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教授小学、初中到高中已有31年教龄。31年来,我至少接触过城乡上百名中小学校长(包括到外地培训及参观学习),我对“校长”这个特殊职位一直思考得很多,感受也特别深刻。应该说,我所接触过的校长是敬业的、辛苦的,但恕我直言,绝大多数校长的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尤其是县城中小学校的校长,由于每天事务冗杂,有好多工作都没“忙”到点子上,甚至是游离于教育教学管理之外,这实在是现代校长的一种失策,一种遗憾。
我以为,要做一名有影响力的现代校长,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做一名爱读书的校长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就很难。据笔者多次调查,不仅农村中小学校长几乎不读什么书,就是县城中小学校长也很少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促使孩子热爱知识的重要源泉就是教师的、首先是校长的高度知识素养。”在教学方面,他认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席人,如果“缺乏教学计划内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无法领导学校的教学过程。我从当校长最初那些日子里,就开始研读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历史,3年内自学完了学校所有科目的教科书和主要教学参考书。”“为了尽量清楚地了解孩子身体的健康状况,我攻读了专门的医学著作,从而日益确信:对教师来说,懂得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内在的生理、心理、年龄、性机能发展等过程是多么重要,许多事情都有赖于这些知识。”
他还抱着极大的兴趣阅读遗传学、自动化技术、电子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科学著作。他说:“在我的实验室里(我这样称呼我的办公室)放着一叠叠笔记本(每门科学或一个科学问题各有一个厚本子),笔记本里有成千上万条期刊摘录和剪报,我的兴趣和爱好直接地、特别是通过教师间接地不断传给学生。对校长来说,这既是同学生进行精神交往的一个领域,又是接近较难教育的孩子心灵的一条途径。”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研读各门教科书,也不可能读那么多医学、电子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专著。但作为一校之长,我们应该懂得每天要忙些什么,不应该忙什么,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读点具有经典性、指导性的书。可以说,一个不读书的校长,是很难胜任校长工作的,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管理才能的校长是不能被师生认可和接纳的,他在一所学校也是很难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不读书的校长很难走出平庸,而一个平庸的校长也就无法带出一所出色的学校。
“校长”这个称号是神圣的,他应该具备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灵气,教育家的视野,他不仅是学生的领袖,而且是教师的导师和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的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
作为一名志存高远、献身教育的现代校长,不能光靠培训学习一点东西就得过且过,要把读书学习视为内在的需要,视为工作和生命的需要,视为终身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教育者的技巧,才能充当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而有威信的指导者。”
2.做一名走近学生的校长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说的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至上。这就要求我们校长的工作不能离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一个新生来到学校,我总是细心观察他,寻找跟他进行精神交往的手段。”但据笔者多次对城乡中小学校调查,很少有校长经常深入班级,去了解学情,去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智力素养、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首先,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不具备这个品质,就不能当校长,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当教师一样)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定的能力。”他还说:“我最关注的仍然是那些最难教育的孩子(因为如果他们不在学校里朝好的方面转变,那么,好孩子也会朝坏处变化,会从难教的孩子身上染上坏习气和不良习惯)。每周我都走访这些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的道德的最初环境。我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原先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时下,我们的班级管理是由班主任负责,校长很少过问班里的事,也很少过问班主任或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好像我是校长就是做校长的,你是教师就是教书的,你是学生就是学习的,各行其是,各行其道。难怪,笔者曾在乡下一所中学任教,一次班干会上,一学生突然向我问道:“老师,校长每天在忙什么?他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只管你们老师?”当我回答他“校长也管你们学生”时,这位学生连连摇摇头说:“那为什么我们经常见不到校长的影儿?”
今年高考前一个多月,在一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我正和一位学生谈话,听到外班两位学生在走廊里有这样的对话:
“我们高中三年快要毕业了,可我还不认识俺的校长呢。”
“我也是。”
“你说校长成天都忙些什么?他是否知道他的学生在想些什么?想跟他说些什么?”
“校长忙什么还要你操心?你想跟他说什么,学校有‘校长信箱’。”
“说实话,学校虽然有‘校长信箱’,但我还是想和校长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谈心。”
“你要和校长谈什么?”
