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体育课是优秀的体育课?回答好这个问题很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一节优秀的体育课必须以体育技能教学为核心,以运动练习为手段,追求课堂和谐、师生和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上学期,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现场观摩活动。展示课代表着各省市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优秀成果,既有传统的教学内容,又有特色鲜明的地方教材,更有同课异构的现场展示,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强的教学引领作用。通过观摩和学习,笔者认为优秀体育课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简洁明快的教学组织让过程顺畅自如
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存在多方面的干扰因素,合理而周密的教学组织能让教学更加规范、简约、有效,是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保证。平时老师们上课往往容易步入两个极端,要不过于追求严谨规范,显得在组织调动上死板且繁杂,学生兴趣低下;要不过于随意,显得杂乱无章,浪费大量宝贵教学时间。展示课的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整节课的流程顺畅自如,让人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感觉。教师们对各部分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教学,在队伍上组织调动都开动了脑筋,队伍的转换合理迅速,大大增加了课的密度。如,来自新疆的体操课《前滚翻起立接纵叉》开始就让学生走向小垫子,在垫子旁边做热身舞蹈,然后直接进入练习,放松也是在垫子旁边,一气呵成,紧凑有序;北京的一位老师组织学生散点队形站立,看似散乱,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没有刻意让队伍站好再讲解,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进行了学习。
二、新颖有效的辅助练习让学习精彩高效
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运动技能教学,在一节课中,学习和练习技能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把课中技能要点有机渗透在课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在热身准备部分进行隐含技能动作要点的趣味化辅助练习,让学生在课的基本部分技能学习时有所铺垫和积累,促进技能动作的学习效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课非常注重于辅助练习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如,郑州王老师四年级《手倒立》一课,在垫上进行准备练习时,在柔韧拉伸后安排直臂支撑、撑地后摆腿等练习,把教学内容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做相应的具有辅助作用的准备活动;北京一节四年级《运球与游戏》一课,利用一个皮筋的拉力让学生体会“吸球”的感觉。在地上贴上一个红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控制球的落点。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的手段,而且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使用;新疆一节二年级《前滚翻起立接纵叉》一课,教师使用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也很好,利用小垫子的高度,一点点加大纵叉的角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经济实用的场地器材让课堂朴实无华
简约、新颖、实用的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安全、高效开展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前提条件,也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以往的公开课,部分老师过于追求场地器材布置和使用的出奇制胜,器材多、布置忙现象屡见不鲜。展示课上,那些准备“十分充分”的漂亮的场地布置和花哨的行头不见了,取代的是常态的体育器材和有效的利用固有的场地条件,让观摩教师觉得课堂的教学很常态,很自然,很实用而又很新颖。如,郑州王真强老师的《手倒立》就是利用体操垫做“墙”,而且是会移动、会改变高度的“墙”;辽宁孙蕾老师的《跪跳起》是改变小垫子的厚度来一步步减小跪跳起的难度,很有创意;北京商维禹老师的《运球与游戏》,运用自制的皮筋加上一块圆锥形的塑料片,让学生感受运球中的缓冲动作,极富想象力。
甚至没有一件体育器材照样也可以上好体育课,这是一节障碍跑展示课给我们的启示。操场上根本没有一件障碍物器材,那障碍物如何而来呢?就是利用学生的肢体组成各种各样的障碍,不需要器材,对场地要求也很低,将障碍跑变得生动而有趣,这节课学生不但感到很开心,而且一节课下来满头大汗,学生的活动的量也很大。这样的设计安排,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固有思维定势,带给我们全新的设计视角感受,让人佩服不已。
四、以生为本的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思考和交流,我们也都接触过研究性学习,老师们普遍反映体育课上的研究性学习难以实现,而这次的观摩让我对体育课上的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看法。虽然这些让学生们的探究活动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从中也能学到很多。例如很多老师在游戏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容易取胜的方法,游戏器材的位置摆放、次序的先后等;还有分组讨论教学内容如何学习?球如何才能不被抢到?有什么方法才能跑得更快或者跳得更高?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探讨,找出方法(即便是错的方法),老师根据这些方法来加以指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运转,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自然,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机械的身体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五、科学严谨的单元设计让教学系统有序
