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读促悟教学方法的突出优势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小学语文也随之进行一系列相应的改革,尤其以教学方法方面的革新突出。文章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为重点,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论述了以读促悟教学方法的突出优势,提出通过设置环环相扣和由浅入深的问题、加强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评价作用、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等手段,并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来开展以读促悟的教学,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以读促悟;教学方法
  一、新课标的相关核心观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为三个部分:前言、课程标准和内容、实施建议。前言说明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还提供了课程设计思路。这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大目标和方向。第二部分提出了课程目标和内容,包括总目标和各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这为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提供了方向,也为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了标准。最后一部分从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为语文教学助力。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人才培养标准的界定,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基础作用使工具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期的重视,新课标仍突出了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必然具有实践性。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是一种阅读、交流、写作的工具,是实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由此,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表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当然,工具性并不是语文课程唯一的特点。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另一个基本特点——人文性,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所谓人文性,即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思想文化修养和自身的精神成长,着眼于语文学科熏陶感染学生的重要作用和人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强调了语文学科知识层面,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体现出来,具有实用性,而人文性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还得到提升,培养造福社会的健康的人。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是体现得最充分的。为此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主权还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设置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教学任务以及问题。与传统课堂上相比,教师应考虑的因素更多,面对的挑战也更大。“合作”是为了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探究”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提出的,富有建设性。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学会质疑、学会探究便是创新的第一步。由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大势所趋,对学生的成长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读促悟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比较
  新课标指出,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才是评定教学方法有效应用的重要标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还有练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以教学手段命名,直接明确教学内容。以读促悟指出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的同时,还指出“读”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感悟。
  (一)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读促悟的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的读,学习的主动权在于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掌控全局。传统语文课堂普遍使用讲授法,这有利于系统性比较强的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从而出现“满堂灌”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具性成为讲授法语文课堂上的主旋律,而人文性则被忽略。相对而言,以读促悟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使学生的读成为课堂的核心环节,尊重学生的阅读主观感受。与此同时,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双方是和谐共进的关系。以读促悟教学方法富有工具性的同时充满人文性。
  (二)朗读形式多样,促进学生进行主体性阅读体验
  以读促悟教学方法以“读”为教学的核心环节。这里的‘‘读”分自读、精读、朗读,包括有声阅读和默读。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阅读应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由此,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是学生的自读。笔者认为,自读的最佳方法是默读。默读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阅读中的感悟主要凭借语感而产生,语感是阅读学习的一个重要中介,沟通了语言文字这种特定的符号和阅读主体的内心世界。语感属于一种直觉思维。默读相对优生阅读而言,对文字的发音要求较低,甚至可以选择性忽略,从而更有利于流畅快速地阅读,有利于初步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注重整体把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重点段落和句子,从而不断感受和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读才有悟,悟是读的结果和目标。精读是为了揭示文章的深层意义,需反复推敲。文本与内涵之间有一定的跳跃性,教师是其中的跳板,为文本与内涵之间的距离设置以学生现有水平可以触及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就需要通过问题的思考来达到。为此,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尤其重要,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深度,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学生的思维水平程度发展。练习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练习法是以习题形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这种阅读过于功利,主要服务于测验或考试。教师喜欢采取题海战术,用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答题方法,让学生意会标准答案的方向。这难免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学生为了摆脱疑惑的困扰而尽量靠近正确答案,用一个标准来限定自己的思维。这违背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鼓励的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为此,相对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号召下,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学生主观感受和想法的课堂对教师挑战更大。在教学设计时,以学定教成为主旋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多了,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学生通过思考课堂上的问题,经过反复地读,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体会感受,最后通过富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是否有感情地朗读是检验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由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三)强调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阅读主体自身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否则单凭“读”无法真正走进文本。语感便是在建立语言符号与阅读主体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之间反复的对应关系,从而成为直觉化的联系。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犹如一个资源库,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催化剂。讨论法也是增长见识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的重要方法,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氛围也热烈,却容易出现两个弊端。第一,用部分学生的看法代替全部学生的想法。第二,使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懒散,最终导致课堂低效。在讨论课堂上,积极响应的是平时学习比较积极、表现活跃的学生,而其他学生仍然保持沉默。此时,教师若没有及时调动不爱表现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然而,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所以,在以读促悟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即是自我探究的过程。能够通过联系自身经历走进文本,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动力,从而深入文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为此,与文本对话是一个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的过程。以读促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诠释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独立自主地与文本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渐增强语感,从而发展对文本的感受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学习的延伸,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笔者通过对学生开展数学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的具体情况,探讨影响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非智力因素。在分析和反思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形式、内容与数量的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总结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作业设计  《数学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强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做到合理引用生活化案例展开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
【摘 要】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执行国家规定,按照当地教育局要求为区域内中小学校集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系统的课程支持与服务,与普通中小学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近几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掀起了教育界的一阵热潮。作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会给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带来影响?如何从课程开发与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
摘 要:义务教育“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的阐释:以各单元课文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文章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缺憾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分别从六个学期阅读教学“三位一体”助学系统设计和一单元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构建阅读教学体系。  关键词:部编本;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师德,不仅是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倡导师德既是对先贤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笔者以为,教师要爱岗敬业,要重视榜样的力量,更要爱生如子。做到这几点,才能在讲台上绽放师德的光芒。  关键词:小学教学;师德;教学策略  自孔夫子杏坛办学伊始,教师这一职业走向圣坛。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离不开一代代师者不懈的努力,渗入了一代代师者的心血。每每提起教师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水平。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教研课题。快速有效而相对轻松愉快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当前许多教师、家长的追求。利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并结合教材、相关绘本读物,是目前最方便、有效且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教师可通过课件和动作韵律教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游戏、视觉词、绘本阅读等策略开展自然拼读教学。  关键词:小
【摘 要】行为契约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技术之一,对于改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对改善课堂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从行为契约法的理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行为契约法在青少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行为契约法;青少年;行为改善  一、行为契约法简介  行为契约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行为改善技术之一,近年来在青少
摘要:所谓“轻负高效”,即减轻学生超量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时代,要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就必须在课堂中坚持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轻负高效”;教学实践;教学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从沟通角度来说“听、说”是最重要的。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理解能力水平和口语交际水平,力求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从输入(input)、内化(intake)、输出(output)三方面去阐述,并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听说课。  【关键词】听说课;挖掘利用;有文可听;有话可说  一、用英语组织教学,
摘 要:随班就读是指让在身体或者智力上有缺陷的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就读的一种教育方式。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一起进行普通教育,这对普通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帮助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融入班集体,跟上学习进度等,都是普通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教育随班跟读教学生涯的经验,总结出“从兴趣入手,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积极交往;耐心教育,正确引导;家校配合,有效融合;专家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