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83—02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在2008年5月2日起正式列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它是一种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且发展到今为止,手足口病可在一年四季均发病。所以,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我科对我院2012年1-2月份手足口病住院病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2月份共181例手足口病住院病人,其中女性53例、男性125例。1岁以下的12例,1岁的20例,2岁的77例,3-6岁的共71例,11岁的1例,年龄最小者9月,最大者11岁。住院时间最长为14天,最短为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06天。
1.2方法 我院对181例病例做了对比:选取90例病例在手卫生方面使用速干手消毒时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手消后再处理其它水痘、腮腺炎等患儿。91例病例在手卫生方面使用含氯类速干手消,手消后再处理其它水痘、腮腺炎等患儿。
2 结果
2.1 90例使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的病例出现了5例交叉感染现象,如腮腺炎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
2.2 91例使用含氯类手消毒剂的病例均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3 分析
3.1根据《手足口病防控指南2012版》中指出的EV71对酒精类擦手液不敏感,而含氯类手消毒则对其敏感。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有时由于工作繁忙,在接触病人与病人之间,只用了乙醇类手消毒剂擦手,未到流动水下进行手卫生,引起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也是引起交叉感染的原因之一。
4 讨论
现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几乎无季节性,与之前的好发季节4-6月已然不同,而好发的年龄也在不断变化,分布又极为广泛。所以我们在防控方面的工作仍不容乐观:
4.1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是在2008年时正式列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它的发展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我们每年的防控知识也在跟着改变,因此,掌握科学、正确的防控知识是我们防治手足口病的关键。及时、准确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是做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根本。
4.2 保持病房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3 正确指导患儿及患儿家属做好个人卫生,如:餐前及便后用肥皂水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玩具;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不吃生、冷食物等。
4.4 患儿所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均定人定用,如体温表、压脉带、便具等,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对于患儿大、小便则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4.5 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中之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并定期对其进行督导。严格掌握洗手指征是手卫生的关键,而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又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洗手液、干手纸巾、非手触式水龙头等设施,一定要用含氯类手消毒剂。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所使用的手消毒剂对病毒没有针对性是导致手足口病发生交叉感染的因素,因此,掌握科学、正确的防控知识,使用正确的手消毒剂并且重视手卫生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为重点,为将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起到更确切的保驾护航作用。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在2008年5月2日起正式列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它是一种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且发展到今为止,手足口病可在一年四季均发病。所以,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我科对我院2012年1-2月份手足口病住院病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2月份共181例手足口病住院病人,其中女性53例、男性125例。1岁以下的12例,1岁的20例,2岁的77例,3-6岁的共71例,11岁的1例,年龄最小者9月,最大者11岁。住院时间最长为14天,最短为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06天。
1.2方法 我院对181例病例做了对比:选取90例病例在手卫生方面使用速干手消毒时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手消后再处理其它水痘、腮腺炎等患儿。91例病例在手卫生方面使用含氯类速干手消,手消后再处理其它水痘、腮腺炎等患儿。
2 结果
2.1 90例使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的病例出现了5例交叉感染现象,如腮腺炎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
2.2 91例使用含氯类手消毒剂的病例均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3 分析
3.1根据《手足口病防控指南2012版》中指出的EV71对酒精类擦手液不敏感,而含氯类手消毒则对其敏感。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有时由于工作繁忙,在接触病人与病人之间,只用了乙醇类手消毒剂擦手,未到流动水下进行手卫生,引起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也是引起交叉感染的原因之一。
4 讨论
现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几乎无季节性,与之前的好发季节4-6月已然不同,而好发的年龄也在不断变化,分布又极为广泛。所以我们在防控方面的工作仍不容乐观:
4.1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是在2008年时正式列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它的发展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我们每年的防控知识也在跟着改变,因此,掌握科学、正确的防控知识是我们防治手足口病的关键。及时、准确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是做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根本。
4.2 保持病房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3 正确指导患儿及患儿家属做好个人卫生,如:餐前及便后用肥皂水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玩具;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不吃生、冷食物等。
4.4 患儿所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均定人定用,如体温表、压脉带、便具等,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对于患儿大、小便则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4.5 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中之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并定期对其进行督导。严格掌握洗手指征是手卫生的关键,而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又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洗手液、干手纸巾、非手触式水龙头等设施,一定要用含氯类手消毒剂。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所使用的手消毒剂对病毒没有针对性是导致手足口病发生交叉感染的因素,因此,掌握科学、正确的防控知识,使用正确的手消毒剂并且重视手卫生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我们将以此为目标、为重点,为将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起到更确切的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