由于体育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习达成目标,而没有设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与教学进度,体育教材显得缺乏系统性编排,虽说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自由的课程执行实施空间,但同时也导致许多一线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教学单元时茫然不知所措。一直以来,我们的体育课教学缺乏系统性,老师们上课大多想到哪儿就上到哪,今天上跳高,明天上篮球,没有单元性的安排,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技术习得往往也是零星散乱,或者说只能习得一些皮毛而已,带给我们的公开课、展示课基本都是新授第一课时的课。
而这次展示课从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案的呈现不再是一节课实施过程的罗列,80%以上的都有单元教学的安排和思考,以单元构建的形式进行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实施教案中很明确地注明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几节课次,让我们听课者很清晰地知道这节课的出处和本节课应该达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教学单元的编制教学内容更具有系列性、指向性,教学评价也便于统一性、合理性,科学严谨的单元设计将成为今后教学设计思考一个方向,将为一线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
六、形式多样的身体练习让课堂彰显本真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大量的不同手段的、多种方法的身体练习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实施以来,据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止住下滑趋势,但未见有明显提升和改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每周三节至四节的体育课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强身健体功能和作用?每一节体育课是否都达到了应有的运动负荷和练习量?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从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来看,显然明显不够。
本次展示课更加关注学生身体练习内容的安排,练习密度和学生运动量明显增强,许多老师还结合技能教学内容安排了体能课课练,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都是满头大汗,脸色通红。在多样化的身体练习中,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发展体能素质。体能训练的重视和多种练习方法的传授,我想将成为今后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全国优质课的展示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活动展开,让我们明确了优秀体育课的特征和方向,也学习了许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与方法,更是激励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寻求大量的有效的手段,让体育教学既常态又有效,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浙江省奉化市舒家小学)
上学期,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现场观摩活动。展示课代表着各省市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优秀成果,既有传统的教学内容,又有特色鲜明的地方教材,更有同课异构的现场展示,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强的教学引领作用。通过观摩和学习,笔者认为优秀体育课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简洁明快的教学组织让过程顺畅自如
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存在多方面的干扰因素,合理而周密的教学组织能让教学更加规范、简约、有效,是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保证。平时老师们上课往往容易步入两个极端,要不过于追求严谨规范,显得在组织调动上死板且繁杂,学生兴趣低下;要不过于随意,显得杂乱无章,浪费大量宝贵教学时间。展示课的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整节课的流程顺畅自如,让人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感觉。教师们对各部分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教学,在队伍上组织调动都开动了脑筋,队伍的转换合理迅速,大大增加了课的密度。如,来自新疆的体操课《前滚翻起立接纵叉》开始就让学生走向小垫子,在垫子旁边做热身舞蹈,然后直接进入练习,放松也是在垫子旁边,一气呵成,紧凑有序;北京的一位老师组织学生散点队形站立,看似散乱,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没有刻意让队伍站好再讲解,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进行了学习。
二、新颖有效的辅助练习让学习精彩高效
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运动技能教学,在一节课中,学习和练习技能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把课中技能要点有机渗透在课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在热身准备部分进行隐含技能动作要点的趣味化辅助练习,让学生在课的基本部分技能学习时有所铺垫和积累,促进技能动作的学习效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课非常注重于辅助练习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如,郑州王老师四年级《手倒立》一课,在垫上进行准备练习时,在柔韧拉伸后安排直臂支撑、撑地后摆腿等练习,把教学内容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做相应的具有辅助作用的准备活动;北京一节四年级《运球与游戏》一课,利用一个皮筋的拉力让学生体会“吸球”的感觉。在地上贴上一个红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控制球的落点。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的手段,而且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使用;新疆一节二年级《前滚翻起立接纵叉》一课,教师使用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也很好,利用小垫子的高度,一点点加大纵叉的角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经济实用的场地器材让课堂朴实无华
