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六一节前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少年儿童主题队日活动时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是学生的本分,劳动是生存之必需,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把爱祖国与少年儿童的志向、梦想结合起来,体现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需要老师、家长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爱国教育有误区
谈到爱祖国,一些人很自然地想到的是政治教育、理论宣传,是形式上的、很虚的东西,很少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联系起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免存在一些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认识上有偏颇。有人认为爱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什么叫爱国;有的老师认为爱国教育就是学校政治课的事;有的家长认为抓好孩子学习、让他考个好成绩是最重要的,爱国教育可有可无……这些认识上的偏颇,使爱国教育成为日常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误区之二:培养孩子过于务实。一些人认为,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太虚无,由此导致培养孩子过于务实,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感。有的老师不愿意学生接触和关心课本、课堂以外的事,有的家长紧盯孩子的学习,把学习和努力圈定在个人奋斗的框架里,而没有未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孩子即便学习很优秀,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误区之三: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孩子们接受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多,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却越来越少。随着中国的一天天强大,外国人学汉语、学儒家思想、学京剧、学中国功夫成了热门儿,而我们的孩子则热衷于过“洋节”、吃“洋餐”,盲目模仿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不了解国家的优良传统,缺少民族自豪感,甚至鄙视中国人。
误区之四:对国家抱怨过多。我们国家在社会转型和改革中存在某些问题是客观现实,不可否认。但有的家长、老师只看到眼前的问题,而看不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意无意中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直接影响孩子对祖国的正确认识;也有的人只是指责别人的问题,很少考虑如何从自己做起。如果每一个成年人都对国家少一点抱怨,都为祖国的荣誉、祖国的进步出一点点力,本身不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
我们不妨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的人,他的身上是否缺少了立足的根基、缺少了一种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只是为了得好分、受表扬、升大学、挣大钱而学习,能跟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发展合拍吗?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所以,要助孩子成才,老师和家长首先就要走出认识和行为的误区,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二、爱国教育抓什么?
爱国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德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心中装着祖国,是孩子成长进步的精神动力,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体现在每个细节中。
(一)国魂教育
国魂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魂是国家公民应有的一种民族精神。应当让孩子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生存几千年,就是亿万中国民众有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魂,有一颗大义凛然的中国心,而爱国就是民族灵魂、民族精神的根基。
1976年,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学者丁肇中在领奖仪式上作报告时,出人意料地用了汉语。他说:“在这种场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全世界听到炎黄子孙的声音,是我的权利,也是报答祖国的难得机会。”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丁肇中在年轻时母亲就常鼓励他:“要记住,不管学哪一行,一定要成为佼佼者,为国争光!”他从小养成了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立志“还我中国人的尊严!”赴美留学后,终于发现了丁粒子,为华人争了光。
进行国魂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比如通过参观、旅游等多种形式知道祖国幅员辽阔,富饶美丽;祖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英雄辈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祖国有党的领导,不断繁荣富强……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的祖国而自豪,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国运教育
国运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国运是指国家的命运、发展的方向及前途。要让孩子懂得,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个中国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将来为了个人出人头地,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在为将来投身祖国的建设积累知识和本领。如果没有祖国的发展、强大,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世界上更难以立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将祖国视为自己的家园、倡导个人对国家的责任。爱国,是谋求自己永久的利益和最大幸福的根本,对祖国的忠,对民族的爱是做人的大节。因此在中华家庭传统美德中,不乏教子爱国、报国的经典,如我们都熟悉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动人故事,“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壮举,父母召唤海外赤子放弃国外舒适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的事例……这些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他们明白“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与祖国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在爱国教育中需要强化这种认识。
(三)国忧教育
国忧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国忧是指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贫穷,没受过苦,不了解祖国还有贫困地区、还有生活艰难的同伴,更没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进行国忧教育,可以从通过引导他们帮助身边贫困的孩子、参加与贫困地区孩子“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入手,帮他们了解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另一面,还有众多的人没有摆脱贫困,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这种状况。另外,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自然资源减少、空气严重污染等许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隐患,也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去改变。从小有了这种危机意识,才会强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国耻教育
