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自己的前进速度有多快上,盯着时间不放。其实比时间更为重要的是指南针,相比你人生跑得多快,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寻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确实,无论是航海、探险、旅行还是生活,如果没有了指南针,就注定会迷路。教学亦如此,课堂上也需要指南针来明确教学的方向,同时借助舵手的引导,朝磁石的方向前行。
一、学生是课堂上的“指南针”
《蝙蝠和雷达》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介绍了科学家们为了弄清楚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在一百多年前做的三次实验。
教学中,一个学生的提问成了课堂走向的“指南针”:“能不能只做两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结论?”顺着“指南针”所指引的方向,我组织学生向这个问题前行。
一个学生说:“可以只做两次实验。环境不变,第一次试验可以让蝙蝠蒙上眼睛。第二次试验给蝙蝠塞上耳朵并且封住嘴巴。”另一个学生说:“第一次实验给蝙蝠蒙上眼睛,第二次实验给蝙蝠塞上耳朵,或者封住嘴巴。”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把书上的后两次实验做了整合。
很快出现了反对的声音。首先针对第一种意见:“如果这样做的话,第二次实验把耳朵和嘴巴都堵住了,两个器官各自的作用就会混淆,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了。”针对第二种方法的反对意见也表明得清晰:“如果只塞住耳朵或是封住嘴巴,这样只能证明耳朵或者嘴巴有用,卻不能知道,耳朵与嘴巴两者需要联合起来才真正起到作用。”
这些精彩的声音,让课堂产生思维的光芒。而这些光芒并不来源于教师课前的预设,而源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挖掘、探索和发现,是学生这个“指南针”引领我们迈向思维的深处,向更完整的、更立体的知识海洋漫溯。
二、教师是课堂的“舵手”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教育想要带给儿童光明,教师就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为优秀的“舵手”。
还以《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为例。当学生明确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后,我顺势追问:“是总共做了三次吗?”学生如同指南针一般敏感,快速地捕捉到言外之意:“不是三次,而应该是很多次。”
一个学生说:“也有可能是蝙蝠的翅膀发出某种信号,让耳朵接收到,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把挡住翅膀作为条件的一次实验。”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蒙住眼睛的纱布会有不同的厚度,可能会用厚纱布做一次,薄纱布做一次。”其他学生也补充了不同的实验猜想。一个学生总结道:“我们从这三个实验只能知道眼睛、耳朵、嘴巴对于蝙蝠飞行的作用,而其实科学家们一定做了无数的实验。最终才能得到这样的三个结果,作者只是选取了三个实验而已。”
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科学研究的精神与态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场对话其实是由教师的一个问题激发开来的,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机给出恰当的引导,做课堂的舵手和播种人。
三、语文是“指南针”指向的磁石
我继续抛出问题:“那么,在那么多次的实验中,为什么只选这三次来写呢?”
学生再读课文,稍作思考。一个学生回应:“因为这是三个最关键的实验。是和最终结果紧密联系的实验。”这是一个从实验的重要性、关键性角度入手的回答。另一个学生也有想法:“因为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写出关键内容,而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写出来。”这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展开的思考。
语文课,最终还是要回到了语文。
语文就像是一块磁石,它具有磁性,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充满着吸引力。语文让课堂洋溢着无限的魅力,彰显着神秘的张力,散发着强劲的活力。这种“磁性”牵引着教育教学的开展,让语文教学站立起来、舒展开来,语文教学便因此具有了方向感,学生和教师也便有了方向感。
同时,语文也有“隐藏性”。伽达默尔曾经这样评价过文化:“我们每天都沐浴在文化之中,但倾我们之所知、所能也未必说出什么是文化。”语文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其本质属性也是文化。我们在学习语文,却又难以清晰、完整、准确地定义语文。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始终在被语文吸引着。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需要“指南针”,也需要“舵手”,一同朝着“磁石”前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一、学生是课堂上的“指南针”
《蝙蝠和雷达》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介绍了科学家们为了弄清楚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在一百多年前做的三次实验。
教学中,一个学生的提问成了课堂走向的“指南针”:“能不能只做两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结论?”顺着“指南针”所指引的方向,我组织学生向这个问题前行。
一个学生说:“可以只做两次实验。环境不变,第一次试验可以让蝙蝠蒙上眼睛。第二次试验给蝙蝠塞上耳朵并且封住嘴巴。”另一个学生说:“第一次实验给蝙蝠蒙上眼睛,第二次实验给蝙蝠塞上耳朵,或者封住嘴巴。”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把书上的后两次实验做了整合。
很快出现了反对的声音。首先针对第一种意见:“如果这样做的话,第二次实验把耳朵和嘴巴都堵住了,两个器官各自的作用就会混淆,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了。”针对第二种方法的反对意见也表明得清晰:“如果只塞住耳朵或是封住嘴巴,这样只能证明耳朵或者嘴巴有用,卻不能知道,耳朵与嘴巴两者需要联合起来才真正起到作用。”
这些精彩的声音,让课堂产生思维的光芒。而这些光芒并不来源于教师课前的预设,而源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挖掘、探索和发现,是学生这个“指南针”引领我们迈向思维的深处,向更完整的、更立体的知识海洋漫溯。
二、教师是课堂的“舵手”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教育想要带给儿童光明,教师就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为优秀的“舵手”。
还以《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为例。当学生明确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后,我顺势追问:“是总共做了三次吗?”学生如同指南针一般敏感,快速地捕捉到言外之意:“不是三次,而应该是很多次。”
一个学生说:“也有可能是蝙蝠的翅膀发出某种信号,让耳朵接收到,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把挡住翅膀作为条件的一次实验。”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蒙住眼睛的纱布会有不同的厚度,可能会用厚纱布做一次,薄纱布做一次。”其他学生也补充了不同的实验猜想。一个学生总结道:“我们从这三个实验只能知道眼睛、耳朵、嘴巴对于蝙蝠飞行的作用,而其实科学家们一定做了无数的实验。最终才能得到这样的三个结果,作者只是选取了三个实验而已。”
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科学研究的精神与态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场对话其实是由教师的一个问题激发开来的,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机给出恰当的引导,做课堂的舵手和播种人。
三、语文是“指南针”指向的磁石
我继续抛出问题:“那么,在那么多次的实验中,为什么只选这三次来写呢?”
学生再读课文,稍作思考。一个学生回应:“因为这是三个最关键的实验。是和最终结果紧密联系的实验。”这是一个从实验的重要性、关键性角度入手的回答。另一个学生也有想法:“因为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写出关键内容,而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写出来。”这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展开的思考。
语文课,最终还是要回到了语文。
语文就像是一块磁石,它具有磁性,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充满着吸引力。语文让课堂洋溢着无限的魅力,彰显着神秘的张力,散发着强劲的活力。这种“磁性”牵引着教育教学的开展,让语文教学站立起来、舒展开来,语文教学便因此具有了方向感,学生和教师也便有了方向感。
同时,语文也有“隐藏性”。伽达默尔曾经这样评价过文化:“我们每天都沐浴在文化之中,但倾我们之所知、所能也未必说出什么是文化。”语文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其本质属性也是文化。我们在学习语文,却又难以清晰、完整、准确地定义语文。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始终在被语文吸引着。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需要“指南针”,也需要“舵手”,一同朝着“磁石”前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