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认知特点 促进知识有效建构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深入新旧对比,剖析教材
  “角”是学生继一年级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后的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具体的“角”转变为数学中抽象的“角”的概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教材关注学生认知思维特点,从生活实例引入,并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同时还进行多次删改。现就新旧教材进行对比,深入剖析编者的设计意图。
  1. 增加“画角”环节,体现过渡性。
  与旧教材一样,新教材也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角,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建立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新教材增加了“画角”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工具把角画在纸上,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降低练习难度,体现适用性。
  在旧教材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标出图形中所有的角,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课堂练习的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新教材只让学生找出图中的三个角就可以了,还配以三角形的题例。教材中把三个六边形的组合图改为单个六边形,不仅降低了练习难度,也避免误导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能找出最多角,而想尽一切办法刻意地找图形外的角,又再次增加学生的负担。
  3. 注重“动手操作”,体现直观性。
  在“比角”环节,旧教材仅是提供了两个大小不一的角,学生只要用眼就能直接判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尽管它也有图例提示比较角的方法,但那毕竟是抽象的图,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没多大用处。新教材是在附页中准备有两个角,让学生剪下后动手比一比,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探索出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相信这样的设计远比说教有效得多。此外,新旧教材都有安排比较两个三角板的角的大小,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特性。但在以往的操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拿着两个三角板无从下手,不知用哪两个角比较,或是随意地比较两个不同的角。正因如此,新教材作出了十分明确的图标,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照图模仿操作。
  4. 凸显“直角教学”,体现重要性。
  “直角”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角,是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虽然旧教材在继认识角之后的第二课时“找一找”练习中,有对直角、锐角、钝角进行初步的认识,但相对新教材比较笼统,不便于教师教学操作。新教材则把它列为单独的一课——《认识直角》,凸显出直角知识的重要性。教材还安排了“列举生活中常见物体面上的角是直角的”“用三角板判断直角”“以直角为标准区分锐角、钝角”“在点子图上画角”等环节,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直角、锐角与钝角。
  二、直面认知冲突,剖析学生
  教材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是编者关注到学生的几个认知冲突。
  1. 生活原型与数学模型的冲突。
  数学源于生活,但生活中的概念往往比较宽泛、模糊,生活中的角常常以立体的形式出现,这与我们将要引导学生认识的平面的角有视觉上的冲突,这不利于学生对角概念的正确理解。
  2. 学生认知与知识建构的冲突。
  学生生活背景与生活体验的经验十分丰富,是教学的有力基础,但是学生眼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是有区别的。他们能在教室、课桌、书本、玩具中找到大量的角,但他们往往认为“尖尖点”是角,这也不利于学生对角模型的建立。
  3. 视觉效果与概念本质的冲突。
  角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平面图形,它仅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夹角,它与其他封闭平面图形不同,它不存在“面”更没有“面积”可言。但由于它不封闭,它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会让我们的视觉产生误导,认为角的大小是角两边所夹的面积大小这一错误认知,这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特性,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三、立足学生主体,灵动教学
  1. 积极引导,建立清晰概念。
  针对学生认为角是“尖尖点”这一认知误区,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设计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角,并用手指出角,此时大部分学生指的角是尖顶处,教师不必着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应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顺势引导,让学生体验尖顶处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并抽象出这尖顶处仅是角的一部分——“顶点”。那角究竟是什么?它还有哪些部分组成?便是学生接下来自然想去探究的问题。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很快指出角的两条边,并通过摸一摸体会到两条边是直直的。至此,学生已基本了解角的组成部分,但真正的角是什么?他们认识并不清晰。在学生“愤”与“悱”之际,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示范指出: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边所形成的这部分夹角就是角。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边指边说什么是角。通过这三次巧妙地引导学生指角,他们对角的认识会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正确概念。
  2. 讨论交流,深刻理解新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概念,建立角的表象,新教材增加的“画角”环节也十分重要。教师可利用这环节的教学达到两个知识点的认知,一是通过学生借助实物工具画角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进一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二是教师利用学生画出的角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些“作品”作出评价,在教师故作不知学生描述的是哪个角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每个角”,以产生给角作标记、标序号的需求,很自然地让学生学会记角与读角的方法。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能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3. 操作实践,突破知识难点。