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和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撑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害。小学正处于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此阶段也是小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其被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所感染。当今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自有其特殊性,这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群体由于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极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好的习惯或思想,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群体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82
引言
德育教育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德育教育的目的也是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促其遵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拥党爱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内容的独立性又要把握其关联性,系统的教育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1、分析农村儿童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当今我国社会已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给农村青年打造了个更多的工作机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村求学,这就形成了群体庞大的“留守儿童”。
农村的孩子普遍具有淳朴、善良、正直的优秀特质,这样的特质更利于我们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留守儿童”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则因特殊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增加了其他特质,他们普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通常都是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生活,这样的年龄差距注定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孩子孤僻、内向等性格特点。
2、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光是身体的成长还有心理的成长,只有确保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进行知识教育。少年儿童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存在很强的可塑性,这个可塑性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如果德育教育工作做得好,可以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习惯,未来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如果不加干涉,则很可能使其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为“问题少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是难辞其咎的,到那时才是悔之晚矣。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势必需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3、开展德育教育方法的探析
首先一点,我们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学生眼中我们都是老师,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要求学生文明,教师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就要做到一言九鼎;要求学生敬老爱老,教师就要做到尊老爱幼。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起到了带头作用?自己的言行能否胜任学生的榜样?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改正,只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深深感化学生。
我們不光要将自己树立为学生的榜样,还要在班里、在学校树立典型。在学生间寻找既爱学习又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同学,将其树立成全校学习的楷模,并将这样的活动持续下去,定期选举,由同学投票选出,这样客观、公正的评选可以相互促进学生努力成为典型,也是对品学兼优学生的一种鞭策。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一个人,环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在全校形成这样的风气之后,往往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且这样的风气不光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学校,改善了我们的学风、教风、校风。这样的校园环境培养出的学生何尝担心不具备优秀品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才是我们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诚然,这样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但是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光全是校园,还是校园之外——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农村。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我们不可控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家庭和谐友爱,有的则门风粗鄙,这不是我们教师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能尽力劝勉诸位家长,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家庭的核心,同时我们也可以教育孩子成为家长的榜样,将我们学校的文化环境带回家中,用我们自己的言行改变家长的作风。
农村生活相较于城市生活,多了更多的人情。城市生活常常被我们吐槽没有人情味,一切向钱看,住了几十年的邻居都不知道姓什么。我们农村则不是这样,整个村子都是我们的活动范围,整个村庄的人都是相互熟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树立的榜样也就成了整个村庄的榜样,这能引起品学兼优学生莫大的自豪。
结束语
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然而要想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就要针对我们农村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也不会限于课堂、限于教室、限于学校,整个村庄都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场所。我们不光要参照《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还要将规范、准则落到实处,以身作则。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分析[J].张猛.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方菲菲.新课程(小学).2018(06)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82
引言
德育教育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德育教育的目的也是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促其遵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拥党爱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内容的独立性又要把握其关联性,系统的教育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1、分析农村儿童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当今我国社会已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给农村青年打造了个更多的工作机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村求学,这就形成了群体庞大的“留守儿童”。
农村的孩子普遍具有淳朴、善良、正直的优秀特质,这样的特质更利于我们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留守儿童”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则因特殊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增加了其他特质,他们普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通常都是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生活,这样的年龄差距注定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孩子孤僻、内向等性格特点。
2、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光是身体的成长还有心理的成长,只有确保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进行知识教育。少年儿童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存在很强的可塑性,这个可塑性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如果德育教育工作做得好,可以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习惯,未来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如果不加干涉,则很可能使其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为“问题少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是难辞其咎的,到那时才是悔之晚矣。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势必需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3、开展德育教育方法的探析
首先一点,我们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学生眼中我们都是老师,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要求学生文明,教师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就要做到一言九鼎;要求学生敬老爱老,教师就要做到尊老爱幼。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否起到了带头作用?自己的言行能否胜任学生的榜样?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改正,只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深深感化学生。
我們不光要将自己树立为学生的榜样,还要在班里、在学校树立典型。在学生间寻找既爱学习又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同学,将其树立成全校学习的楷模,并将这样的活动持续下去,定期选举,由同学投票选出,这样客观、公正的评选可以相互促进学生努力成为典型,也是对品学兼优学生的一种鞭策。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一个人,环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在全校形成这样的风气之后,往往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且这样的风气不光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学校,改善了我们的学风、教风、校风。这样的校园环境培养出的学生何尝担心不具备优秀品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才是我们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诚然,这样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但是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光全是校园,还是校园之外——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农村。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我们不可控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家庭和谐友爱,有的则门风粗鄙,这不是我们教师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能尽力劝勉诸位家长,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家庭的核心,同时我们也可以教育孩子成为家长的榜样,将我们学校的文化环境带回家中,用我们自己的言行改变家长的作风。
农村生活相较于城市生活,多了更多的人情。城市生活常常被我们吐槽没有人情味,一切向钱看,住了几十年的邻居都不知道姓什么。我们农村则不是这样,整个村子都是我们的活动范围,整个村庄的人都是相互熟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树立的榜样也就成了整个村庄的榜样,这能引起品学兼优学生莫大的自豪。
结束语
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然而要想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就要针对我们农村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也不会限于课堂、限于教室、限于学校,整个村庄都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场所。我们不光要参照《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还要将规范、准则落到实处,以身作则。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分析[J].张猛.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方菲菲.新课程(小学).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