦虚的、小心翼翼的姿态,安静前行。  在绘本《犀牛来了》里遇见一头犀牛,就是在它的领地上。  大地安静着,草尖上的风睡着了。突然,打着橘色遮阳伞的狐獴惊讶地立起,尾巴拄地,向震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