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应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突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首先,在学生正确认识角后,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做活动角,并跟着教师把角的两边张口变大变小,为了增加操作的趣味性,可在玩角的活动中,开展同桌间比角、小组间比角,或与教师比角,看谁做出的角最大或最小,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悟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其次,让学生在比较两个三角板的活动中发现:尽管两块三角板的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从而体会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此教师应不吝啬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在“变与不变”的对比活动中真正悟出角的本质属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 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一、“可能性”知识的教学现状  1.教师知识:缺乏系统的概率知识。  笔者曾对35位一线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概率方面知识小测。测试的结果显示,一是对古典概型的基础知识缺乏。部分教师只是简单考虑事件基本结果的种数,而不考虑是否是等可能性及等可能性出现的频数。二是把概率看成规律性存在。三是把小概率事件看成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概率方面的知识缺漏较大。  2.教师教学:以“讲”代“做”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笔者看来,课堂教学犹如“庖丁解牛”,课文的编排意图如同牛之习性,文本的内容题材就像牛之肌理,解读文本就应像庖丁解牛,各位教师如能掌握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所任教学科的特点,其课堂教学也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文本解读是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读懂、读通、读活文本,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设计科学的教学预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从数学学科角度出发,读懂文本就是理解数学
期刊
“倍的认识”单元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两个部分集中编排在一起。而实验教材则是将上述两个部分分散编排(二上、二下)。  实验教材对“倍”的两个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的是从“顺思考”到“逆思考”的原则,让学生先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后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新教材中“倍的认识”的编排遵循的则是从“逆思考”到“顺思考”的原则,先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然后学“
期刊
“直线 射线 角”一课是原人教版四上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可以度量的。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发现,许多在教师看来并无难度的知识,在学生那却处处受阻,比如光线的无限延伸,学生总会觉得它的终点一定在某一处,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这都是由于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这三种线的概念的构建是不清晰的。值得欣喜的是,在新教材中本节课有了较大的变动,针对
期刊
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大部分小学生惧怕写作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没有动力。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正平认为,写作能力依附于写作动机、写作意志、知识信息、潜能、人格、文化等因素,它们既是形成写作能力的原因和前提,又是写作能力本身。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也说,“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因此,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
期刊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目标是“第一要素”。它是课堂的定海神针、指挥棒,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导向与调控作用。教师对教学目标了然于心,学生才能学有所得,课堂才能高效。下面笔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谈谈备课时对几个目标的把握。  一、扣住课程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有人说,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我认为这还不够,因为文以载道,文章正是因为道,
期刊
近年来,我校参与了“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题研究,以指导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众所周知,“先学后教”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如此一来,学生怎样“先学”就成了关键。但笔者以为,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先学”过程中的引导与指导,教师要当好“引桥”与“路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方能让学生懂得怎样进行“先学”并能充分地“先学”。  一、回首“预习”——之前“先学”徒具形式
期刊
一、天平模型强力支撑  在认识方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方程思想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如何让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写出等式,二是学生在写等式时怎样才能把未知量当作已知量。由于学生受到长达四年的小学算术思想影响,形成强烈的思维定势,因此很容易出现用算术方法求未知数解法。为解决学生这一认知矛盾与困难,吴老师以天平模型引领学生从直观上感悟等量关系,由此生成关系表达式,为建构方程的概念奠定厚实的背景经验。  【教学
期刊
创建特色学校并非“名校”“重点校”的专利。若新办学校、薄弱学校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以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切入点,以形成特色文化为目标,充分调动主体的内在动力,由此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可使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以下简称“莲前小学”)加入了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课题实验的行列,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践探索。  一、分析自身个性,凝聚特色理念  根据现代管理SWOT(从企业引入的一种
期刊
二年级下册“比一比”一课主要学习目标是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对认识数字的相对范围与绝对范围的能力培养。这是对之前数的认识感悟进一步升华,即数感的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数感”主要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将数感表述为感悟,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两种属性——感知和领悟。从另一个侧面让教师明白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像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