“要谈的很多。”
这段学生对话足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学生渴望与校长对话,他迫切希望能够把他的感受和想法告诉给校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及时传达给校长;他希望校长能够关注他们精神和心灵的成长,他更希望校长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面对的困惑和困难……校长工作的核心不正是要从学生那儿不断获得积极的、大量的教育信息吗?不正是需要这些珍贵的信息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吗?因此我们说,校长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意蕴是什么;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懂得什么是教育的艺术,什么是治校的方略;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校长,才能真正成为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校长如果不进课堂,这一天他就什么也没干。”因此,他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让我们也放下架子,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里去,到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去倾听,去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把“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3.做一名走近教师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因此,作为一校之长,理应把关心教师、研究教师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要切实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全面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和效果,全面了解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常走近教师,“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要知道,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神活动。我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同音乐对人的影响相比拟。”他说:“有上千次跟教师的谈话仍在我记忆中,其中有一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愉快的印象,有一些则是不愉快的。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为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一个发怒的眼神而跟他进行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的谈话。”他举例说:“有一次,在五年级一个班上检查家庭作业,文学课女教师叫起一个比较差的学生来。教师对这个学生造的一个句子感到不满意。她一句话没说,挥一下手。这个孩子却为此哭了一晚上……随后我只好花很长时间跟这位教师谈话,证明她错了,向她说明,她这一挥手反映了她的教育观点——对待学生态度冷漠,不相信这个学生能做出什么好事,默认坏学生永远是坏学生这一错误观点。”
目前,一些学校经常在学期结束前做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这种间接了解教师的方法既不受教师的欢迎,也不受学生的欢迎。一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校长不直接去了解教师,而让我们带着不同的认识给教师做评价,这就难免缺乏公正性,比如一些严格、认真的教师往往得不到好的评价。”一位学生在我发调查问卷时说:“每学期学校都让我们学生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校长在忙什么?况且我们的评价他能够了解多少?我们的评价又有多大用处?要想真正了解并解决某些教师的问题,校长必须亲自与教师真诚对话和沟通。”这位学生的话更直白地告诉我们校长,只有深入到教师的生活和教学中去,只有平等地与他们心交心,心碰心,心心相印,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教师曾十分感慨地对笔者说:“我调入这所学校,已有17个年头了,17年来,三任校长无一人找我谈过话。”据对县城3所中学48名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他们一致认为校长从未找过他们谈心,甚至从未关心过他们的生活和教学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教育机制的变革,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诸如新课改的压力、升学压力、聘任压力以及住房、评职、子女升学、就业等等压力,无不困扰着教师,作为学校的首席教育者,应该经常深入教师,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情况,不断帮助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并使他们对教育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积极而有效地全面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我以为,要做一名有影响力的现代校长,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做一名爱读书的校长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就很难。据笔者多次调查,不仅农村中小学校长几乎不读什么书,就是县城中小学校长也很少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促使孩子热爱知识的重要源泉就是教师的、首先是校长的高度知识素养。”在教学方面,他认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席人,如果“缺乏教学计划内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无法领导学校的教学过程。我从当校长最初那些日子里,就开始研读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历史,3年内自学完了学校所有科目的教科书和主要教学参考书。”“为了尽量清楚地了解孩子身体的健康状况,我攻读了专门的医学著作,从而日益确信:对教师来说,懂得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内在的生理、心理、年龄、性机能发展等过程是多么重要,许多事情都有赖于这些知识。”
他还抱着极大的兴趣阅读遗传学、自动化技术、电子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科学著作。他说:“在我的实验室里(我这样称呼我的办公室)放着一叠叠笔记本(每门科学或一个科学问题各有一个厚本子),笔记本里有成千上万条期刊摘录和剪报,我的兴趣和爱好直接地、特别是通过教师间接地不断传给学生。对校长来说,这既是同学生进行精神交往的一个领域,又是接近较难教育的孩子心灵的一条途径。”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研读各门教科书,也不可能读那么多医学、电子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专著。但作为一校之长,我们应该懂得每天要忙些什么,不应该忙什么,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读点具有经典性、指导性的书。可以说,一个不读书的校长,是很难胜任校长工作的,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管理才能的校长是不能被师生认可和接纳的,他在一所学校也是很难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不读书的校长很难走出平庸,而一个平庸的校长也就无法带出一所出色的学校。
“校长”这个称号是神圣的,他应该具备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灵气,教育家的视野,他不仅是学生的领袖,而且是教师的导师和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的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
作为一名志存高远、献身教育的现代校长,不能光靠培训学习一点东西就得过且过,要把读书学习视为内在的需要,视为工作和生命的需要,视为终身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教育者的技巧,才能充当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而有威信的指导者。”
2.做一名走近学生的校长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说的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至上。这就要求我们校长的工作不能离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一个新生来到学校,我总是细心观察他,寻找跟他进行精神交往的手段。”但据笔者多次对城乡中小学校调查,很少有校长经常深入班级,去了解学情,去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智力素养、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首先,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不具备这个品质,就不能当校长,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当教师一样)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定的能力。”他还说:“我最关注的仍然是那些最难教育的孩子(因为如果他们不在学校里朝好的方面转变,那么,好孩子也会朝坏处变化,会从难教的孩子身上染上坏习气和不良习惯)。每周我都走访这些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的道德的最初环境。我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原先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时下,我们的班级管理是由班主任负责,校长很少过问班里的事,也很少过问班主任或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好像我是校长就是做校长的,你是教师就是教书的,你是学生就是学习的,各行其是,各行其道。难怪,笔者曾在乡下一所中学任教,一次班干会上,一学生突然向我问道:“老师,校长每天在忙什么?他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只管你们老师?”当我回答他“校长也管你们学生”时,这位学生连连摇摇头说:“那为什么我们经常见不到校长的影儿?”