国耻教育的立足点在于激发学生积极奋起的决心。国耻是我国在近代历史上蒙受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欺侮、凌辱和侵略的耻辱。中国曾经有着无数辉煌,也有着百年屈辱。“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等一个个血色的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进行国耻教育,不是让孩子们垂头丧气、看不起中国人,而在于让孩子明白:“贫穷、落后、腐败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受别人的欺负!”最近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警示人们不忘历史,记住历史的教训,坚定振兴中华的决心。
(五)国格教育
国格教育的立足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国格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一个人有了国格,就能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做人,就能人穷志不短,就能在鄙视我们的外国人面前不卑不亢、不屈不奴。媒体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在日本的女留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深受房东太太的爱护。有一次房东太太说:“你文静漂亮,又有知识,真像日本人,不像中国人。”她严肃地回答:“如果我说您不像日本人,您会高兴吗?”日本老太太听后对她平添了几分敬意。女学生的态度正是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国格。
“我是中国人”这句话连三岁的孩子都会说,但是有些人却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深刻内涵。国格教育应当从小开始,学校和家庭尤其要强化对学生“我是中国人”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三、爱国教育怎么抓?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一个不懂得爱国的孩子,没有奋发向上的动力,成才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促使他学会做人、发奋读书,走上为国为民的人生之路。
从小开始是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祖国视为“人的核心”,他说这一核心的巩固是同感情和情绪的感受密切关联的。他认为“教育技巧恰恰就在于能使人的公民生活、爱国生活从幼年开始”。热爱祖国是一个孩子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让孩子懂得,现在年龄虽小,但也是中国的公民。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祖国”是抽象的。但自己是中国人、重要节日和重要场合升国旗唱国歌、国家的领土不能被侵犯的意义并不难理解。祖国的一切,高山大海、原野河流、森林绿地、地下矿藏、动物小鸟都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孩子对祖国的了解具体化,当祖国的概念在孩子的心灵打下深刻烙印时,就自然成为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基础和行为基础。
融入生活是关键。事实上,爱国情感的培养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运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种教育因素进行爱国教育才是有效的。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祖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时,孩子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当外出旅游,亲身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宝藏的富饶、文明古迹的辉煌灿烂时,孩子会自然地感到祖国的可爱;当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体育健儿们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异国土地上升起的时候,孩子也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为中国而欢呼雀跃!—这是对祖国的朴素的热爱之情。老师和父母的责任在于不断激发和培育孩子的这种情感,在孩子的灵魂深处保留下这种情感,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把这种爱国的情感体现在自己行动上。如从爱父母、爱家乡、爱护历史文物和公共财物以及周围环境、努力学习等切近的事情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振兴中华的一份责任。
从我做起重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的爱国不是高喊口号,而是要认真地、好好地学习,以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能力在各个岗位上报效祖国的人。引导孩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珍惜美好的求学黄金时期,锻炼和积累报效祖国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中国梦”成了中国的热词,彰显的是国家情怀和发展蓝图。孩子从来就是有梦想的年龄,也许他们还不知道祖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不会清晰表述自己报国的远大理想,但是他们有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对快乐、幸福的期盼。我们教育孩子爱祖国,就是让他们融入我们国家、我们成年人共同的为之奋斗的振兴中华的事业当中,有他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空间,这是他们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书华
一、爱国教育有误区
谈到爱祖国,一些人很自然地想到的是政治教育、理论宣传,是形式上的、很虚的东西,很少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联系起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免存在一些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认识上有偏颇。有人认为爱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什么叫爱国;有的老师认为爱国教育就是学校政治课的事;有的家长认为抓好孩子学习、让他考个好成绩是最重要的,爱国教育可有可无……这些认识上的偏颇,使爱国教育成为日常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点。
误区之二:培养孩子过于务实。一些人认为,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太虚无,由此导致培养孩子过于务实,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感。有的老师不愿意学生接触和关心课本、课堂以外的事,有的家长紧盯孩子的学习,把学习和努力圈定在个人奋斗的框架里,而没有未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孩子即便学习很优秀,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误区之三: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孩子们接受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多,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却越来越少。随着中国的一天天强大,外国人学汉语、学儒家思想、学京剧、学中国功夫成了热门儿,而我们的孩子则热衷于过“洋节”、吃“洋餐”,盲目模仿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不了解国家的优良传统,缺少民族自豪感,甚至鄙视中国人。
误区之四:对国家抱怨过多。我们国家在社会转型和改革中存在某些问题是客观现实,不可否认。但有的家长、老师只看到眼前的问题,而看不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意无意中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直接影响孩子对祖国的正确认识;也有的人只是指责别人的问题,很少考虑如何从自己做起。如果每一个成年人都对国家少一点抱怨,都为祖国的荣誉、祖国的进步出一点点力,本身不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
我们不妨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的人,他的身上是否缺少了立足的根基、缺少了一种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只是为了得好分、受表扬、升大学、挣大钱而学习,能跟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发展合拍吗?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所以,要助孩子成才,老师和家长首先就要走出认识和行为的误区,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二、爱国教育抓什么?