简约、新颖、实用的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安全、高效开展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前提条件,也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以往的公开课,部分老师过于追求场地器材布置和使用的出奇制胜,器材多、布置忙现象屡见不鲜。展示课上,那些准备“十分充分”的漂亮的场地布置和花哨的行头不见了,取代的是常态的体育器材和有效的利用固有的场地条件,让观摩教师觉得课堂的教学很常态,很自然,很实用而又很新颖。如,郑州王真强老师的《手倒立》就是利用体操垫做“墙”,而且是会移动、会改变高度的“墙”;辽宁孙蕾老师的《跪跳起》是改变小垫子的厚度来一步步减小跪跳起的难度,很有创意;北京商维禹老师的《运球与游戏》,运用自制的皮筋加上一块圆锥形的塑料片,让学生感受运球中的缓冲动作,极富想象力。
甚至没有一件体育器材照样也可以上好体育课,这是一节障碍跑展示课给我们的启示。操场上根本没有一件障碍物器材,那障碍物如何而来呢?就是利用学生的肢体组成各种各样的障碍,不需要器材,对场地要求也很低,将障碍跑变得生动而有趣,这节课学生不但感到很开心,而且一节课下来满头大汗,学生的活动的量也很大。这样的设计安排,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固有思维定势,带给我们全新的设计视角感受,让人佩服不已。
四、以生为本的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思考和交流,我们也都接触过研究性学习,老师们普遍反映体育课上的研究性学习难以实现,而这次的观摩让我对体育课上的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看法。虽然这些让学生们的探究活动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从中也能学到很多。例如很多老师在游戏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容易取胜的方法,游戏器材的位置摆放、次序的先后等;还有分组讨论教学内容如何学习?球如何才能不被抢到?有什么方法才能跑得更快或者跳得更高?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探讨,找出方法(即便是错的方法),老师根据这些方法来加以指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运转,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自然,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机械的身体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五、科学严谨的单元设计让教学系统有序
由于体育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习达成目标,而没有设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与教学进度,体育教材显得缺乏系统性编排,虽说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自由的课程执行实施空间,但同时也导致许多一线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教学单元时茫然不知所措。一直以来,我们的体育课教学缺乏系统性,老师们上课大多想到哪儿就上到哪,今天上跳高,明天上篮球,没有单元性的安排,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技术习得往往也是零星散乱,或者说只能习得一些皮毛而已,带给我们的公开课、展示课基本都是新授第一课时的课。
而这次展示课从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案的呈现不再是一节课实施过程的罗列,80%以上的都有单元教学的安排和思考,以单元构建的形式进行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实施教案中很明确地注明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几节课次,让我们听课者很清晰地知道这节课的出处和本节课应该达到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教学单元的编制教学内容更具有系列性、指向性,教学评价也便于统一性、合理性,科学严谨的单元设计将成为今后教学设计思考一个方向,将为一线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
六、形式多样的身体练习让课堂彰显本真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大量的不同手段的、多种方法的身体练习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实施以来,据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止住下滑趋势,但未见有明显提升和改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每周三节至四节的体育课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强身健体功能和作用?每一节体育课是否都达到了应有的运动负荷和练习量?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每一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从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来看,显然明显不够。
本次展示课更加关注学生身体练习内容的安排,练习密度和学生运动量明显增强,许多老师还结合技能教学内容安排了体能课课练,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都是满头大汗,脸色通红。在多样化的身体练习中,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发展体能素质。体能训练的重视和多种练习方法的传授,我想将成为今后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全国优质课的展示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活动展开,让我们明确了优秀体育课的特征和方向,也学习了许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与方法,更是激励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寻求大量的有效的手段,让体育教学既常态又有效,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浙江省奉化市舒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