今年高考前一个多月,在一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我正和一位学生谈话,听到外班两位学生在走廊里有这样的对话:
“我们高中三年快要毕业了,可我还不认识俺的校长呢。”
“我也是。”
“你说校长成天都忙些什么?他是否知道他的学生在想些什么?想跟他说些什么?”
“校长忙什么还要你操心?你想跟他说什么,学校有‘校长信箱’。”
“说实话,学校虽然有‘校长信箱’,但我还是想和校长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谈心。”
“你要和校长谈什么?”
“要谈的很多。”
这段学生对话足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学生渴望与校长对话,他迫切希望能够把他的感受和想法告诉给校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及时传达给校长;他希望校长能够关注他们精神和心灵的成长,他更希望校长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面对的困惑和困难……校长工作的核心不正是要从学生那儿不断获得积极的、大量的教育信息吗?不正是需要这些珍贵的信息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吗?因此我们说,校长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意蕴是什么;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懂得什么是教育的艺术,什么是治校的方略;唯有走近学生,才能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校长,才能真正成为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校长如果不进课堂,这一天他就什么也没干。”因此,他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让我们也放下架子,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里去,到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去倾听,去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把“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3.做一名走近教师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因此,作为一校之长,理应把关心教师、研究教师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要切实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全面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和效果,全面了解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常走近教师,“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要知道,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神活动。我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同音乐对人的影响相比拟。”他说:“有上千次跟教师的谈话仍在我记忆中,其中有一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愉快的印象,有一些则是不愉快的。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为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一个发怒的眼神而跟他进行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的谈话。”他举例说:“有一次,在五年级一个班上检查家庭作业,文学课女教师叫起一个比较差的学生来。教师对这个学生造的一个句子感到不满意。她一句话没说,挥一下手。这个孩子却为此哭了一晚上……随后我只好花很长时间跟这位教师谈话,证明她错了,向她说明,她这一挥手反映了她的教育观点——对待学生态度冷漠,不相信这个学生能做出什么好事,默认坏学生永远是坏学生这一错误观点。”
目前,一些学校经常在学期结束前做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这种间接了解教师的方法既不受教师的欢迎,也不受学生的欢迎。一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校长不直接去了解教师,而让我们带着不同的认识给教师做评价,这就难免缺乏公正性,比如一些严格、认真的教师往往得不到好的评价。”一位学生在我发调查问卷时说:“每学期学校都让我们学生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校长在忙什么?况且我们的评价他能够了解多少?我们的评价又有多大用处?要想真正了解并解决某些教师的问题,校长必须亲自与教师真诚对话和沟通。”这位学生的话更直白地告诉我们校长,只有深入到教师的生活和教学中去,只有平等地与他们心交心,心碰心,心心相印,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教师曾十分感慨地对笔者说:“我调入这所学校,已有17个年头了,17年来,三任校长无一人找我谈过话。”据对县城3所中学48名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他们一致认为校长从未找过他们谈心,甚至从未关心过他们的生活和教学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教育机制的变革,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诸如新课改的压力、升学压力、聘任压力以及住房、评职、子女升学、就业等等压力,无不困扰着教师,作为学校的首席教育者,应该经常深入教师,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情况,不断帮助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并使他们对教育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积极而有效地全面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