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模型思想在小学阶段强调的是“渗透”。模型思想全部隐含在数学教学内容之中的,要做好渗透,教师就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从教材、学生、教法综合考虑,既要抓住典型的渗透点,又要研究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模型;渗透;结构化;一般化;抽象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没有学得那么抽象、概括,在小学教材中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广义意义”的数学模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帮助小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握住数学的本质。
一、心中有“模”不同于普通的问题解决
下面以特级教师叶柱的《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教学实践为例来感受模型思想的问题设计有别于普通的问题解决。
1.初步體验
教学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问题:
(1)为了给“北京奥运”献礼,两位阿姨正赶做一批“福娃伞”。根据信息,你觉得哪位阿姨做得更快?
(2)引导:要准确比出快慢,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做的时间)
(3)展开比较:①第一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 每小时 每小时)(口答说理)②第二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2小时 2小时)(口答说理)③第三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2小时 3小时)(口答说理)
师:现在还能直接根据16和18把的大小判断快慢吗?该怎么比?
生:16 2=8把,18 3=6把,8大于6,李阿姨快。
师:确实,这里比快慢,应该比“每小时做的把数”。
师:比较两位阿姨“做伞的快慢”,有时可以直接根据“做的把数”来比,而有时必须根据“每小时做的把数“来比。看来,“谁快谁慢”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道理。下面,叶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研究类似的数学问题。
2.再度体验
(1)举牌判断:根据信息,判断两台打印机谁打得快?认为A快,举红色,认为B快,举绿色。
①第一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 每分钟 每分钟)(举牌反馈)
②第二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4分钟 4分钟)(举牌反馈)
③第三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9分钟 8分钟)(举牌反馈)(此时,意见会有分歧,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争辩,逐步统一认识)这里比快慢,显然要看“每分钟打印的页数”。
(2)填空判断:两个工程队各修路120米、140米,请根据要求将时间补充完整。
①第一个要求:乙工程队快。(口头补充,课件输入)
②第二个要求:甲工程队快。(口头补充,课件输入)老师也想试一试(课件分别填入“4”、“7”),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以上环节中,教师给出的问题缺少了“时间”这个条件,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补充。以往的教学我总是这样:直接出示“张阿姨2小时做了14个维尼熊,李阿姨3小时做了18个维尼熊。谁做得快些”等这样的数学问题,然后“就事论事”的反复强调什么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就这样静静地听我传授,课堂气氛静死,学生学习十分被动。而叶老师不完整的问题呈现,却给课堂带来了生命力,“两位阿姨做福娃伞”、“两台打印机打印文件”、“两个工程队修路”比较各自的快慢,表面看似是在为理解三个基本概念铺垫,其实也蕴含渗透了这三者之间的數量关系,突出了这个概念模型的内涵本质,对该模型的理解也有了丰厚的积累。
二、心中有“模”的教学注重一般化和结构化处理
1.生成概念。(1)整理梳理:①本质沟通:刚才,我们先后比较了“做伞的快慢”、“打印的快慢”、“修路的快慢”(课件整体呈现三张表格)。观察三张表格,你觉得类似在哪里?(生发言)②材料整合:为了更好地借助这些“类似之处”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我们将表格合“三”为“一”(课件演示:三张表格靠拢合并)。对于这张新表格,你觉得怎么修改一下会更好?(引导发现:原先三个表头,应置于表顶并进行合并)③自主起名:老师来开个头,第1栏的“工人”、“打印机”、“工程队”,我们可以统一叫做“名称”(课件揭示),那么另外三栏可以各取一个什么名字呢?(同桌商量)(2)发现模型:①自由举例:你能说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吗?②观察表格,刚才的这些“工作效率”都是怎样算出来的?从而得出:工作效率=工作量 工作时间。那么怎么求“工作量”?怎么求“工作时间”?
紧接着又是基本训练,梳理小结,更有回归生活的拓展应用。
以上环节中,让学生观察表格反思“工作效率”是怎样算出来的、说说怎样求“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深层用意就是为了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让学生利用模型进行基本训练和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问题模型推广到更为宽泛的领域,从而实现由“特殊化”到“一般化”和“结构化”的有效过渡,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策略。
纵观这个案例,主要是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了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且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而是和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相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力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这个数量关系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培英.“ 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八.小学数学教师2014(12).
