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在初高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成为重要问题。如何引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数学,提高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分析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入手,探讨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对方法
每年秋季开学,都有一批信心满满的初中生怀揣着大学梦想走进高中校园,然而要实现梦想顺利升入大学,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经过短暂的高中学习,在初中引以为傲的数学居然成为了很多学生的丢分大科,这对高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都是一个打击,教师如果没有用心引导,久而久之新生就会产生学习障碍。要想有效的引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分析清楚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
一、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初中数学抽象内容较少,形象内容居多,教师的教学容量小,进度慢,教学时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联系实际生活较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比较自如。而高中数学则包含许多抽象内容,如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新生对教师所讲内容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第二,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教师习惯为同一题型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变为一种明确的“机械”操作。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内容抽象化、复杂化要求系统、灵活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突变往往使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导致成绩下滑。
第三,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高中数学在两年的时间里至少要完成5本必修和3本选修的教学量。在教学量增加的同时,辅助练习,消化巩固的时间却大大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不理解。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初高中数学有着很大不同,教师应根据这些不同,做好新生。
二、教学衔接阶段的过渡,在以下几个方面都下工夫
第一,要摸好学生的底。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课标和教材,对初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学之初,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课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对于高一甚至是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都非常有帮助,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都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记笔记,笔记内容可以是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一套类型题的思路方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经验。
第三,认真编写学案,使学案充分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共鸣。在每一张学案的第一部分要“创设情景”,尽量搜集一些与本章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典型事例,例如,在讲授“命题的否定”这章时,将歌德与一名批评家过桥的故事写进情景里,学生读了之后说,原来巧妙的对话之中居然也有数学的存在,进而对这一节的内容产生兴趣。
三、最后,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五大方面的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需要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进行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多参与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异同,然后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编写教案,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发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就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学好高中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对方法
每年秋季开学,都有一批信心满满的初中生怀揣着大学梦想走进高中校园,然而要实现梦想顺利升入大学,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经过短暂的高中学习,在初中引以为傲的数学居然成为了很多学生的丢分大科,这对高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都是一个打击,教师如果没有用心引导,久而久之新生就会产生学习障碍。要想有效的引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分析清楚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
一、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初中数学抽象内容较少,形象内容居多,教师的教学容量小,进度慢,教学时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联系实际生活较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比较自如。而高中数学则包含许多抽象内容,如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新生对教师所讲内容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第二,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教师习惯为同一题型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变为一种明确的“机械”操作。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内容抽象化、复杂化要求系统、灵活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突变往往使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导致成绩下滑。
第三,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高中数学在两年的时间里至少要完成5本必修和3本选修的教学量。在教学量增加的同时,辅助练习,消化巩固的时间却大大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不理解。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初高中数学有着很大不同,教师应根据这些不同,做好新生。
二、教学衔接阶段的过渡,在以下几个方面都下工夫
第一,要摸好学生的底。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课标和教材,对初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学之初,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课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对于高一甚至是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都非常有帮助,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都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记笔记,笔记内容可以是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一套类型题的思路方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经验。
第三,认真编写学案,使学案充分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共鸣。在每一张学案的第一部分要“创设情景”,尽量搜集一些与本章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典型事例,例如,在讲授“命题的否定”这章时,将歌德与一名批评家过桥的故事写进情景里,学生读了之后说,原来巧妙的对话之中居然也有数学的存在,进而对这一节的内容产生兴趣。
三、最后,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五大方面的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需要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进行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让学生多参与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异同,然后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编写教案,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发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就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学好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