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
数学者,世界顶级之学问,科学之左膀右臂,文明之侍者,生活之帮手;数学涉及人类的一切领域,可以说,世界本身就是数学的,没有数学,发明创造将会倍减,生活水平必然退步千里。我从教学经验中体会到数学教学自有其独特的方法,要想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谈一谈教学体会,敬请共同商榷。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某位老师表扬他一下,他就会对老师感激涕零、无话不谈,上课的时候自然坐得笔直,认真听讲,而万一又被批评教育了,马上就会对老师冷眼相对,上课时无精打采,东瞅西看。所以,如果教师向让课堂上生机勃勃,学生们都认真听讲,那么就必须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就是让学生喜欢。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我认为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在课堂上会逗学生开心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的,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会言语鄙视或者公开批评,在生活中也愿意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们中间,倾听他们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或者要求。教师就应该像一个“孩子王”,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振臂一呼,就会有大批的孩子一起响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带着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让他们对老师不再恐惧,对学习不再烦恼。
二、学习习惯是突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奋刻苦的习惯。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对学和思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在课堂上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高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独立或小组解答,低年级的教师通过出示主题图、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收集其中的数学学信息,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加以思考,相互交流,评议总结,得出结论,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学习,学生都经历了一种“发现——质疑——探新——求证”的思考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口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个个沉默不语,这样不仅给学习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我们教学工作步入一个不可思议的恶性循环链,不该说的老在说,应该说的总不说,该懂的不懂,该掌握的没掌握,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糟糕透顶的。所以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操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动起来了,气氛才能活跃,师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相互评价,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孩子们个个大胆起來,人人表达出来,那么学生所面临的数学问题也就轻松地在他们的辩论中渐渐明白,得到解答。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各类课堂教学目标,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数学情境是数学问题产生的土壤,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产生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情境应具有应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质量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实践后,再不断地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客服被动性、盲目性。
五、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多种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荣.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1):100.
[2]何琼华.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路径探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3):30-31.
[3]陶丽艳.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0):23-2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
数学者,世界顶级之学问,科学之左膀右臂,文明之侍者,生活之帮手;数学涉及人类的一切领域,可以说,世界本身就是数学的,没有数学,发明创造将会倍减,生活水平必然退步千里。我从教学经验中体会到数学教学自有其独特的方法,要想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谈一谈教学体会,敬请共同商榷。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某位老师表扬他一下,他就会对老师感激涕零、无话不谈,上课的时候自然坐得笔直,认真听讲,而万一又被批评教育了,马上就会对老师冷眼相对,上课时无精打采,东瞅西看。所以,如果教师向让课堂上生机勃勃,学生们都认真听讲,那么就必须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就是让学生喜欢。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我认为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在课堂上会逗学生开心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的,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会言语鄙视或者公开批评,在生活中也愿意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们中间,倾听他们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或者要求。教师就应该像一个“孩子王”,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振臂一呼,就会有大批的孩子一起响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带着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让他们对老师不再恐惧,对学习不再烦恼。
二、学习习惯是突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奋刻苦的习惯。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对学和思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在课堂上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高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独立或小组解答,低年级的教师通过出示主题图、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收集其中的数学学信息,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加以思考,相互交流,评议总结,得出结论,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学习,学生都经历了一种“发现——质疑——探新——求证”的思考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口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个个沉默不语,这样不仅给学习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我们教学工作步入一个不可思议的恶性循环链,不该说的老在说,应该说的总不说,该懂的不懂,该掌握的没掌握,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糟糕透顶的。所以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操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动起来了,气氛才能活跃,师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相互评价,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孩子们个个大胆起來,人人表达出来,那么学生所面临的数学问题也就轻松地在他们的辩论中渐渐明白,得到解答。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各类课堂教学目标,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数学情境是数学问题产生的土壤,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产生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教师若能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情境应具有应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质量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实践后,再不断地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客服被动性、盲目性。
五、结语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多种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荣.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1):100.
[2]何琼华.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路径探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3):30-31.
[3]陶丽艳.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