[2]叶柱.教学成果集.“老”内容 “新”演绎 33.
[3]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
关键词:模型;渗透;结构化;一般化;抽象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没有学得那么抽象、概括,在小学教材中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广义意义”的数学模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帮助小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握住数学的本质。
一、心中有“模”不同于普通的问题解决
下面以特级教师叶柱的《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教学实践为例来感受模型思想的问题设计有别于普通的问题解决。
1.初步體验
教学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问题:
(1)为了给“北京奥运”献礼,两位阿姨正赶做一批“福娃伞”。根据信息,你觉得哪位阿姨做得更快?
(2)引导:要准确比出快慢,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做的时间)
(3)展开比较:①第一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 每小时 每小时)(口答说理)②第二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2小时 2小时)(口答说理)③第三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2小时 3小时)(口答说理)
师:现在还能直接根据16和18把的大小判断快慢吗?该怎么比?
生:16 2=8把,18 3=6把,8大于6,李阿姨快。
师:确实,这里比快慢,应该比“每小时做的把数”。
师:比较两位阿姨“做伞的快慢”,有时可以直接根据“做的把数”来比,而有时必须根据“每小时做的把数“来比。看来,“谁快谁慢”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道理。下面,叶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研究类似的数学问题。
2.再度体验
(1)举牌判断:根据信息,判断两台打印机谁打得快?认为A快,举红色,认为B快,举绿色。
①第一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 每分钟 每分钟)(举牌反馈)
②第二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4分钟 4分钟)(举牌反馈)
③第三次比较。(课件补充时间:9分钟 8分钟)(举牌反馈)(此时,意见会有分歧,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争辩,逐步统一认识)这里比快慢,显然要看“每分钟打印的页数”。
(2)填空判断:两个工程队各修路120米、140米,请根据要求将时间补充完整。
①第一个要求:乙工程队快。(口头补充,课件输入)
②第二个要求:甲工程队快。(口头补充,课件输入)老师也想试一试(课件分别填入“4”、“7”),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以上环节中,教师给出的问题缺少了“时间”这个条件,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补充。以往的教学我总是这样:直接出示“张阿姨2小时做了14个维尼熊,李阿姨3小时做了18个维尼熊。谁做得快些”等这样的数学问题,然后“就事论事”的反复强调什么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就这样静静地听我传授,课堂气氛静死,学生学习十分被动。而叶老师不完整的问题呈现,却给课堂带来了生命力,“两位阿姨做福娃伞”、“两台打印机打印文件”、“两个工程队修路”比较各自的快慢,表面看似是在为理解三个基本概念铺垫,其实也蕴含渗透了这三者之间的數量关系,突出了这个概念模型的内涵本质,对该模型的理解也有了丰厚的积累。
二、心中有“模”的教学注重一般化和结构化处理
1.生成概念。(1)整理梳理:①本质沟通:刚才,我们先后比较了“做伞的快慢”、“打印的快慢”、“修路的快慢”(课件整体呈现三张表格)。观察三张表格,你觉得类似在哪里?(生发言)②材料整合:为了更好地借助这些“类似之处”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我们将表格合“三”为“一”(课件演示:三张表格靠拢合并)。对于这张新表格,你觉得怎么修改一下会更好?(引导发现:原先三个表头,应置于表顶并进行合并)③自主起名:老师来开个头,第1栏的“工人”、“打印机”、“工程队”,我们可以统一叫做“名称”(课件揭示),那么另外三栏可以各取一个什么名字呢?(同桌商量)(2)发现模型:①自由举例:你能说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吗?②观察表格,刚才的这些“工作效率”都是怎样算出来的?从而得出:工作效率=工作量 工作时间。那么怎么求“工作量”?怎么求“工作时间”?
紧接着又是基本训练,梳理小结,更有回归生活的拓展应用。
以上环节中,让学生观察表格反思“工作效率”是怎样算出来的、说说怎样求“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深层用意就是为了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让学生利用模型进行基本训练和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问题模型推广到更为宽泛的领域,从而实现由“特殊化”到“一般化”和“结构化”的有效过渡,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策略。
纵观这个案例,主要是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了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且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而是和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相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力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这个数量关系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培英.“ 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八.小学数学教师2014(12).
[2]叶柱.教学成果集.“老”内容 “新”演绎 33.
[3]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