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内容或全部内容教学完之后,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全面回顾与整理。是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但由于数学复习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综合性,增加了教学难度,把握不好会严重影响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本人将在实践中向各位同事学习到的一些经验整理如下:
一、复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和小结
有目标才有动力。在开学初,有经验的教师就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幻想美好理想目标的环境,许多学生就会联想到条件的优美,师生文明和谐的氛围,教学设备的完善等。美好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教师趁此再将早拟订好的完整细致的复习计划用简明易懂语言向学生讲明。教师复习计划中,一一向学生展示:你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复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策略是什么?从一学期的大目标细化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个学时的小目标。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从思想上清楚的认识到复习的目的,知道复习的节奏是快的,容量是大的,综合性是强的,学生思想的准备为复习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组织同学们讨论:复习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发扬哪些优点?克服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在同学的争论中、指正中,同学个体进行了自我总结、反思,同学之间进行了相互学习,也拟订出不同层次的复习计划。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计划宣读出来,让学习处于上游状态的同学说出他们在学习上要稳步前进,并明确了早晚起居时间、具体复习内容,并表示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聊、发呆等一些小事上,要坚持做那些能达到目标但不想做而必须做的事情,争取更上一层楼!中游的同学则表示,要重视双基,学会自制,不懂的要问好的同学或老师,能上一步,就极力去上一步!下游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要努力达到的分数线,并表示:今天的事坚决不能拖到明天去做,每天的学习对得起自己。在此启发下,善于联想的同学回忆出其他科任老师的复习方法: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每一周的小结和小结后对本周知识的弥补。
二、编织好复习的知识网
复习是学生在学完某阶段全部数学知识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是构建完整“知识框架”的过程。复习中怎样整合知识、怎样构建科学知识结构,课标和教材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复习的这种不确定性,无疑给老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许多老师实践教学中纷纷采用操作性强有实用价值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经验的老师,把一些数学事实、想象的规律找出来,经过老师严密的思考、修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比较精练的数学结论记录下来。这些结论中包括了公式的推广运用、举一反三的规律运用、特殊题的数量关系整体组合板块等,他们将结论有的整理为纲领式,有的整理为表格式,有的编成顺口溜或口诀,该要求同学们强化记忆的就严格要求。该熟练的就在复习中进一步加深、巩固。这样的结论与教材上的概念、规律、融合,灵活运用,就达到了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也为后边的复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经过第一轮的归类梳理式的复习,数学概念、规律框架式的整体建构就落到实处。
有的老师非常有心,养成了记数学笔记的习惯,他们收录积累了较多的典型题例。这些典型题按特征分类是:突破重难点的,特殊的,趣味的,开放的,激活思维的,提高审题能力的,培养空间思维的。按类型分有:计算的,几何的,应用题的。奥数的。就计算而言,又细分为:口算,简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每一类中收集的典型有数十道,题的后边还备注了易错的原因、防范的方法。这样的材料资源有机的运用在归类复习中,学生就容易找出同类题之间的区别、联系。深入了解题之间的内部结构、由于老师的积累,范围非常广阔,方式多样,时间长效,在经过老师的精心整理,和教科书同步编排,有题例,有课练,有对应作业练习,合理利用在教学中,很好的弥补了同学平时知识的不足,同时为学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足够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清楚的知道:哪些题是变化的,是变在题的哪一部分(问题中,还是条件中)?哪些题将在复习中和另外的哪部分知识常综合在一起,怎样运用?哪些题是一题多解,解法到底有几种,多种解法的切入点在哪里?哪些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注意的事项到底是什么?哪些题怎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同样的题在常规的练习和考试中的做法是否一样?哪些题适合学习中游的同学,哪些题适合较差学生?……这些问题老师在复习中都要清楚明白,并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复习中。
三、注意复习中的心态调整
复习是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考试的压力或多或少是影响着复习进程的,谁在复习中把心态调整得好,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复习中,调整心态是必要的。同学们的状态在第二轮的综合复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概分为:松散状态、紧张状态、平和状态。要让学生保持重视考试又不怕考试的平和状态,还是需要师生协作完成的。
首先,当老师的要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和各科任老师默契配合,一些老师先紧,那么另一些老师就要适中,不要都把重要的东西挤在最后的相对紧张一段时间里复习。其次,要教会同学适应紧张,紧张是考试前必有的心理状态。是不可避免和回避的,有了紧张适应紧张才是硬道理。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课间鼓励学生唱唱歌,和学生谈谈心、叙旧拉家常等,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心。有的还鼓励家长和孩子积极沟通,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最后还得交代一些考试中的策略和审题程序、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复习中只要做到目标明确,注意积累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编排好知识网,把握好学生心态,学生积极配合,学生美好梦想的也就会逐日实现了!
