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的包拯在一次私访时,遇到这样一桩奇案:
一对新人入洞房之前,才华横溢的新娘子为了考验夫君的才学,就提出二人对对联,新郎欣然应允。新娘出了上句:“等灯登阁各攻书。”这是连环对,不但前三个字是同音,“阁”同“各”也是同音字,且前字“阁”是后字“各”加部首而成,若对出下句,是要颇费脑筋的。新娘隔着房门对新郎说:“你若对不出下句,今晚就不准进洞房。” 新郎对不出下句,赌气离家去了学堂。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新娘见新郎坐在客厅桌前紧锁眉头,便问其故。新郎说:“我还在为对不出下句而发愁呢!”新娘笑着说:“昨晚夜深人静之时,明月当空,你独自一人在院内的梧桐树下,不是已经对上了吗?要不,我能让你入洞房吗?”
新郎一听此言,吃惊地说:“我一夜都在学堂里,天亮后才回来的。”新娘听后大惊失色。新郎见情况不妙,便疾言厉色追问,是不是昨夜引狼入室?新娘只是摇头叹息,并不回答。这事很快被新郎家人知道了,俗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婆婆公公整日没有好脸色,新郎也愈加怀疑新娘生性风流,暗中干了下流之事。没过几天,新娘突然死亡,衙役到达现场时,发现新娘是悬梁自尽。县官把新郎抓了起来。经过严刑拷打,新郎承认自己杀死了新娘,故意制造了悬梁自尽的现场,县官判处新郎秋后问斩。
包拯得知此事后,深感案情蹊跷,便决定将此案弄个真相大白。于是,当晚他就借住到新郎家。皓月当空之时,包拯来到院中梧桐树前,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随从搬来一把椅子,包拯坐下,靠在梧桐树上,与随从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包拯茅塞顿开。
第二天早晨,包拯令人上街贴出告示:开封府要在本地招一名有才学的书生到府衙任职,欢迎有志者到县衙应试。十几个应试者来到县衙后,包拯出了考题:要考生答出“等灯登阁各攻书”的下句。包拯从众多考卷中发现一句:“移椅倚桐同赏月”,急令衙役将对出该句的考生传来县衙。考生兴冲冲来到县衙,以为自己得到重用了,谁知包拯一声令下把他绑了起来。接着包拯又让新郎暗中确认该考生是不是他的同窗。得到新郎的确认后,包拯认定该考生就是糟蹋新娘的罪犯。
这个考生很快就从实招供了。原来那天晚上新郎来到学堂,学堂里烧水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问他,新婚之夜不入洞房来学堂做甚?新郎如实把对句之事告诉了他,恰好此时该考生也来学堂,在门外偷听到了。夜深人静之时,他潜入新郎家,在院内梧桐树下想出了对句,便装作新郎的口气向洞房內的新娘答对。新娘一听对得天衣无缝,根本没想到除了夫君之外还能有第二个人知道对答之事,加之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结婚时才第一次见面,因此根本没意识到此人不是新郎,于是就开门纳郎。天亮前,他乘新娘熟睡之时溜之大吉。
包拯之所以认定答出“移椅倚桐同赏月”的考生是罪犯,是因为他在新郎家院内的梧桐树下坐在椅子上和随从闲聊时,突然想出了这个对句。此句也是连环句,前三个字是同音,“桐”和“同”也是同音字,且前字“桐”是后字“同”加偏旁而成。
一对新人入洞房之前,才华横溢的新娘子为了考验夫君的才学,就提出二人对对联,新郎欣然应允。新娘出了上句:“等灯登阁各攻书。”这是连环对,不但前三个字是同音,“阁”同“各”也是同音字,且前字“阁”是后字“各”加部首而成,若对出下句,是要颇费脑筋的。新娘隔着房门对新郎说:“你若对不出下句,今晚就不准进洞房。” 新郎对不出下句,赌气离家去了学堂。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新娘见新郎坐在客厅桌前紧锁眉头,便问其故。新郎说:“我还在为对不出下句而发愁呢!”新娘笑着说:“昨晚夜深人静之时,明月当空,你独自一人在院内的梧桐树下,不是已经对上了吗?要不,我能让你入洞房吗?”
新郎一听此言,吃惊地说:“我一夜都在学堂里,天亮后才回来的。”新娘听后大惊失色。新郎见情况不妙,便疾言厉色追问,是不是昨夜引狼入室?新娘只是摇头叹息,并不回答。这事很快被新郎家人知道了,俗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婆婆公公整日没有好脸色,新郎也愈加怀疑新娘生性风流,暗中干了下流之事。没过几天,新娘突然死亡,衙役到达现场时,发现新娘是悬梁自尽。县官把新郎抓了起来。经过严刑拷打,新郎承认自己杀死了新娘,故意制造了悬梁自尽的现场,县官判处新郎秋后问斩。
包拯得知此事后,深感案情蹊跷,便决定将此案弄个真相大白。于是,当晚他就借住到新郎家。皓月当空之时,包拯来到院中梧桐树前,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随从搬来一把椅子,包拯坐下,靠在梧桐树上,与随从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包拯茅塞顿开。
第二天早晨,包拯令人上街贴出告示:开封府要在本地招一名有才学的书生到府衙任职,欢迎有志者到县衙应试。十几个应试者来到县衙后,包拯出了考题:要考生答出“等灯登阁各攻书”的下句。包拯从众多考卷中发现一句:“移椅倚桐同赏月”,急令衙役将对出该句的考生传来县衙。考生兴冲冲来到县衙,以为自己得到重用了,谁知包拯一声令下把他绑了起来。接着包拯又让新郎暗中确认该考生是不是他的同窗。得到新郎的确认后,包拯认定该考生就是糟蹋新娘的罪犯。
这个考生很快就从实招供了。原来那天晚上新郎来到学堂,学堂里烧水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问他,新婚之夜不入洞房来学堂做甚?新郎如实把对句之事告诉了他,恰好此时该考生也来学堂,在门外偷听到了。夜深人静之时,他潜入新郎家,在院内梧桐树下想出了对句,便装作新郎的口气向洞房內的新娘答对。新娘一听对得天衣无缝,根本没想到除了夫君之外还能有第二个人知道对答之事,加之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结婚时才第一次见面,因此根本没意识到此人不是新郎,于是就开门纳郎。天亮前,他乘新娘熟睡之时溜之大吉。
包拯之所以认定答出“移椅倚桐同赏月”的考生是罪犯,是因为他在新郎家院内的梧桐树下坐在椅子上和随从闲聊时,突然想出了这个对句。此句也是连环句,前三个字是同音,“桐”和“同”也是同音字,且前字“桐”是后字“同”加偏旁而成。