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00亿斤提高到2006年的9949亿斤,增加了7749亿斤,平均每十年增加1600亿斤左右,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69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8‰;2006年全国粮食产量为9949亿斤,比上年增加268亿斤,增幅为2.8%。按这两组权威数字计算,2006年,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为760斤左右。从客观规律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稳中有升,耕地面积有限,粮食生产还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其可增产因素不多,实现增产的压力较大。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状况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西方预言家预言21世纪中叶中国将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并不是危言耸听。
一、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涉及粮食安全存在四个不可逆转、两个日益加大和一个投入不足。
四个不可逆转:一是人口越来越多的趋势不可逆转。按5.28‰的自然增长率推算,今后每年增加700万人口,相当于增加一个较大的地级城市。二是耕地越来越少的趋势不可逆转。2007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6%,如此发展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将会越来越少。三是人民对粮食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可逆转。四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在一定时期不可逆转。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难以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侵袭。
两个日益加大:一是土地质量下降的幅度日益加大。由于大量的施用化肥、农药,土地日益板结退化。据有关专家测算,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发达农业大国像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质量,采取耕地轮休制,而我国基本是掠夺性生产。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耕地是否存在不毛之地的危险。二是农民种粮成本日益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和市场失控,当然也有坑农害农的不法因素。
一个投入不足:就是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拿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亿斤阶段性水平,目前的经济总量(GDP)是380亿元,不足东南沿海地级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20亿元,不足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是个吃饭的财政,产粮大市、财政穷市,无力对农业投入,就连对国债资金的配套也举步维艰。
分析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结合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发展和谐社会战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最起码也要循序渐进。
二、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保土地稳粮
保土地,就是要保证土地耕种面积,保证土地质量。必须加强行政手段和措施,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我国十五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是条警戒线,必须死保,天字号工程也不可占用和挪用。保证土地质量,就是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日趋板结,地力每年都在下降,要积极采取措施,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重点支持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工程建设,提升扩大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投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同时,要积极地开发可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合并村屯、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居住条件,可取得农村城镇化和腾出大量耕地,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要向荒山野岭要耕地,开发扩大耕地面积。只有保证土地资源,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二)兴科技增粮
一是要大力推广良种,对玉米、大豆等主推品种的良种,要以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榜样,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产优良品种;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启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逐步恢复地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加快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倡导生物防治,推进绿色植保;三是要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把那些适应于无土栽培的作物,尽量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减少占用耕地面积,腾出土地种粮食;四是要注重以科技手段对中低产田、盐碱地、沙丘地进行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是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要尽最大可能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三)施政策促粮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惠及了广大农民,采取“三免一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这是解决粮食安全制约因素的起步阶段。为确保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上,中央还在对粮食主产区实施保护政策:一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上中央高度集权,统一收缴,集中使用,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逐步缩小省际之间贫富不均现象。这一点,从中国历史上及现实发达国家都有先例。二是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粮食加工规模逐步淘汰和改造粮食粗加工企业,对粮食要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储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为宜。三是全国大局政策。根据三次产业比重和当地资源优势,划分主体功能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全国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形成全国一盘棋。四是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对粮食主产区,采取三种渠道,即中央补贴一块、工业发达省份支持一块、地方政府拿出一块的方法来补贴农业,促进粮食生产。五是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稳定农资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
(四)强设施保粮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基本上是薄弱的,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靠天吃饭”的依赖。在近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搞好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加蓄水容量,保障排水通畅。加强打井、引水渠建设,实行节水灌溉,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实行网上挂牌销售,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透明度,方便客户。着力解决粮食安全储藏问题,加强粮食储藏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之路,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三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县、乡、村级农业信息网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国家政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等。四是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加强人工降雨设施的生产和应用。只有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简言之,粮食安全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只有粮食安全才能保证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发展改革委)
一、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涉及粮食安全存在四个不可逆转、两个日益加大和一个投入不足。
四个不可逆转:一是人口越来越多的趋势不可逆转。按5.28‰的自然增长率推算,今后每年增加700万人口,相当于增加一个较大的地级城市。二是耕地越来越少的趋势不可逆转。2007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6%,如此发展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将会越来越少。三是人民对粮食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可逆转。四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在一定时期不可逆转。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难以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侵袭。
两个日益加大:一是土地质量下降的幅度日益加大。由于大量的施用化肥、农药,土地日益板结退化。据有关专家测算,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发达农业大国像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质量,采取耕地轮休制,而我国基本是掠夺性生产。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耕地是否存在不毛之地的危险。二是农民种粮成本日益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和市场失控,当然也有坑农害农的不法因素。
一个投入不足:就是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拿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亿斤阶段性水平,目前的经济总量(GDP)是380亿元,不足东南沿海地级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20亿元,不足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是个吃饭的财政,产粮大市、财政穷市,无力对农业投入,就连对国债资金的配套也举步维艰。
分析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结合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发展和谐社会战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最起码也要循序渐进。
二、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保土地稳粮
保土地,就是要保证土地耕种面积,保证土地质量。必须加强行政手段和措施,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我国十五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是条警戒线,必须死保,天字号工程也不可占用和挪用。保证土地质量,就是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日趋板结,地力每年都在下降,要积极采取措施,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重点支持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工程建设,提升扩大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投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同时,要积极地开发可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合并村屯、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居住条件,可取得农村城镇化和腾出大量耕地,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要向荒山野岭要耕地,开发扩大耕地面积。只有保证土地资源,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二)兴科技增粮
一是要大力推广良种,对玉米、大豆等主推品种的良种,要以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榜样,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产优良品种;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启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逐步恢复地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加快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倡导生物防治,推进绿色植保;三是要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把那些适应于无土栽培的作物,尽量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减少占用耕地面积,腾出土地种粮食;四是要注重以科技手段对中低产田、盐碱地、沙丘地进行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是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要尽最大可能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三)施政策促粮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惠及了广大农民,采取“三免一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这是解决粮食安全制约因素的起步阶段。为确保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上,中央还在对粮食主产区实施保护政策:一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上中央高度集权,统一收缴,集中使用,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逐步缩小省际之间贫富不均现象。这一点,从中国历史上及现实发达国家都有先例。二是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粮食加工规模逐步淘汰和改造粮食粗加工企业,对粮食要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储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为宜。三是全国大局政策。根据三次产业比重和当地资源优势,划分主体功能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全国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形成全国一盘棋。四是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对粮食主产区,采取三种渠道,即中央补贴一块、工业发达省份支持一块、地方政府拿出一块的方法来补贴农业,促进粮食生产。五是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稳定农资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
(四)强设施保粮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基本上是薄弱的,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靠天吃饭”的依赖。在近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搞好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加蓄水容量,保障排水通畅。加强打井、引水渠建设,实行节水灌溉,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实行网上挂牌销售,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透明度,方便客户。着力解决粮食安全储藏问题,加强粮食储藏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之路,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三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县、乡、村级农业信息网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国家政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等。四是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加强人工降雨设施的生产和应用。只有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简言之,粮食安全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只有粮食安全才能保证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