爱国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德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心中装着祖国,是孩子成长进步的精神动力,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体现在每个细节中。
(一)国魂教育
国魂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魂是国家公民应有的一种民族精神。应当让孩子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生存几千年,就是亿万中国民众有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魂,有一颗大义凛然的中国心,而爱国就是民族灵魂、民族精神的根基。
1976年,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学者丁肇中在领奖仪式上作报告时,出人意料地用了汉语。他说:“在这种场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全世界听到炎黄子孙的声音,是我的权利,也是报答祖国的难得机会。”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丁肇中在年轻时母亲就常鼓励他:“要记住,不管学哪一行,一定要成为佼佼者,为国争光!”他从小养成了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立志“还我中国人的尊严!”赴美留学后,终于发现了丁粒子,为华人争了光。
进行国魂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比如通过参观、旅游等多种形式知道祖国幅员辽阔,富饶美丽;祖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英雄辈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祖国有党的领导,不断繁荣富强……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的祖国而自豪,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国运教育
国运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国运是指国家的命运、发展的方向及前途。要让孩子懂得,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个中国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将来为了个人出人头地,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在为将来投身祖国的建设积累知识和本领。如果没有祖国的发展、强大,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世界上更难以立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将祖国视为自己的家园、倡导个人对国家的责任。爱国,是谋求自己永久的利益和最大幸福的根本,对祖国的忠,对民族的爱是做人的大节。因此在中华家庭传统美德中,不乏教子爱国、报国的经典,如我们都熟悉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动人故事,“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壮举,父母召唤海外赤子放弃国外舒适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的事例……这些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他们明白“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与祖国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在爱国教育中需要强化这种认识。
(三)国忧教育
国忧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国忧是指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贫穷,没受过苦,不了解祖国还有贫困地区、还有生活艰难的同伴,更没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进行国忧教育,可以从通过引导他们帮助身边贫困的孩子、参加与贫困地区孩子“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入手,帮他们了解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另一面,还有众多的人没有摆脱贫困,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这种状况。另外,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自然资源减少、空气严重污染等许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隐患,也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去改变。从小有了这种危机意识,才会强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国耻教育
国耻教育的立足点在于激发学生积极奋起的决心。国耻是我国在近代历史上蒙受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欺侮、凌辱和侵略的耻辱。中国曾经有着无数辉煌,也有着百年屈辱。“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等一个个血色的名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进行国耻教育,不是让孩子们垂头丧气、看不起中国人,而在于让孩子明白:“贫穷、落后、腐败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受别人的欺负!”最近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警示人们不忘历史,记住历史的教训,坚定振兴中华的决心。
(五)国格教育
国格教育的立足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国格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一个人有了国格,就能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做人,就能人穷志不短,就能在鄙视我们的外国人面前不卑不亢、不屈不奴。媒体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在日本的女留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深受房东太太的爱护。有一次房东太太说:“你文静漂亮,又有知识,真像日本人,不像中国人。”她严肃地回答:“如果我说您不像日本人,您会高兴吗?”日本老太太听后对她平添了几分敬意。女学生的态度正是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国格。
“我是中国人”这句话连三岁的孩子都会说,但是有些人却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深刻内涵。国格教育应当从小开始,学校和家庭尤其要强化对学生“我是中国人”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三、爱国教育怎么抓?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一个不懂得爱国的孩子,没有奋发向上的动力,成才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促使他学会做人、发奋读书,走上为国为民的人生之路。
从小开始是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祖国视为“人的核心”,他说这一核心的巩固是同感情和情绪的感受密切关联的。他认为“教育技巧恰恰就在于能使人的公民生活、爱国生活从幼年开始”。热爱祖国是一个孩子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让孩子懂得,现在年龄虽小,但也是中国的公民。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祖国”是抽象的。但自己是中国人、重要节日和重要场合升国旗唱国歌、国家的领土不能被侵犯的意义并不难理解。祖国的一切,高山大海、原野河流、森林绿地、地下矿藏、动物小鸟都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孩子对祖国的了解具体化,当祖国的概念在孩子的心灵打下深刻烙印时,就自然成为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基础和行为基础。
融入生活是关键。事实上,爱国情感的培养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运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种教育因素进行爱国教育才是有效的。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祖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时,孩子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当外出旅游,亲身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宝藏的富饶、文明古迹的辉煌灿烂时,孩子会自然地感到祖国的可爱;当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体育健儿们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异国土地上升起的时候,孩子也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为中国而欢呼雀跃!—这是对祖国的朴素的热爱之情。老师和父母的责任在于不断激发和培育孩子的这种情感,在孩子的灵魂深处保留下这种情感,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把这种爱国的情感体现在自己行动上。如从爱父母、爱家乡、爱护历史文物和公共财物以及周围环境、努力学习等切近的事情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振兴中华的一份责任。
从我做起重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的爱国不是高喊口号,而是要认真地、好好地学习,以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能力在各个岗位上报效祖国的人。引导孩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珍惜美好的求学黄金时期,锻炼和积累报效祖国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中国梦”成了中国的热词,彰显的是国家情怀和发展蓝图。孩子从来就是有梦想的年龄,也许他们还不知道祖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不会清晰表述自己报国的远大理想,但是他们有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对快乐、幸福的期盼。我们教育孩子爱祖国,就是让他们融入我们国家、我们成年人共同的为之奋斗的振兴中华的事业当中,有他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空间,这是他们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