一、复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和小结
有目标才有动力。在开学初,有经验的教师就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幻想美好理想目标的环境,许多学生就会联想到条件的优美,师生文明和谐的氛围,教学设备的完善等。美好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教师趁此再将早拟订好的完整细致的复习计划用简明易懂语言向学生讲明。教师复习计划中,一一向学生展示:你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复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策略是什么?从一学期的大目标细化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个学时的小目标。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从思想上清楚的认识到复习的目的,知道复习的节奏是快的,容量是大的,综合性是强的,学生思想的准备为复习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组织同学们讨论:复习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发扬哪些优点?克服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在同学的争论中、指正中,同学个体进行了自我总结、反思,同学之间进行了相互学习,也拟订出不同层次的复习计划。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计划宣读出来,让学习处于上游状态的同学说出他们在学习上要稳步前进,并明确了早晚起居时间、具体复习内容,并表示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聊、发呆等一些小事上,要坚持做那些能达到目标但不想做而必须做的事情,争取更上一层楼!中游的同学则表示,要重视双基,学会自制,不懂的要问好的同学或老师,能上一步,就极力去上一步!下游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要努力达到的分数线,并表示:今天的事坚决不能拖到明天去做,每天的学习对得起自己。在此启发下,善于联想的同学回忆出其他科任老师的复习方法: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每一周的小结和小结后对本周知识的弥补。
二、编织好复习的知识网
复习是学生在学完某阶段全部数学知识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是构建完整“知识框架”的过程。复习中怎样整合知识、怎样构建科学知识结构,课标和教材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复习的这种不确定性,无疑给老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许多老师实践教学中纷纷采用操作性强有实用价值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经验的老师,把一些数学事实、想象的规律找出来,经过老师严密的思考、修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比较精练的数学结论记录下来。这些结论中包括了公式的推广运用、举一反三的规律运用、特殊题的数量关系整体组合板块等,他们将结论有的整理为纲领式,有的整理为表格式,有的编成顺口溜或口诀,该要求同学们强化记忆的就严格要求。该熟练的就在复习中进一步加深、巩固。这样的结论与教材上的概念、规律、融合,灵活运用,就达到了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也为后边的复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经过第一轮的归类梳理式的复习,数学概念、规律框架式的整体建构就落到实处。
有的老师非常有心,养成了记数学笔记的习惯,他们收录积累了较多的典型题例。这些典型题按特征分类是:突破重难点的,特殊的,趣味的,开放的,激活思维的,提高审题能力的,培养空间思维的。按类型分有:计算的,几何的,应用题的。奥数的。就计算而言,又细分为:口算,简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每一类中收集的典型有数十道,题的后边还备注了易错的原因、防范的方法。这样的材料资源有机的运用在归类复习中,学生就容易找出同类题之间的区别、联系。深入了解题之间的内部结构、由于老师的积累,范围非常广阔,方式多样,时间长效,在经过老师的精心整理,和教科书同步编排,有题例,有课练,有对应作业练习,合理利用在教学中,很好的弥补了同学平时知识的不足,同时为学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足够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清楚的知道:哪些题是变化的,是变在题的哪一部分(问题中,还是条件中)?哪些题将在复习中和另外的哪部分知识常综合在一起,怎样运用?哪些题是一题多解,解法到底有几种,多种解法的切入点在哪里?哪些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注意的事项到底是什么?哪些题怎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同样的题在常规的练习和考试中的做法是否一样?哪些题适合学习中游的同学,哪些题适合较差学生?……这些问题老师在复习中都要清楚明白,并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复习中。
三、注意复习中的心态调整
复习是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考试的压力或多或少是影响着复习进程的,谁在复习中把心态调整得好,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复习中,调整心态是必要的。同学们的状态在第二轮的综合复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概分为:松散状态、紧张状态、平和状态。要让学生保持重视考试又不怕考试的平和状态,还是需要师生协作完成的。
首先,当老师的要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和各科任老师默契配合,一些老师先紧,那么另一些老师就要适中,不要都把重要的东西挤在最后的相对紧张一段时间里复习。其次,要教会同学适应紧张,紧张是考试前必有的心理状态。是不可避免和回避的,有了紧张适应紧张才是硬道理。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课间鼓励学生唱唱歌,和学生谈谈心、叙旧拉家常等,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心。有的还鼓励家长和孩子积极沟通,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最后还得交代一些考试中的策略和审题程序、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复习中只要做到目标明确,注意积累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编排好知识网,把握好学生心态,学生积极配合,学生美好梦想的也就会逐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